|
作为一个诗词爱好者,节目基本每一季都有看,总体还可以,但说实话,歌功颂德,带有浓厚zz导向的内容是不是太多了,不是说耄的诗词不好,是有很多佳作,但能多过的过李杜苏辛这些巨匠?怎么他诗词在节目里比重占这么高啊,明显不合理。再加上康震各种眉飞色舞的讲解,我感觉其中更多的是功利性,甚至是献媚,而不是真正的热爱 |
|
中国诗词大会无论出到第几期,都能让我和孩子兴趣盎然地看。每次看时,都感到中国历史的悠远、中国文化的深厚、中国诗词的旖旎。但,在这个文化节目下有的短评居然在吐槽龙洋整容和康震加戏?对于这种拥有蠢猪脑和粪坑嘴的生物,我只能说:祝你世世代代,都读不懂诗词。 |
|
与前几季相比没什么明显的变化,例如含毛量过高、风格倾向于新闻联播等等,但,只要那些豪放的婉约的咏怀的书史的诗句还在,还在被众多的人欣赏解析叹服,我就很开心。本季的飞花令是位置飞花令,这才是古代人玩的那种啊,好难,古代人为了诗词为了风雅真是太拼命了。 |
|
缺乏新意的一季诗词大会,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总决赛,诞生了一位才华出众的总冠军。 |
|
“人生自有诗意,诗意岁岁相期”。每年追诗词大会好像已经成为了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和习惯。还记得去年第八季播出的时候,正赶上我当时看来颇为严重但而今想起却觉微不足道的人生瓶颈期,看每一期节目,就好像回到了中文系的课堂,那是我的毕生所爱,也是我一路以来的热情与理想。今年的诗词大会很罕见播到了夏天才完结,往年都是在暖气的衬托下,今年变成了风扇,就像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个新气象,却想不到,一直陪着我看诗词大会的人,会在这一季还未播完时就永远离开了我。人生无常,我会替她把每一季追完。致敬追番的第九年。 |
|
很有趣的现象:
截止到2024年4月26日4点,本人短评以下有14条短评,其中四星和五星短评有2条,占比 14.3%.
本人短评以上的短评——也就是本人发表短评之后其他人发表的短评——一共有43条,四星20条五星22条,四五星占比97.7%.
阴吹斯汀
----以下正文----
看了三集弃剧。
如果说董卿主持的那些季诗词大会是一杯醇香的美酒,
如今的诗词大会就是一杯掺了水——而且是刷锅水和洗恼水——的甲醇。
很想跟负责这个节目的人商量一下:
能不能给你们钟爱的那些军工部门造飞机、造导弹的人,和穿着花里胡哨服装的各民族同胞专门开一档“主旋律红诗大会”——然后还给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古诗词爱好者一档纯粹些、没掺洗恼水的“真诗词大会”?
抱歉,我又幼稚了…… |
|
央视主办的文化类节目基本功确实很扎实,这一季诗词大会比赛机制也有了新变化,飞花令的复活赛算是创新。不过水准虽有底线,总体上仍呈下降趋势。大量选用毛主席诗词可以理解,但每次提到主席诗词时我们的“杰出校友”康震老师就一个人慷慨激昂且滔滔不绝地说,未免过于抢镜! |
|
我中华五千年文明,唐诗宋词李白杜甫辛弃疾苏轼都比不过这一个人?好好一个诗词节目非要搞成政治课 |
|
建议节目改名为中国红诗大会 |
|
只知詩到蘇黃盡 |
|
老师们废话太多,一大半时间都是老师们啰嗦,而且特别尴尬,选手的展示太少,比赛的内容太少,文化性减弱,政治性增强。 |
|
看了一会感觉味不太对,一直在歌功颂德,题目明显和参赛人员的职业相对应,一看题就知道谁能赢。没意思,诗词大会就诗词大会,能不能纯粹一点 |
|
彩虹屁少吹 |
|
整个节目的节奏也太慢了,另外康震真是一个现眼包,还有龙阳那张整容脸加上奇奇怪怪的口音,真的是够了。央视真的是没人了。 |
|
不小心看了一会,所有人都很假,极其做作 |
|
#🍋观影# 这个节目都这么难看啦!古人的诗没变,啥变了?人。 |
|
这季大众参与度更高,非常符合阖家欢氛围(但每周只播一期,没办法在春节期间全家一起看完)。每期的主题很有趣,最喜欢风味那期。题目难度一季接一季地提升,尤其是反义词飞花令,能直接让我脑细胞耗光。 |
|
1.唐朝探花看颜值,宋朝看才华。6.耧车。古代甜品酥山。8.南宋元宵节放6天假。 10.梁启超评陆游。 |
|
好好背诗讲诗不好吗?不要总上社会主义价值观来教育鼓舞我行不行?这个龙洋越来越慷慨激昂了,还是想念董卿。 |
|
越来越教条,喧宾夺主,可称难看 |
|
今年不知道怎么不在过年时播了 |
|
诗词大会终于看完了,
本季高频词: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一季比一季主旋律。
画中有诗,最后一集才是它应该有的样子。 |
|
