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佳嬿分享半边耳机给吴慷仁的时候,我以为他们要一起听last dance。 |
|
马主委这个角色真的绝了,一直都是一个有自己思维,非常有思想的角色,完全演绎出了饱经风霜仍能心怀阳光。为了救孙女可以跪下放弃尊严,知道孙女信仰别的宗教说的是只要善良就可以,到后面更是非常清醒,完全是经历坎坷但内心坚强且智慧的老者。 |
|
想问一下,最近的台剧怎么全是吴慷仁和林心如?台湾是没人了吗……感觉一直在看他俩演的戏(−_−#) |
|
台剧这几年和奈飞合作的飞起啊,真香 |
|
不得不说,湾湾拍这种题材还是很有质感的。看看之前的谁是被害者就知道了。这是真正的「台湾犯罪故事」。 |
|
相较于日版,台版更注重人物刻画,毕竟电视剧时间更充足,但与此同时也有个弊端,节奏略显温吞,1.25倍速刚刚好。不得不说吴慷仁的个人魅力还是挺强。 |
|
吴慷仁的表演是好的,但这电视剧就很一般,内容上没有新意,乏善可陈,如果不是因为他还有几个配角的表演有打动我,三星也不想给。不是说画面拍的像电影就是高水准,情节始终是与表演并列重要的部分。以及我真的很不喜欢这种虐杀女人的剧情了,我当然知道现实里是有这样的故事,但是到底展现哪一面很重要,这些剧情里这些女人完全是工具,为了完成博人眼球耸动人心的血腥画面罢了。为什么影视剧那么爱“杀女人”,因为这其中有色情凝视和可以编排剧情的点,一个经常去夜店的男人死了你也加不上社会对他进行人格抨击的剧情甚至他去夜店都没什么好说的,所以以为这样的剧情是在替女人平反吗?根本没那个意思。就像是剧情里的电视台一样,作秀罢了。 |
|
我想知道 你们是怎么做到一小时十集的??? |
|
怎么办。越来越喜欢林心如。很有脑子的亚子 |
|
只能说这部剧上映太晚了,梗都被现在的悬疑片用烂了。悬疑剧经典套路之第一个凶手绝不是凶手,可疑角色是烟雾弹,满怀负罪感的替罪羔羊,凶手有童年阴影或从小反社会人格,尽管知道了凶手也定不了罪。。。看一部剧仿佛看了烈日灼心、非自然死亡、窥探、摩天大楼、追凶十九年…… |
|
(看的是試片會… Netflix內部和影視從業者給的評價都很高…
Netflix在Tw投入大量的行銷預算,首映會/發佈會/實體裝置展覽…
幕後各種坎坷… 五年多來,換了N輪導演/編劇等等主創團隊…
也許會被吐槽 劇情不夠緊湊/推理線不夠燒腦,但只能說,最後定稿的編劇團隊,真的盡力了… 為了揣摩主角的''變態心理'',大量查閱殺人手法和刑偵資料,差點自己也去看精神科🤦🏻♂️…
(想要踏實做影視,做精品,太難了…) |
|
剧情实在是不怎么样,用两三集就能讲清楚的故事硬是拖了十集,推理部分几乎全靠反派自爆,三星主要给导演的悬疑氛围营造外加吴慷仁和大boss的演技,柯佳嬿这部戏份很少亮点也不多,甚至和吴慷仁的cp也没什么嗑头 |
|
觉得这部剧又能吊打的,劝各位真吃点好的,滤镜别太重。 |
|
允慧给晓其耳机的那一刻,我以为lastdance要响起来了,莫名串剧。 |
|
剧名对福建人太不友好了。 |
|
为啥怀疑陈和平是凶手了,还不监视他 |
|
如果最后陈和平被刺杀,媒体记者们蜂拥去围堵、记录刺杀者,而把陈和平冷落一边,这个画面应该会更有讽刺感。很多人不喜欢这部剧明示线索削弱了悬疑感,但我倒觉得创作者应该本来就没有把悬疑当做第一要素,人性的复杂和新闻媒体的底线与责任才是首位主题。结尾郭晓其成为律师突然觉得一下子穿到了《我们与恶的距离》里的王赦,“我相信真相会自己找到回家的路”,不管是媒体还是司法,都希望黑暗中能看到这么一束光。 |
|
中间有不停的按快进键,还是一口气看完了。关于报社的布景也太不90年代了,除了用手机之外没感觉到有什么年代感。演技全员都发挥得蛮好的,剧情上完全不是巧妙的推理,一开始也没把所有信息给观众,所以想要感觉到推理的悬疑感那肯定是没有,抓真凶靠嘴炮和意外,最后boss靠自曝。拍的很商业,很流畅,不枯燥,但不精妙,如果对剧情要求严格,那可以说剧情等于胡扯八道。虽然柯佳嬿二番,林心如特出,但是就人物成长曲线和戏份来说,女记者才是女一号。这部剧,很有网飞算法感,每个特点都是现在大热的。打发时间可以看,作为说普通话的剧,边干其他事边看也能听懂。 |
