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克托艾里斯显然来自一个被埋没,只可被回望的巨人时代。一部仅仅在拍摄幽灵的电影:曲调,胶片,旧广告,书的扉页,如果《榅桲树阳光》关于如何留住阳光,那《闭上眼睛》就是关于如何等待蜡烛的熄灭。现实中已经只剩灰烬,所以像塔可夫斯基的最后一部电影,必须要回到招魂术的过去,回到《蜂巢幽灵》的开始,一座放映胶片的乡村影院。而失踪的演员也显然是艾里斯自我的指涉:在电影史神秘失踪的二十年,只有电影才能将他带回记忆之中。 |
|
震颤。角色说“电影的奇迹止于德莱叶”,艾里斯没有创造电影的奇迹,但他重现了奇迹:当记忆和灵魂都已经离我们而去,电影所承载的不再是历史或回忆,它不同于一段旋律、一张图像、一个直觉或一个眼神,它是所有这一切凝结而出的情感,是感性的、原始的、直接的、纯粹的甚至失落的力量。 |
|
一部真正热爱电影的人才会拍出电影,也是维克多·艾利斯自己的《电影是什么》。或许,那些寻找的铺陈和过渡太过于絮絮叨叨,让这个迷人而又神秘的故事,不必要的冗长,让主竞赛也远离了他。但这仍就是一场动人的谢幕——在故事里,电影能不能唤醒沉睡的记忆,并不重要;但电影是且一直会是人类关于时间最伟大的仪式。 |
|
或许对于维克多·艾里斯而言,时间、记忆甚至电影的主题都比不上那更加至高无上的,也就是“独一无二的手势”的主题,因此在平静的笔触中,他消除了任何过量的风格,从一张面孔到一首主题曲来制造当下的瞬间,而结尾对时间的收束发生了近乎暴力的效果,因为“独一无二的手势”也是“被禁止的手势”,但矛盾的是,这可能也是我们需要电影的地方——别忘了《蜂巢幽灵》的开场,电影院里存在怪物。 |
|
No.10130【2023最后一部】。2023戛纳首映单元。的确是主竞赛水准,但艾里斯叫屈和福茂没放这部都可以理解。影片用一种很平缓的语调讲了一个悬念故事,悬念的展开方式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潘佩罗小组近年的玩法;不过说回来,剧作虽然很精巧(导演寻找“真相”的过程成了未完成影片中男主角“历险”过程的代指),但失忆这个事儿真的顺拐了,以至于电影只是有关于(基于胶片的)电影,而抽空了(可能的)社会指向。小镇电影院那个场景不由得又让我想起安哲的《养蜂人》(甚至影片配乐都隐隐有点卡兰德罗的味道)。也许影片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在2023的诸多老导演新作里面选择得还是“往后看”而不是“向前走”。 |
|
6.5。時隔三十年才再度歸來的Erice已滿是暮年的痕跡,全然不復靈動與表達欲。前一個半小時冗長的對話戲滿是毫無張力的正反打,之後亦是在對前作中迷影情結亦步亦趨的模仿才找回一二分年輕時的風采。他的境遇一如片頭和結尾中不斷凝視的石像,仍保留著最璀璨時的樣貌,卻對歲月的蹉跎束手無策。 |
|
悲伤到骨子里的一部电影,令人无以为藉的一部电影。维克多·艾里斯创造的是一个与当下每一“格”都不入的世界,那是一个物质性的旧世界,一切都以具体的肉身或物作为载体,失去的人生碎片都能在物的索引之下寻回某些痕迹。而至为神圣的是,作为实在的电影具有某种忧郁的旧世界的神力,因为物(胶片)与空间(电影院)共同实现了召唤旧世界的仪式,这让电影比一个棋子、一条绳结、一本旧书更进一步。唯一遗憾的是所有这些都已经“过时”了,物不再激发,因为物被新的、胶转磁的、敌视所有权的时代彻底剥夺了。我们只能盼望,也许在未来,每一个物都能成为一盘胶片,需要的只是一架放映它们的机器——如果这不是更加奢侈了的话。 |
|
观感提不上去,感觉整体的处理都很费劲,结尾生硬 |
