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 拉杜裘德的《周末》,大罗马尼亚娜娜的一天见闻,如此下沉低俗又坚定立场地抓紧当代语气的荒谬与可笑。可能正是有彻底放下道德底线开地狱笑话的勇气,才能如此精准且有力地抨击这个时代的疑难病根:一个娱乐至死的永动机,每个人都深陷其中,每个人都在推波助澜。如今的"真实"已然比世界末日还要罪恶不堪,只能从过去的"虚假"之中寻求慰藉,但也许这世界一直都是一滩烂泥。 |
|
堪称对驾驶我的车的恶搞 |
|
#GH60 都說惹,哈杜裘德才是披著流氓皮的真知識分子,而奧斯特倫德太像藝文速成班年費會員惹。坎城把奧斯特倫德捧上了天,怎麼柏林推銷不出來一個哈杜裘德呢,只能說可憐的柏淋。開玩笑,不管影展的事,其實沒有故意要並置對比二者,只是正好連續兩天前後腳看完,不由得做些聯想,拍謝🙏 |
|
罗马尼亚人真的跟老中人没有血缘关系么? |
|
真的很喜欢啊啊啊啊 作为一个学新闻学传播的广告人 真的是我私人很喜欢的内容 方法和语言 俏皮话电影 活在烂世界上 普通人的愤怒是什么样的 不是发疯杀人而是无意义发疯 |
|
No.10092。2023洛迦诺评委会特别奖。7分。拉杜·裘德掉书袋不是一两天了但是真的没有哪部像这部聒噪到令人反感。密集引用就状如片中抖音小视频一样信息过载且处处透着炫耀劲儿,砍掉一半差不多吧,之前他爱读书爱引用可以说是优点,这一部就是吵闹……除了抖音滤镜之外其实所有手法之前都用过了,并行对比见《元帅的两次行刑》(这部倒是数据库思维方面提升了一些),散文电影前面一大堆了,档案玩法前面也一大堆了,最后那个长镜头不仅自我重复《世界上最快乐的女孩》而且完全照搬阿巴斯的《橄榄树下的情人》。虽然片子切中了不少时代病,但是要真有导演敢TM这么聊天还不被剧组人锤死吗? |
|
可以用TikTok换掉一张脸,也可以在Zoom里一键换掉脸以外的背景,电影又在结尾更悲观地告诉我们,几块绿色纸板,你可以轻易换掉一切。两年前,几乎是拍出了第一部真正的疫情电影的拉杜·裘德在诘问道德的虚伪,现在他与我们都早已发现道德,尚还是虚伪中得体的一面。纯真年代出租车上的几次交错就能紧紧系起两人的绳结,如今开遍灰暗的街道,找一个能博到观众同情的谎言。虚假的尽头则末日般走向人际信任的消解:怀疑悲悯,怀疑动机,怀疑痛苦。与此同时,拉杜•裘德也同样在怀疑电影:它们不是为你演,只是希望你伤心。所以那个事故与视觉上犬牙交错的长镜如此必要,人心难测,小心被骗。最后一幕女主不经意的“无情”则转瞬打破观众长时间跟随她的共情,失落迅速攀上心头:不要太期待世界末日,今天也许更糟。 |
|
左出右进,犬牙差互,在历史和当下、东欧和西欧、现实和虚拟中作无比自由以至癫狂的运动。从《发狂黄片》开始,拉杜·裘德开始描摹出未来电影的样子。在他这里,煞有介事地讲个故事已经成为那么虚伪做作又顽固不化的一件事情,电影只在为腐朽的体制内外每个拙劣的、看似毫无美感的、不平等的要素平等赋权之后才重新焕发生机。 |
|
“More nothing.”广告业、短视频……几乎是我在这个时代最讨厌事物的合集。通过一个PA严重缺觉痛苦工作的日常拍传媒变态与人之异化的齐头并进,内里都是真正的虚无。各类“症状”塞得太满了点,但很喜欢其中的黑色幽默。一部拍给影评人/知识分子看的纯粹电影节电影——倒也不是贬义,只是观影门槛立在那儿了:你至少得对流行文化和影史经典有足够了解才能明白作者安排角色一本正经讲出来的好笑或不好笑的笑话有多滑稽。得了解基础罗马尼亚历史来看关于政治的吐槽和安插的出租车女司机段落,最好还看过些裘德其他作品大致了解他的创作方向和风格,不然铁定一头雾水,哈哈。 |
