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稍微有那么一点点不满足,因为对Rohrwacher期待太高了,但它还是很好,像一场睡眠和梦境,醒着看也像在梦游。阿莉切总是把叙事的骨架描述得很轻、埋得很深,看着看着你就猜,这个人他想要什么?他想做什么?等他行动起来了,你也没有跟着他旋转的感觉,因为总是不知道他下一秒会做什么,真神奇,仿佛他们都从神秘学故事中走出来。第一次get了Josh O'Connor,笑的时候温柔又内敛,奇奇怪怪,内心执着,眼睛里虽然有无数追问,也不确定是不是要爱你,但一定会给你一个全世界最好的吻。 |
|
我是个俗人,好故事是我认知中的好电影的第一性,不好好讲故事的片子我都接受不了 |
|
本为本届戛纳最期待,结果较为失望,拉扎罗现在看来是一部十字路口上的电影,融合了罗尔瓦彻对寓言体的现代化重构和对意大利民间的新现实主义描画的双重兴趣,在奇美拉中我们则看到了她的选择;愈发纯熟流畅堪称精致的调度捋顺了三段式冒险故事的发展脉络、民间盗墓团体和文物倒卖组织的两相对抗、游吟唱诗人的叙事串场,都让罗尔瓦彻的寓言空前完整;但于此同时,所有朴实吵闹却充满温柔魔法的影像几乎消失殆尽了,虽然小镇上的庆典队伍和逐帧消失的壁画里都有她向费里尼等一众她伟大的电影叔伯们投去的目光,可那些午夜时分忽地被灯光渐次照亮的困窘脸孔,因想到姐姐会陪伴妈妈更久而突然侵袭的恐惧,这些拥挤在家宅里的细腻感触全都不见踪影,而属于罗尔瓦彻的神光恰恰要从这里洒落,那只茶匙似的奇迹才会在世俗灰尘中被倏忽擦亮。 |
|
故事比较简单,一个有点特异功能的人可以在古Etruscan地区发现古墓位置,带着一帮狐朋狗友盗墓。但没追求各不相同。他要寻回的过去是他死掉的女朋友,一根红头绳。故事讲法非常高级,拍得很美,光影色彩都好看得不行。有些细节处理也是精彩,比如在主线里会穿插两个唱歌摇的,用歌声讲述整个故事,有种“评弹”感。另外主角发现古墓时候镜头世界就颠倒了,一种空间换时间的方式,非常有意思。 |
|
阿莉切·罗尔瓦赫尔可能是最接近古典的当代导演,她的电影是如此素朴写实又神秘超脱,俗常和崇高、人性和神性在此交会往来。当然,这已然是一个现代的世界,一如盗墓者们看似自由随性,实则早已沦为文物与艺术品交易体系中的螺钉/棋子。男主是在天与地之间摆荡的人,而与意大利同名的女主更是兼具人性与神性,只是和名字来源于雅各幼子便雅悯的Beniamina相比,更靠近尘世。男女主都暂居于非空间之中(城墙边缘和废弃车站),交融不同面向却又没有真正归属。总体看,本片不若[幸福的拉扎罗]那般纯澈、新鲜、极致,在强度上还是有所牺牲。三种规格的胶片(画幅)、倒吊人视角的特殊镜语、仿默片喜剧的快放、配乐迥异的几段盗墓/运货蒙太奇有趣又有想法,不过抛头和掩埋—借红线上升不难想到,男主还是塑造得不够,女主及女性之家更鲜活有力。(8.5/10) |
|
视听是多么独特,用松散、质感很强的影像,带来一种wonderstruck式的观看感受,漫游感很强,浑厚却又细腻。乔什·奥康纳饰演的人物因为其身上的悲伤色彩,而显得富有魅力。观感不及《幸福的拉扎罗》,但我还没找到原因。 |
|
代表完美的大阿尔卡纳第12号牌,受折磨与苦楚却也是肉体与灵魂的修炼最为接近的一张。以将有更美好的事物降临于你身上的信念,愿你顺从于人生。原来我们所见的正身才是你的逆位。 |
|
心中的金棕榈,好看到失语。所有的虚写最后都被红线牵引,鸽子的眼睛注视结局;画幅变化和倒立身影嵌入城市和乡村,天空和地面的缝隙,奇美拉是渺小狭隘的人类身影与之试图寻找的动物/神性的嵌合,但灵魂们的歌谣太悠扬隽永了,甚至忘了玄之又玄,只剩目光炯炯 |
|
我严重怀疑Alice.Rohrwacher读过《红楼梦》,特别喜欢贾宝玉,仔细看会发现,她电影中的男主角无一例外浑身散发着“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的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
