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电影记录生命中最难忘的一刻,这才是对电影的最大礼赞啊。开头的手持摄影呈现出一种纪实风格,将这个幻想的故事弄得像真实发生的。依然是是枝裕和最喜欢的亲情,生死之类的话题 |
|
不仅是是枝裕和最佳,更可写入日影史十佳。1.影片触探到了繁复、异质而流动的自我绵延,直面终极问题:关于记忆与记忆的重构,关于人生的意义和幸福的真谛。2.用最朴素的方式(访谈纪录与简单真诚的搬演拍片过程),传递最动人的情感;用最纯粹的方式(围坐讨论),思考最本己的哲学议题:最早的记忆在哪里?再现记忆有何意义?过往记忆与对梦境的还原甚或对未来的真切想象,何者更真实?不做出选择就是拥抱完整的人生吗?3.拍出的电影大多留白,我们仅能通过逝者的话语与零星的演绎排练,在想象中重塑他人的记忆。4.通往天国的记忆电影制片厂,亦是我看过最美妙动人的死后世界,一如[可爱的骨头]。5.今夜月色真美的凝望&天井盖。6.留下拍电影的记忆,坐在摄影棚中的长椅上回顾人生。7.夏日里,坐在公车前排,微风拂面。8.在云朵里飞行。(9.5/10) |
|
如果你对今生没有任何眷恋和回忆,也许就失去了来生的资格和意义。我还无法选择。 |
|
少不看黑泽(清),老不看是枝。 |
|
2024-9-8三刷;手持镜头和大量访谈,明显带有是枝裕和早期纪录片的遗风,正处于从纪录片到剧情片的过渡期,因此虽是极现实的素材内容,框架却是架空式的天国车站;出道路数与河濑直美相似,也偏爱死亡话题,以及关注老人和孩童题材;正如他本人所言,小说更注重内心及情感,电影保持客观距离。以拍摄影像再现生前最珍贵的记忆,不得不说这是热爱电影的表现形式,电影让我们留住爱,留住时光,让你知道你也曾是他人幸福的一部分。 |
|
这部电影讲了两件事:1、记忆(死亡);2、电影(记忆)。死了,去天国之前可以留下记忆,而留下记忆则通过电影,电影不死,但人必须走了。即使在一个幻想空间叙事,是枝裕和也一如既往的平实——死亡之后留下的珍贵记忆,也仍然是一些平实的碎片。而天使们,没有翅膀也没有光晕,天国车站更是简陋如斯 |
|
那年冬日的清晨,一行四人走在初雪覆盖的柏油马路上,阳光洒在肩头,脸上带着一夜未眠的疲惫与困倦,转角看到了一家早餐店,热气腾腾的胡辣汤冲散了冬日的寒冷与喧闹过后的疲惫。那顿早餐,在我记忆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用味道刻录在了我人生的电影之中。
——这就是我想要带去天国的那段记忆。 |
|
相当有意思的构思,用电影记录生命中最难忘的一刻,虽然节奏略慢,但是相当值得回味。假如我现在死了,我最难忘的是小学入学时候,妈妈为我缝的刺绣书包,那是我高中之前唯一的书包。现在回想,如万晓利所唱,妈妈再给我缝个书包,让我背上它去天涯海角。 |
|
前半段如纪录片访谈,勾勒出天国中转站的运作模式,略感聊赖之际,陡闻二十出头的Arata说和老爷爷是同龄人(他好像水果星球乐队永强+柚子结合体啊),心瞬间被震动,仿佛找到解锁这片的心灵密码,及至拍摄、放映每个亡者生前最幸福时刻,是枝裕和如此温柔地让人感知到:电影是雕刻时光的艺术,它再现已逝记忆,呈现人类万千悲欢。如果死亡不可避免,至少可以庆幸天国的前一站是电影。 |
|
喜欢琐琐碎碎的往事回忆,为了吃鸡肉饭穿红裙子在餐厅给哥哥跳舞,下午枕在妈妈的腿上睡觉,第一次在天上驾驶飞机看到棉花糖一样的云朵,九岁那年全家避难在竹林里荡秋千吃饭团。中转站的简陋寒碜倒显得亲切。井浦新处女秀,青涩的演技也跟忧郁型男望月的气质不谋而合。 |
|