|
后Covid时期的幽灵本体论:来自极权主义后期的胶片影像突然被减缓,一方面作为某种uncanny,另一方面,它正是Zoom等诞生于Covid期间的远程办公软件在不稳定的网络信号状态下所呈现的数字glitch,后者的存在实际上构成了资本的非人加速,持存至例外状态完全解除的当下,使得阶层问题的对立,以及accident的暴露更为明显,在影片中,它通过Angela不断重复的“驾驶”档案化为灾难的图像的博物馆,档案正是资本-国家尝试通过propaganda影像掩盖,修改,缝合之创伤的反面;但与此同时和上一部类似,《不要太期待世界末日》将熵作为绝望的出口,拥抱了反讽与达达主义,它从不讳言短视频是电影的未来,通过粗暴且政治不正确的AI假脸庆祝电影这一自诞生起即表现为亲资本性的“邪恶”媒介的死亡。 |
|
荒诞末日,抽象艺术,大中国娜娜,保尔柯察铁看了会沉默,范小勤,完颜慧德看了会流泪,uber司机顶着困乏烦躁焦虑自掘坟墓式的忙生忙死,灾难艺术家和被拿捏住软肋老百姓间的虚伪对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乌维鲍尔客串笑尿,整个把讽刺意味提升了一个level |
|
#76 Locarno Film Festival
4+
再一次与当下的真实世界(后疫情、战争、政治局势、Tiktok)紧紧联结,却也是延续以往“讽古讽今”“辱己辱ta”内核之下的一场“论文电影”新实验。因此在黑白影像里当下的对比之下,多彩而温暖的Communist年代也会复古式地丢帧;References不再整齐地排布在属于自己的部分,而是紧跟生活化的论点之后。失去了集中爆发的强度,但在结尾将近40分钟(?)“镜头中的”长镜头后,电影结束于一种戏里戏外共振的荒诞的绝望。 |
|
当然不该期待它变成另一出Holy Motors,但谁又能说这场无尽的驾驶不是一种对自身的拯救呢?正是Angela的驾驶为裘德提供了一切,从摄影机的位置到松散的节奏——在“老电影”,也在当下中,衣服的亮片闪烁在倦怠的工作世界中,炸醒了黑白影像,只有这样她才被赋予了思考的时间,透过车窗看到一切被图像化的过程,一个个危险而快速的梦,即便工作还在继续。难道不是只有电影能“拯救”TikTok吗?因为只有电影能更具体地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而拉杜·裘德热爱影像的世界。 |
|
拉杜裘德的电影,仿佛一个镜头、一句话就是一个戏谑的段子,但它并非是简单的段子拼接,而是对罗马尼亚的拆解。上半部分两个对立时代的影像交叉前进,在对过去的逐帧慢放,现在的科技图像混淆下形成虚实不清的诡妙联系,又在两个女人的相遇中完成对这个国家时间的拆解;下半部分将一个长镜头的拍摄现场至于新旧时代的共同空间中,真实被资本不断压缩,工人的利益不断被抽尽,到最后一切沦为绿幕上一块块虚无的谎言,完成了对这个国家空间的拆解。总体跟前作相比,这部作品的讽刺力度显得更佳 |
|
睡得难受,能get到的点感觉也都挺浅的…… |
|
