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的好多拿三日证的人,不懂电影,不知道导演是谁,连欧洲三大都要朋友科普的华人(大陆口音)是怎么有勇气和动力来的戛纳。有高级证的就买票给低级证没票的人。都三大电影节的水平了还屏摄的人(女生居多)比比皆是。 |
|
睡醒了还能接上 |
|
在艺术世界边缘的、艺术教育里走出来的当代艺术家,至少是没成名、没发财的芸芸众当代艺术职人们,不就是这么回事嘛:拿着微薄收入在机构里做些行政工作或教课作为主要经济来源,下班才能做作品,但总受到生活琐碎的打扰,其中包括自家的猫和其他处境相似却总略有不同的艺术朋友;准备自己的小展览,还需要不断地去同僚们的小展览上「露个脸」,但通常也就是尬聊—— Showing Up 根本就不是什么「好戏登场」,只不过是「露个脸」这么频繁又无聊却总是被美化为对艺术家的事业至关重要的日常行为罢了。身边很多朋友都差不多是这样,也许缺少Lizzie的特权,但艺术作为一份工作带给大家的(无)意义感被本片很真实细腻地捕捉到了。能既不赋魅也不藐视当代艺术、只是呈现以当代艺术为生(亦为生活)的人的存在状态,这样的电影其实并不多见吧。 |
|
【B+】第一次在电影宫看的世界首映😭介绍词说,这是她第一次入围主竞赛。看到莱卡特眼眶湿了。
终于有资源了,再看,完全被低估的一部。 |
|
排片太不友好了,最后一天真的精力不济。是值得大银幕重看细看的作品。莱卡特的慢并不是为了考验观众,而是生活本身无论甜蜜或苦涩都像这样不肯快速前进;静水之下才有微澜,而微澜便足以让一个和孤独抵抗的女人焦虑失常,因为她还不确定,艺术究竟是不是她的盟友,会不会给她的挣扎和努力以奖赏。 |
|
确实是无害的电影,但也毫无建树,因为本质是个不会有结果的自恋怪圈。从一开始就陷入艺术家身份和生活焦虑的二元论中,因此电影就像被一再淘洗烘干的衣服一样一面缩水一面变薄,艺术工作成了固执又空洞的身份内容,而生活也成了干瘪又尴尬的恐惧来源。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没有睡着。-0.5 |
|
导演风格一如既往,平淡中灵动,习惯导演风格的人自然吃得消。她电影里的女演员总给人一种风轻云淡但四两拨千斤的感觉,这次的小米和周洪也是一样。 |
|
1.凯莉·莱卡特真切地呈露出了那些寂寂无名又日日努力的当代艺术创作者的生活日常,简约柔缓、质朴内敛的风格一如既往。生活正是如此琐碎庸常,令人烦闷,但有些人依然能做到不让自我表达与创作的激情耗散其间。2.米歇尔·威廉姆斯的表演精妙绝伦,她完全展现出了平凡但又不放弃理想的个体在茫茫生活之流里挣扎前行的样子。在一团乱麻的劳烦中,耐心渐次消磨,平日无尽的压抑忍耐终有决堤爆发之时,遂有扯花之举。3.修不好的热水让人如芒在背,鸽子与猫一起加入莱卡特电影动物大家庭,而性爱的缺席也是导演一以贯之的创作选择。4.Cynthia Lahti为本片创作的艺术品颇有表现性的力量,Jo的大型纺织风格契如盐田千春,除绘画和雕塑,片中还有大地艺术及各种装置艺术。5.散落的人物最终汇聚一堂共同观展,反高潮与空镜收尾令人想及安东尼奥尼。(8.5/10) |
|
B+. 像极了前几天在戛纳赶论文的我。生活哪有什么“好戏”,只有频频抓狂,淡淡无奈,哭笑不得后仍要硬着头皮的“到场”。2022.5.27 Lumière |
|
没有前史、仅凭此刻便如此鲜活的人。 |
|
Lizzie送走鸽子的那个当下,脸上残留着些许不舍,于是她再次质问房东热水器何时能修好。在人物情绪爆发前的那一刻,镜头看向三只陶塑,有几秒钟十分细微的难以察觉的抖动,但还是太过明显。电影的问题就是太明白自己的预期是什么。片尾字幕滚动时的音乐,透过音响向桌子传来了丝丝震动,我猜想雷查德想捏在陶塑上的笔触理应是一种意外。 |
|
