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男权社会说性别复杂多样非二元,说长发裙子即是女性,狂妄自私掩耳盗铃。 |
|
浮于表面,不痛不痒,也完全没抓牢重点,多少次偏移了叙述重心啊?倒是发现如今已然形成了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电影节电影开始滥用手持摄影(其实主竞赛的另一部Tótem也是如此),并没有什么正当性可言,仅仅是“一般影像”的堆砌产物,而这不过是因为在中小成本的制作语境下导演不愿再多下苦功去好好构思、设计自己的镜头了,才会想到用此种更省时、省力、省钱,同时也更加自由的方式妄图去解决一切课题。@Berlinale73 |
|
#Berlinale 73。其实可以算三星半吧。前半个小时昏昏欲睡,中间一个小时如坐针毡,最后半个小时又觉得还不错。标准或者说优秀的视听,画面很美,但叙事节奏实在太慢了,非我杯茶。小孩们的演技都太好了,最后哥哥喊lucia那里还是很动容。感觉对性别认同的挣扎没有表现得太明显,太过克制以至于什么都没有了。最大的感慨是欧洲家长对孩子的宽容实在比东亚家长好太多。如果我和我家人说我想死我下辈子要换个性别,甚至只是说我不要结婚,他们都会觉得我疯了而不是说你已经很好了。 |
|
【HKIFF47】探討一個8歲小男孩的性別認同,中國電影的題材真的已經遠遠跟不上國際的潮流了 |
|
妈妈的雕塑有千百种姿态能不能再雕一种,外婆的蜂箱有两万种花蜂能不能再多一只。我为何要蹲着尿尿,为何想穿美人鱼尾巴,为何你们那么幸运知道自己是谁,我却不知道。敲击蜂箱告诉蜜蜂我叫露西亚,不叫艾多。我能不能去死,然后重生为女孩?如果大人们不改口叫我,那只蜜蜂就无法重生,而我只会消失。 |
|
#Berlinale #BerlinalePalast #Competition 电影整体叙事节奏很好,手持镜头带来的张力也很强的,尤其是最后的找寻那部分的诠释,这个结尾可能是我感觉的,小女孩儿已经死了,所以她问睁着眼睛的母亲“你醒着么?”,意思是你现在看到了,同时也呼应了跟姥姥前面的对话,如“我死亡后可以再重生成女孩吗?”和“敲蜂箱”,所以我非常想听到出字幕后的配乐和音效来作证这一点,如果有一声呼喊可能会让我更加确定是死亡了,怎奈何观众都在这个时间鼓掌,持续的可能是我看过主竞赛最久的,所以导致我只听到了后半段的水流声,也其实能算作一个死亡了的佐证吧,当然没死的话在我看来只是一个两分电影,因为割裂感太强了,死了的话就加一星!(求求了,黑屏之后在鼓掌吧!) |
|
父权阴影下三代“女性”的故事。儿童和老年妇女两种接近于无性状态的个体相遇,是最接近于神性的时刻。当Lucia觉醒,出走在父权传统的叫喊声中,那些对于自己身体的羞耻也终于被所有挚爱接受。情绪的细枝末节太动人了。@Berlinale73 |
|
2024.7.17 小演员的表演太棒了,导演很厉害。很多让人心碎的台词(“我可以死掉然后重生为一个女孩子吗”“为什么你可以一直都知道自己是谁,但我不可以”),但是Lucia身边有这样的家人已经算是很幸运了。把愿望告诉蜜蜂的习俗很动人。 |
|
#2023 EFM# 主竞赛入围。片子可能还是去Generation K更合适一点,若不是今年搞“Coming of age”主题,这片搁在主竞赛还是有点弱(何况还有同样是小女孩和大家族的《图腾》)。当然议题特别正确(儿童性别认知问题),加上剧作实在是有点套路了(转折和桥段都在意料之中,比如“命名权”问题),视觉上的画外空间信息比较不错。 |
|
完美的电影节电影 |
|
与《奇迹》比差远了 |
|
西语亲情片又胜利了。小女主太优秀了,灵气逼人,可能是最佳主角最年轻竞争者?台词也好棒,“为什么你不知道我是谁”,这是多少孩子想说给母亲的话啊。演员表上写的名字有且只有“Lucia”,太有爱了。 |
|
故事还是很套路,但小女孩演得真好啊! |
|
这种电影要的就是松弛感,拍琐碎的生活场景,去不断地积累信息量。第三幕的信息量给得很直白,也很密集,敲蜂箱,露西娅,死后能不能变成女孩的信息量接二连三的打过来,导演用这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达到了目的,点名了主题,把片子最后的观感直接提了上去。 |
|
