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难想象一位不过35岁的女导演在面对政治上的风吹草动所表现出来的魄力与勇气,世人皆心知肚明她所说的不仅仅是越南难民。前半段尚中规中矩,随着嗜血政府暴力的缓缓展开以及祖明一线的单立,剧情开始有了震慑人心的力量。刘德华最早触电之一,第一镜就是大场面长镜头,海报真是惊艳。 |
|
我记得你的八十年代情怀,你的新浪潮喜好,你钟意参悟的人生,你爱轻巧提起的沉重话题。我猜你肯定会喜欢许鞍华,可惜我们都没有共坐看过哪一部。 |
|
祖明与琴娘一失败、一成功的「投奔怒海」,从明暗两处、写实写意着力刻画自由到来的艰难险阻,充满酣畅的生命力,既是片中人物们的果敢舍离,也是创作者勇气的象征。80年代的香港,在已知回归的前提下,人心已浮动,逃离的主题一直持续到97前夕,许鞍华在彼时复杂的情形下,竟然在海南岛拍了这么一部涌动着万千隐喻气象的影片,也算是时代的造化,想想这般幸运的“擦边球”,今日已不复重来。“如果你见到他,叫他别忘了纽奥尔良市的酒吧,我要一直干到七十岁。”怀揣着这样的微茫希望,她才能在孤独的煎熬中守望到天明。“越南人民的革命成功了,自己的革命失败了。”这是一个在乱世中依旧清醒着的人。当时这些创作者们不无天真的理想主义,以及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格局下,尚存“任性”发挥的自由语境,如今回望,真的令人唏嘘。 |
|
光怪陆离的南洋红色政权,死在红旗下的焦灼恐惧,电影本身也带着非左即右的意识形态。我觉得许鞍华本质上是靠左的,但正因为如此才对中国的文革特别失望。海报惊艳了... |
|
生在地雷区,死在红旗下;投奔怒海船,焚身越南港 |
|
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人物,拍出来的东西果真很震。不知道里面现实的成分有多少,但是从咱们中国历史的角度来说可信度还是很高的。故事讲得不错,人物情感的递进很有层次和力度。镜头拉伸和光影布置都很到位,跟心情跟环境配合得真好。娘的,那个时候的人是真的一窝蜂的拧在一起用心做着电影... |
|
了不起,二十多年前许鞍华已经俨然一代宗师。 |
|
珠影、海南兴隆农场、湛江市,一起在才开放那些年为许鞍华的这部红色恐怖电影贡献了一个“越南背景”。或许战乱才结束的地方都具备那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苦逼气质吧,于是我在阮琴娘一家分明看到了《大地在波动》;起初对岘港文化局干部的描述尚属客观,但意识形态潜伏在后面,形成有些不适的转折 |
|
首先这部电影多少有些政治影射的意味。但强烈的人文关怀却包含在历史纵深之中。作为许鞍华前期作品,没有刻意地显露自己的锋芒,而是深切的关注于现实。从来没有想过林子祥也可以这么“朝伟”,也从没想过香港还有这么一部作品。 |
|
4.5。牛逼!第一部许鞍华,也是至今看过最另类生猛的港片。最可贵的笔触不在惨境描绘,而是对苦难的麻木与恐惧驱动下的恶性循环。台词双关得毫不刻意,所有非叙事性画面就像那些从未带回的影像一样真实。欲揭天堂之皮却从此长眠地狱,柴油用上了,燃起了照亮驶离怒海的光。太阳不红,红色是血的颜色。 |
|
借他人杯酒浇心中块垒.. |
|
布罗茨基在他的时代说:
文学需要不断干预政治,直到政治不再干预文学为止。
影视是不是也该天真地为之努力了?
