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太过单一的拍法兜不住勾勒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夜店文化史的野心。但演员的状态都不错。梅西耶的类《同义词》演法实在是很贴合这个人物。只能说在电影节半中看这么一部一直蹦迪不用担心会睡着的片子还是挺开心的。 |
|
霓虹迪斯科版的杜拉斯。一个戴了手表的拉扎罗,从此青春泥醉、时间不再流逝,廿一世纪仍在一字一顿地说Je、Ne、Sais、Pas,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见到的野兽是什么。 |
|
这片可能是《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糖衣代餐,但那种爱与忧愁的酸腐味不如说我在一家25年不打烊的夜店里就经历了一番“爱在”三部曲,不表现得像文青般讨论社会议题不表达政治立场,就只谈你爱不爱我记不记得我。但讲真看的我真想找一家我所能知道的最好夜店去欣赏年轻人类的身体以及关于不会变老的幻觉 |
|
全片最佳在散场时邻座:“野兽是艾滋病” |
|
这是什么?大型蹦迪行为艺术?结果是爱情片?这种把观众的理解和感受都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电影,除了空洞的做作还有什么?哪怕你有点艺术贡献呢? |
|
非常主观地认为这部电影可能是给时代迷茫者的挽歌。故事开始,女主在俱乐部遇到了生活中一事无成的男主,回忆起他在十年前诉说的秘密,并表示现在也依旧坚信。从此他们几乎每周六都在这间俱乐部相遇,20年来,女主也从跳舞的参与者,逐渐像男主一样变成了观察者。但他们在一起从不关心夜晚以外的生活,也不关心时代的变迁,所以他们在俱乐部里从未变老。俱乐部文化意味着小众圈层的归属感,但最后男主却也被拒之门外。最后看来,男女主是否相爱似乎不再重要,女主之所以始终相信男主的秘密,是因为她在男主身上找到了自我认同,于是在每周六,她终于也能短暂地不再向生活妥协。但是他们也始终知道有一件大事必将发生,新时代必将来临,心中怀揣理想和自由的人也必将被抛弃。最后想引用万青一句歌词——“崭新万物正上升幻灭如明星,我却乌云遮目”。 |
|
慢热到最后就凉了 |
|
困顿的寓言。游走生活边缘而深陷生活其中,企图逃离时间却为时间所捕获。痛苦且被动地沉溺,放弃身体,让一切融化在迪斯科音乐中,死亡其后皆自由。黑暗中野兽伺机而动,悲剧结局昭然若揭,我应声倒下。#BJIFF2023# |
|
從愛德華時代的倫敦搬到了巴黎夜總會,敘述從20世紀70年代一直持續到千禧之交。這是導演Chiha通過亨利詹姆斯同名短篇所做的改編;承載著迪斯可年代舞池的紙醉金迷。John與May,一對相識25年的戀人;分分合合,擁有各自的伴侶。兩人在歷史的洪流中耗盡了青春,終至一個無法逆轉的結局。電影可惜之處,或許在於對神秘夜店與70-80年代的刻畫,總顯得有些表面與不確定性;如同John與May的關係。如何定義這部作品,我想是音樂優於影像的整體配置吧! |
|
无比纯粹的、难以逃脱的爱之律动,强大的吸引力……实在是太有魅力的电影,独属于视线与动作的语言。心跳被编码进舞厅节奏的信号,野兽总在鲜活死亡之时唤醒现身。阿娜伊斯,那是一张足以赋予星河魔力无视时空的脸庞,肆意地在眼前绽开。May与John近乎统治着这片迷幻场域,直到历史迷踪在舞厅的黑暗与霓虹中,对峙的视线与动作同样动人。心是孤独的猎手,悲伤是褪色的欢愉,它可以将人无情吞噬,沉溺在那宿命的禁忌模样。青春总在时代的缝隙中开启游戏,而此时他们的躯体已不再年轻,燃烧至了生命尽头,见识到了自由的滋味却也尝到了孤独。身体永远是我们最强大的表达,没什么能够比拟感官深处的原始信息,自柯西胥后很难再找到此般用躯体作画如此流光溢彩的作者。那些经过了现代化的舞蹈与其说是巴黎更像是柏林的地下舞厅。——13'BJIFF |