|
吴慷仁很帅
后半部分不太行,明明知道凶手的身份了却拿他毫无办法,很无语,而且结局还靠凶手自爆 |
|
检察官教警察破案,警察也是太废柴了,剧情大部分都在人物身上,对于案件没有拍的很紧凑,但是质感还行,故事差了点 |
|
3.5 有赖于百万字厚度的社会派推理原著,这部台剧从剧本概念到制作拍摄,都布满了巨细靡遗的细节,做出的社会观察聚焦、透彻。剧中将电视台与悬案深度绑定,凶手的无差别行凶,是为了做电视上被注目的“演员”,霸屏大众眼球。这种自恋的动机,就是对社会媒介境况的提喻。林林总总的事件归结,都是在讲说,我们的世界因媒介形式的多次迭代,导致人在信息感知和思维模式上发生了改变,进而导致价值体系的崩毁/重组,世界已是“注意力的世界”。虽存在节奏冗长拖沓、过度表演的问题,但本剧仍是非常推荐一看。 |
|
柯佳嬿按下随身听的那一刻我以为音乐要响起所以暂时将你眼睛闭了起来…… 林心如宛如还在演肉丝妈妈…… 但是吴慷仁从宝宝长成男子汉了 |
|
有评论说怎么台湾拍来拍去就林心如吴慷仁,我寻思这俩人不就能吊打你这一大群废物演员吗? |
|
马伯伯角色完成得最佳。反派真不行,都是一眼就透底,记者和心理医生也是同样只有个身份标签,林心如不妨给自己加点戏,或许还有趣些。对媒体的公信和影响,程序执法的追究只做到了搭个戏台,没抓住要害 |
|
不是悬疑就一定好看,故事本身的支撑力就不够好,细节也是让人不忍直视。第一集的玩游戏,还要检察官自己亲自上阵,还要自己在案发现场解释刀上指纹。吴慷仁的演技一直是情绪至上,这也是大多数台湾演员的通病,喜欢洒狗血的大鸣大放。直观的是说:个人讨厌吴慷仁的脸,从来就不觉得好看。其他脸谱化人物设定和简单的剧情,近几年套路的切近特写的拍摄手法。对比最近看过的电视剧“重启人生”,就知道这部电视剧有多普通。想念你,台湾妈妈桑,张艾嘉吴大维,有些连名字都无法让我想起来的电视剧,就是台剧现在的处境。以为自己很不错,但其实很俗套。 |
|
林妈妈终于尝到了烟灰缸的味道了hhh |
|
还是喜欢吴慷仁演妈妈桑 |
|
沈嘉文和弟弟下线后,剧情逐渐离谱。非得死这么多人吗?意义何在?破案破得全靠罪犯自爆……
最喜欢马伯伯,有大智慧。 |
|
emmm弯弯真的应该学一下大陆的24h盯梢技术(此乃必备技能) 还有,完全忽略了刑侦手段不会查案的吗??在等啥等啥??就等着凶手玩心理战自爆嘛,就等着被害人在床板上写凶手名字嘛,明明证据家里到处都是🙄🙄这部剧真的不是在黑弯弯的司法部门么???这剧情真的浪费了阵容 |
|
看到第三集,感觉是比较偏所谓“社会派”的风格,更偏重人物和社会心理的刻画,估计女记者和女心理医生会成为破案关键。
估计错了,整部剧都是玩心理的,警方有的永远是间接证据和猜测,关键线索基本都是凶手心理崩溃自己暴露的(某种角度到也算是心理医生帮助破案了)到后面已经像是超英片蝙蝠侠和小丑了,可惜的是反派小丑有点脸谱化少了点魅力。另外,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的,最后一幕拍得像《我们与恶的距离》前传。 |
|
这不比那个他是谁好看太多了吗,他是谁到底拍的什么玩意 |
|
电视为王的时代,纸媒在与视觉新闻的竞争中败下阵来,甚至沦为被利用的工具(如路妍真指出),报纸销量以收视率的身份登场,让杀人与自首有机会成为预先彩排的媒介事件。当电视被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主观色彩之后,新闻似乎也就成为了某种布道传教的工具,宣扬的主义被吸收被传播被模仿,真相远不及情绪重要。如果说《与恶》是让我们站在边界线上审视人性的黑白与复杂,那《模仿犯》更像试图让我们更好地找到站位点,司法正义、新闻伦理、民众素养,要如何实现制约以平衡以及平衡以公正。当然这些主题放在如今确实有些陈旧,不过好在本土化改编做得很好,吴慷仁稳定发挥。 |
|
剧情怎么可以如此儿戏如此俗套又如此拖沓?柯佳嬿演技那么好但戏份加起来也就半个多小时,导演是怎么舍得的?