一场让人困倦出神的观影之旅,一如平日里疲于奔命的工作流程,亦似年轻安吉拉那样身陷时刻四处奔波的困境之中。这也是一部后现代公路片+戈达尔[周末]般的躁郁论文电影。各种贴近当下的挪用、戏仿、玩梗比比皆是,不同媒介影像拼贴,碎片化、无所不能又虚无浅薄的短视频影像席卷全球,一切都成了符号化的图像,可以任意修改变形和剪辑。空间也成了亮丽精美却悬浮不实的符号化背景,超真实泛滥过剩,而诚挚的情感与本真的生活却愈发稀缺。如果说前面的两小时有些过于冗长单调(不过,适时穿插的旧时彩色电影片段以及对美化浪漫影像中偶尔露出的不和谐裂隙的慢放,确实挺有想法),后四十分钟的一镜到底段落就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华章,资本-科技体系对现实的肆意扭曲删改及对真实鲜活个体的凌虐,暴露无遗。(8.0/10) |
|
#HKIFF#拉杜裘德最新炫技片,提名洛迦诺主竞赛。两小时43分钟话唠,世界玩完,你咪当真。 |
|
年度十佳。拉杜裘德就是当下最接近后期戈达尔的人,他知道如何编排让观众在精确的时候看到需要看到的,听到需要听到的,以任何形式。A面轻松地并联各种类型,阿巴斯式的驾驶影像,纪录片式的访谈录像,短视频中的合法副本,还有古典风格的footage支线,却细腻勾勒出资本驱使下底层影视工作的女性形象,整了一个Z时代的让娜迪尔曼。B面是比肩蒙吉的长镜元电影,连默片都整进去了,所有这些都犀利地剖解到罗马尼亚后疫情的社会生态,一种世界末日都难以瓦解的顽疾。(Nina Hoss让人惊艳。 |
|
很反映现实的电影,但是太冗长了,难以看进去 |
|
今年最重要的电影之一,攻击性在嬉笑怒骂的摆烂中一览无余,影像与爱的挽歌。 |
|
向左走是齐奥塞斯库匠心打造的牢笼,向右走是欧盟道貌岸然面具下的剥削。主题上依旧是新浪潮的国族叙事,拉杜裘德用A面B面的对照进一步揭示影像本质是可被操纵的意识形态工具。无论处于政治光谱的哪一极,都有借助影像型塑政治合法性的需求。利用黑白彩色切换和不连续剪辑以摒弃经典叙事自有其代价,使电影变成了一场智识游戏,所谓高阶观众得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意识形态批判玩具尽情玩耍,就像Angela一样以极尽嘲讽的虚无在tiktok上扮演红丸教父。这当然是一种高姿态,甚至是一种抽离,但面对这个处处在挥刀向更弱者的洼地,呐喊半天确实不如揶揄半句更容易获得精神胜利。 |
|
可以在最后一幕重温罗马尼亚新浪潮最经典的“强设计下的时间剥削”。面对电影的社会价值承载属性,裘德不再像上一代作品一样被动承压。他理解电影首要的始终是娱乐性(观赏性),且娱乐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意识形态表达,并不等于对现实问题的回避。不考虑通过情绪上的压制去表意,而是极致彻底地将一切乐子化,完全不设置底线意识和道德包袱,肆意践踏每一类人。博比塔无疑是最符合现下的“影帝”级别角色,一种令人艳羡的处世姿态,一部属于抽象人、乐子人的时代电影。 |
|
极其当代的电影,一部2023年(世界坍塌时)的「欢乐颂」:用换脸滤镜发泄式的抖音,用手机拍Zoom会议来Casting的广告导演,A面纪录片式的黑白影像、1980年代的怀旧电视剧式的段落与广告片拍摄的叙事拼接一处,充满讽刺、段子和癫狂,与B面直面「什么是真实」、充满道德探讨的一镜到底footage形成鲜明反差。Radu Jude自由地在各类素材和图像中切换,公路边纪念死者的十字架由115个连续一秒的固定镜头展现,结尾的手写字幕卡也回应了「绿幕」时代的后真相本质。(连录制的问候视频也采用了静态幕后照+语音!) |
