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的一部分、被遗忘的男孩。 |
|
并不是只有结构或者主题先行,作者给出了对待历史和真相的态度,也给出了个体面对历史和真相时的处境,当虚构和戏剧性足够精确,严肃也就渗透出来了。 |
|
被书写的历史无法记录每一个参与者,但每个亲历者的心里都刻着那段历史。 |
|
角度选择虽然刻意但也厉害,历史和现实的三重悖逆,要dont foget,不是要only remember,但是我们只能用remember来对抗foget,其实主题上还是蛮深刻的。第二章节居然能拍出一丢丢喜剧风格,算意外惊喜。 |
|
竟然非常精巧细致,意外好看。刽子手要做炉子焚烧刽子手。艾希曼全程也没露正脸,只是个拉屎要听高雅音乐,读自然绘画鸟类图谱的一个温和的有教养的人。工具理性面前没人能从其中幸免。 |
|
3.5//或许应该六月再看//从汉娜·阿伦特对“平庸的恶”的提出和讨论 从抽象的理论化的概念研究落到一个具体的经历和视角 某种角度来说 具体带出的主观体验和情绪波动确实充满了对人事判断的影响//螺丝钉有螺丝钉的用处//以色列和德意志在电影中显示出的对历史的审视态度还是吸引人 |
|
不喜欢,尤其是当下的意境,以色列下头,没什么好说的。 |
|
胶片摄影格外有质感,从三个小人物角度展现历史巨变,技术上还是做得很好的,但剧本还是难以玩出新花样。 |
|
小男孩演得好,浑身倔强,被遗忘的男孩这个角度也算是二战题材中比较有新意的,只是中间有些支线不太清晰。 |
|
挺好的题材,以艾希曼被处死为背景,讲述以色列民间大屠杀受害者欲将其焚尸灭迹,以舒胸中恶气的故事。且又涉及到以色列两大民系:阿什肯纳济犹太人与塞法迪犹太人。可惜导演从剧本开始就无法把控,镜头语言及叙事更是一塌糊涂,将这一题材拍毁了。 |
|
阅毕 |
|
三段式叙事,事件中的主角并未露正面,而是从旁观者、受害者的角度来叙述,而最后全都成了历史的见证者,小孩的表现还挺让人印象深刻的,奥斯维辛的幸存者那段独白也很让人动容,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狱警那段,人物内心最为复杂,视听手法也更加丰富,将内心的恐惧外化,看守者却被囚禁在自己的牢笼里,非常出彩。而讽刺的是,现实中的以色列正干着当年所厌恶的事情,历史就是一个巨大的回旋镖。7.3 |
|
纳粹刽子手艾希曼被处决前的最后几天。导演从三个角色的角度带领观众去了解犹太人历史上这一重大事件。小男孩的角度是比较好看的,他在短短的时间内成长迅速。狱警这个角度也还行,特别是描写他的紧张不安,从这个角度可以了解以色列为什么这么着急处决艾希曼。再转到集中营幸存者这里就比较牵强了,他其实和艾希曼的“末日”关系不大,但也能到体会导演的意图。电影结尾,小男孩已经变老,但他无法证实自己参与了建造焚化炉这件事,于是他这辈子最有意义的一段经历成为了历史的泡沫。 |
|
挺有意思,尤其是孩子那段,其他两段稍显突兀其实可以做的更自然吧,勾连三个故事。当已然是老人的大卫想证明自己参与了那段历史却无从举证时,我们会知道历史仿佛并不在意具体的参与者。 |
|
现在看这种感觉更讽刺 |
|
作为一个局外人,能够更客观地看待这一事件,同时也更能感受到犹太社群对复仇的强烈情绪。在影片中表现出了对艾希曼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一个即将被法律制裁的罪犯的厌恶,也有对这个即将走向末路的生命的好奇和同情。 |
|
电影不直接涉及纳粹或阿道夫·艾希曼本人的罪行,而通过三位主人公的眼光重温了艾希曼被处决前的最后几天。但只有开头、结尾涉及男孩的成长部分好看,中间两个部分相对突兀。但我能理解导演的意图,试图将以色列的众多目击者,与艾希曼的会面(或者说是与历史的触碰)让观众更充分地了解大屠杀幸存者,与新以色列社会做勾连,去寻找一种让他们的声音被社会听到的方式。影片结尾,那个已经成为老人的男孩,想要证实自己参与了历史,但历史必须需要证据来证实,很无奈。 |
|
历史从来不光是一些文字和数字,它不可能是所有真相。让我觉得难受的不是结尾昔日少年的要求,而是艾希曼最后的日子还能每晚安睡。 |
|
7.4分左右。
艾希曼甚至连一个正脸特写都没有,但电影里围绕着他展开了几条人物线,是在用环境讲历史。而影片中,最生动的便是主角这条造炉的线,明明看起来是意义最小的一环,可却因为这又是历史的一环,又显得非常有价值。 |
|
狱警线最佳,拍出了一种诗意 |
|
3.5 |
|
《艾希曼的末日》三个视角一场火葬串起一段犹太血泪、复仇史,亲手制作焚尸炉的老板、男孩、最后的点火人,担心艾希曼“死于非命”的狱警,在矛盾心态中成为笼中鸟的笼中鸟,犹太幸存者回顾往昔是唤起痛苦还是被害者自证的辩论。
艾希曼甚至没有正面镜头,被审判的人并不重要了。
最后将小男孩与这一历史进行了“分割”,从戏里自证的剧情意义升华到了现实意义。