值得这个奖。值得一看。值得推荐。 |
|
目前主竞赛最喜欢的一部。如果世界上可以有两万种蜜蜂,那人生为什么不可以有多一种可能。在森林里当哥哥喊出「Lucia」、Lucia 三次敲击养蜂盒子完成重生的时候,故事和情感共鸣都达到高潮。看完之后我在想,相比回答「我是谁」,也许能提出「我是谁」这个问题就更为珍贵吧。 |
|
哥哥叫她露西亞的瞬間,因為太尷尬要用盡全力忍住才沒哭,為什麼要覺得尷尬我也不確定,可能就是因為很動人。 |
|
喜欢。缓缓讲故事 还能把一个看似泛滥的话题讲得这么动人 这么真诚 太难得了 从小孩世界出发 最终不能和解的终究是大人们 性别话题角度里热闹非凡 放在个体身上还是那么残忍 人们始终无法抛弃身处范式的准则和观念 殊不知小孩每天都在教我们如何放过自己 |
|
三星半。 |
|
每个孩子都可能是另外一种,但每个成人都泯然众人。自由生长的环境不可求,规驯异族是主流。 |
|
将露西亚置放于叙事中心,又像借了块人形立牌一样对其漠不关心,唯一的功能在于提供一种“刺激”,以供导演记录下所有与其视线交汇的人所产生的应激反应。很像联合国资助拍摄的电影,空泛、圆滑、面面俱到又本末倒置。 |
|
#2023InsideOut# 对于家长而言,到底是想让自己过得更轻松,还是想让孩子过得更开心,其实值得思考。对于孩子的身份认同,同龄的孩子相比于大人而言更容易接受,因为他们的世界更简单。从Aitor到Lucia,她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但可惜的是没人倾听她的声音。影片的叙述角度确实有点偏,要想探讨这个议题其实应该把更多的镜头放在孩子身上,而不需要展示这么多并不太相关的生活琐事。 |
|
欣赏这种不借议题先行,而是依靠触碰自己周遭的棱角来产生叩问与怀疑的拍法。诚然让人困惑的部分有很多:过分的中近景逼仄了调度,室内部分的视点尤其糟糕;茂密的场次衔接打断了情感的迁延;几组亲情关系似乎都在对抗些什么,但又都有些无疾而终,以及全程冗余的手持实际上只在两个跟随人物的长镜中起到作用。但无疑也会看到那些闪光的时刻:悄悄放置在母亲工作坊外的镜头,它没有让你看到任何,但你知道有什么已经发生了;那些让你悄然忘记,又提醒你记起的意象;母女二人沉默着对镜贴花黄,却在下一个场景又分道扬镳;还有那个点石成金的,改变了整部电影的瞬间。柏林的最后一场放映,Zoo Palast最大的一号厅掌声经久不息,导演的眼神清澈温暖,坦然坚定。电影需要同时拥有两种质素:来自创作上的真诚,和来自创作者的真诚。 |
|
#Berlinale 73rd Wettbewerb #verti music hall
4
大奖气质 |
|
儿童性别认知的展现确实可以狂甩新生代单元其他一些儿童社会议题 |
|
全靠林中呼喊拉出亮眼分数。 |
|
处女作拍的那么灵动流畅本身就已经很值得肯定了。没有议题先行,而是非常细致温柔的去讲述Lucia的挣扎。那些彷徨和自我厌恶、渴望认同,那些隐秘的羞耻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性别,形成了三代女性对“我是谁”的诘问。在这一点上它提高了主题的维度,但同时也多少影响了视角的统一性。ps,很反感一些人说这个题材不新鲜、拍烂了。电影发展到现在,拍烂的题材千千万,怎么也轮不到性别认同。能真挚的去探讨去展现,发自内心去关怀去讲述的电影和导演根本太少太少了。 |
|
无感且没看完 |
|
(3.5/10)#柏林73rd主竞赛(4/18)柏林今年品控不太行啊。前两幕特别差,空有政治正确的壳子,却对处于叙事中心的小孩毫不关心,用手持来简省构图和摄影。结尾更是到了石破天惊的逆天程度,可以提前锁定年度难绷场面,给我看笑了。 |
|
#SIFF 2023# 剪掉一半没有Lucia的镜头估计能更好一些? |
|
做出无病呻吟的低标准议题探索,得出的结论无非就是那么几个。 |
|
62/100 不管是文本深度还是影像表达似乎都显得偷懒、无趣,感染力不足。最后众人高喊小孩“错误的”名字,是全片少有的深度时刻:呼喊名字对于孩童的身份建构,似乎有更深刻、更超越的影响。 |
|
2.5+ 身份认同没拍好,有些浅和俗套。 |
|