这其实是个冷笑话~ |
|
剪辑、运镜和节奏把控不够完善,胜在剧本和表演。对越南进行描绘与想象,却从日本人的第三方视角(“异国的异国”)呈现,语言又是粤语为主,还夹杂英语(会显摆英语的大儿子),很有意思。有些比较直白的符号化处理,尤其是缪骞人演的酒吧老板娘一角。刘德华在周润发举荐下出演本片,初出茅庐就已挑不出毛病。奇梦石扮演的真性情的阮主任让人心疼,走过半生,洒过血汗,初心虽在,现实已残,唯有无奈与惶惑(“革命革了半辈子,突然发现自己老了...越南人民的革命成功了,我自己的革命,失败了”)。不少场景无比生猛凛冽,令人胆寒:街头抓壮丁,陋巷刑场搜刮新死者,步步惊心的挖地雷苦役,还有最后那幕诀别的火舞。PS:海报简直绝了,片名力道十足,英文名“Boat People”则更加切题,也极富嚼劲。(8.5/10) |
|
本片的编剧邱刚健说:“那个剧本写了7万字,非常厚,但却是没有经历过政治动荡的人关在书房中写出来的,听了上百遍莫扎特的《安魂曲》。其实是完全天真的人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描述和构架的剧本,所以作为编剧觉得自己还蛮职业的。”香港人惊觉未来命运或许将会像越南难民般投奔怒海,一惊就惊了三十多年~ |
|
90年代在电影院看的,排片板上写着“少儿不宜” |
|
黎明前的黑夜最最阴冷,曙光仍旧被乌云遮住,越南的百姓仍旧处于政权的逼压之下。自由是一党的自由,局限并且虚伪的伪自由,革命还未成功,人民还需努力。芥川最后被火焚烧,一个希望也在火焰中消失,但是希望的种子没有灭绝,琴娘便是希望,最后的眼神坚决而强大。 |
|
这样一部电影,竟然可以在大陆取景拍摄,当局除了当时和越南敌对战事不断之外,竟然没有发现对自身露骨的影射,也算是笨的可以了。即便过了几十年再看,也丝毫不觉得过时,讲的是越南的故事,却完全可以套在我们的头上,犀利、深刻、尖锐,毫不矫饰。 |
|
先看投奔怒海,再看胡越的故事。
许鞍华老师的片子总有一种文学性,她的剧本明明有不错的戏剧冲突,一般的导演是加盐放辣把味道吊起来,渲染冲突和煽动情绪,但许导不是,她清高一辈子,鄙视这些俗套,她在需要重笔的时候远景留白,以味道素淡为美。
导演名字叫喧哗,拍的片子却跟剧集似得,绵长流转考较耐心 |
|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现实有多残酷,可以知道的。 |
|
放到当下看,依然锐利得惊人,但放在当下拍,恐怕没有出鞘机会。从“境外”角度观察的越南,在被高度粉饰下的所谓太平,充斥着难以为继的贫苦,更充斥着不堪入目的血腥与罪恶。当小孩也习惯了枪口偷生,当大人都习惯了麻木度日,芥川力图挽救的,哪怕只是豆苗般的希望,也茁如春树。我在片中老街(同是《隐秘的角落》主场景)长大嗷。 |
|
一种理想主义腐坏的恐惧。借着越南的壳来讲香港自身的困境再明晰不过。越南与香港通过酒吧老板作桥梁,共同经历过身世的不断转手,让两地串成一体。一个悚人的细节,报数时候跳过的号码,就是消失的人。猛烈,燃烧的人体正是蔓延的红火。 |
|
明眼人都看得出许鞍华言说的到底是什么,“借他人酒杯,浇己心中之块垒”。越共占领岘港的景象,流露出许鞍华对十几年后大陆收回香港的担忧,旁的看来,香港人民是奔向祖国温暖的怀抱,当年越共占领岘港在国际上何尝不是一桩好事,实则个中滋味,唯岘港人民自知。世界上当然有更好更大的地方可去,美国,日本,法国······可离开故国,漂泊他乡,对他乡来说,永远是异乡人。那位日本记者,来过越南一次,便以为下一次会更好,结果举目四望,满眼凄凉,幻想中的美好国度居然是这般模样。被抓走的阮主任当年从法国回来何尝不怀赤子之心,回来是为了建设祖国,现实却令人惭愧,他不得不承认,他的精神还是殖民的,“我想念法国的生活......”之所以会出此番言论,不正反映出现实生活不如意吗?阮主任甚至是许鞍华本人在电影中的符号化身。 |