|
倒吊人:自我奉献,顺势而为,看清现实。生与死之间,sanctuary。浮生所欠只一死。时间,spacelab。/二刷改五星。belong to no one or everyone? That’s the question. |
|
被男人抛弃的女人们可以重建心碎乌托邦,可被男人抛弃的男人终归还是男人。观感比《幸福的拉扎罗》略好。人物不再变得苍白,反倒是充满了贪嗔痴的小机灵。胶片摄影,三种画幅切换,大体可分为工作/生活/情感,但在实际操作的界定上似乎并未特别清晰。一开场还以为是街溜子小武,土味的社会摇也确实有着贾樟柯那一套,但随着对人物背景的深入,才明白他是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盗墓贼。别人盗墓靠考古,他盗墓纯靠神助,一顿操作猛如虎,意气风发把钱数。貌合神离心事重,贪嗔痴怨把命送。毁坏的雕像又如何重来,断了的线是否会再连一遍,回到过去让我们再见西元前。 |
|
与《幸福的拉扎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阿丽丝作者性标签的天主教神迹、无产者群落、反资本主义全球化这次依然被悄然安排进影片情节,但总的来说就如片名,奇美拉是个缝合怪,本片也是。全片除复古风格贯穿至终,对叙事的处理有些贪多嚼不烂,突然角色就对镜头说话了,突然盗墓贼们进入了费里尼电影,最后的无产社群展现为女性社群倒是有效的一次进化,但这种叙事的拼凑感与电影本身内部的割裂感还是互为因果,前半段太费里尼,主角的抽离感又在暗示电影绝非如此,但高潮部分亮出艺术品走私底牌后,那种对全球化简单的国别印象分工拆解与伊特鲁里亚文明、个人情感的缝合还是太囫囵了。影片每条单独路径都能成为一部好片,合在一块儿却不,好在最后阿丽丝攥紧了主角情感的红线,去掉所有繁复的障眼法,结尾还是极尽浪漫,也激活了全片的8毫米胶片段落。 |
|
在金鸡影展看的这部片,主角是是一位盗墓者,但他并不是在寻找财富,而是利用自己的天赋去感受死者,去寻找通往来世的路,渴望与逝去的爱情团聚。他在阳间和阴间的边界上行走,幻想看到生活的另一面,导演和摄影都强调了这一点。从审美的角度看,它无疑是精湛的。导演技法也成熟了,但剧作的精细度不及前作,缺乏因果关系,角色动机欠解释,有进步有不足吧。 |
|
最重要的不過愛與美,哪怕它拒絕著生。 |
|
人类和电影都需要她,看完她的电影我已心满意足,不想再在电影节奔波,只想回家看看今天的夕阳 |
|
技术没什么可挑的,但就是绕来绕去最后落点在爱情上挺没劲的,尤其这爱情观还相当保守。 |
|
金棕榈pls。 |
|
二刷:鸟的语言/ 导演结构性硬伤/ mondial属于污染和建构于尸体之上/ Alice竟是纯爱战士。4.2 我们从土里来到土里去,第一部分愚人kraftwerk,第二部分意大利防范盗墓公益片/ tHe ZoNe oF iNtErEst,第三部分倒吊愚人,类似聚斯金德的香水,但又不止,导演又一次完成了对意大利的情书 |
|
阿莉切总是用最奇幻的方式讲述最纯真的故事,赋予现代世界古典的神性。5.26📍grand lumière 首映,虽然看多了首映清醒意识到鼓掌多久根本不代表什么,但是阿莉切有15分钟诶!阿莉切有全场喊名字诶!她拯救了我观看老男人电影的心累诶!她表现得害羞谦卑可可爱爱,才不像老男人都是我又行了…… |
|
仿若穿越千年,又仿若梦醒时分,只为将你寻回。头雕入水沉底的主观镜头是年度最美镜头之一。最后一场戏拍的太好了,险些落泪。在最平凡的大地上看见永恒的美好。Oh, it’s you原来可以是这样漂亮的情话。乔什奥康纳是一位可爱无比的演员。有点期待过高了,并未超越《幸福的拉扎罗》,但也足以在本届拿下大奖了。@Cannes2023 |
|