虽然是跨性别题材,但全然无聚焦在主角身上,转而去描写近乎全母系家族的爱与愁,以至于主角所有迷茫的内心挣扎都不太够,而说出来的一些话也像是金句堆砌,只有结论没有过程。反正感觉像是用很散的方式去写命题作文,到了最后还要聚焦回命题上,多多少少有点两头不靠。 |
|
喜欢其中的绿色。 |
|
#HKIFF 电影源于巴斯克地区一桩真实自杀案,导演因而做了大量研究和采访。孩子视角处理得很棒,对自我身份和性向的探索(在家庭、宗教等多重因素的牵扯下)交织着不同年龄的女性命运。索菲亚·奥特罗演得的确很精彩,最后结尾既带着希望又不太过甜腻。 |
|
两万种蜜蜂,复杂多样的人生,“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露西娅” |
|
索菲娅的面孔造就了露西亚的灵魂,也就是本片孩童演绎上的成功,它无关所有身份政治的构成,只剩下解放自我的奇迹本能,庆幸视点始终站在她的一边。而与之相反的则是成人角色背后过度延展而出的巨大脆弱与空洞,尽管主题上串联起了三代人之间的觉醒与羁绊,通过母女的相互认知重新定义了“女性”的意义,也有着非常强烈的世代共鸣和性别力量,但我并不希望它变成纯粹的议题创作。如德霍特同样通过自我经验创作出的作品亲密中对自然的刻意侵蚀,主题化戏剧的发生必然会摧毁无法抑制(不可知)的原始情感。很多时候,在描绘绝对纯粹的情感(孩童视角)时,冲突的对比并没有现身的必要,我们已经找寻到了最纯真的事物,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提示我们需要反抗的动作,而非是我们拥有的渴望。人并不需要提示才能知晓现实,只因了解了真实的感觉,便已走进现实。 |
|
#HKIFF47# 好细腻好厉害,这位女导演第一部作品就这么稳,好难得。切入的视角是轻柔的、爱怜的、宽慰的,而非消费的、剥削的、审视的。影片非常明智地选择不提供答案,而是真实展现当下的种种困境和矛盾,家中的女性群像塑造也都很出彩。小演员拿奖没毛病,比另一部《图腾》要更灵一点。 |
|
中规中矩,感触不多,表演确实还蛮好的 |
|
家庭教育。以明亮的孩童视角探索性别的复杂多样性。 |
|
仿佛《女孩》的前传,但这次体贴理解(但无用)的一方从父亲转为母亲,影片的优点其实不在描写一个孩子的性别认同历程,而是着重体现在母亲身上,作为一个有权力形塑蜜蜡的雕刻家,她可以大刀阔斧地决定材料的“性别”,但她却始终无法确定是否要形塑自己孩子的性别,另一方面看似是闲笔的母亲找工作,也点出了这个如同蜂巢般围绕“蜂后”生存的、尽是女性的家族中,“父”的存在性,用“父”的作品得到工作的背后正是母亲无法决定开口谈性别问题深层的心理原因,这个家族本身关于性与性别就有太多的讳而不谈,“风之仙女”背后暗指的出轨与姥姥的视而不见,编导留白的部分与主线关于性别认同之间形成了巧妙的互文。回到露西亚身上,年龄的限制性决定了她自我确认主线情节很容易被穷尽,但导演还是埋了不少细节,开片装睡的娃最后也终于睁开了眼。 |
|
#Berlinale2023 |
|
3.5 |
|
露西娅! |
|
2.5 除了结尾外,性别与身份都只是作为一种符号化的苦难呈现,意义不明。 |
|
#HKIFF47 表演確實很動人,視聽語言也不錯,但是整體節奏太奇怪了,而且很不乾脆俐落,有些內容設計相當拖泥帶水。劇本有些套路話,結局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不得不說小演員的表現是非常亮眼的,但是給leading actor獎項是不是有些…🤔️ |
|
拍得很美丽很柔软,也很容易引起共情,但我全程在半睡半醒之间看完。无论是女孩的自我身份认同危机、还是母亲的事业家庭危机,人物都始终处于困惑之中,且不断重复,没有变化(除了结局)。一个几乎没有进展的剧情就会让人渐渐失去注意力。我相信小女孩最终以死亡完成了重生,如果不是这样一个含有隐喻的开放式结局,这部电影就难免落入窠臼。 |
|
3.5。西班牙电影人已经把阿尔卡拉斯当作拍电影冲奖的圣经了,但他们真的善于捕捉家庭关系中的琐碎细节和孩童视角的纯粹与复杂,只是没有那么好。 |
|
柏林今年唯爱大家庭撕逼片 和「勉强度日」「图腾」没什么太大区别,性别认知只是电影的一条支线。艺术水准颇低的DV电影,又长又无聊,主角奖戏份不足表现不足,不喜欢,很不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