录像带和电影的并置实在迷人,既然录像带能把人生的全部都记录下来,为什么在人生的最后还要特地还原情境拍一部电影呢?电影的美好意义就这么讲出来了。选择也是执着,不选择也是执着,人生所有就是执着啊。一个内核很炫技的故事,用丝毫不炫技的方式讲出来。神作。BJIFF17S9 |
|
一边看的时候一边想自己生命中最值得回忆的瞬间。无论是哪一个瞬间都那么珍贵和充满泪点。找不到这样一个瞬间的人们,又在另一个空间延续着生命的记忆,然而最终都会湮灭掉。 |
|
“我永不能与人这样接近啊”;“我害怕再一次被人遗忘”。在经历过那么多憋屈隐忍的岁月,死后的人们才愿意敞开心扉——真是神作 |
|
我已经找到了,最想保留的那段记忆。 |
|
好美,又好哀伤。我会选择哪一段记忆呢,在海边第一次握住喜欢的男孩子的手,和喜欢的男生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电影,还是结束糟糕恋情后在南京的游荡,这些是第一批钻进脑子里的;又想到考研成绩出来后到走廊里给姐姐打电话、和朋友在出租车上收到复试结果和她分享以及高考结束的时刻,都是少有的十分轻松的体验:结束了,可以死了吗;对比电影也想到小时候因为一条便宜纱纱裙求妈妈很久得到后的万般珍惜,以及雨天被妈妈抱在怀里喊着毛毛,毛毛。我也好想知道你的答案,但是千万不要告诉我呀。 |
|
让你挑选一段记忆带去天国,你会选什么?这个设问暴露了记忆永远有差等,不是责任,没有温情,它最残忍。最后的记忆中的记忆更是很妙。尽管很欣赏他的电影观——比真实更真实,比梦更梦,但我想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只是不愿做出选择的人,就只好留在人世间为别人造梦了。 |
|
是枝裕和啊,能把死亡描述得这么有人味儿,你恐怕是唯一一个了吧?太喜欢那个回忆自己红裙子的老奶奶。17.4.9 重看。感觉很不同,竟然出现了幽默感,而且这次更关注主角的心境。能活在一个人永恒的记忆里,真的相当幸福。 |
|
三星半。同样是生命与死亡的议题,同样是聚焦天国(地府)里的亡者及其一生,到了电影工业相对发达的韩国那儿,就成了奇幻化了的《与神同行》,而到了擅拍亲情伦理的是枝裕和这儿,就演变成了半纪录片式的《下一站,天国》,商业与文艺的两种处理,个中奥妙和对照也十分有趣。 |
|
天堂业务员,回忆皆电影 |
|
B / 独特的生活化纪录色彩的科幻/奇幻?或是如李沧东《诗》一般对自身创作的一次具象论述?是枝的作品大多具备一种后撤的时间性,而本片的设定正是回忆的拣选与重塑。敏锐地创造/捕捉到生死之间人混沌的质态,比Coco之类完成度高太多。最终,是电影把我们召唤到天国。 |
|
死后又工作了53年,还是单休制。这哪是什么下一站天国?简直是这一站地狱! |
|
如此沉闷的剧情,要是再碰到内嵌英文版本,射手中字直译,啥好影片都得毁了。 |
|
刚看完第三度嫌疑人,再扭过头看他早期被我遗落的下一站天国,有一种神奇的对仗感。对是枝裕和没有你们这群文艺青年那么痴迷,但几乎每一部也都有看。其实相比于他的影像,他对文学的设想和拿捏更正中下怀。那种能把自己的书影音完美融合的导演我想了想好像还这没有,能把书影做到这个地步,他入前三。 |
|
7/10。面对生死灵魂这样的伪命题,是枝裕和直接拍成了问卷调查。在此寻找记忆片段只是作为叙事的动机,压抑灰暗的布光、忽略配乐及环境声的对白、长镜头+大景别、与叙述主线无关紧要的日常琐事,用正视机位观察人物微妙的神态和情绪变化,并捎带向电影制作本身致敬。怪我不怎么喜欢散点式的纪录风格。 @2014-10-25 01:17:05 |
|
