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觉得自己太年轻,想对这个世界多保留几年憧憬的话,还是不要去看《独立时代》的好。 |
|
早就说过了,出租车司机才是真正的智者。。有什么想不开的就打车跟大哥聊聊,尤其是天津的。 |
|
如果我们不去规定真理只有一个,怎么会跑出来这么多假的?就是因为真假难分,才会有这么多对他人的猜测,误会,对彼此有这么多不合理的期望。你我都是孔夫子,但我们从不给彼此说话的机会,却总是假借孔老夫子那套标准答案,把每个人规定成这种封闭,盲从,空虚的样子! |
|
80年代的日本,90年代的台湾,00年代的韩国,10年代的大陆,在经济上几乎沿着同样的脉络辗转,在文化语义上无一例外的反复。
年轻一代在波云诡谲的大时代中同样迷茫着,憧憬着,独立着,失望着。
我们以为我们不一样,不还是在爱,性,钱中向着名望,权利无奈的妥协,叩拜吗?
活自己,难
|
|
“感情是一种廉价的借口,装的比真的还像。”人情世故,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杨德昌太洞明了,他用非常繁杂的生活细节,甚至是话痨,去解释这种日常生活中的虚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大概在中国,装也是一种艺术。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真假难分,才有会这么多的误会、猜测和谎言。8.7 |
|
杨德昌太了解中国人了。他把中国人的人性展现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故能拍出浑然天成珠圆玉润的集大成之作《一一》。电影说尽了中国社会里的人情世故。结构太完美!琪琪、小明、Melly、小凤、作家……都挣扎其中,认为自己万般委屈,却不得不逐利和妥协。一出苦笑的悲喜剧里,我们看到了伤痕累累的自己 |
|
原本可以很好看很耐人寻味的片子,却有一种说不出的生硬、别扭,各种舞台腔、文艺腔、直白的说教、蛋疼的感慨。杨德昌的愤世嫉俗总搞的像是中二病。 |
|
比给你一把匕首、给你一瓶毒药、给你一个天台更有效的是,给你放映一遍《独立时代》。 |
|
于是乎,我很明确了杨德昌在我心中的地位高过侯孝贤,这是五星与四星的差距。——莫名其妙地,虽然是一个阴暗的故事,却看得我很可乐,心里很爽,那是我喜欢看电影时想要得到的观感之一,是一种颇有些豁然又觉得不是全懂的认知:庞杂的人物关系网透过各色大小事串联,生活的酸甜苦咸也在言语中展现。 |
|
一出鸡飞狗跳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与困惑迷茫诠释得淋漓尽致。虚伪与自圆其说,可笑又可爱,荒诞而讽刺,客观又不失辛辣,假亦真时真亦假,看不透摸不准的中国人个个都是奇葩。 |
|
这个世界不会接受你,而且根本不需要你,所以总有一天你会回头。 |
|
终究是悲观里不忍放弃最后一丝温情,且算自渡 |
|
琪琪对人友善,可是背后每个人都会在举反例时提到她“你看那个琪琪每天笑面迎人的”,不可能讨好所有人。对人友善,别人却觉得你是装的,儒者的困惑。感情是一项投资,大家都懂,所以生怕你笑眯眯的从他们那里拿走什么。杨德昌在《麻将》《海滩的一天》都在探讨一个问题“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
|
杨德昌深谙中国儒家社会的混乱混沌,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没有什么永垂不朽。个个当局者迷,没人能做到真正的独立。观别人的事拎得清,涉自己的事看不清。符合别人预期才是“真实”,否则就是“装”,“被冤枉,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会做人要付出的代价”。大爱结尾,好感飙升,悲观电影的温暖尾巴。 |
|
一部真正的人间喜剧,也是一部真正的人间悲剧。80年代经济的高速发展造就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台北,也引发了当代都市人的精神坍塌,今天的大陆又与之何其相似。杨德昌揶揄艺术,揶揄政治,揶揄感情,更揶揄背后那些搞艺术讲政治谈感情的人。都说戏如人生,人生却不能如戏,杨德昌在一旁哈哈大笑,明明都在卖力地表演,为何又不肯承认自己那拙劣的演技呢?他就差把“我们生来就是孤独”唱出来了。 |