即便如此还是愿意给三星,纯粹是这些个演员的演技太好了,太他妈好了都(林心如除外)。主播的头被砸稀烂的那几下我真切感受到了心惊肉跳,虽然知道死的人很多但还是有被吓到,心跳漏了几拍。
吴慷仁这次演的一般般,可能因为演的是好人?(囧)
另外,这次彻底记住了姚淳耀,演技好到我觉得这个演员一定多多少少有些变态的地步…… |
|
满怀期待,却被喂了一坨…要推理没推理,要常识没常识,要变态甚至都不怎么变态,你搞个大尺度人体蜈蚣也行啊…装模作样还探讨什么新闻和真相,实在太拉了。全篇最亮的,就只有玩了121次的最终幻想6…太难看了 |
|
没有骗你。真的很难看。 |
|
哇这老刑警就这能力能一直干到退休啊… |
|
鏡頭語言不會騙人,對凌虐女受害者的展現沒有必要,非常獵奇且惡意。人物刻畫扁平。兩顆星是給柯佳嬿和吳慷仁。 |
|
这部好适合当《我们与恶的距离》的前传啊 |
|
看似拍得很深很严肃,实际很浅 |
|
办案和杀人没有逻辑全员神游结果冷不丁爆发把人头送掉,拍摄虐女情节毫无必要地重复且详尽至极同时全程提个完全没有内容只有名字的女性节目当赎罪券。最后两集放四遍男主的痛苦蒙太奇只会增加人想快点把电视关掉的欲望。看得出来是想模仿某几部影视作品,结果硬凑出来一部二倍速全程滑手机都不影响看剧情的史诗级无聊悬疑剧 |
|
真的很日式推理,每一个人物都很机械,工具人,作者先想好了“嗨,我要在这里杀个人”,然后逻辑不管够不够,人就死了??而且都2023年了,我真的很讨厌用话刺激凶手凶手就会自己招供的桥段。日式推理的优点就是气氛比较足,看得出导演很尊重原著,检察官孤勇又悲壮的形象真的很一厢情愿。另外,作为媒体从业人员,真的存在像陈和平这种享受操弄公众情绪的媒体人,我就见过几个,都是男性,都是不能文也不能武,一无所长,只是在那个位置上,心够黑,能搅得起水花,但也是人品差,倒最后连在意揽功的领导都会不齿,或者被出卖,我以前就觉得其实应该有一些职业心理测验什么的,防患于未来。 |
|
三星半 前面还挺精彩 后半段稍显拉胯 万万没想到 检方都进去一个了 真凶还在外面搞节目 最后会按还要靠凶手自认 然后突然就被捅死……
另:女主给男主戴上耳机 摁下步步高播放键 真的觉得下一秒会响起—所以暂时将你眼睛闭了起来 |
|
相当降智,并没有把创意点执行好,很多镜头都是为了拍而拍的废镜头,全员演技都十分想当然,心里蹦出十个郝蕾同时开嘲讽都不够。 |
|
明明是一次性放出的网剧,为什么节奏还是这样拖泥带水 |
|
所以对涉案嫌疑人不布控的吗 |
|
说难看的建议背诵默写《他是谁》全剧,相近的背景,一样是连环案件,这里的角色有亲情,有信念,有秘密,有温度。不是主角一个人的独角戏。 |
|
这个卡司,拍成这样….很难说不失望。题材老旧,说他是悬疑剧其实开场就能猜到坏人是谁,全片充满陈词滥调,对于有心理创伤的正义检察官和职场女强人的角色刻画太脸谱化,讨论人性的方面也略显不足。后面算是渐入佳境吧,但也没比前面好到哪里去….而且个别演杀人犯的配角有点用力过猛。还有就是编剧你真的很喜欢让本来马上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女die,看到心如和柯姐领盒饭我真的无语… |
|
案子调查推进已经不能用烂来形容,胡建和的线是妄想揉进《我们与恶的距离》增加社会议题吗?真是东施效颦,一集一个小时啊!!!拍了10集啊你们这群废物! |
|
看到第十集还在想到底和片名到底有什么关系,搞半天原来是郭晓其模仿检察官。 |
|
一次性看完真的太爽了,柯佳嬿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