|
4.5 除了绝望究竟还应该相信些什么?上一分钟的历史转眼间就可以被颠覆,正在显露的面孔轻易就可被注以虚假的容貌,人们掌握了全知的媒介却丧失了辨识自己的真实,过往物质精神匮乏的生存危机也终于演化成了全方位的身心异变,意识形态成为了商品而非信仰,书写故事的人也不再相信任何,就连末日的期待也烟消云散,多么幽默的诡辩自嘲。因此草台班子的世界需要更多的柯察铁来演绎——驾驶绝望生活的波比塔朝着不存在的未来前进,进一步发散个体视野的裘德习得了自由媒介的不可能,便选择了直面虚假记录转瞬即逝的影像。意识到前共时期的镜头于当下已不再深刻,便进一步颠覆它的含义成为现代镜像的一种。我们与她共同在对此刻与过去中被统治的媒介进行释义的提纯,语气的反差构成了滑稽的底色。书写历史需要莫大的勇气,罗马尼亚的戏谑也绝不会孤单。 |
|
艹了,好绝望的电影。描摹虚无麻木道貌岸然,AB两面罗马尼亚螺丝钉漫长无止境的一天,人究竟能被压榨被异化到何种地步,弱者还要被既得利益的强者逼问你为什么不反抗,你为什么不行动,你为什么不找解决办法。最后40分钟对着镜头一遍一遍,你的痛苦人生被掀开被鞭笞,被捏造被剪辑被消费。荒谬精疲力尽的影像,不要更期待世界末日,因为末日就在此时。 |
|
依旧狠辣,将材质迥异的影像拼贴作一幅后现代末日图景,一场浩大的、隐秘的、合情合理的迫害、囚禁、谋杀。(相对)自由地穿行于拥挤的城市废墟,夜以继日的工作loop被肆意切断,分裂成新的虚拟人格,或者充电般拥抱滤镜下的旧社会主义。短暂放风后切回打工模式,无意区分真假,保持着一贯皮笑肉不笑的敷衍态度,富有效率地处理一个个副线任务,在永无通关可能的主线任务面前装聋作哑。 |
|
一个广告助理疲于奔命的一天,从起床开始到傍晚结束,见证当代文明的荒芜与腐朽。借由1981年《安吉拉前进》的女司机影像与女主进行参照,部分抽帧镜头强调时间的陨灭与不可控性,过去是彩色的,现在是黑白的,曾经神采飞扬,如今焦头烂额。各种漫不经心的讽刺层出不穷:广告导演自比卢米埃尔,歌德曾孙女不读歌德,资本家拍安全生产短片也要效仿大卫·鲍伊,开抖音特效说段子狂喷全世界然后继续被世界蹂躏,大费周章找来的工伤演员最后举着绿幕牌子一句话没说便被告知拍摄结束,如此荒诞的世界却正在真实发生着。广告行业是20世纪以来最能凸显人类愚蠢的行业之一,只要钱到位,啥活我都会,一切丑陋都可以变得精致,一切不堪都可以被歌颂,一切真实都可以被扭曲。人们之所以期待世界末日,是因为当下的每一分钟都如同身处末日边缘,不必期待,近在咫尺。 |
|
8.0/10 片子非常解构 但他是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一切去进行的——手机的小屏幕 抖音的换脸特效 碎片化的重构剪辑 彩色与黑白的对立 导演用这些塑造了一个我们这个时代最经典的一个荧幕形象 她甚至就是郭老师 就是完颜慧德 就是giao哥 药水哥 她也是一天发几十条发疯朋友圈的我们 但在我们看到这一切的同时 导演真是不修饰的去补全了这个人物生活的一切 她是因为怕开车困而听重金属摇滚dj 她在赶场时也不忘来一炮 她有着自己的小聪明和小善良 令人可恨又可悲 片子嘈嘈杂杂 让我看不下去 想打差评 但是或许我讨厌的不是这部片子 而是我们的时代。 |
|
接近巅峰的戈达尔电影,激烈的语气切换,斗争与倦怠,宣传和欺骗,week-end, world ends. 长镜头内的廉价跳切提醒我们,真实总是在被偷梁换柱。 |
|
打工人:“累了,毁灭吧!”