Rohrwacher姐妹和率领的演员,依然很妙。像是Beniamina裙摆底端那根弯弯绕绕的红线,揪着,就到了另一个世界,幽冥的,异端的,神话的,馥郁又迷人。故事总在突然渺远、悠扬与怪奇的时候开始闪闪发光,而那些丰厚的神话底蕴开始猎猎作响,奇美拉,忒修斯,动物女神,倒吊人,母系社会,感应遗失之物的男人,不侍奉凡人眼光的神物,那些断壁颓垣里固有的神性,那些钢筋水泥里散落的人欲,列车里爬升的遥望,车站里陨落的昨日,飞过的群鸟,散落的阳光,只觉空灵曼妙,万物啼叫。四星半。 |
|
果然是幸福的拉扎罗。。这部和<利益区域>其实也代表了如今戛纳甚至欧洲主流学院审美,重形式轻内容。在我这里这类玩意真不能叫电影。 |
|
又一个失魂摇摆的无脚鸟形象。与《拉扎罗》的区别在于男主由镜像变为容器,不具备强大的异质性,因此与环境的对抗不再天然、猛烈,分散拉扯的力被顺到同一方向,以静待神性时刻的降临,一场心灵奇旅。 |
|
重看。???(四星)→9.6+。第一次看我好像只看到了“除头部以外的整座雕像”,这一次我终于看到这座“伊特鲁里亚文明的女神像的头部”了,确实是不该为人类的眼睛所看到的事物。阿莉切真的好慷慨啊,她给了掘墓人Arthur重生的机会,把Italia这个名字给了一位很了不起的女性角色,并让另一位女性角色说出“Viva Italia!”,而这并不是简单的“意大利万岁”,因为Italia这样一个拥有阴性构词的名字被一个如今由大男子主义统治的国家沿用了。然而了不起的Italia和其他女性找到了那个既不属于任何人同时也属于所有人的车站,在那里“重建了”伊特鲁里亚文明。你听,“伊特鲁里亚”(Etruria)这个名字在听觉上感觉是可以“演进”为“意大利”(Italia)的,在“伊特鲁里亚”里有意大利更好的面貌。 |
|
温柔而悲伤的意大利文艺版“盗墓笔记”。Alice Rohrwacher用朴素的神秘主义缝合意大利的古典与现代,将地上与地下世界用细细的红线联结在一起。虽然不如上一部“阿扎罗”那么惊艳,但依然引人入胜。忧郁深情的Josh O'connor太顶了太顶了~~~
|
|
地上与地下,白昼与黑夜,水面与湖底,历史与当下,颠倒的视线,两个世界的规律交替中,渴望掌握的是时间运转的秘密,以及对在物质文明的狂热里渐渐迷失和遗忘的精神文明的执念,一部美好的悲剧,弥漫着承载了一切记忆的大地泥土中的神秘和沉寂,结局被埋葬后的重逢与其说是来自地下的解脱或是地上的抛弃,不如说是感知了一回另一个世界不被打扰的样貌,一场静谧的、甜蜜的、忘却生死的、不再厮守的漫长睡梦。 |
|
C/一次对《拉扎罗》的笨重转写。假如说《拉扎罗》仅仅通过一个神的轮廓便轻盈地跨越了历史与当下、神圣与现实从而完成了社会寓言,这部则几乎迷失在过于实感的中心人物刻画中。一方面社会批判完全外在于生活空间的构建,另一方面人物也没有形成一种有机的“生态”而仅仅是干硬的群像。因而chimère也更像是一种孤立的个体化的超能力,而无法在更广阔的叙述空间中牵引与编织流动性。但不得不说Alice对影像的敏感还是太出色,哪怕被过于一板一眼的情节拼凑所牵绊,依然创造了太多超凡的时刻。而且也依然能感受到她糅合不同语汇的渴求。还是下一部金棕榈吧! |
|
三种格式的胶片所呈现的色调如重返文明荣光期(吟游诗人的叙事功能),无论是人物轮廓或事物光感,都焕发出油画的质感(甚至借人物之口道出“你们像是油画中的人”),现代盗墓题材被古典审美统御后生发出的寓言性不言而喻——现代与古典,农耕文明的静谧田园与工业时代的机器破坏,地上与地下,生与死,美的永恒与易逝,在漫长旅程之后由一根细细红线串起,光斑落入眼中,灵魂有了归处,爱情成为神秘和伟大的载体。
影响建构能力依然出色,画幅的悄然改变暗示着视野区域的划分,颠倒的镜头是人类渴望触发灵魂并被引领至神迹的征兆(贝尼亚米娜如但丁的女神),壁画飞速褪色是历史出土的断层和时光逝去的速度(想起费里尼《罗马风情画》);一只鸟在城市建筑断垣中冷眼旁观他跳入洞穴,一群亡灵索要失物,一座墓穴包容住被无限悲悯震慑住的肉与灵。 |
|
名叫意大利的女人,将民族和贫富差距嵌合,寻找历史的男人,将尘封的过去和纷乱的现在衔接,这是关于这个国度的电影,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穷人的坟墓让富人更加富有。穿过时空的视线交汇,有接近佩措尔德和安哲的时刻,但是罗尔瓦赫尔变得predictable了,相应地减少了一些应有的趣味。 |