|
杨德昌终于不去展示迷局的纠结,直接将旧有规范重拳击碎。既定的道德体系陈腐僵死,如果刻意去因循追随,只会坠入深层渴望并极度质疑的泥淖里。做人要像出租车司机(孔子)一样,用心去直接感受人生的质地。扮演者终会分裂幻灭,感悟者方能自成体系。古训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9↑】 |
|
有几个瞬间,我想记录下来:Molly喜欢在激情过后,收获一句假惺惺的我爱你,但如果两个寂寞的灵魂,为了相互慰藉而发生了关系,由此就能产生深刻的爱,这爱未免太廉价;有人把自己当作智囊团,明明只是个虚伪可悲的人,却把自己洞悉人情世故的本领当作安身立命之本,认为身边那个草包富二代绝对离开不了自己,富二代是蠢,你更蠢,蠢还不够,外带一些天真,有钱人何愁找不到幕僚?琪琪假透了,是吗?是因为她融入不了这个虚伪的世界?她只是得体地做着自己,用心在乎着自己值得在乎的人,做人,不需要真心吗?贪生怕死是贬义词,但世界上有谁不怕死?孔学为古人所信奉,但到底人心不古,为人处事,遵从内心即可,何苦将孔学定为标准?毕竟,真理也没有标准答案。到最后,杨德昌还是留了些希望给我们,人心虽不古,但还是有些许真心可言。 |
|
实景拍摄的大话剧。 |
|
台词王电影,中国人的人情处世片。杨导在对待问题的思度上,总会让人觉得后背发凉。你有没有一个“装的比真的还像”的朋友,她的委屈让你语塞。人生的不同阶段,在我看来,从大学到社会人的那几年,确实最熬人,讽刺,颠覆你的尖锐,教你不停地思辨。"被冤枉是我们中国人会做人要付出的代价。" |
|
1.我至少还有自己可以相信;2.真理为什么只有一个?人们连真善美都无法辨别,我们又怎么可以去怪他们?好色不过是一切真善美的欣赏和感激;3.如果我们的生活不再是空空如是,我们会如何会有这种感情?4.不要幻想当下的美好可以更美好,只要学会珍惜和维持才是聪明之道;5.你穿着制服就可以收钱了吗? |
|
观毕此片,惊为天人。时代群像,大师手笔。既有对现代人生活状态的细致观察,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原以为《牯岭街》、《一一》是杨德昌的最高峰,未曾想一山更比一山高。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生活中大部分时候做不到感同身受。台词流电影,毫无表演痕迹。原来《呼吸正常》的小标题是借鉴于此。 |
|
我们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别人都这样做,所以我得这样?我们为什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因为要活得比别人好看?我们到底要什么?我们是不是被生活着?我们又知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
|
8.0/10。本想最后看一部杨德昌,从此与他绝缘,结果居然意外喜欢上这种话唠式说教,镜头调度一流,至少不闷。‘’做人和做戏一样,做人是为了人缘,做戏是为了票房‘’,浮生绘的多线叙事交汇成每个人对爱情、友情、理想的自我省视。越来越愤怒,越说越绝望,从空虚中唤起共鸣,我享受这种爆发! |
|
我觉得比《一一》、《牯岭街》还牛逼的杨德昌作品,24年前的台湾=现在的中国。
杨德昌把人的前半生全囊括了进去,爱情、友情、理想、现实,人与人的关系被他的镜头展现得绝了。
更难得的是从前半段每个人都压抑的精神、身体的状态到最后都走向了自己的“独立时代”,是冲破思想桎梏的孤注一掷。 |
|
从这里与杨德昌分道扬镳,直到一一的知天命.....愤青的底子,那么用力和坚硬,教坏小朋友,杨的矛盾困惑也便是Melly姐姐姐夫激化的难题.....要过渡到调情幽默和温润的包容,从一味批判到苦难里唱歌,究竟需要再三磨砺还是一开始..就注定了? |
|
Molly和琪琪没啥我把我通讯录吃了 |
|
杨德昌在源源不断的编织人物关系、制造矛盾冲突中精准的勾了出华人族群的生活交往、人际关系、处世哲学的面貌,戏剧又情理之中,讽刺黑色又暗藏温柔,尖锐凶狠又刀下留人,他做的不是一眼就看穿了谁,而是闭着眼就能看透华人世界。 |
