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容易。固然受大环境影响,固然有排斥的极大倾向、政策、法律程序,还是留有申诉的渠道。不由得想到蟑螂,顽强生活。对比国内, |
|
要么无比低下,便宜到让别人得不到工作。 要么超级优秀,聪明到让别人上不了大学。总之……华人是一种特殊的群体,永远在“主流”之外。 |
|
拍美国历史上黑人故事的影片很多,拍黄种人问题的影片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虽然只是纪录片,但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了解并重新反思这段历史。期待看到更多同题材的作品 |
|
从介绍美国排华法案的来龙去脉讲,是非常好的入门级科普片。但是,也有一些不足,比如为了介绍普通华人进入到美国越来越难,忽略了个人经验的介绍。比如李恩福啊,第一个在美国出书的华人、亚裔,他个人的一生,就是排华法案对华人影响,以及华人反对此法案不懈努力的最好注脚。感觉完全可以搞一个每集60分钟,共3-4集容量,就很多东西说得跟教科书似的,过于理性,不是那么打动人。最后煽情那段,又过于感性。搞了一堆历史学家采访,不如就直接找几个华裔家庭,说说家族历史和经历,更打动人呢。 |
|
现今的美国,很多事情还是做的很没人性。华人的抗争史,算是争取到了一定的认同。但是抗争不能停。川普把美国又带向极右,带向白人至上了。需要警惕啊 |
|
几个华裔历史学家讲述+照片PPT方式的纪录片,拍得略乏味,不过历史的前后发展讲得还是比较仔细。因经济利益而引入华人劳工,又因经济利益而开始排华,最后又因政治利益而被废除。1882-1943年美国的“打脸历史”,华人在这段黑历史中的抗争还有点“非暴力不合作”的意思,就是缺乏明星领导人。 |
|
花费了两天的通勤时间在手机上看完了,如同其它的纪录片,平淡无奇地娓娓道来,讲述了这个灯塔国历史上极不光彩的历史进程。很欣赏这类纪录片叙述故事的那种平静,虽然这次个人感情上有点儿接受不了这种平静。华人在白人心目中还是另类,华人的习俗、生活、工作、宗教等等方面的特点太突出了,廉价劳动力冲击的是白人的劳动阶层,利益之争导致整个族群被上升到使用国家机器来打压,居然这发生在全民平权的南北战争之后。片子讲述了横跨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片段,但是对前因后果的分析我看完感觉并不透彻,至少自己需要寻找更多的信息来寻找答案! |
|
very well researched. Shocked about this ignored history. |
|
缺少政治保障,外来者立足难,与本地人竞争更难
融入与排斥,永桓的矛盾
落后就是最大的错,没有资格上牌桌,只是寄人篱下,仰人鼻息
我们这样的民族即使最虚弱的时候也会令别人恐惧,如果做不到让别人敬畏,那么这种恐惧会导致什么显而易见
耻辱真的洗涮了吗?中国人又有多少长进?
|
|
排华法案的产生与消失都与政治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唯有永恒的利益,哪来什么情谊;国与国的争斗,同人与人的搏斗一样,都是赤裸裸的残酷;全部静态画面如资料介绍,比较单调。 |
|
受访的华裔学者们对排华法案的演变有着较清醒认识,反复强调一个概念:美国人修法容华并非出于同情仁爱,更多是二战或冷战时期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需要……但最后总结说,它是伟大美国民主实践进程中一个巨大错误,虽然是民主和法治的,却是个错误。证明了在民主体系塑造过程也会出错。但另一方面,无论期间多少幻灭失望和苦难,几代美籍华人从来没有丧失信心和希望。 |
|
枕底无花梦不香 |
|
NYU shanghai | 两星 | 说是一部纪录片不如说是一个长篇幻灯片 |
|
科教片,四星给Effort. |
|
So they are either evil or super-achievers. But the Chinese never stopped being the other. They never can seem to find a place of just being part of the mainstream. |
|
意义 |
|
一段被遗忘的历史,迫害者和被迫害者默契的共同选择了遗忘。东亚人相比抗争,更习惯于默默的承受,用存在代表合理。5 |
|
哪怕只是ppt 也勿忘历史 |
|
怒其不争 |
|