|
一个冷知识,德勒兹与加塔利于1987年创办杂志《奇美拉》(Chimères)。这部电影最大的惊喜应该就是几处屏幕翻转了。 |
|
能感受到导演能力越发精湛了,是她迄今最成熟的一部,各方面。却也因此失去了之前作品的一些灵性和魅力。 |
|
A-. 在轻盈的漫游中做出了扑面而来的时空厚重感。故事上连接人间与来世,主题上贯通历史与当今,就连形态上都是对意大利过往电影巨匠的还魂(嘉年华狂欢、壁画的氧化、神像被吊起划过空中)。钢筋水泥集装箱的工业景观和对盗墓产业链的向上追溯指向资本主义系统对历史物质性的盘剥,而亚瑟和他名为“意大利”的女伴则概括了某种被时代抛弃的原始敬畏与爱的追索。在让人眼花缭乱的符号背后,罗尔瓦赫尔依旧用她钟爱的二元性解形而上的题:我们该如何对待历史?电影的语气是悲伤的:剥削历史,拒绝未来,当下就如一座孤岛般的老宅,在困顿中逐渐崩塌;但最终还是温柔的:带着未来的她找到了自己的“应许之地”,心系过去的他找到了自己的“奇美拉”。2023.5.26 Bazin |
|
4.5 前半程有点紊乱,后面越来越好,直到结尾堪称爆炸。对摄影的控制也比上回稍差,有点遗憾。罗瓦尔彻很古典,古典是她的巨大优势,但也是她的劣势:极其完善,但总觉只是面向过去,冲劲不足。futura 到底在哪里? |
|
善&恶,男&女,内&外,表&里,上&下……很多符号,很多隐喻,是国家,是文化,是历史,是血泪,是民族记忆,是自我认同,是美的赞颂,是爱的延续……好喜欢,比拉扎罗还好看…… |
|
相当无聊的片子。 |
|
法律管控着所有人,却只为保护少数剥削者制定。文物展示给所有人,却只能被少数艺术财阀买卖。帮盗墓者挖开地底的墓穴,也会亲手毁掉墙上的油彩。拥有找到遗失物品的能力,会被讨回陪葬品的亡灵纠缠。废弃的车站可以是任何人的居所,丢头的雕像可以是任何人的模样,找到地底的红线,便找到纠缠的因缘。 |
|
罗尔瓦赫尔这次拍得很松弛,自信惬意,但是不如《幸福的拉扎罗》后劲大。一直在等待我们的哲学系女导演朝着更巧思的方向发展,借着盗墓讲点高大上的哲学命题,只能说最后处理的还是算出人意料了,几个细节写得很巧妙。 |
|
No.10046。#2023金鸡国际影展# 前入围2023戛纳主竞赛。意大利“盗墓笔记”,很想知道导演有没有看中国的各种盗墓文和影视作品……因为《幸福的拉扎罗》大爆不由得让人对罗尔瓦赫尔的评价标准也严苛了不少,可能是这部片多少有点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但影片依然有着迷人的复古影像(16毫米+变画幅之后的8毫米),甚至颇为复古地用到了一些五六十年代意大利电影的手法(比如歌队和群像表演的方法)。主题和时空观念也跟两部前作一脉相承,都是意大利城乡结合部的故事,并有意混淆了年代感;对阶级也有非常有意思的阐释:人间分阶级,墓葬也分阶级,盗墓团伙同样也分阶级。海报不仅是个“倒吊人”的噱头,更是影片关键场景视觉概念的复现。 |
|
金鸡影展,76届戛纳主竞赛入围。欢快的、绚丽的、童话的,每次发现宝藏镜头都会倒转成倒吊人,去寻找他那“不可能的梦”。 |
|
有几个角色的名字设置得很有意思,一种西方文化掠夺史的缩影。两个180度镜头翻转很妙。车厢里的鬼魂猜到会有类似桥段但时机和效果都很不错。特意给来客串的拉扎罗的演员好几个镜头,萌。重点吐槽下金鸡深圳:字幕机只显示第一行字幕,开头个别对白直接没字幕;金鸡专门的取票机打印出来的票有些不显示片名;开场前还有不少人在排队取票;海报数量很有限,早来的把后面场次的海报也领完了;影院没在TPP选择售出不退,吸引黄牛捂票映前一小时才开始退;中间靠后的9-11排黄金位置空了将近十个;万象杜比厅老有股奇怪的厕所味……这体验只想说赶紧改进一下吧🙃也太烂(感谢一位朋友帮我换到了册子!超级感谢🙏 |
|