|
叙事上处在炉火纯青和走火入魔的危险边缘。人物关系不断展开、聚合,彼此牵制又遗世独立。所有的喜怒哀乐被塞满在二十四小时的摸爬滚打之中,近乎失控又终回平衡,反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表达欲望达到满格,如同被扼住喉咙又拼命呼喊。你说台北这么大,可为什么我们还是被困在这一隅之地。 |
|
水清无鱼还是浑水摸鱼有区别么,各种价值观在这个独立时代里都会瓦解成一锅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社会像食物,不吃饿死,吃,就被他塑造。同是说教,为什么不选热心一点的这部,而去捧老气横秋的《一一》呢 |
|
好多年前看的,印象中超级好笑,把文艺青年的猥琐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没记错吧?) |
|
第二遍。現在突然覺得,怪不得李霄峰一直提楊德昌,的確看得出楊對他的影響。《哪吒》中的徐傑突然翻跟頭那段和片子裡小鳳突然翻跟頭那段很像,並且“誠實的活著”也在片中被提到過。
另,結尾那個電梯門一開一關。電影的極致就在這裡了。 |
|
我觉得孔子不是装出来的。我觉得最好的状态是按合乎所谓人情世故的规矩行事,而内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点类似于安安静静在老师课上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还不时和老师来个眼神交流这种。而特立独行这种魄力和气质,可遇不可求,我是那种进一步会退好几步的人。 |
|
造型由蔡琴负责。就像台湾电视剧的一个选段,非常口语化的台词,但又带一点舞台剧感(许多大段的对话长镜)。那小说家撞车屁股那段简直是周星驰式的唐僧附体啊。 |
|
有顾里、林萧、顾源、崇光,是聒噪的小时代,也可以从亲密关系里窥见放下搁置,拥抱发展的“92共识”精神。很厉害的群戏,一个冷峻又善良的杨德昌。 |
|
全場多次哄堂大笑,這就叫『中國人』才懂的人情世故。政治術語化為笑點梗,楊德昌想諷刺的只是商業化後的所謂『獨立時代』,文藝事業,導演,公務員,都市男女群戲很好,互相之間都有感情糾葛。不過線太多還是略微有點滿。#HKIFF47th0401香港文化中心 |
|
重看独立时代,竟然发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动。杨德昌在几部电影里反复地写人与人之间永恒的隔阂,所有人都自说自话,彼此讲着无法理解的言语。但有一些动作就足够了,点烟、拥抱。这个世界每天发生那么多的事情,在面对如此具体的人时怎么能不释怀。 |
|
1、一部电影就把台湾的人情、世故、职场、潜规则、人性、社会描摹地淋漓尽致。2、有人说有点话痨,这么多人物杂糅进一部电影里,无论是想努力做到人见人爱但不曾料到自己会受夹板气的琪琪,还是封闭在自己精神家园足不出户的molly姐夫,或者我行我素个性鲜明的Molly,老练狡猾的Larry,一心想上位的小凤,遭人设计的公务员,财阀公子哥阿King,疯癫的艺术家等,每个人都成了感情的廉价借口,装得比真的还像。3、在呈现复杂社会关系的同时,还不忘带着民主政治的隐喻,比如一国两制式的婚姻关系。4、将台湾高速发展20年里的诸多主题呈现在这一群向社会过渡的青年人身上,话痨式的表达是在情理之中。 |
|
剧本好到想背电影中的所有台词,独立时代是杨德昌对90年代初台北的隐喻,在经济高速发展、西方价值观冲击下的社会中,每个人似乎都活出了更多的可能性,每个人都不能被定义,就如同兜兜转转之间,一切的关系都在打破和重组,讽刺和调侃,爱情是什么?难道就真的只是一次风险投资?我们必须在与他者的碰撞中才能认清自己,而每个人其实都是演员,在扮演着自己的同时还要努力找到安身立命的价值观,才能逻辑自洽地在这个时代生存,不管是金钱还是恋爱,情感还是权力,世俗还是艺术,崇高的大师和真善美的正能量,证明与妥协,理智与疯狂,杨德昌的台北不同于侯孝贤的迷茫与孤寂,反而在跌跌撞撞之间找到了游戏的乐趣,因为解构了传统与道德的价值其实也意味着乐趣,孔子与耶稣,上流与下流,真假并不重要,谎言也是种保护,活着就是无耻,困住就是自由 |