|
4.5维克多·艾里斯找回记忆的寓言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既是感伤的也是某种释怀吧,在导演决定去触碰未完成的作品时,我们和他一样要开始经历一场回溯时间的旅途,在对卢米埃尔兄弟、尼古拉斯·雷、霍华德·霍克斯、德莱叶的直接致敬中,艾里斯表达了影像的不朽与伟大,即使时间是无情的,但胶片仍然帮助我们保存了记忆,戏中戏都讲述了相逢的故事,在重温影像的时刻我们也能与曾经的自己相逢吧,在电影之外,艾里斯也暗示着现代信息社会中被遗忘的历史和被八卦化的记忆,它们绞杀了真相和情感,渐渐地观众也不在乎奇迹是否真的出现,主角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们只会沉入到沉默的时空中,去相信一个发生在遥远年代的异域历险,在那时那刻,情绪与感觉、温柔与痛苦,都幻化为风与雨,顷刻吹散了悲伤,降落在废墟与忧郁的当下,此时此刻我选择闭上了眼睛 |
|
4.5;宛如《南方》之“我把他留在窗边,像留给命运。” 呼应《告别的凝视》(窗边照进来的光刻骨铭心),宛如《蜂巢幽灵》之影院科学怪人见证父女在此重逢(一种断代的的漫游),银幕洒下的光落在黑暗中漂浮起来的脸孔上,闭上眼睛遁入胶片行将陨落的世界,时间回归圆圈初点,这一刻正是彰显何谓电影本体的瞬间——文本的联结穿透导演创作生涯,光线从安娜的眼睛漫溢过流年的变迁,这是一首唱给谢幕的挽歌。
时间和爱情已然逝去,声音和灵魂皆已喑哑,追寻的旅程亦尚未找到结局,而承载着情感负累的电影虽蒙尘而常新,循着记忆的绳结踏入往昔的河流(物化的最大功能化),让我们记住爱记住时光,记住神迹在胶片上显形的每一帧,此刻德莱叶回魂,木乃伊术重生,这是维克多·艾里斯的时光之尘和尤利西斯之旅。 |
|
电影中所有的人物都适合说粤语。属于旧世界的光笼罩着当下,印象里错乱的真实经由拟真的媒介,被转译作可供凭吊的虚构,而只有在现实发出呼救时,我们才愿意直面回忆。无论留恋或抗拒,时间永远不会驻足。 |
|
3.5。只有在影院看才能体会到它独有的一种属于西班牙电影的寂静感。它从那些看似循规蹈矩正反打镜头里渗透出来。惆怅感本来开始四处弥散,但失踪男主角被发现后却被压实而失去了继续流淌的动能。一定要给“寻找”一个无结果的结果的意图本身就很笨重,那些关于记忆的辨别也逐渐变得浅显而答案单一。和蜂巢的幽灵或者南方相比,那种急切要寻找答案的渴望拉低了整体的情绪价值。是不是人步入暮年就再也无法轻盈起来了呢?遗憾之作。但又确实值得一看。 |
|
维克多·艾里斯暌违三十载的新作,关于时间、记忆、身份与遗忘,虽不无沧桑老迈之感,却仍旧稚拙、恳切、温润,予人回思冥想之力。1.与同为“手册十佳”的[迷雾中的她]均聚焦一场无尽求索,只是后者以女性为主体,通往全然的开放可能和神性新生,本片则是男性主导的寻找,沉坠入暧昧现实并闭合成环。2.结构巧妙独异:未完成的两段片中片恰为首尾,重合构成观影体验的开端和终结;戏中戏缺失的中部正好对应叙镜中主演失踪的20年时光;残缺的影中影“想象”由电影“现实”填补,均为追寻之旅。3.戏外更与艾里斯“在影坛消失30年”构成互文,还同西班牙影史进行对话——永恒的女主角安娜、[睁开你的双眼][谜一样的双眼]……4.致敬霍克斯、德莱叶、雷。5.本片提醒我们不止于凝视,更要闭眼:抽离,思考,重新体味物,发现其他感知的丰盈力量。(8.8/10) |
|
近两年看电影总是哭。今天看哭的第二部。 |
|
