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排雷讲述二战后德国与丹麦的关系,那时丹麦对德国有深深的仇恨,德国俘虏去丹麦排雷,这是他们的责任,他们在丹麦也曾受到非人道的待遇。这是丹麦德国合拍片,两国家都挺敢于正视自己曾犯过的错误。而孩子般的俘虏在排雷中死去,会引发你思考,战争到底是谁的错,这是对战争的反思,最重要的是这点 |
|
“你回家想做什么?”“我要去做建筑工人,德意志需要我们去重建。”少年战俘说。 |
|
一直悬着一颗心看完,每一次爆炸都心碎一次。希望我们除了抗日,也学学人家是怎么拍反战的。 |
|
大海在这里显得安静许多,一切风景都是静谧的,地雷的爆炸声因此显得太过刺耳……和平中显现的暴力与血迹或许要比战争中更为可怖。战争之后对战争的遗迹的清除,地雷显然上升为一种遗迹的象征。 |
|
四个人跑向森林的时候,还在等“嘭”的一声.... |
|
13:04 32:28 53:45 65:45 81:12 84:43 |
|
纳粹不是某个人群和民族的特有,可能是德国人也可能是美国人也可能是丹麦人,位置换一下,纳粹人群就换过来了。 |
|
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一具具炸碎的尸体。一位喜怒无常的丹麦军官,一群可怜的德国军虏。这是一部安静的电影,却让人看得心酸的电影。我想回家,最后又有多少人能回家。我们都没有错,错的是时代和战争。 |
|
(8/10)改编自真实事件,很压抑的一部影片。多年后丹麦和德国都能冷静下来看待这些历史问题了,相较之下某几个东亚国还在互相上演怨妇大戏。最大的反战不是口头的谴责,而是引人思考。 |
|
反战题材。战争的受害者也好,始作俑者也好,都会饱受战争带来的痛。这些少年们用血肉之躯赤手挖掘数200万枚残余地雷,在二战后期,德国参战的基本上都是年轻人,他们本该不用承受这些苦难,看着海滩上被炸飞的少年真是心惊肉跳。纳粹造的业障,始终还是要日耳曼民族偿还,很钦佩德国人的态度和坚毅。 |
|
最毛骨悚然的莫过于长评底下的某些评论 |
|
影片切入的角度非常棒,这种把孩子和战争放在一起的片子简直就是直奔泪腺而来的。从这点来看本片无疑很成功!我左手边的妹子一直在默默啜泣,右手边的小哥也在几个爆点留下了泪水,影院里很多人都在暗暗的抹眼泪,融入进去,你就会被虐的体无完肤!难得的佳作!映后采访男主的口条蛮厉害的。 |
|
战后的创伤无处不在,年轻的生命为此买单。丹麦人的恨,男孩儿们的无辜,无从指责也无力反驳,唯有无奈与心疼。愿世界和平,阳光沙滩足球永存。 |
|
这种小男孩和狗挨个被炸死的电影我的心脏无法承受😭 |
|
他们都还只是孩子,却要替大人偿还纳粹的罪。真实事件改编这点太戳心了,但愿世上永无战争。PS男主19岁就拿到了北京电影节的影帝,今年还有一部同志电影,感觉不转粉都难啊~ |
|
心中的地雷无法排除。(音乐非常棒) |
|
剧本和节奏都极好,每一次爆炸都从座位被震起来。后面军官和士兵在沙滩踢足球的场景,有点挥泪~ 音乐伴随海风,可以把一切生活的辛酸都吹去。 |
|
美丽的风景和人性的黑暗对比实在强烈,最后卡车炸掉的时候我的心都碎了,借古讽今,完成度很高, |
|
对待“敌人”,我们何必如此残忍。 |
|
看完敦刻尔克看地雷区,战争由老一辈的人发起来,却要年轻的一辈去送命,战后去赎罪 |
|
事无巨细的详述了拆地雷的点点滴滴,有人情味也有刻意做作的地方,军官演技非常赞,但总体缺乏力量 |
|
丝毫不煽情依然有力量(所以用力过猛的韩国电影可以学学这一点我知道你们委屈)短评写不下感想了,等姐姐有空了跟9. April合并起来写个长评吧。 |
|
终于达成观影愿望!第一次在电影院看丹麦和德国的片。绵延的丹麦地雷海岸线,是战后德国排雷少年们的漫漫回家路。“求求你不要讨厌他!”沉浸于悲伤中无力呼喊的年幼男孩对丹麦中士所说的话潸然泪下。军官大叔的情感变化耐人寻味,鲜肉们只是一群可怜的战争替罪羔羊。Louis Hofmann真的太像托雷斯了! |
|
何其悲壮。美得像度假区一般的沙滩上,无数少年像狗一样死去。 |
|
几乎无人知道的,历史教科书上没有写的故事。 |
|
悲伤的转身,少年直接走向雷场,给欧洲乃至人类立下一道问题。 |
|
主流的常规之作,好题材,但是拍浅了,泪点还是有的。长官是监督者,战争受害者,指挥排雷行为成为战争复仇。但他也是父亲。 |
|
《地雷區》具有着深刻的反思。最後那個違抗命令救出德國孩子們的卡爾中士與最開始的樣子相比已經判若兩人,全片的重心就是卡爾如何在與這群掃雷德國兵相處的過程中發生改變,這實際也象徵著人性在傷痛之中的回歸,拋開戰争後對於生命的尊重與救贖。 |
|
万事轮回 |
|
你知道地雷总会爆炸,你甚至能预计有些地雷什么时候会炸,但是每当它爆炸时,你还是会受到惊吓。映后谈制片人提到不少幕后,每一位出彩的少年演员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据说拍摄期间还一起去泡过妹子,每个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角色什么时候被炸死,第一个被炸死的是表现最懒散的孩子。【Chinese 1】 |