|
论佳句通篇锦绣,聊佳章密集卖惨,自由之美绽放其间。斧凿过的故事,总有失实的嫌疑,若是建构在虚构之国上,就可避免此类诟病,任你执泥意识形态,天马行空肆意飞扬。【8】 |
|
倘若把《投奔怒海》放置到世界視野的越南題材電影,或許,它從立意、演員表演到表現手法上,的確顯得更硬——有些anti硬剛的意思(由於邱剛健本子所決定),導致了人物並沒有喘息的空間(尤其是作為支線的新經濟區勞改)。反倒是無路可走一抹黑的悲愴感——洗劫尸體人相食的黑暗叢林,這份用意,做得猛烈足。 |
|
导演很棒,演员很不错(刘德华处女出演),配乐很好。监制是夏梦。
蔡澜曾讲过83年香港金像奖请大岛渚为嘉宾,他当翻译,两人打赌这部片得奖的桥段,很有趣。 |
|
越南统一后难民的悲惨经历,不免让人怀疑是在暗示香港人回归前的心理恐慌。香港居然还有这种格局的电影。 |
|
“地雷”与越共军队的存在增补了已经结束的“战争”,重构的,形式化的空间与近乎卡帕式的影像之间的张力构成了《投奔怒海》,在影片中,人物与灾难的距离如此“接近”,以及一种令人窒息的人物主体视觉聚焦。在开场的长镜头中,淹没于意识形态景观之中的刺点将影片偏转至真实的,后殖民与1984并存的地狱空间。“观看”一方面被嘲弄,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存在”的隐喻,甚至是某种有效的male gaze与英雄叙事,而许鞍华没有像其他影片之中,对这种凝视进行价值判断。《投》寓言性的形式保证了对于现实的抽离,在林子祥饰演的日本记者并不标准的日语中暗含着一种更为集体无意识的主题,一种未被言说的HK现实:后68,前97的一个左翼知识分子破灭的理想与献身。这一意象在97的倒数计时之下成为了王家卫电影中更为暧昧的主题。 |
|
对体制与意识形态追问出的一个清晰的问号,也许刻板主观非黑即白,但宛如宿命一般无法平息,给出了供我们不停地审视历史与周边一切的视角。影片在大陆取景拍摄,或许是那个热衷反思的年代才能开出的一朵奇葩,四十年过去,如今香港、大陆、越南又都是何等姿态,想来也值得玩味。
不希望自己简单地顺着电影去说「红色是血的颜色」,也不希望自己麻木地看待每一个个体,在越来越复杂的一切面前,在那句「越南人的革命成功了,我的革命失败了」面前,我的小道似乎也模糊不清。怒海不是救赎之道,政权更替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人民的船只在洋里浮沉时,我们无法停止发问:那个完美的治世之道究竟在何方? |
|
红是最恐怖的颜色 因为那是血的颜色 |
|
许鞍华跟陈可辛一样,都是想尝试不同题材的导演。这个片子,映射的还是挺明显的。我们这里比那里更坏,把精英全部杀光。 |
|
影片中借他人之口说缪骞人所饰演的、已不惑之年的夫人:“她的身材现在还像一个十四岁少女的样子,好像那些法国人、美国人从来没有在她身上留下一些痕迹。”很自然地想起《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她那一类的娇小的身躯是最不显老的一种,永远是纤瘦的腰,孩子似的萌芽的乳。只是缪骞人的白流苏明显生硬 |
|
