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一部终于把牙膏挤完了 网飞都给科恩兄弟弄了个《巴斯特·斯特鲁格斯的歌谣》了 怎么不给安德森弄个合集《罗尔德·达尔的小说》 |
|
+ 韦斯·安德森知道什么是珍贵的,四个故事,似乎每一篇都是关于“不用眼睛但能看见”的小秘文。(刚在想本尼读的书是不是什么东方主义文本,一查书封标题:《金瓶梅》... ) |
|
结尾卷福跳起来,突然有一种恐怖片的感觉了,是不是要期待韦斯·安德森拍恐怖片了? |
|
难怪看着眼熟。原来就是“希区柯克出品“电视剧集第四季的第一集,名字也叫毒药。作者与两天前的另部短片天鹅一样,同为英国小说作家罗尔德·达尔。不过安德森标志性的“一边情节继续一边现场解说”搁在本片这种特定故事情景中就有点违和生尬了。两星半。 |
|
大概是最乏味的一部,也许因为抽光了高级有声书的兴头。但从有的惊悚到无的余悸,有关于毒的理念,也在侵蚀人对存在的理解。借Harry对絮叨的喝止,也像给这个系列某些揶揄的终结。另外,很妙的一点在Woods对Harry裤上的珍珠母产生了轻浮的念想…… |
|
为坚持看完四部的自己点赞 |
|
属于韦斯·安德森拍的这一系列罗尔德·达尔短篇小说中故事走向最容易预测的一部,或者说文本比较老套而孱弱,但导演明显着力在影像与声效上下功夫。多机位多视角切换的蒙太奇、分屏、大俯拍上帝视角、手持摄影、快速变更人工光源等都用上了。画内叙事者的旁白解说语速快到近乎难以听懂,但弓弦紧绷张力爆炸时的语调语气又足够引人入戏,间离效果也由此削弱(虽然叙事人依旧频频对镜打破第四堵墙)。而且这回叙述者是集第一人称回顾+体验的视角于一身,旁观程度很弱。种族主义的歧视和偏见之害比金环蛇毒更甚。(7.0/10) |
|
《毒》>《捕鼠人》>《天鹅》>《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最好的表演示范课,全程聚精会神,不因对“无蛇”的猜想在结尾得到印证而气馁,反而得到了虚惊一场的满足。无毒对应无蛇,蛇消失了(或者从不存在),话语权永远掌握在亲历者手中,戳破虚假/理论的气泡,才能释放出真正的毒素。 |
|
安德森把自己的风味在短片里发挥到极致效果就很好,就像马卡龙好吃,但一个二十寸马卡龙就会把人齁死。不过文章本身已经很精彩了,安德森不过锦上添花。 |
|
四部网飞+达尔+安德森系列中装置、影像与故事结合的最好的一部,致命蛇毒与殖民主义的一体性。 |
|
胸口放着本英文版《金瓶梅》的英国男人以为自己胸口躺着条金环蛇的故事,这是不是韦斯安德森首次出现手持摇晃镜头的作品?惊悚感营造得比《捕鼠人》更好,深得希治阁麦高芬的精髓,会不会开启惊悚类型作品的创作之路? |
|
可以算是四部短片集中我第二喜欢的。
紧张、刺激、节奏好、演技牛、拍摄也足够典范和完美。
|
|
这次看懂了,但不喜欢~ |
|
dahl短片#4,毒非蛇,金瓶梅 |
|
No.10099。韦斯·安德森为奈飞拍摄的罗尔德·达尔原作朗诵会4部短片之四。进屋拆景片那个镜头真棒。 |
|
对自身概念的阐述甚至自嘲,也可能是推动进一步风格化的动力源泉 |
|
瞳孔地震的时刻 |
|
亲爱的韦斯·安德森:咱台词能不能少讲一点?然后多讲一些更有趣的故事? |
|
视觉短篇小说 节奏调度小练笔 |
|
意象恐惧升格晦暗人性,大家一本正经无实物表演很好笑。 |
|
金环蛇有毒 种族歧视更毒 |
|
终于忍受看完了这自以为是式婆婆妈妈的四部短片。 |
|
从纯粹的“无”中创造出无穷的趣味性。(and新的运动镜头的加入) |
|
”二十寸马卡龙会把人hou死“那个评论笑死我了 |