摄像机在移动中不断调整,放缩,总是试图以最正确的距离拍摄女主人公Lizzie的泥塑的一幅幅草图,与此对应,它也以惊人的耐心,总是以最正确的镜头宛如列举般细致地摄入完全平凡而琐碎的生活里的人与事物,与女主人公从事的艺术相比,那些家庭琐事想必既与自己的生存息息相关又庸常到完全无谓的地步,可是在老掉牙的赞誉与司空见惯的交际面前,艺术本身也陈腐化了。即便如此,单是在开头一个缓缓的摇摄里,我们就确实已经看到越过Lizzie桌上的艺术泥塑那边,在泛滥着白昼平淡无奇的微光的门外场地上有几只鸽子在地上啄食,在片尾,是那鸽子忽地从孩童的手里飞出——这不正是电影的运动吗,它越过重复着日复一日无聊对话的人群的头颅与惊叫,在瞬间垂直贯穿了沉闷凡庸的世界,又从一个近于精神失常的人手上飞向广阔的天际,倏忽即逝,无影无踪 |
|
消融了孤独的介质,生命的振幅不再摇摆不定,猫咪松弛的呼噜,闯入心房的鸽子,生活作品的坐标似乎在出窑的那一刻被重塑,它的样貌永远不会和你的预期相一致。威廉姆斯艺术家的位置并不重要,她的身份无需诠释和注解,我们在观察她一举一动的同时也在颠覆着对她的印象,这就是(可能性)的艺术。雷查德利用影像对状态的回溯已经炉火纯青,如郭共达一样,探寻事物本身(亦人赋予其最纯真的样子),没有对抗、没有尖锐的话语,叙事的目的被进一步削弱,因为太过了解它曾经的样子,所以当它到来时却又不为所动。制造艺术品,就是在为一段时光做准备,它与驱车购买热水器别无二致,在每一个时刻,我们都被固定成某种运动的状态,并渴望将其滞留保存下来。强大的、不会随波逐流的、接近个体永恒的创作,每件艺术品精致的外表下是未经雕琢的生命自然。 |
|
如同和Lizzie共同经历一场中暑:虚弱疲软的肢体,长久的出神间隙,晕眩突如其来;而结尾落日染红的天空则宣告病症的缓解。对雷查德的赞叹永远出于其对功利的拒绝,强调艺术家的物质性而非对其精神世界的过度攫取——居住、工作与社交环境的混淆,对衣食住行的细致侧写,足以补全她的敏感、消极、迷惘与祈盼。因此,点题式的飞鸽意象则成为唯一的败笔,期待更为坚定的雷查德。 |
|
看完以后居然还蛮喜欢的,与人物共情了。这是怎么回事 |
|
莱卡特总是能把流俗的符号拍出诗意,欣赏她的幽默感和对影像的构建能力。既然伤口不该碰水,又为何要执着于淋浴呢?大概是因为伤口早在不知情的时候就已然愈合了 |
|
“你用无限随心深刻 来造迷人玩意”;它似乎规避任何发生于现时世界的分歧与争论,更不细究“Lizzy”更为真实的生活处境以及行动逻辑;而全身心地捕捉艺术创作当中的常常疯狂、突然偏执、间歇崩溃与偶尔欢喜。无论在哪个时空与背景,角色都在其所建构的世界之下,尽情唱游、跋涉探索,也同样不受任何束缚;从始至终都坚持这样的承诺,受用的人或许会持续受用,并在其中找到最安心的慰藉。 |
|
# 75 Cannes 主竞赛# 心中影后已出!威廉姆斯将如此难以驾驭的一个复杂角色演活了,孤独,严肃,偏执,温情,夹杂着神经质却有着独特的审美和创造力,数度令人想起当初的影后角色伍尔夫,但却没有一丝绝望和悲伤 |
|
- 莱卡特试图交织庸常现实与艺术创作的冲突,但电影似乎未能在二者的纠缠中提炼出属于这种贫穷的形式,换言之,艺术品在这里或供人small talk,或反射家长里短,但总是不被真正看到,即便莱卡特对此有讽刺之意,人物和影像只能在松散中艰难度过日子。 |
|
你可以说在grad school里为了项目头疼烦躁,和房东passive aggressive撕逼,或者被扯入家里的一地鸡毛就是平凡的人生,但人生不会有折翼的鸽子展翅高飞——看了一整个电影的枯燥琐事如果只是为了结尾那点所谓诗意的小确幸也太没意思了 |
|
75e第五部, 赶上了首映。在所有主竞赛电影沉重的主题中间,这是一部“轻松”的电影。小艺术家的创作压力与生活琐事,担心自己不够creative的却还要show up的普通生活。尽管只是一只鸽子,也会stressed out,但是一切真的没有你想的那么坏。(个人还是挺喜欢,不觉得沉闷,反正观众笑的挺开心的 |
|
很寡淡 无感 |
|
3.5 对于莱卡特来说可能是偏向更为个人生活体验的创作(因此也显得minor?),角色的状态流动替代了明确的叙事,因此有了生活的呼吸感。从这部开始更加注意(和着迷于)小米的表演。 |
|
匀速影像 舒服~ |
|