整部电影悲伤的氛围、记忆与遗忘、生命与死亡这些主题,特别是结尾处借放映老片表达对电影力量的信仰——这些都很难不看作是83岁的维克多·艾里斯自己的电影遗嘱…尽管前半部分里大量正反打镜头有些单调,但舒服的语调和节奏、准确的cadrage与到位的表演、两段故事中的种种互文还是让我非常喜欢,而结尾处我是被着实感动了一把。片中的胶片保管员/电影放映员Max说自己是个pratiquant non croyant(执行教礼但不信教),而早已不再拍摄、但还仍然相信播放老电影的可以拯救他朋友的前导演男主Miguel则是个croyant non pratiquant…这个比喻太生动了!“德莱叶死后电影中便不再有奇迹。”——艾里斯用时隔三十年的这部电影向我们(再次)提出了这个问题:是否还要信仰电影? |
|
8.7 多次让人想起电影的本体与观看的行为,开头结尾让人五味杂陈,多希望中段也能一直被紧紧抓住。 |
|
影像以失魂为初始状态,一眼便能望向尽头的干燥叙事中,藏着几处让人失去呼吸的瞬间,黑屏转场即“闭上眼睛”,完全是模拟了回魂的过程,但回魂本身又并非创造灵魂,也就无法被认定为奇迹;结尾那场放映好像是在说,永恒存在的奇迹继续以凝视的方式在媒介中不间断循环,但德莱叶的确已然逝去,连同着那个“大师”依旧被需要的时代,一并定格。 |
|
5.9/10 #NYFF61 无论是否可被或应被称作对“电影”的情书或者遗嘱,其本身极为老旧的影像风格和组织方式都只会令人疲惫,那些本可以更为灵动更具备偶然性和崭新的想象的寻人寻物的解密,最后变成了流水线式的问访和告知。其所怀念的“电影”也依然被浸泡在单一的对欧洲叙述为中心的想象之中,无论是犹太/二战/法国/海军/中国仆从还是那个关于德莱叶的笑话。“闭上眼睛”终成为了一种临终时的浪漫主义,即是片中片结尾的动作,更是本身结尾对于影院中众人脸庞与双眼的直视。那些关于消失/离去和记忆的选择/非选择,都在幻想一种脱离时代脱离历史的对于世界的陈腐地缘想象。“我去到过每一个有着海岸线的城市”,为殖民主义招魂的举措,那么这样的离去与创伤似乎丝毫不值得令人缅怀,正如男主依旧使用的非智能机一般,一种对于媒介可能性的顽固抵抗。 |
|
很好看但也很传统,对于已经83岁的维克多·艾里斯来说,这部电影大约就是《告别的凝视》。探讨记忆(包括作为电影的记忆)、爱与身份之间的关系,关于人如何开始一种新生活,或将生活作为自己的作品。细节与意象丰富:Triste Le Roy/国际象棋,脱鞋的习惯、以及刻入潜意识的音乐。 |
|
像是先有了最后那场戏再诞生出前面的故事;凝视镜头的方式虽然陈旧但达到了效果。 |
|
Erice在影像內外一半是電影作者一半是電影史學家,造就了一部史學者的偵探電影。
Erice無法再超越《蜂巢幽靈》,但不妨礙他產出一部部復奏,我們看到的片中片並非男主所說的“un film d’aventure classique”,而完全是Erice式的,他對各種類型不斷做著appropriation而非pastiche。
Erice借人物之口說出在Dreyer之後奇跡不再存在,但消失的與其說是奇蹟本身不如說是純粹超驗的奇蹟:從《蜂巢幽靈》到《閉上眼睛》,Erice給出的是僅僅電影和觀者的連結中才可能的奇跡,他對“觀看”這一動作的信念從未消失。近三個小時的正反打似乎都凝結為結尾銀幕內外的凝視,觀看成為了一種自我認知的時刻,一種精神分析式的suture |
|
不及前三作皆具大写意般的灵光四溢,毕竟阔别银幕三十载,但归来依旧把神扮,这次化身Janus双面神的艾里斯,一体两面,一面是回忆的开始,一面是记忆的消融,宛如最后一位仍在坚守光影圣堂昔日荣光的时代把门人,依旧笃信电影是那能将虚构与现实交融、将过去与现在连接的唯一媒介。彩虹屁不用多吹,艾老也无需再多证明,唯独有点看不懂的,是这位早已名留影史的老导演,咋到了如今还会这么执着得跻身三大的主竞赛才证明什么似的…… |
|