|
短期内不敢再碰扫雷这个游戏了……生动の教了某些电影什么叫做克制,什么叫还原 |
|
#HKIFF40# 充满张力,以及换位后的道德思考。结尾感人。 |
|
视角切入新颖,戏码做的够足;但看似随意实则精细的铺垫让全片的意外感显得造作,结局削弱力度。 |
|
7/10。宁静不能打消危机,也太难超越身份对立的恨,爱狗被炸死的时候,军事长仍然将战俘非人化的侮辱发泄,以为搬运拆掉的地雷就能回家的大部队在谈笑风生间灰飞烟灭,一个德国男孩绝望地走入禁区解救小姑娘后军事长才因付出血泪原谅他们。不满意导演稍微洗白丹麦,搞得打骂战俘和不守信错在英国人。 @2016-09-03 19:39:23 |
|
CCTV6国配版,真人真事改编。视角独特的反战佳作,看完后竟无言以对,结尾处的“放生”是神来之笔,人性首先应该是敬畏生命。“战争结束后,两千多名德国战俘在丹麦西海岸排雷150多万颗。其中一半人因地雷死亡,这些战俘大部分是青少年。”这是结尾处触目惊心的一行字。一场不落俗套的演绎,难能可贵的是,本片并未止步于主题先行的反法西斯套路,而是走得更深更远,走进了每一个德国战俘的内心世界,每个排雷少年都是立体鲜活的独立个体,和所有少年一样,他们有爱恨有无奈也有各种各样的梦想……并没有刻板地停留在非黑即白的道德审判上,而是从一群年轻人的际遇(深陷绝境被迫赎罪)来探讨战争的本质与残酷。某种意义上,战争无所谓孰胜孰败,只有被碾压被践踏被愚弄的蝼蚁一般的惨白生命,正如那些被永远定格在海滩上随风而逝的年轻灵魂们。 |
|
任何無視國族立場的濫情心得如「贖罪」「人民無辜」「代替希特勒被處罰」都是對這部寡言電影的汙辱。此事絕非如此簡單(就像夏石漱石說的,反戰者去滿州也得坐用滿州礦建的日本船)避開道德爭議地雷的唯一法只有沉默;何況別忘了,孩子們最終得以開脫,不是因為蒼天善性,而是因為長官私心。 |
|
呼唤母亲的时候 弟弟嘭地一声消失的时候 哥哥转身走向雷区的时候 卡车爆炸的时候 男孩子们总是那么容易让人心碎 |
|
题材挺好,但是故事讲得一般。 |
|
看到有些人提到了“救赎”,简直是搞笑。十几岁的孩子被迫上战场被迫成了纳粹,被迫用生命排雷,你跟我说是救赎? |
|
平庸的执导加上类型化流水叙事让本该震撼人心的情感冲击变得浮于表面,即便有路易斯霍夫曼,罗兰默勒等人的卖力表演打底,依然无法掩饰角色塑造单薄,道德和政治立场边缘挣扎之感被简单粗暴地代过,很讨巧的题材没能把握好很遗憾。资料馆银幕 |
|
看完我真的很想问人是否只有自杀的自由? |
|
这些雷应该让纳粹德国的领导按军衔和行政级别来扫,元帅将军死完了校官递补,可惜战争中残留的这些“雷”已经仇恨、伤痛,都需要“孩子们”作为代价来挖。 |
|
男孩们手挽起手在沙滩上排雷,仿佛一场空前的默哀。导演极为擅长驾驭情绪,娃娃受伤的四肢、不断重复的理想、直白粗暴的凌辱,军士长情绪跌宕与人性的觉醒,甚至连男孩的一个眼神都传递出悲鸣。却也巧妙避开了历史的诘难——到底谁埋下了雷,谁又该为这份罪果负责?无处悼亡的生命,只好踏入无边深渊。 |
|
胜利光复者的残酷与残忍,并不比侵略者的残酷与残忍体面,两者同源同恶。如果说排雷是一种赎罪,那也应该让真正的罪犯去赎。恶有恶报,常常是错位相报——这是现实世界的真实规则,很多时候甚至是明规则。 |
|
故事为王,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视角去反思战争。炮火虽已停歇,却总有东西埋藏在土中、遗留在心里,随时引爆。以前只知道为了抵御盟军登陆,隆美尔在法比荷三国海岸线布雷埋桩疯狂设障,没想到离大不列颠这么远的日德兰半岛也埋了这么多雷。 |
|
战争不会追究胜利者的过错。那谁又还给生命一个公道?没有。 |
|
年轻的生命,迷人的海岸,这些本自美好的元素却因为战争变成了残酷的基色,《地雷区》是属于丹麦与德国两个国家共同对战争反思的力作,对人性的尊崇构筑了电影深刻的内在纵深,个体生命的阵痛,呼之欲出的是对战争原罪的警醒。 |
|
当本是敌人的双方以人的面目彼此相对时,战争才算是真的结束了。停战,不只是现实的炮火不再燃起,更应是心中的炮火彻底熄灭。排雷,不只是要排除丹麦海岸线的雷,更要排除人心里的雷。 |
|
又是一段尘封的历史,整个观影过程让人惊心。一个个年轻生命随之消逝,战争的罪行本不应该由他们来承担。在影片中也可看出德国人的坚韧与细致。北欧的影片总是在平静之中,演绎着最为让人动容的情绪。 |
|
更愿意把它看做一部惊悚片,每次排雷都令人精神紧绷到极点,摄影精致工整、开阔悦目,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那些脆弱而廉价的生命,消逝得那么迅速,那么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