4.5/5,非常有文学性,剧本就像影片中林子祥饰演的摄影记者,拍照是探索真相的,但也是远距离的、视觉的,带着被操纵的痕迹,但随着深入现实,身体性的感知,无论是吃饭、淋雨还是打架,开始代替安全的“旁观”,以林子祥的自拍为转折,此后照相机再也无力介入,危险和机会都由body直观呈现,直至引火烧身,这个略显刻意的弧光(想想夫人那有多少相逢),被排雷之类的生动细节和刘德华等人的灼热充实,两处狭小空间特写雕刻华仔生涯高光,虽然从布景、道具、口音看,许鞍华是不太控制质感的,但1982,like1968,是个好年份,影片粗疏但凌厉地拍出一种“第二天”的恐怖,以至于求生的张力,那背对着的拔枪、肉中的金片、汗涔涔的脸,都化为人文的颂歌,影像的怒海直接扑向故事,带来新的浪潮。 |
|
有一些香味像儿童的身体一样清新,另外一些香味骄傲、腐败、强烈。大概阮主任自己也分不清自己身体的哪一部分热烈与浪漫,哪一部分庸碌与腐坏了。在这部电影表面的残忍冷酷下深埋的仍然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梦,也许这只是小资产阶级情调,但片尾火人燃烧着的一幕是多么美啊。 |
|
看的過程中我一直忍不住想起唐書璇的《再見中國》,相較於唐書璇直白地表現驚悚,頌歌都令人為之膽寒,許鞍華是溫和的殘忍,讓你的心一點點煎熬著,相較於唐書璇在逃離之後也沒有給予希望,邱戴安平還是在絕望中劃亮了一根火柴,芥川黑夜中燃燒的身體,由何嘗不是一種舞蹈,黎明的陽光終究照亮了琴娘的臉。 |
|
“你不用怕,我有文化局的批准。”“可是,我们没有文化局的批准。”真是绝了。 |
|
难以想象这样一部残忍而恐怖的电影出自女导演之手……面对即将到来的回归,每一个港人都犹如惊弓之鸟;而他们恐惧的现实,某种程度上并未曾改变过。结尾林子祥在夜色中的火舞,堪称华语电影史上最具美感的狰狞瞬间。 |
|
完全不像女导演作品,冷峻、平静、沉着。以香港人的角度,写的是日本记者在越南的事,内心一定有对大陆政治的恐慌、焦虑。今日来看,越共行径似还不够极端,才能使日本记者可以真正的深入到民间,在另一块土地上,这几乎是不大可能的,不信就看如今之朝鲜。政治的重压下,人民永远是悲苦的。全片拍的很好,编剧尤其有功力,我只是对所有人都讲粤语不适,内心一直告诉我,他们并非日本、越南人。 |
|
关于马斯晨:第二届金像奖,年仅19岁的马斯晨在主演的《投奔怒海》中由于将"琴娘"这个角色诠释传神而有深度,赢得观众赞叹、引来业内关注。不过,她却遭遇了强劲对手林碧琪(《靓妹仔》),两位天才少女演员的精彩表演势均力敌,一时令评委难以取舍,最终林碧琪摘走了影后桂冠,马斯晨则拿下了最佳新人。林燕妮曾经称她"有张橡皮脸,可以变做很多种不同的人物"。90年代初,马斯晨在《人在纽约》及《西环的故事》之后息影。 |
|
生猛爆裂,金刚怒目。奥威尔苏联参观实录,没想到如此血淋淋,令人目不忍视。解放之后的第二天,理想图景没有到来,血腥杀戮没有停止,虚伪谎言遍地充斥。剧情平铺直叙,镜头语言粗糙简陋,但见满目疮痍,尸山血海,血肉横飞情感冲击力太过震撼。女主天真娇憨,充满灵气,姐弟二人幸得投奔怒海,逃出生天。一直以来,港片非常热衷的政治影射和隐喻往往因露骨粗暴被诟病为应激过度的魔怔,如今政治气候巨变,此种批评却再难说出口。本片当年作为内地改开新气象下合拍片的成功试水,在拍摄过程中,曾得到内地湛江市政府(海南岛当时归广东管辖)和军方大力协助和支持,前尘往事,皆成云烟。 |
|
80年代的许鞍华,粗糙,生猛,热辣,野心勃勃,诉求强烈。摄影和表演都极为粗犷,配乐却异常细腻。处处流露出女性导演对于角色情感的敏感把控,人物关系的发展流畅自然,却又不拘泥于见哭兴悲的情绪之中,刚柔并济,赞美许导! |
|