8.2 艺术家的创作心境,听起来就很难拍,莱卡特的方式是拥抱观众视角下的庸常,以"开展在即"这样一个实体的概念替代抽象的构思,并在主线之余平等地略过创作者群体的每日工作,构建出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任何的冲突都终将释然(尽管鸽子的意象还是太刻意)。 |
|
截取了一个片段,没头没尾,导演也无意去介绍首尾,艺术和生活的夹缝中是什么?我理解有一瞬间利兹是在个人展和鸽子之间犹豫不决的,或许她没有那么自信于自己的艺术,相反想与自己的生活和解,或者仅仅表达对生活以外的自由和惬意的向往,最有趣的是自己认为完美的作品和被烧坏的作品对比那场戏,她突然理解了不完美的意义,紧接着就是拨电话骂了室友一顿,这是全片唯一放下负担的时刻,也仅仅这么一瞬而已。画面构图和声效一如既往是莱卡特的特长,突出的环境音把人拉入这段生活 |
|
D+/ 依然是可喜的独属于雷察德的角度,但是实在是没觉得这次的方法够奏效。 |
|
边际关系也是关系,疏离也是条路。。。 |
|
#Cannes 75# 大概是本届最大踩雷,节奏一平到底,运镜缺乏变化,人物单薄呆板。忍受了两个小时美国人的simple English后实在忍不下去。跟其他主竞赛入围电影比,简直无病呻吟和无趣到可笑,凭什么能进? |
|
莱卡特的主人公总在流浪,没有热水,没有自己的空间。因此展览给了她一个虚假的家。 |
|
观看着艺术家鸡毛蒜皮的日常,感受着艺术家的焦虑情绪,还替艺术家的作品是否能够安然无恙成功展出感到担心。 |
|
莱卡特用最冷静和温柔的笔触讲了一个(略微)可悲的、焦虑的、普通的艺术家的故事。仿佛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略微)可悲的、焦虑的、普通的艺术家(人):困顿于日常,迷惑于妒忌,深陷于焦虑,陶醉于自我。焦虑既可以是艺术家的灵感源泉,也可以是杀人于无形一锅温水。比起温蒂和露西那会,题材的确是中产了一些。但仔细看莱卡特在小米身上雕琢的笔触,她仍然是那个细腻、怜悯、永远与角色平视,且女性主义的莱卡特。 |
|
“可以搞艺术但是没必要” //在一定程度上搞艺术和搞生活总是会被视为两种比较对立的存在 似乎搞艺术的人十指不沾阳春水 搞生活的人充耳不闻丝竹声 但人终归还是人 不能做到这么极致的提纯//或许灵感和那只鸽子一样来去无踪也不定时 就剩下两脚兽心里牵挂也想来支烟 |
|
10++/10 #NYFF 莱卡特的视角依旧朴实而不失灵动,真实却饱含温柔,作为巴德学院的驻留艺术家,她显然将其生活化的观察融入进了此部作品,不加修饰地展露“艺术家”的“日常”以复杂化“艺术”:通过对不同媒介的工作室的展现,“艺术”重新回到了其“过程”和所必需的“劳动”(或生产),平等的观看/被观看,其对“手”的注视又赋予必要的亲近。她眼中的艺术绝非精致或中产的,而带有浓烈的生活质地,正如最后她将个展空间构建为一种杂糅着家庭纷争,恋情,孩童般好奇与社交等等的复合空间。她带着幽默的口吻,灵巧的调度,与颇有质感的影像风格来令“艺术”回到生活,回到你我之间。当女主带有油漆的手轻抚鸽子的头时,正如她塑造黏土的手,艺术的“灵气”被释放。通过对姿态的凝视,对琐碎的重构建,对周遭的“态度”与“参与”,令“艺术”在场。 |
|
睡得天昏地暗……没趣啊,太没趣了。 |
|
浴室里的热水没有她运来的轮胎重要,画室里的展览没有他挖掘的地洞重要,鸽子在他处是用来狩猎的猎物,在此地却跟我的生活一样需要悉心地包扎。兽医说,这只是一只鸽子。工人说,只因窑炉里温度不均。房东说,只是需要一个零件。他们怎会知道,电视收不到某个频道,桌子上没有了奶酪,都会崩溃的心情。 |
|
放过别人放过自己,就算是家人,也有人家自己的生活方式。 |
|
艺术院校生活祛魅,太多艺术了 |
|
A pigeon sat in a box reflecting on existence. |
|
习惯了改编剧本那种动不动抓狂焦虑崩溃的创作经历,这种淡淡的情绪,其实是创作过程中最理想的状态。 |
|
看到后半段才慢慢想明白,这是一部关于情绪的电影,焦虑感通过生活琐事的劳烦和展会在即的焦灼以及它们的交织表现出来,确实是很有想法:不必为了生活,艺术和鸽子而焦虑,它们都会在不经意间自愈。莱卡特很擅长在无聊的生活场景中传递情绪,而且结局偏爱happy ending。 |