时间会证明一切。 |
|
偶然成为了历史决定性的一颗齿轮,却被历史巨轮转动后所遗忘。
纳粹和犹太的争论不止不休,光有耐性却无法抚慰忿忿不平又碌碌无为的一生啊。 |
|
到底讲的是他人,还是艾希曼 |
|
如何处决穷凶恶极的纳粹人魔艾希曼,按照一般的思路,所谓千刀万剐、挫骨扬灰都不解恨,但电影主张将人魔投入到文明社会绝对的程序正义中接受审判、放在善与正义的价值系统进行裁决。仇恨越是不共戴天,越是要追求秩序。其中,审判要确保合理合法;反而要提防艾希曼不被理发师公报私仇;分享逃生故事既非自我消费、亦非公共消费,而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越多人听到、越多人可以辨明是非,“发声比沉默重要”,可以获知暴力系统如何运作、每一个帮凶如何逃避对“平庸之恶”的追诉;从看守、行刑到火化的每一个环节都将由受害者执行,如何保证每个人都不会被非理性支配,毕竟所有人都曾是非理性的反人类行为的受害者,需要他们对悲愤的强大的自制力。昔日少年不明白自己曾触碰过历史,长大后方才洞悉个中荣耀,又是另一种幸存者叙事了。 |
|
2022金鸡展映
2022.11.12 |
|
3057 Time:2024-2-17 |
|
超出预期的巧妙 是我最喜欢的那种 用几个不同小人物角度讲述同一大事件的叙事。片中说由于担心狱警控制不住情绪 所以看管纳粹一律不用Ashkenazi犹太人 而只用Mizrahi犹太人 还是头一回听说 而想想也挺合理的。其实历史应该就是无数亲历者的记忆所组成的一块巨型拼图 可惜绝大多数的情况中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 很多声音会被掩埋 很多故事会被遗忘。Jake Paltrow感觉还挺有才华的(比他姐强)。 |
|
呵呵2022年洗。2023,2024以色列和美国犹太俱乐部的所作所为,不洗不行啊 |
|
希特勒为什么要涂油 |
|
多线叙事让电影太散了,少了一份凝重。 |
|
大卫确实有那么一段很有意义的经历。而最后维基客服的女人所说“有些真相必须耐心等待才会被发现”,而至今,以巴双方还没等到! |
|
16毫米的胶片质感真的是无与伦比!三个不同的人物视角和不同的叙述方式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并在同一个沉重的主题之下讲述历史的多面性。电影没有没有歌颂苦难,也没有夸大其词,它既是当今动荡时期的寓言,也是历史的教训。 |
|
3.5分。这个故事算不上多有意思,尤其去波兰的警官那段有点割裂,但这个角度真的是很有意思。留在历史中的不仅有纳粹高官被处决的大事件,也有这些小人物的人生轨迹,只不过前者被记入史册,后者却只能湮没无声……最后一个镜头很赞! |
|
22-11-19 13:10 @廈門萬象 |
|
“以眼还眼,但是眼睛不是生命啊” |
|
佳作 |
|
以前挺困惑以色列那么匆忙的处死艾希曼,现在有点明白以色列为什么要这么“着急”了,艾希曼的快速处决对于犹太民族来说太重要了,他活着一天对于整个犹太民族来说就是梦魇式的折磨。 |
|
#2022金鸡国际影展
对审判艾希曼的另一种解读,前段很不错,尤其是警察的心理,映射了以色列人被大屠杀叙事所裹着的心理状态,以色列似乎挺多这类反思的电影,民族主义让他们拧成一股绳,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复仇心理却也让犹太人在心理上反而变成了纳粹的囚徒,自艾希曼以来,直至今日。
感觉理发师的叫喊和中间一段波兰插叙有点多余,其实不需要讲得这么白,影像已经给出了答案。 |
|
最牛逼的居然是个孩子
但是我不喜欢反人类以色列,更不喜欢反人类的犹太主义
(01:41:22) |
|
已删 |
|
画面色调不错 故事无趣 |
|
形式上,通过变换主角来推进叙事,挺特别的环形方法,可惜衔接上还是能感觉到生硬的地方。内容上,人与历史的关系本就是个挺大的话题,这里的态度很清晰,小男孩的成长与历史的塑造这条线挺巧妙。 |
|
关于艾希曼,这是第几部了?记不清。以色列对那段历史的多角度反复叙说对犹太人来说很有必要。 |
|
结合现在的巴以战争,真是讽刺 |
|
4.5 |
|
欺负小孩。。。 |
|
#GRFF35 全程没有直接对准艾希曼本人和他的罪行 中段部分稍显薄弱 司法程序正义仿佛流于片面之词 a part of history的执念倒很有点意思 |
|
试图通过一场戏剧性的火葬串起一段民族记忆以及对历史存在的思辨,但文本比重的分配组织委实一般,从造炉到火葬本身的一气呵成连贯性被强行打断乃至硬塞两段表达显得刻意和匠气,倒真不如从头到尾通过孩子的眼光审视这整个过程更好 |
|
火葬主线其实构思还不错,但三条故事线实在是略割裂,并且说教味太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