三星半。很标准的港人在“后十年”的恐共视角,此后多年的香港电影一直再沿着这个主线上下波动。某种程度上这类电影透露出的内涵和《芙蓉镇》大同小异,都是希望用19世纪的人文主义对20世纪中后期的后革命“再启蒙”,许多地方营造的反差也都是言行上的“假公济私”来暗示公共领域占据的合法性,在私人领域被消解掉。但不一样的是本片的假公济私是直截了当、无可辩驳的、去意识形态的腐败和罪恶,对于合法性的摧毁是直接的。当然如果跳出电影去看历史,了解南越当局自身的腐败和美国人在此地的战争殖民行径,一些引申和思考会显得很可笑,毕竟历史的结局是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后狼狈撤离,南越当局光速溃败。 |
|
世间的真相多半是难寻的,多的只是粉饰太平和虚无主义,执迷于寻找真相也许也会陷入新的虚无主义漩涡之中。可是总得有人勇于站出来去揭发这些真相,甚至是身先士卒粉身碎骨,才有可能撬动这个虚假的天平,彻底的改变这一切。一个人的力量当然很难对抗整个社会,但有时候不试试又怎么知道你的极限在哪里呢,如果能够唤醒更多有识之士的灵魂,那么之前的付出便也都是值得了。 |
|
许鞍华从来都是左翼,可惜左翼从来都容易被利用。这片子从出品人到导演编剧主演,都是勇敢而善良的,然而已然淹没于物欲横流之下。8.4 |
|
除了斗笠是真的还有什么是真的。。。真真小资产阶级滥情啊 香港人的意淫真厉害 |
|
许鞍华何其“老实” 不高论历史 不低估观众 |
|
蓝光重刷。勉强两分。CC的修复版真漂亮,当然本片用光本就大胆,许鞍华早期是有点形式主义的,雨中劳改营、晨光熹微的海洋、红蓝色对撞的泥泞小巷,都有摄人的美。剧组的执行力也挺猛,开头坦克游行,密布集装箱与油桶的营地,摇臂拍摄的排雷等场面,都是夏梦、许鞍华这些幕后人的轴劲儿。此外全是缺点了。林子祥的银幕形象,大体是保守而对女性有剥削意识的,马斯晨要陪睡报恩,他气得要伸手打人,你可以给个理由,比如“你不是真的爱我所以我不和你做”啊,你凭什么要打女人?真是让人恶心(他在其它电影里也经常演这种认为自己面对女人有绝对道德优势的渣男),他作为记者,拍照时那个用力造作的劲儿也很讨厌,简言之,林子祥的银幕生涯一塌糊涂。刘德华那条小流氓逃脱集中营最后惨死的线也没什么实际内容,属于街边听来的小段子的水准 |
|
故土难离却终有一别,有些东西是带不走的。全程在湛江拍摄,夏梦女士监制,因考虑台湾市场影响有人辞演。取材相当直白。派去挖地雷的是同胞,新经济区成为宣传工具,孩子成为配合宣传的奴隶般存在,作为越共集权示例。生于历史之中,从无公平,永远站在鸡蛋这一边,为没泯灭的良知。 |
|
充满了惊人的细节。日本记者多少有点伟光正了。纳闷的是,许鞍华的镜头组织怎么退步了。《夜与雾》充满了随意粗糙的运镜。不过根据坊间传闻,许不怎么控制镜头,所以可能是香港摄影师水平退步了。 |
|
政府想让世界看到十六区 看到天真活泼的孩子们 看到被教化得体的人民 看到一个蓬勃新生的国家
作为旁观者 人们当然会愿意相信这种繁荣假象
可作为亲历者 他们会告诉你这不是真正的越南 有人挣扎于温饱冷暖 有人徘徊于生死一线 这才是真正的越南
在这样一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 战争虽胜利了 却远未结束
理想主义者留下一个悲观的悖论:
“越南人民的革命成功了 我自己的革命却失败了”
祖国已与他渐行渐远 他却无能为力
理想当年 残酷现实 未知前路
当你描摹人性 又怎会不谈及政治
电影拍得很沉重 几乎声嘶力竭 受难的人民却被捂住嘴巴 他们死得毫无尊严 更无人在意
唯有借着一点希望的微光 才能有人继续投奔怒海 |
|
三星半。香港新浪潮,的确生猛,但这种生猛感只是来自于拍摄对象的赤裸,现实的残酷,而在镜头语言处理上,其实乏善可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