|
雷查德与雷蒙德联手打造的「新」电影(艺术)向来不容易被「老」观众把握和剖析。作为编导,他们会把领导们需要「视觉传达」的观念和讯息在银幕上设计得足够低调、奇丽和有趣。我们注意到,她所雕塑的「新时代」女性形象不仅能破除「男性凝视」迷思——拥有自己独特的观看之道,还能在大变局、大危机、大转折交织背景下拥有一定的政治远见和头脑——敏锐地在虚拟的「混合现实」空间里捕获/截获现实中的战略情报。水的情况越来越糟——事实上,雷查德10年的旧作《米克的近路》就已经观测到了女权主义与资本主义同流合污的苗头,并向继任「临危受命」的领导者发出了警告——这才是艺术家的工作和职责。幸或不幸,在《好戏登场》之前,有些振奋人心的项目要被无限期搁置,有些《忧郁女孩》要被「不可抗力」毁掉,有些「折翼天使」尚可被创作者回炉重造。 |
|
看了十分钟才发现是米歇尔威廉姆斯。Q&A导演来了。犹记得上一次她来是《第一头牛》Q&A,米歇尔威廉姆斯作为moderator一直打趣导演没给她角色,这不这次就是主演了。电影很闷,没啥意思。 |
|
很喜歡。尤其是對於生活節奏狀態的描繪,結合小米的表演有一種沈浸式的享受,非常卡佛式,卻又帶著戲謔感。第一場戲如果有留意,其實「鴿子」的意象已經出現了,鏡頭從小米的背影搖到工作室外,剛好一隻鴿子落下來在地上啄東西,一個微小不易察覺的伏筆。「鴿子」的意象也對應著弟弟說的,要傾聽土地的聲音,因為「它們都會說話」。所以從夜晚鴿子的入侵被貓弄出來的聲音驚醒,到以為鴿子的聲音狀況不對去看獸醫,再到結尾一鏡配音響起的鴿子聲,聲音改變了她的創作。結尾她走出來仰望天空,風搖曳樹林的聲音,讓她「走出」生活,不再把創作侷限於生活的不愛的角色(把父親與鄰居的樣子做在人偶臉上),萬物自然的靈性與美,才是藝術。這是肖恩的意義(他的特殊創造力)也是萊卡特想要歌頌的事物,在這一層與她以往的作品聯繫在一起,但又跳出來一些。 |
|
Not a lesbian movie but everyone is a lesbian |
|
在关于日常和流水的每次举手投足之间都投射出了异常迷人的气晕和质感,艺术与生活的那些混乱更像是让人心烦意乱却又爱不释手的鸦片,创作与灵感来得又总是急促且惊心动魄,让人只顾着惊叹与焦虑全然忘记了纯粹的驻足欣赏和赞美,就像那只数度闯入的鸽子,就像两人远离尘嚣的背影,就像那场就算路过也很想要进去参观然后感叹色彩与才华的瓷器展。Reichardt and Williams kill!!! |
|
还是很好的莱卡特啊!一些非常细腻很难言传的小心思,扰动着关系和氛围,也扰动着创作和生活。完全反戏剧性的结尾段落,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吧。真的应该就叫“好戏登场”。p.s. 字幕组赶紧歇了吧,别瞎翻了 |
|
82/100 艺术与生活无异,拒绝真正“提炼”,尽是缓缓雕琢。这次缺乏明显的美国特性,莱卡特在探索新的方法。最好的艺术家驻地电影。 |
|
7.4(3⃣️),不及Kelly的前作,但我仍然喜欢她的作品散发出的轻盈的忧郁与深沉的质朴所混合的气质。聚焦于艺术家展览之前的漫不经心的日常光景,当艺术与精神的永恒之美被杂乱的现实一点点剥除,来自家庭,工作,与生活的庸常细节将暗藏在光鲜充盈表象下的无奈与焦躁刻画得愈发清晰。Kelly真诚又平静地凝视艺术背面的丑陋与平凡,剥离华美滤镜之后,喜怒哀乐被直白又内敛地置放于重复的狭小的空间,琐碎的无力与其携带的随时崩塌的危险在时刻要挟着影响着个体。这是我们身为人的困境,但在这样的樊笼之中,Kelly又温柔地抛出了迷人的可能性——我们仍可以被生命与美丽所吸引和振奋,继而延续抛弃我们又支撑我们的某种永恒的力量 |
|
和导演以往作品一样,感受得到她的细枝末节,就会有一丝欣欣然。小米在她的镜头里从不是在演戏,是生活在里边,甚至会想象也许温蒂和露西里的女孩长大了就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