Forever Foreigner。Model minority。想起本科上的Asian American History的课,有些明白了当时的老师为什么在学生少学校给压力的时候还要坚持在自己本职的课业之外开设这门课。以及,那些曾经的招数,美国现在也在用。想起了曾经《十三邀》里 马东对许知远说奇葩说的话题都在五四运动里讨论过了的回复是“那又如何,民智开了吗” 。再想到伊斯兰革命前后的女性头巾从脱下到戴上。再想到中国或者全世界一代一代的对同性恋的态度。没有永远的安逸,历史会倒退,群众会遗忘,要思考一下activist相关团体和行动力了。 |
|
如今仍在继续 |
|
加州就要出華人州長了 |
|
如果当年多查点儿资料,可能就写另一种故事了。 |
|
谁能想到看这种玩意都有食肉糜的感觉。19世纪60-70年代,一共11万华人在美国,发生了近10000起华人对美国政府的诉讼案,有近10%的华人都起诉过政府,有20多起一直打到最高法院。社会整体价值观跟国会没救到这个地步,法院系统还是work的,还是独立的,还是在一些时候能守住最后底线的。这玩意确实是bedrock。 |
|
资料很详实,但作为纪录片,就像一个配了音的ppt。陈述而不深挖,直叙而不控诉,但也难得可贵了。美国人拍的,骨子里还是在传颂这种秩序的美好。种族歧视历来都有,但成为法律则独一无二,现在更加不为人所知。
即使是这种跨越世纪(1884~1943),史无前例亦难有来者的歧视和打压,在最终的认知里,不过是利益需要的版图中,一点曲折的弯路而已。 |
|
这段历史值得了解,不过拍摄手法很像现在的某些视频自媒体,纯粹就是 ppt 配朗诵。 |
|
美国从来就不是什么救士主,从其对亚裔、黑人等对族群态度来看,偏见、歧视、不公平一直伴随,但又不得不承认其言论自由。 |
|
典型电视纪录片,其实完全可以从天使岛这个点开始展开,增加一些成本拍摄当年的华人后裔,想必会让片子更加动人。 |
|
永远都是别人的问题,从来不审视自身原因,这也是华人一直被排斥的根本原因。 |
|
1882年美国的排华法案是美国的耻辱啊,没有任何一个种族遭此对待。资料翔实,个人认为比《中国工厂》拍的好一些,然而后者获奥斯卡了,因为揭中国人短了。这部是揭美国人短。 |
|
特殊的记录。 |
|
5 stars for the history. This is what America has been, only if you are a white mainstream person, is your America 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
|
中国移民永远也别想融入美国,ABC都是一群被黄皮白心的父母坑了的傻孩子,一山容不得二虎,回来建设中国才是正道。 |
|
a站?水山汉化。排华法案被很多中国人抵制,幅度之大超乎想象。松动的初始原因是二战时和中国的盟友式关系,而非道德悔过。 |
|
虽说画面表现不咋地,但好在内容够全面,号称自由国度的米帝也有这样的黑历史,值得我们深思。可以说,这段历史至今对美国人仍旧有深深的影响 |
|
“The Chinese has always been the other in the US history either evil or super-achievers.” 逐渐意识到自己成为racialized being的感觉真烂 |
|
2021/10.26 |
|
题材满分,片子乏善可陈。 |
|
有人来拍很不错了 还需要更多角度的关于这段历史的叙述 感觉在美国纽约的华人历史博物馆(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就是几乎整部影片的实体化 |
|
科普型PPT |
|
看过《亚裔美国人》的就不用看了 |
|
1882年的排华,1885年就有优秀的华裔提出异议。权力会为谁所掌握其实挺公平,至少前期要付出相当代价。权力的转移不过是力量此消彼长的轮回。 |
|
华裔美国人 |
|
3.5 太片面! |
|
排华法案科普,利益论。 |
|
时间能消化一切,但时间也会消化不良 |
|
虽然不生动 虽然不全面 没有考究华人自身的一些问题 只是排华追根到底还是因为伤及了主流群体的利益 法案本身就是一项非常不公的决定 确实很有历史思考价值的 以史为鉴 不可否认 华人能在那样艰辛屈辱的时期存活下来 生命力可真顽强 |
|
像上历史课 |
|
"There are tens of thousands of poems composed on these walls. They are all cries of complaint and sadness. The day that I am rid of this prison and attain success. I must remember that this chapter once existed. " |
|
追溯历史才能理解当下 很好的补充历史知识的材料 帮助理解早期华人移民的过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