杜拉·裘德:“不要太期待世界末日” |
|
先开个真实的玩笑,本片成功当选乌维·鲍尔参与制作的影片里豆瓣评分最高的一部。《化身博士》的确是最为恰当的解答之一,但不仅仅是杰基尔医生与海德先生的两面性,影像或镜头成为变身的药剂,且如同杰基尔的手信中所写,一直且可能永远“不纯”,于是从历史向着现代和未来的变化演进只能是逐步的失控毁灭的悲剧,拉杜·裘德否定了战斗、变革甚至共情的意义,同时否认了真相和真实,海量的引用注解加重了无为感,曾经神圣的信仰被拆解、打碎、撕裂、侵入,原以为其能够包容一切,却发现其或许只是在吞噬,我们能留下的只有动物和儿童般幼稚的伪装与自以为是的冲动,沦为原罪的证明,和荒诞的一声叹息,然依旧无法丢弃人性的善良,一种悲怆的幽默感弥散开来,那段漫长的固定镜头排演最后落下的雨,大概也是泪水吧。 |
|
拉杜·裘德对于时代的捕捉十分敏锐,《发狂黄片》中的疫情影响在《世界末日》的后疫情时代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体系。Zoom和短视频的统治下,人人都成为了视频创作者,视频后面的现实世界成了没有颜色的苦力劳工聚集地,无休止的工作已经让现实世界遭到污染,大家的生活只有在那个线上的彩色世界中才能避免坍塌。在老电影与现实的交叉剪辑中,虚构与真实已经发生逆转,虚构的生活才是真正在过的生活,这种现状要比《黑客帝国》中抽象的赛博空间更让人胆寒,因为根本不存在找到出口的可能性。而在B面的故事讲完后,彻底将我们对于电影/影像的美好幻想打破,那些让你共情感动的虚构的美好,其实从卢米埃的《工厂大门》开始就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
|
8.4 #Locarno2023# |
|
不得不服,不服不行。 |
|
更多的光,亦或是更多的虚无。
每个人都无法剥除时代烙印而立体存在。擅用时下的信息媒体,却亦不妨碍他眷恋过去的俳句。借用网络传递情绪与谎言,真相被矫饰。平静的时代亦不缺动荡,普通的一天也充满无力的怀疑。人们谈论政治、时局、文学、电影、历史与诗歌,却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
|
每个时代、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自己的“世界末日”。还是那么飞那么野,喜欢导演在嬉笑怒骂中精准切中时代/个人症结的感觉。其实,一切“荒诞”都源于“现实”、一切“进步”都趋向“崩塌”。 |
|
2.5 / 前两个小时完全不理解,还好最后半个多小时回到了熟悉的拉杜裘德。 |
|
上影节最折磨的电影出现了,大晚上的被这电影硬控了163分钟,视觉呈现和节奏基本上是与“人眼容易接受的形式”反着去操作。能看出这部电影的想要传达罗马尼亚和这片土地上民众的一些生活困境,也能看到甲方乙方和普通民众之间的尴尬拉扯和吐槽。或许对于导演以及罗马尼亚本地人应该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更容易的吸收里面的信息和批判思考,非常的随心所欲且有设计痕迹……但,作为广告从业者的我,同样也作为一名中国普通观众,这电影真的太难接收进去了也喜欢不起来……2024.6.16上影节第七场电影 |
|
喜欢鼠了,终于看了个真正的当代电影。拉杜裘德就,永远fuck everybody everything的态度。最后那个一镜到底,工人一家不动,其他所有靠画外音,天光、天气变化,其他人物出画入画来完成的讽刺效果拉满,用绿幕击碎一切话语。还有当Nina Hoss从zoom会议里走出来,到访罗马尼亚,和女主角走在一起时产生的对比,一个高大的日耳曼民族女人代表了甲方、特权、审查、发达国家……拉杜也是把她形象用得太好啦……不管恨来自泽连斯基还是普京,为即将到来的世界末日竖起一座座十字架吧。 |