本片就像是一部在积灰的老旧仓库里无意被发现的遗片,但当光线重新将它投射到大银幕上便恢复了往日的荣光,古典而迷人。复刻《赤胆屠龙》一段简直让人感动落泪 |
|
B. 如此直观地感到三十年岁月的重量。视听调度一改前作中灵性的氛围塑造,而是用访谈式的对话几乎占满所有篇幅,无限重复的正反打镜头对观众的耐心构成极大挑战;内容上则将暮年对于消亡的反思和从影坛“失踪”期间的存在主义自省全数注入文本:当记忆逐渐消失,我们如何锚定自己的存在?艾里斯的答案是用电影回到过去,于是在长篇累牍的对话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一个如同德莱叶还魂的观影仪式,而影像超越一切最原始的情感力量,也在这最后一刻才真正迸发出来。2023.5.22 Debussy |
|
正如电影里的剪辑老师说的,《告别的凝视》是属于大银幕的。这个故事我自己看可能会觉得中规中矩,但在银幕下,尤其是最后三十分钟周围和我都陆续开始啜泣的时候,我觉得这就是奇迹降临,不知道德莱叶认同否。 |
|
9.2 开头的引子是那个熟悉的维克多艾里斯,而后画风一转进入现代,没有了神秘感的营造,而是通过通俗的情节剧来呈现电影最本初最清澈的特性:一曲探戈,一张照片,一颗棋子,一卷胶片...物件的重现是可追溯性的记忆,而影像的存在使它们流动起来,无论它是是否被涂抹,被隐藏,被损坏,有些东西仍然是不可摧毁的。《闭上眼睛》将和它承载的一切意义一样不朽,shame on福茂! |
|
我是抱着大不了就睡三小时的心态去看的,没想到竟然挺好看的,也不(像导演其他电影那样)难懂。画面很美,西班牙的街头巷尾、小村镇、海边、徐徐的风,让我感觉好像回到了欧洲,好像能闻到触到昔日场景,而我之前还以为自己已如Julio一般将过往的记忆除却了。男主歪头看人的认真神态,我看了半晌都觉得很熟悉,想了很久才发现是像之前写过的Dan,也是巧了。人活得久了,会惊觉之后遇到的大部分人,都能在之前人身上找到prototype,那感觉大概也像Julio最后看由自己主演的电影,如此熟悉又隔着一层,既是初遇又像重逢。 |
|
8600//或许电影人到了某个阶段都会试图回答一次“电影是什么” 无论他们的答案别人是否认同//电影是当代人的木乃伊 希望时间或是灵魂都可以在此刻停驻 而这种希望本身可能也意味着某种过时 |
|
在一部與當下世界格格不入(每個人盯著眼前的小螢幕不放)的「老電影」裡,Víctor Erice致力於挖掘並展現影像中佚失的物質性存在:倉庫內塵封已久的舊物料;只有開頭和結尾的膠片拷貝;一枚棋子、一張照片;那些隨時間而消逝的回憶;散發迷影精神的歌曲(《赤膽屠龍》);日復一日的勞作和修繕;狂風暴雨對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 每一幀畫面都在提醒我們留意事物的顯現與消失(「淡出-黑幕-淡入」模擬雙眼的開合動作)。未完成的作品在一間倒閉的戲院放映,已被宣告「死亡」的名演員重現於銀幕,告別的凝視,既是垂死父親一睹女兒的凝視,也是失去記憶與身份的人對昔日百變銀幕形象的告別。閉上眼睛去看,穿過視覺的表象,感受背後的真情實感。唯有電影看向我的樣子與別人不同。 |
|
在这个社会里人真的可以活着且消失掉吗?如果可以那就是再活一次。 |
|
全程正反打的拍法,难怪会被戛纳主竞赛pass掉,从视听的角度确实没什么可说的,大量的对话可以用冗长来形容,但是从主题表达上,可以有更多私人化的解读。这就是老导演对于记忆、时间和胶片电影的理解吧,一张照片,一个象棋,电影可能就是记忆中那些模糊不清的感觉和印象,你要是这是奇迹就是奇迹吧。 |
|