是枝第二部剧情长片,已经有了大师风范。无法割舍的迷影精神,对生命的终极关照,待人接物的温柔态度,凡此种种让是枝成为了今天的是枝。为逝者选取的瞬间拍摄电影片段,这个软科幻的创意居然也能拍出完全生活化的味道。如果可以,我也想要这样在电影院里启程离开。那里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而是回忆 |
|
重看。从这一部认识了是枝裕和。跟今村昌平的《人间蒸发》在我看来是一个量级的作品。最大的挑战可能在于如何在戏剧张力渐强的过程中还能够让纪录风格的结构大而不倒。更像是李沧东在《诗》中作为创作者的自我阐释:纪录片是摄影机与被摄者生成于现场的影像。你能看到是枝裕和常年耕耘于纪录片的作者自信与自觉,尤其是对于演员高超的调教功力。同时也无比认同本片对于彼岸世界的想象,和《人类之子》一样,它表明了某种创作者态度:对物质现实的高度尊重与精准捕捉同样可以抵达想象的边界。 |
|
想到自己,会在贪心地跟工作人员讲很多很多,让他们拍一部撒旦探戈那么长的电影出来,还是什么都不选就一直留在这一站好了这两种选择前,犹疑不决。 |
|
#日本电影大师展#@博纳杭州大悦城,气氛萧索忧伤,乍一看是一部悲伤却寄情期望的小成本伪纪录片式奇幻片,然而当最后关于月亮的自反性镜头一出,便琢磨着似乎更像是一部是枝裕和早期电视台工作的(扎心)手记:你们说起来/写起来容易,可是把文本性内容的影像化工作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更何况工作时间紧、强度大,动不动挑灯夜战,吃力不讨好,可是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下去呢?导演在片中给出了他的答案:因为一旦“成型”就是一种“永恒的时间”,与相关的人会形成永远的关联,读过本片原著小说,内容一样但与电影观感截然不同的原因兴许就在于此;说起来这份阴阳中转站的工作真的不错啊,泡澡读书下棋,生活宁静,累是有点累,可是没啥竞争压力啊 |
|
#电影资料馆 延续着是枝裕和《幻之光》的死亡主题,一边是生者对逝者的怀念,另一边是逝者对人生的释怀。年龄不同,所拥有的回忆也随之色彩纷呈。其中不乏跨媒介的尝试,通过录像带重新回顾某人的一生,再利用拍电影的形式带局外人回顾过往最美的时刻,甚至对那一刻进行复制重现。开头和结尾的镜头选景一致,有一种停留在特定时空的轮回感。其中出现大量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让片子产生真实的质感,可惜的是是枝裕和并没有将其贯彻到底,没有完全抛弃剧情片,导致某些部分的摆拍十分做作,让演员对着镜头讲话的小津设计也显得不合时宜。他们走进电影院看成片本应是个情绪爆发点,正准备落泪,结果期望落空,开始了一段狗血的多角恋故事。客户的妻子是员工曾经的未婚妻,这种廉价的人物关系让前面辛苦塑造出的氛围荡然无存。 |
|
6.5。前半段的紀實感和後半段的劇情片是完全割裂的,以致於難以找到合適的進入方式。而本片實際完全以相對微弱的共情體驗牽引,一旦未能進入便極易產生情感綁架的彆扭觀感。 |
|
有人在看完这部电影,不在内心也挑一下自己的那段回忆的吗? |
|
是枝裕和早年便开始探讨着人生回忆的构成,有很浓重的纪录片风格,人生就是由一个个瞬间构成的,不到最后一秒你不知道那些瞬间对你的意义有多么重要,难忘的时刻一定也不只一次,但如若说起最难忘的时刻,此刻你心头不假思索想到的便就是最真实最想去永远地停留的时候,记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很多事情一旦过去便不再能拥有,我们在这一次次回忆中知道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明白就算无法再拥有,但却能成为我们永远的羁绊,能跌进这美好的幸福中。 |