|
当儒家那套通行千年的传统不再适用时,中国人该用什么作为标准活下去?这是我目前看过的杨德昌的最复杂最难懂的作品。 |
|
过度依赖台词,每个人都是理论家,满满的倾诉欲,舞台剧式的夸张人物放到电影里稍不留意就变得像个小丑,生活就变成了碎片。里面那个大师一定有导演本人的影子吧。 |
|
主题:“装样子”,有些贫,立意繁复 |
|
感情成了最廉价的借口,每个人都在装。不管是《独立时代》还是《麻将》,杨德昌电影里的一个重要母题就是:我们不知道我们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
|
没有《一一》那么浑然天成,设计感强了很多,但能驾驭住如此庞杂的人物关系网也不得不服。那些杨德昌标志性的说教台词因为放在了全片讽刺喜剧的背景下反而越发虚伪荒诞 |
|
电影结束后,自动从头开始播放,看到了片头的字幕,才明白,好像那个时候的台湾,和现在的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很像的。
就像小明最后说的,社会突然不会有人饿毙街头,但好像大家反而烦恼更多了,只为吃饱肚子的时代好像更单纯一点。现在社会一下子那么复杂,钱多了,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了,每个人的想法都被局限在眼前的利益里,独立时代,思想却被束缚。
面对大时代,我们很难不随波逐流,真诚反而被说是装出来的,所以更多的人把自己关起来,好像这样能够逃避风言风语。
所以,这部电影的伟大就是让我们以旁观者的角度看看我们每天要经历怎样的复杂环境,而那又是多么的无聊无趣。
结尾很理想,好像大家一下子就变得通透了,甚至好像每个人都像是被洗礼过了一样。
但,怎么可能 |
|
聪明的群戏,像旁观中学年级里的几个「风云人物」像连线题般搞对象,今天你和我明天你和他后天他和我,归根结底因为大家都是空心人,归根结底一切都具有相当的喜剧色彩。杨对男的的理解真的相当透彻,说教得越头头是道就越可悲、不安全感越强,像一面面鼓,声音越响越低沉,就证明鼓身里的空白体积越大。最后要是提前五秒结束就好了。 |
|
20230401 HKIFF47 @ 香港文化中心剧院|4.5,比6年前第一次在科学馆观看状态好很多,现场气氛也热烈,喜欢程度UP | 首标20170418 这部基得出奇(oh bless my queer radar...)@香港科学馆 |
|
#HKIFF#胶片。抛开常规、传统、规则和大多数,塑造众多个体,拍摄大段长镜,完成了这场关于“独立”的叙述。可能是杨德昌作品中喜剧色彩最浓的一部,却有太多太丰富深刻的现实被他一语道破。繁复混乱的人物关系,打破常规的故事线索,自我认知的过程颠覆时代赋予的传统,最终达成共识走向独立。 |
|
4.5 极度绝望的台北故事,同样也是杨德昌说理意味最为浓重的一部。由简单的人物牵扯出复杂的价值关系和庞大的社会体系,圈子太小,只能缓慢循环任其轮回,最后还是扯到因果报应上面才能安心。现在的人喜好不定,你钟情于花好月圆,我只偏好阴晴圆缺,就像谁都会是[恐怖分子],谁也都想做独立的[一一]。 |
|
如果说侯孝贤有诗意,那么杨德昌有哲思。有趣的是,杨德昌不但让角色说属于角色自己的话,而且让角色说导演对角色所处情境的看法,所以很说教。但这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想当年陀思妥耶夫斯基也这么搞的,虽然是多声部的。于是我对这个影片还挺犹豫的。暂时先定为三星吧。 |
|
地缘政治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差异显然无法将民族性的症结真正割裂出去,在今日回望仍会发现,在一个于我个人而言相当陌生的岛上人们面临的困境似乎从未离开过。感到我们的民族在现代化(以及走上后现代这片荒原)的路途中艰难地将旧价值与新的意识形态调和,这种困顿在电影聚焦的中产阶级身上的体现其实相对温和,但并非不刺痛。英译名是儒者的困惑,本土哲学与西方世界的哲学相比更具有普世性,因此小知识分子也会面临世俗身份和哲人身份间的不兼容,杨德昌一向擅长以小见大的表达,这一部分最终在滑稽的场景中收尾(但没有给出解答)是我最喜欢的一条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