|
【4】《亨利》>《捕鼠人》>《天鹅》>《毒》。短片集事实上是非常完整的一个长片故事。小聪明的把一部电影,支离破碎成4个幽默的瞬间,让时长,形式让观众不会生厌。因为也没有人想看罗里吧嗦哦,妙语连珠,自以为是的《小行星城2.0》了。至于韦斯安德森的电影已经行迹疯魔到不为人知的高度。他怕你懂,又怕你太懂。如果不拍电影的话,他应该是个好的装修师。 |
|
10.23 拍或不拍都无所谓,但谁让网飞给钱了呢 |
|
精心设计下演员对着摄影机输出式念白,毫无真实情绪也不参杂任何感情的动作表达,我仿佛看到三个熟悉的演员在参加着某场讨好粉丝的综艺舞台戏,颜色和布景没得挑,台词实在过于无聊。话说,本尼手里拿的是《金瓶梅》吧。 |
|
挺好玩的。 |
|
罗尔德.达尔已经是最编剧友好型的作者了,基本上改编一部电影所需的“料”,他都让您省心地给足了。可韦斯安德森,你是一点脑子也不愿意多费啊。纯纯的布景加剧本宣读啊。 |
|
也并不会对发福后的卷福产生什么幻想。 |
|
这种打破第四面墙+布景板切换的手法,第一次惊艳,第二次就腻了。故事对国人也不是很容易get到,可能英语国家的人一听角色名字,一看肤色,就知道故事的重要背景,但至少我看的时候还在想选角是不是没咋看人种 |
|
四个故事看完,韦斯·安德森的最新目标跃然屏幕之上:建立一个电影戏剧文学大三角 |
|
安德森四部短片凑成一部电影的话,这就是结语,人生处处藏匿着不安 |
|
《现代启示录》缩减版,马龙白兰度变成了蛇。本尼迪克特最佳演技 |
|
★★☆ 原以為是一個“恐懼源於恐懼本身”的故事,結果最後是“偏見之毒勝過毒蛇”的故事。在4部短片中,好於《天鵝》,也僅好於《天鵝》,不過是多了些許人味罷了,有恐懼、有癲狂、有憤怒,有些許,但不多。 |
|
神经故事+快节奏表现方式+我Ben精彩演技triple扣人心弦 |
|
人间四季,喜怒哀乐,乐。 |
|
故事和场景没有亨利·休格复杂,单一场景的好处是让悬疑性聚焦,不过一切皆空的结局是可以预见的。 |
|
有趣 |
|
被从毒蛇口中拯救下来的人反倒成了毒蛇,农夫与蛇,东郭先生与狼,郝建和老太太 |
|
所以现在大家都明白为什么韦斯安德森不把四部短片做成一部电影了吧!因为除了《亨利休格》能打以外(去了威尼斯),其他三部都相对过于偏弱了。《亨利休格》有故事性有结构性、有画面感有嵌套,作为电影呈现效果必定会不错;而另三部对比之下只能算得上「彩蛋」级别,单一的场景搭配译本念白,不过有声读物水准而已(虽然我还蛮喜欢)。这次韦斯只是任性了一把,把自己明明知道不适合拍的东西拍了出来。估计本尊也想开了:网飞播就网飞播呗!既完成了对Dahl朝圣的心愿成全了自己,又能顺便捞点钱,其实也还不错。 |
|
恍惚之间感觉是我昨晚看的《恐惧之巅》的第五个故事,摄影风格巨像(
总结存档:天鹅>亨利>捕鼠人>毒 |
|
虽然开端即猜到结尾,仍按住自己细细品味其中抽丝剥茧的各种…还是不行啊…甚至卷福抽搐的苹果肌也看起来有点无聊 |
|
文本语言上我是罗尔德达尔的粉丝,视听语言上我是韦斯安德森的粉丝。 |
|
风格跟《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差不多,比神奇故事好看。 |
|
一部亨利休格足矣 |
|
Anderson拍惊悚片大抵就是这样了吧。话说仰拍风扇那个是不是他电影第一次用转圈镜头。这个系列会不会开启个迷你电影/戏剧融合潮 |
|
这个我还挺喜欢的,前面紧张的气氛真不错 |
|
就是很喜欢这种…真·娃娃屋片 |
|
除了卷福的表演,这片子还有啥可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