|
帕特里克以一种新的方式探索与时间的关系,<丛林中的野兽>中的情侣移植到夜店中。虽然梅完全沐浴在舞蹈、音乐的能量中,她的服装形成了第二层皮肤,并参与与时间之外的当下时刻的交流,但马彻却通过他的行为完全与他对立。他决心孤立自己,拒绝用衣服来表达自己皮肤的延伸,这反映了他情感的演变,以及他对死亡的吸引力,认为死亡是相对于生命的自发表达的一种嫉妒和排他性的结局。
在同一个舞蹈空间中,蒙太奇具有逻辑/空间的连续性,其中角色与世界的其他关系大部分被抹去了。结果是主角们对这些夜间遭遇的依赖越来越大,在这些夜间,不断未能实现的非凡事物出现的愿望(密特朗的任期、艾滋病危机、柏林墙倒塌等)让马彻变成了一个怪物,而梅则是他的帮凶。舞蹈、音乐、沉默和流逝的时间都完美地融入了电影,总结了夜店(我们的社会)的演变。 |
|
如果你能catch that vibe,这将是非常致幻玄妙的一次旅程;如果get不到,本片就莫名其妙且空洞乏味了。没关系,现实中就是会有人是Alice&Pierre&etc.而有的人是May |
|
散场时一个妹子说:这是我北影节看过最矫揉造作的电影,简直就是无病呻吟。哈哈哈,我部分同意,但是这个蹦迪的效果太好了,配乐也很搭。这是一部需要站着看的电影。【BJIFF13th/Day4/Scene15·卢米埃常营天街】 |
|
+ |
|
概念很多,执行得一般 |
|
無需評價片子和原作好不好看,光是這些舞曲就足夠難聽的了🙂選歌有夠屎的 |
|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波尼洛的版本全方位胜出(。虽然歌品还行 但是群演蹦迪拍成清汤寡水甚至尬到也是很迷(。 |
|
作为波尼洛代餐已觉尚佳,继承“火焰宣言”派之纯粹的艺术外观,带有加斯帕诺式的狂欢虚无主义,有如灼热心脏吹拂过后的余烬,舞池中摇曳的异色光束包裹着纯爱意识流下赤裸的感官,由纵情消耗的滚烫意志构筑起一座远离现代苦闷的梦幻乌托邦。启用《同义词》的男主来演这样一位人畜无害甚至表情都有点迟滞的迷失在时代云雾中的使徒形象再适合不过,奇哈的表意手法也是堪称精炼,通过数次踱步的特写将一种日常的阶段性倒向持续的坠入感,男女主置身于迪斯科文化最为繁荣的的历史洪流中心却几乎不曾有容貌逝去的痕迹,在温柔的空虚中等待“野兽”的出现,等待那个在各自生命中排演过无数次的虚妄,任由世界纷乱地下沉。 |
|
#BJIFF2023#
真·谜语人,不过蹦迪的BGM都是好听的 |
|
两人通过爱来逃离时间,最终因死亡降临而又被时间捕获。时间在扭动身体的节奏律动中被折叠,纯爱意识流笼罩在蹦迪迷幻氛围中,仿佛是法斯宾德和维斯康帝驾临Berghain。Tom Mercier真的很爱演这种在一个同质化环境中的异类观察者,他的呆萌和冷峻也很适合。 |
|
制造了一个无法逃避(电视的历史事件)但停滞的时间,在振奋又慵懒的光雾中,舞厅成了念白的肉身,在宿命的牵引下不断下坠 |
|
当你什么都没意识到还在痴痴等待时,那件事已经发生了,你已经来到了另一侧,荒废了一生。 |
|
正因为你在玫瑰上,花费了时间,才使你的玫瑰如此重要。——《小王子》 |
|
影片由一系列含混着美好想象的,单一俱乐部场景的回忆序列组成了对上世纪都市午夜风尚——夜店文化变迁史的勾勒。叙事上,人物逐渐超出夜夜笙歌之地的年龄限制和暧昧对象的离去形成了两面一体的消亡过程。导演有意从小人物的情感游戏状态出发去映照时代边缘文化的流变,但不曾在过程中铺设什么可供人识别的草蛇灰线,仅凭结尾的揭晓,叫人觉得影片倒成了纯意识流的无逻辑视频切片。曾经,混淆叙事,漫无目的地场景重复,无限的声画叠用,是在开拓着前无古人的电影艺术边界,揭示银幕世界同样和现实一样同样存在毫无意义的人生规则,而现在呢,丛林野兽的概念全凭一张涂满了唇彩的笨嘴,上哪寻觅呢? |
|
听音乐 |
|
4.5 全然被吸入的午夜,好像真的就是自己的一生。可以再看亿遍不腻烦,纯粹的面孔与光影的魅力。年度最佳原声预定! |
|
- |
|
THE FILM.