|
宛如一部关于回忆的真实纪录片:⒈若是要我只选择一段最想留住的回忆,应该会和只能选一部电影作为最爱的作品一样难,毕竟美好的回忆和深爱的电影都好多;⒉《幻之光》要去往天国的奶奶;多多罗奶奶→《龙猫》;用星期几作章节→《午夜凶铃》→囧;⒊类型偏奇幻,是枝裕和有好些作品都牵涉到死亡;…… @中国电影资料馆 |
|
看完这部电影前后花了三年。这部片开头绝对是惊世别致的设定,把电影趣向的两极——写实和形式抽象——犹如一根皮筋拉到了一起。幻想的场景,却用写实的笔意来描摹。同时又隐喻一个虚构的电影制造空间(包括月升日出)。这个简陋的承载记忆的“草台班子”,如果是能从人世和天堂里调遣作者(而非只能在 |
|
还是更喜欢《下一站,天后》,嘻嘻 |
|
或许在他者看来节奏朴实缓慢得有些莫名其妙,但这是场唯独属于电影人茕茕孑立的构思和憧憬——电影是生活的还原,是记忆的再现,是人生落幕,我们跨越生死,步入天国的一份伴手礼。 |
|
设定好,天国前的中转站,选择最想留存的一段记忆来拍片留恋,满嘴情色的老头留住的却是女儿婚礼,二十一岁女生换选择的神吐槽——总比迪士尼好。惊喜的发现寺岛进是主角之一,帮人留住记忆的人本身又成为别人的羁绊,感情线略微接受不能,本身群像拍好便已足够。#麻雀放映日本大师展杭州博纳大悦城杜比 |
|
死于1998年的人,经历了日本经济崩盘后最艰难的几年。在这些人之中,六七十岁的老人们,走过战争和匮乏时代,他们的点滴幸福是从儿时单纯简朴的生活中回忆出来的;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生于鼎盛长于泡沫,死于衰退,对人生则全无感触和留恋;而五十几岁成长于战后美据时代的老太太,念念不忘儿时为了吃一顿鸡肉饭,喜欢穿着红裙子,唱着儿歌,跳舞给人看,这已令人唏嘘,儿歌中小少女“被外国人领走了”的歌词则更令人毛骨悚然……然而这些都是附带产物,是枝从来不打算讨论这么宏大又沉重的话题,即使是在那座战时遗留下来的阴森老楼中,他主打的还是些甜俗腻人的家庭温情小故事,本来已经很无趣了,并且到中间卖弄元叙事的时候彻底失手,让睡眠不足的人昏昏欲睡,让不缺觉的人心生厌烦……一颗星给设定,一颗星给那栋楼,再不能多给了。 |
|
魔幻又超现实的电影,节奏超慢但非常抓人。一群因不愿遗忘而滞留在天国中转站的人。结尾的时候看到男主说,原来自己被记录在了别人最快乐的记忆里,觉得很幸福——最近我忽然有点明白了神之爱是怎样的,如此平平无奇而不爱自己的我,甚至是对自己充满鄙夷的我,竟然也是有人莫名其妙毫无理由地爱着的,这种人与人之间莫名的爱,不正是上帝。只是,我还没有把自己疗愈好,尚不能从心底感受和感激。看电影时我不时在想自己目前为止最快乐的记忆是什么,充满焦虑的童年和青春期(与父母的分离,幼儿园老师的体罚和讽刺,到处讨好别人而脏兮兮的少女时光,我似乎并不太留恋),也许是去年在希腊的旅行,也许是童年里在父亲自行车后座上抬头看星星。看着人生节点一个个过去,在被动中成为不喜欢的大人,我还是得找个办法一点点把自己中毒的心一点点治好才行。 |
|
@百老汇电影中心 有的电影就是明明都放完了,还是有把你钉在座位上让你继续思考的魔力。 |
|
相对于习作化的《幻之光》,是枝在第二部长片里做出大量调整,原创剧本,素人表演,请出纪录片摄影前辈山崎裕(后来几乎成了固定搭配)。和不少人依照剧情解读出的“迷影情结”截然相反,是枝更多在参考纪录片和直播时期的电视剧风格,可以说这才是他更为熟悉和擅长的领域。 |