欧洲人能把盗墓题材拍成文艺片我是服的,虽然主题并不是盗墓吧。这画风乍一看我还以为之前《石之岛》那个奇怪片子的导演拍长片了,但细品故事风格还是很Rohrwacher的。相较她之前这个故事已经很有趣了哈哈哈,Rohrwacher的片子就看个感觉,但要说有多触动启迪我倒也没有,是那种亲近舒服的朋友类型。 |
|
仿佛一种私密又略带幻觉的记忆。 |
|
以为会是一个甜美奇幻故事,实际是盗墓超现实主义片。这部片子如果不提前做功课是很难获得良好体验的,需要大量片外阐述去解释这部影片。里面运用的跳切、变速、画幅变化、唱诗、歌剧、雕塑等等不仅是电影进程中的时代特色手法,还是多艺术类型的融合,完全不显得突兀。内里融合多国别文化,全片法语意大利语英语乱窜。表面就是一个寻找忘不了白月光又碰见新的爱人的故事。很电影艺术本身,浪漫、颓废,适合迷影、文艺青年。 |
|
四星半。阿莉切延续着《幸福的拉扎罗》的创作视角,再度聚焦意大利的底层边缘人群。盗墓,对这些人而言是难以割舍的生计出路,相较于渎神,他们更怕赚不到钱。而亚瑟这个总有些好运在身上的男人,只想寻找到他的奇美拉,也只有他能完成宿命的轮回。乔什·奥康纳的表演如细流般,沁人心脾。 |
|
过于松散的同时又太“实”了。前半段感觉被各种现世线索拖拽,笨重又无聊,缺乏属于无意识的飘忽。直到女神像出现才开始进入某种灵性的场域。但个人也不是很喜欢那段拍卖会的闹剧,把古典文明、艺术、爱与现代、资本的对立以一种浮夸的嘶吼来呈现,太具体了。相比之下女神的象征就更成功。女性以母性与神性的双重形象出现。男主拒绝了芙洛拉夫人与伊塔利娅这两个母系氏族的吸纳,最终回归自己的族群。红线召回的是来自远古的母神崇拜和对血脉的溯源。贝妮亚米娜将男主拉出地底,正是“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上升”。 |
|
看到才意识到原来讲的是个奥菲斯的故事。洛尔瓦彻继承了意大利诸叙事传统,再次献上了一部独属于亚平宁半岛的乡间传奇。尽管片中不乏充满魔法的场面(神庙重新被打开的那段简直让人汗毛竖立),但相比《幸福的拉扎罗》,总觉得还差些什么 |
|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质朴的手法吟唱简单的心事,摇摇曳曳,亦能自圆其说。
也许是对死的关注大过了生,片子里展示的生活有种不让人讨厌的虚空感,使我在情感上离人物很远;结构松散,对时空的把握远不及拉扎罗。直到海边争吵,微妙开始有了骨骼和力量。
失去的爱情与失落的珍宝没有通过主角和周身发生的事情,也可以说是冲突,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我们不清楚他对女孩的感情如何影响他对盗墓的态度。
美丽的闪回只让我们知晓他失魂落魄,却与眼下是跳舞、是做梦、是调情、是挖土,没有区别。
意味深长的瞬间轻盈而优美,却因过于任意而单薄。
我仍庆幸急功近利的风气中有这样干净的表达,也许不出彩,但独一无二。
奇美拉和拉扎罗都体现了迷人的原创性:她赋予时间以谦卑,让人类文明恰如其分地闪烁温柔,耳目一新。 |
|
没看完,看不下去,好像大奖片都越来越重形式轻内容,就像我的工作ppt |
|
当然是期待过高了,不过罗尔瓦赫尔的语调似乎是一种微妙的讽刺和同情(我不确定,但我希望是如此),类似于马拉美路遇醉酒工人时的态度:正如盗墓贼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游走在神圣与亵渎之间一样,男主角如此决绝地勘探地下的幽暗空间和保护女神雕像的头颅,结果却是为了满足自己对俄耳甫斯神话再愚蠢不过的自恋认同。我丝毫不相信“只有电影才能实现欧律狄刻复活的奇迹”这种自我感动的说辞,这难道不正是令欧律狄刻永远落入冥河的符咒吗? |
|
不得不说,有近年看过的最好、最耐人寻味的结尾。2023.12.2北京·金鸡影展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