从锐舞到黎恩济,看病历般地反照自己:from May to John……这又是昆德拉所说的“自己掘墓人的杰出同盟者”。 |
|
#Berlinale 全景 3.5 开始特别惊艳,之后越来越往下掉,可惜可惜。 |
|
#BJIFF2023# 大银幕看蹦迪确实很爽,而且全片都沉浸在这种氛围中。男主苦苦地等待所谓的大事发生,而女主则就这样一直跟随着他,只可惜她陪了他这么久,都没能等到他悟出自己的爱,只留遗憾了。 |
|
除了看看那些颓废的舞蹈其他不知所云。 |
|
舞台剧一般 |
|
73/100 无比真诚的身体律动和爱情旋涡,不管性取向和性别如何,在时间停滞的舞池之内都纯粹地消耗着自己的情感,永不停息。沧海桑田后似乎一切已逝,影片最后的凝视无疑是伤感而动人的。只是,充满空虚的氛围,是否也是一种“满”呢? |
|
#Berlinale2023 一起放飞吧 |
|
为什么不让mercier蹦迪?? |
|
你还相信有这样一件特殊的事情能改变你的人生吗?不合群和孤独有什么区别吗?我不会跳舞,但是我很骄傲。每一次夜店里的群体狂欢和自我狂欢都带来现代人多么虚无和廉价的感觉 但“那件事”真的存在吗 911是否注定来临呢 人是否还会爱和交流 是否能抓住身边的人和拥有的呢 May…Tu… |
|
【C】继承了前作对于舞池的迷恋,对身体的关注也扩大到夜场蹦迪的氛围。形式的探索依旧迷人,而在有了更明确的剧本依托后,内在的空洞有所减少,但还是有种难以依托的感觉。在声色犬马与精神致幻中,或许已看惯了“空虚”,但很少有作品选择“激活”(费拉拉)。 |
|
我很喜欢,不知道为啥评分这么低。“我将为我得好奇心付出痛苦的代价。”女主的这句话算是讲明了她遭遇的事。变化的时间里她成为了club的秘密之花,也体验了地下舞厅文化带给她的命运重创。挺希望再过25年在拍另外一部。 |
|
卡拉克斯+冈扎乐兹+欧容,稍稍弥补了看不到《幕间曲》的遗憾。横跨二十年的同一间夜店(氛围明显更偏gay bar),从八零年代奔向世纪末,身体逐渐解放,精神日益空虚,变化的是音乐、灯光、舞姿,不变的是容颜、谎话、痴心。一些意图拔高格局的时代喻指大可不必,讲述一个简单的纯爱故事挺好。 |
|
……… |
|
这部电影入围的是泰迪熊奖?我没看错吧,就因为里面的蹦迪场景出现了一些酷儿吗?很做作的一部电影,我看着他们忘情蹦迪这对男女在谈情说爱,我觉得很割裂 |
|
流光溢彩 |
|
3 |
|
悲伤的性感,带出了锐舞文化的精髓:尽情跳舞吧,没有人能从我们身边夺走它———放在Covid之后去看,更加怀念我们失去的自由。 |
|
【4.5】很好看的Rave电影,特定时代的亚文化史观和对应的身体性在一场场的狂欢中被叙写。但在此之余的“交谈”中,主角那对照般的僵硬肉身倾吐着词语,却收获了神奇的静谧,另一种旋律在脑中游走,直至寻获属于双方的光景,另一面则是幻灭,多么雅致的手笔。 |
|
(8.1/10)在一场场舞池的狂欢中,在身体动作与朦胧氛围里,跟随两个观察者,凝滞于夜店时间之中。无法实现的爱随念白之声不断坠落,最终走向宿命般的幻灭。相当有野心的亚文化史写作,DJ-set也不错。 |
|
4.5 |
|
看了半小时实在受不了那种呱噪和空洞,弃,饶了自己。 |
|
从改编的角度看相当成功。把一段晦涩的感情悲剧本土化、现代化,以及原文narrator视角赋予到一个具体角色上,融入历史短暂的一瞬。迪厅音乐节奏很好,像男女主的每次对话,暗流涌动。梅和约翰的塑造极力忠于原著,“那头野兽,它已经来过了”。大爱阿娜伊斯。 |
|
在我心中和《新桥恋人》一样的地位,浑身发冷。幻想给人带来能量,一直持续下去的能量,对一件终将发生的压倒性的大事的幻想,男人和女人一直在讨论着这个幻想,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悲怆事件的本身。男人想,爱一开始已经结束,爱是一件毁灭一切的事情,所以一开始就掐掉它吧,不要投入,这样的关系可以永存,永存到这个秘密最后解开谜底的时候,宿命了。女人在同盟的过程里了然了一切,她陪着她,不提醒,静静看着那头野兽一步一步逼近。后来男人寻找女人,其实是在寻找他们走过的路,这一切都发生在夜里,坟墓在白天。我在男人和女人身上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好像一个人生命的注解。张爱玲很爱的一篇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和抽象出来的夜店二十年融合在一起,呆在里面的男人和女人面容始终没有变化,直到女人死去,无名夜店也有了名字,《丛林猛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