为电影之所以为电影书写了一个极其美妙的扭结。看似是由内向外再回归到作为片段的内容物,作为感性的怅然若失的载体,传达电影的情感力量。实际上又同时或更加是由外向里再重新到外,在完整的起点、结局乃至过程中,主角完成了他一开始的使命,我们则回到电影真正的外部,回到作为观众的开始,结束一段理性的关于电影奥秘的探索之旅。 |
|
+ |
|
瞬目之间,大概也是胶片帧与帧的缝隙吧。闭上双眼,宛如银幕的帷幕遮蔽,即可以是将映前的联想、期待、庄重与神圣,又可以是落幕后的回忆、不舍、追思与失落。用最为纯粹的来装载最为沉重的,艾里斯为苦难和灵魂重新定义,那是宗教式的,神秘的感性的,围绕着凝结着各种形式媒介材质于一体的影像的唯一性。于是闭上的双眼终要睁开,放映开始,一切究竟是重新来过,亦或是往事重拾,均不再是首要的使命或期许,尾声片中片的角色望向观看放映的主角一行,主角们又将这目光投向观影的我们,在这场凝视的传递过程中,是来自于影像的奇迹或神迹的共同见证与铭记。电影随着失忆的胡里奥闭上双眼而落幕了,一种关于获得与拯救的虔诚的循环和永恒。 |
|
寻人寻回忆,背后的故事还不够饱满。上来第一句台词就是中文让人意外 |
|
2023.12.21.关于找回的互文(或许还有另一层关系,维克多·艾里斯曾经写过一个关于上海的剧本,01年出版成书《La promesa de Shanghai》,封面酷似片中的照片,内容未知,但我猜测和他本人经历有关),也是维克多·艾里斯对电影爱意的表达方式,电影带不来奇迹,电影本身就是奇迹,当一切如死灰一般存在,电影试图唤起灵魂深处的记忆。福茂强行放在首映单元,却是我心中今年的金棕榈。|2024.04.05香港电影节大银幕二刷!见到维克多·艾里斯了!要到了两个签名! |
|
2.5 / 偶有灵光但整体是无法理解的拍法,每个人物眼中都只有太过绵软的温柔。 |
|
内核和表现手法都是感动的,但真的真的没必要这么长这么慢节奏...尤其悬疑的气氛时不时的烘托一下,让你又不能有丝毫懈怠,原本慢节奏电影的享受感也没有了。Julio的表演倒是毋庸置疑 |
|
与2022年的《致敬》高度互文,主角都在电影胶片断章里寻找一个遗失的幻影,将电影之神“迎接”而来的都是剪辑师,“施法”的场地都是倒闭的电影院,但《致敬》更当下,而本片则是在回望,影片的指涉很清晰,电影就是回忆,寻找戏中戏的男主角就是寻找回忆,至于是什么的回忆,可以是1945年影像作为媒介带来的东方主义想象,可以是1967年的弗朗哥,也可以是2012年关于电影是否已“死”的追问。电影极度工整,两重的缝合性既囊括了片头片尾父女相认的戏中戏外,又开启了片尾两重空间里的角色齐望镜头闭眼,带来的全面回忆,而关于回忆,维克多艾里斯以歌声以赠言以结绳以血缘,不断叩问着回忆的存在与否。这几年各国这么多元电影、电影情书的出现,背后还是指向电影行业正在消亡的事实,本片用行业消亡代记忆消亡,无新章,惟情切尔。 |
|
非常幸福,在大银幕前看了一天艾里斯,真的是在前,第一排,于将近十小时里,任他半个世纪白驹过隙地瓢泼而下,到这最后一部,曾经的孩童Ana人到中年,又回来演了个失去父亲的Ana,还承载了片名的动作,很难不感慨,且感怀。而且就跟《痛苦与荣耀》那样,两鬓斑白的男人在故人与故地间打转,忽而就沉潜到那种伤感里去,仿佛看的不是单一一部作品。这茫茫人生啊,谁能预料在哪一个关口,哪个人消失了,哪件事发生了,自己就此陷入停滞,却只道是寻常。这一部又有了中国元素,但是虽然蹩脚,林宇却是我高中喜爱的化学老师名字,又忍不住亲切起来。不知道还会不会再拍了,这一部,尽是道别,那我也给这天的圆满画个圆满句号好了。#北影节14#9,地质礼堂 |
|