|
最打动我的是1h15min的穿帮,剧组人员长长的影子印在地上,指向女主要去的方向。这一刻梦回道格玛95!其次是乌维·鲍尔的客串,十多年前世上最有名的烂片导演,改编过无数电子游戏,客串本片完全是为了一种讽刺性符号的呈现。电影中的现实是黑白18mm,抖音换脸视频则是彩色的,媒介倒置使影片的讽刺意味更明显。另一方面,这是一部瞄准影像缝隙之间的作品,它拼贴了大量60年代电影《安吉拉向前冲》的片段,然后放慢镜头即将移走之前的影像景观,强迫观众注意到这部年代久远的平庸爱情片中,那些转瞬即逝的,关于齐奥塞斯库时代的真相。这印证了电影作为一种直观性记录的本质,哪怕是一部虚构的故事片,里面也会藏着当时的社会图景。其实拉肚的核心语法就是拼贴和并置,这让他现阶段的作品充满了后现代的指涉性特征。他真的好恨齐奥塞斯库 |
|
上了一天班之后看这个好累啊 看到最后只觉得打工人真难 |
|
车里的音乐不是怕安吉拉睡着,是怕电影院里的我睡着 |
|
一部很新的作品,不仅热点事件一网打尽,还包含了很多新的拍摄尝试和议题讨论,彩色是被窜改的事实,而黑白才是焦头烂额的生活,所谓的AB面就像跟资本家签订的阴阳合同,给你希望的同时他们还在合计怎么把你卖了……而且又加了一层与过去的联系,不同时空相似的遭遇,时代进步了,但有些东西没有进步 |
|
还好吧,就也没看出啥更新鲜的东西。请尼娜·霍斯来就是要个大熟脸是吗,感觉现在文艺片咋都是这种花心思功利钻营的导演呢。 |
|
#76thLocarno主竞赛#应该让《人类之巅3》的导演好好来看看论文电影怎么拍得精彩有趣味!虽然视听手法花里胡哨,但拉杜裘德的问题意识还是非常明确且尖锐的,尽管结尾那个长固定镜头设计感稍强,但仍不失为相当有力度的社会表达。 |
|
拉杜是东欧贾樟柯,用多媒体视听元素拓宽电影边界。影片串入如查理周刊等实事,是当代编年史,又引入1981年老电影,建立历史与现实的纵向时空深度。影片揭露美国流行文化对东欧的侵蚀,互联网电流异化了人们的关系网络,工人面对的剥削也改变了传统样貌。短视频、绿幕是谎言的新代名词,不过请放心,人们对此心知肚明。 |
|
比悲情三角类的严肃讽刺剧有意思的多,接地气还有关怀,已经剔除倒霉性爱时仅剩的部分不自然了 |
|
前两小时真的很好,导致结尾这长达四十分钟的长镜头感觉就跟这段中间剪过一次一样感觉差口气;但不妨碍是年度惊喜,前两小时真越看越喜欢 |
|
#siff26 每次tiktok片段出来的时候都笑晕了……一天工作18个小时的我们,还要跟牛马甲方说自己一点也不辛苦,靠着在社交媒体上扮演、伪装、说低俗笑话来度日。说着我们不是商业广告,却删删减减。所有人都是接受采访的“asshole”一家,不让说话,最后举着绿幕板,任由生活随便在上面印上什么。一切都在变形—— |
|
太狠了,两个小时的恣意喷发在几块绿色板子的对比之下全部成了泡影,主角的痛苦伴随着不知所云的叙述逐渐被理解时,拉杜·裘德突然一个巴掌甩了过来;“当话语权被异化为一种特权,身处剥削链条底端的人失去讲述的权利”;与此同时,被解构的文化符号都成为了进入作品的锚点,化身博士的笑话、Blow up与Blow Job的谐音梗、乌维·鲍尔的客串、电影媒介一开始就为广告业服务的“真相”,都有明确的立场。对新媒介的引入实际还是沿用了在旧日经典中那些关于“主观认知与相对客观概念的边际”的形而上抽象概念,只是在这个滤镜满天飞的时代,似乎再也不需要故作严肃地去谈论那些一以贯之的针对资本主义和地缘政治的批判,只是此种更具备当下性的语气也并不完全导向与旧日割席,既然世界末日后是更多的虚无,那就用长久的凝视唤起仅剩的温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