|
打开想象电影节@ HKFA|7+,是枝裕和不信玄学拍不出这个题材真正的力道。寺岛进爱好者狂喜!虽然还是群像电影里的串场配角但戏份算多甚至有一点自己的角色arc。今天看的两部日片都有他👌不过观影体验很糟,除了有人忽然掉东西或睡着打呼,左后喜提一位“胶袋大师”:一个老头每过一会儿就拨弄塑料袋拨弄个不停,身边人出声提醒工作人员站他边上也没用。看的时候脑补了一万遍散场后要当面骂他让他把这段记忆带进坟墓,忍住了。简化为散场后专门跟他到门口对着他大声训斥一顿。解气,走人。 |
|
一次别扭的尝试。这样的题材显然不适合是枝裕和,明明是超现实的背景设置,却硬要做减法营造纪实风格,不免显得过于刻意。其中对于各种回忆的选取,也显得温馨有余深刻不足。 |
|
是枝裕和早期的异色之作,设定非常强,将个体生命史/记忆感知、纪录形式剧情片、元电影、日本国族史等,以生活化的方式结合起来,是他创作野心最大(远超《小偷家族》)的作品。只是处理得有点生涩。
记忆对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死者以大量的声音陈述记忆,再由记忆化作影像。人生被一个永恒的瞬间总结,从而得到活过的/存在过的证明,铭刻人与人之间深刻的关系,亦是超越时代与历史伤痛的体悟。在名为人生的电影里,每个人都是自己这场戏的主角。而电影的特殊性,在于影像中,时空、记忆能超越物质世界的限制。片场的作伪再现,成为了一场对自我的感知,触发着记忆的延绵。喜欢望月君望向公务员同事的一幕,观看与被看的元电影形式的自然流露。 |
|
#2022.177#小西天#原来,对别人来说弥足珍贵的人回忆,我看了真的会困啊! |
|
架空的场所使这无法成为一段纪录访谈。与此同时,形神俱“散”的文本却又使这无法作为一部电影。是枝的视听和于小细节处的构思(天井、雪地、闹街)早已佐证了他的才华,但《幻之光》中的深沉诗意,到了这个高概念但内容拼凑割裂、一众人物只能在杂冗交错的自白中得到寡淡塑造的故事里,也只能沦落为一种对温情的矫揉堆砌,或许可说是一种文青的降级。
若真要说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是让身为观众的我们也代入这个情境,在回忆中搜寻筛选最终留存带往天国的影像吧…… |
|
或许,我是那个不能也不愿意做出选择的人。在前面的20余年里,真要让我选择一段回忆,我会选择哪一段呢?原本就健忘的我,我又能记住多少呢?真的因为很多让我感动的事情都被时间带走了,我才会越来越不懂得跟别人相处吧。 |
|
这个去往天国前的中转站,神奇之处在于,他捕捉到那些私人片段,利用电影的形式将死亡与回忆的哀伤消解掉了,展现出来的消失是非常轻巧、释然的。和记忆相通,于我而言绝对是电影存在的最重要意义。那时的井浦新干净澄澈,声音也让人安心。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新制作了字幕,见讨论区 |
|
2017BJIFF#2。四星半。多么想念那个年代的是枝裕和。本质上是艺术理论的致敬作品,致敬的就是塔式的对电影作为对时间进行雕刻的艺术的理论,遗憾在于形式上太不含蓄了。但故事设计上还是很有心思的,很巧妙地将这种故事讲出一条主线,同时还有对设定的完善。 |
|
虚拟设定但走日常向,很喜欢这种简单但能让人想很多的故事。可以让你回顾到目前为止的人生到底有多少值得,可以被拎出来的幸福片段,而且让你知道假如能让别人幸福又是多么窝心。唯一不喜欢的是整部片子的色调都很暗,看得有点难受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