选择艺术和抛下艺术,都需要非凡的决意。但在时间的检验面前,我们最需要的也许不是回忆和文字,也许都不是自圆其说的影像,甚至不是长久的关系,而只是真实而本质的生活。由观影引发的这个想法着实慰藉了我。也许最终我们遗忘,但这世界的光和影、音乐和食物、肉身的变化、我们与环境的互动……除了“想起来”,生活有太多被忽视的奇迹。(电影散场后,和Leon同来自阿根廷的Shig聊天也是非常奇妙的体验吧) |
|
#Cannes 记忆记忆。一个回溯记忆的过程。我们从老房子里拿出来的糖果盒,从胶片盒里取出的胶片。我们把它们安安静静放在一处,我不记得,但它们存在。我们死了,它们也还在。物件,影像,我们唯一的生命延续。友邻说这部电影驳斥电影已死。用最最通俗的文本来宣示电影未死。他们在看我们,我们也在看他们。戛纳没放进主竞赛甚至完成了“电影正在消亡”的重要一步。 |
|
#Curzon Mayfair #LFF #Create 长评-同时看向过去和未来的雅努斯。伦影节二十二场,目前最佳。一部讲述时间的电影,而电影也恰恰是时间的游戏。开场和结尾出现的两面雕像是罗马神话中的时间之神雅努斯,一面看向过去,一面看向未来,是开始也是结束,究竟是现实映照了电影,还是电影引导了现实。影片戏内外与观众三方的对照明显,戏内钢琴曲,戏外电影,而观众也看着电影,戏内歌谣,戏外对唱,而在观众心中又是什么?大量的固定镜头和摇镜头,缓慢拉近很多,最喜欢的是脸部特写镜头,每次角色对于形而上的探讨都似乎在次镜头下。结尾处有场手持镜头把内心的起伏表现的很好,幕布的光线反射到角色的脸上,那一幕也同样映射了坐在影院中的我们,我们也同样经历了这一切。前期钢琴曲和中期弦乐都不错,结尾也够轻盈。 |
|
大银幕图像塑造意识的力量—就像半个世纪前艾里斯的处女作<蜂巢精灵>—它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孩的世界观被<弗兰肯斯坦>的投影所改变和困扰。那个睁着大眼睛的安娜·托伦特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更厌倦的角色。电影有可能像连接过去和现在一样,几十年就像几天眨眼而过。
电影的前半部分阴郁甚至悲观,而这些漫谈和沉思占据了大部分内容。米格尔对自己失败的恋情和黯淡的艺术遗产的评价被映射到对电影消失影响的更广泛的挽歌中。一旦追逐传奇的氛围消退,艾里斯的老影迷可能会对这部作品中平淡的意象感到失望,但即便如此,这也让人感觉充满了意义,是对新形式的让步,但形式不一定是改进的。影片的后半段回报了观众的耐心,米格尔的生活轨迹似乎不再是远离伟大,而是对基本乐趣的追求。在艾里斯痛苦而完美的回归中,电影是生活,但生活超越了它。 |
|
很少会有一种看完以后,还一直惦记着的电影。像克莱尔德尼说的“电影能做到最多的就是to be with” |
|
正如影片本身,需要耐心。 |
|
9.3。选这部来跨年太对了,它唤醒了本西语人影迷沉睡的记忆,或许我也完全可以闭上眼睛看完这部电影,能让我做到这一点我当然要给五星啦!三年多以前我开始学西语,五六年前我跟我最好的朋友在学校里偷偷一起看安娜·托伦特的《死亡论文》,十几年前《谜一样的双眼》上映,三十几年前维克多·艾里斯拍完了他的上一部电影《榅桲树阳光》,五十多年前艾里斯拍了他的第一部长片《蜂巢幽灵》,而我在《蜂巢幽灵》里认出了《遗忘诗行》的男主角,这两部电影分别记录了他的青年和老年。我以为这些东西只有我知道,只有我在意,不曾想他们有一天会出现在同一块银幕里,这些电影的主创也从未忘记。 |
|
有点点失望 至少没有前作的惊艳感 主题和完成度都不错 就是视听语言简单了一点 整体看着很古老 又很僵硬的感觉 |
|
在厕所排队的时候后面的老哥看哭了,我说祝你好运。 |
|
#HKIF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