“这些古代的士人彼此之间的情谊,那就真的是大侠客,我们现在确要倡导这样的士风。要真正地向这些士人学习,这才是我们办这诗词大会的应有之义”——康震
每年看过诗词大会后总会跟自己说要多了解一点诗词,让明年的自己多看懂一点,也更容易看懂一点,看过后记得的东西多一点,可到了第二年又如是。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蛮好笑的。
有那么一瞬间在想“诗词大会选手们的整体水平是不是有在下降?”,那些博闻广识之人有些往季参与过了就不再来了,如彭敏、陈更等拿到满意的名次后亦是不必再来了,今年开播前在百人团的合照中似乎没见到什么熟识的面孔。但直到总决赛看到何坤宇的表现才发觉或许有一些“前辈”们不再来了,但还有一些“后辈”们在慢慢长起来呀。或许这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吧。 |
|
康老师的画中有诗是每届诗词大会我最喜欢的环节,身临其境环节也不错。 |
|
虽然今年开播得晚,但是昨晚蹲守等待开播的热情丝毫不减。
首期就是康震和蒙曼两位老师坐镇,康老师的点评可谓一如既往的精彩绝伦,妙语连珠!龙洋的主持日渐成熟,其总结能力和接话能力越来越棒了!飞花令环节,这次新增的复活助力还不错,也给了选手第二次机会,就是那个“千人千问”能不能取消了啊?真的就这个环节很难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能说谁的就是标准答案,谁的就绝对是错的吗?
总体来说,这一期就一个诟病,就是千人千问,真的就很荒唐…… |
|
以诗为伴,蕴意无穷 |
|
这期真是太有意思了,不仅有美景,还有好多有趣的诗人故事,带着自己家的小学生一起看,把我都看入迷了 |
|
选手们的表现让人惊叹,他们用各自独特的方式演绎灯火这一主题,展示出诗词的无限魅力和创造力 |
|
每集加了个主题,反而将题目都框住了。 |
|
诗词大会的主题总能触及人心的最柔软之处,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去感受诗词的美好和力量 |
|
康震胸无点墨却非要尬吹一个三流词人。能不能简简单单纯纯粹粹地赏析古典诗词,不要一言不合就用排比句上价值观。 |
|
喜欢以前的,纯粹,有韵味,现在感觉比赛失真,强行喊口号,而真正的信仰是源自内心,潜移默化的 |
|
龙洋主持的部分我快进,董卿主持我按正常的速度播放观看 |
|
还是日播吧,明年春天再见!👋 |
|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本季学的
诗词大会不再是春节档了
没有和家人一起看,也是断断续续的
冠军小哥优秀的确实很突出… |
|
人生自有诗意 |
|
黄石孩子陈秋实季军,太优秀了! |
|
前两期政治任务太重了,食之无味,弃之也不可惜。周播很不行,看完一个选手都记不住。广告太多了,建议手动快进 |
|
原来古人对灯火的运用如此娴熟,对历史文化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
|
“清詩五百言,句句皆絕倫”。相看兩不厭,千年共徘徊。(若不是塞進那些主旋律宣傳,可打八星)。 |
|
这期小朋友都很厉害 |
|
看完最后一期,申浩年度总冠军 |
|
诗词大会没有了董卿 就像鱼没有了水!!!! |
|
喜欢这种创新的模式,更有团队的意识。题目中的知识也更广泛,学习了很多。当然最最喜欢康震老师。 |
|
感谢节目让我们有幸一睹唐三彩载乐骆驼俑的风采,这种古代艺术品的展示让人对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有了更深的认识 |
|
这次的点评嘉宾依旧太有水平了,蒙曼、郦波老师的开场词让人仿佛置身于诗意的世界,是对灯火主题的绝美诠释 |
|
了解到一些诗词和历史故事,画中有诗和飞花令有趣,身临其境的外景题和内景的技术呈现也还不错。美中不足的是,我本以为中国诗词大会应是中国人民的诗词大会,但事实上参赛者大部分都有特殊职业,在这点上愧对该节目名称。也正因如此,在呈现诗词的同时,也像在上政治课,尤其是康辉在提及毛泽东诗词时侃侃而谈长篇大论表现得尤为明显。但整体上还是能学到诗词,瑕不掩瑜吧。 |
|
看着选手们在飞花令环节展现出的诗词功底,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跨越年龄、职业的魅力展现无疑 |
|
在诗词大会中领略了文物艺术之美,很新奇的体验,也期待节目能继续展现更多文化之宝 |
|
唐三彩载乐骆驼俑也太美了,让人惊叹古代艺术的精湛和神奇,节目组真的用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