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演好像憋了一万年的苦水要一口气全倒出来,什么都想讲,什么也没讲清。平权议题永远有统战思维,人文关怀首先就是比惨大会。元素疯狂堆积,从低学历、北漂、东北、户籍制度、dd人口到卖血、乙肝、矿难赔偿等等,所有人都想关怀,却没有用心关注任何一个。开头低配newsroom,然后变成spotlight,突然需要立人物弧光了,职业友情二选一,画风一转就到了反歧视关怀乙肝群体。原来记者电影是个幌子。新闻报道没能解决的问题,电影也不能,但是结尾有政府早早替大家解决了,虚惊一场,皆大欢喜,原来生活如此美好。小资产阶级的伪善关怀也不过如此。 |
|
省流:我真的so sick of厌女导演。
感觉像一篇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了一个小切口的社会问题,安全得体,中规中矩,点到为止的毕业论文。处处有我不是药神的影子,男配和王传君长的也太像了,昏暗的灯光下众人在巷子里发声的场景也像…然而又没有那么刺痛、深刻、震撼、有力。最让我不适的就是苗苗这个花瓶工具人角色,作用就是撅着嘴看男主、给男主当妈喂饭、帮男主买报纸喊韩东你看,为什么导演要设置这个角色啊?有什么必要吗?选张颂文是提前押宝了,但是给张颂文的戏份也太工具人,就是扯工作证烘托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男主为了心中理想放弃头版,放弃工作,被房东不提前通知就赶出去,一个无论如何落魄都陪在身边的美丽贤惠女友,最终还原真相,buff叠满了,虽然想不到这个题材别的拍法,但是如此平庸还是有点失望。 |
|
张颂文一出场我就泪目了,看他风尘仆仆穿个旧皮夹克,带着报业黄金时代的气味回来,为自己失落的遥远的曾经真实存在过的新闻理想,哭。 |
|
年度华语电影预警,在电影院里哭成狗,年初还许愿过想看到中国的新闻戏,没想到下半年就实现了。在华语影人面对权力的倾轧都不得不集体噤声之时,仍然有人迎难而上,用电影为弱势群体发声,影史也一定会为他留有一个位置。 |
|
太刻意了…工具人苗苗一句“我们来北京不是来干这个的”太刻意了;白客冲着镜头笑着吃东西太刻意了;朋友离开北京的离别戏太刻意了;临近结尾处白客的演讲也太刻意了…就显得没那么真诚。
讲的也有点杂,本来讲记者为主体,聚焦报道真实与伦理道德,乙肝又变成主体,最后白客又结合自身来了一段身份认同的演讲,反而“真•主体”本身的报道显得没那么突出了。
中间穿插着纪实影像,临近最后告诉我们这些纪实影像也是后期拍摄的,就有种被骗了的感觉。
不过张颂文和贾科长刚出场的时候真好。
大波浪客串,结尾一首joyside ,一首大波浪,乐队实火。 |
|
前半段挺好。但小竹的设置分明是可有可无,当一个角色对整个剧情起不到任何作用时,这个角色就是极其失败的!男导演们一如既往的批量生产单调、乏味、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的女性形象,让人恼火!韩东提两个重重的行李箱在前,小竹两手空空在后,现实生活中不会是这样。她既不能作为韩东留在北京拼搏的理由,也没有主体性的价值,仅仅作为一个吸附形象存在。塑造了这样的女性形象,只能说明创作者们对女性的想象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后半段,用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傲慢话术,三言两语就说服了一直以来被歧视的群体,毫不费力就聚集了群体力量,未免太容易了点?整体显得头重脚轻。 |
|
开篇就提到暂住证,眼前一亮,让人联想到《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这篇报道可以说是我的新闻理想基石了😭现在回看,21世纪初期的记者简直是神,谢谢电影带我回到那个热血年代,矿难、代检、站街、医疗黑幕、行贿受贿,什么都能写,写了都有用,记者的笔应该是刀剑,而不是礼炮。 |
|
1.女主角完全沦为挂件
2.乙肝到底是个什么病?当医生在车里说出三项传染途径时,我心都凉了,那么这和艾滋病区别在哪儿呢?这一区别不挑明,没有给观众做好心理疏导,作为商业类型就是失败的
3.让理想主义者的坚韧成为天真,胜利成为奖励。 |
|
在我看来,电影有三种,一种是“怎么能这么好看”,另一种是“怎么能这么难看”,还有一种是“本可以很好看的”,这部电影属于第三种,最主要的原因出在剧作上,这么好的题材好可惜。 |
|
倒不是学药神,只是那隔靴搔痒的劲太像了。辛辛苦苦找一个又要过审又要满足现实主义需求的点挺不容易的,投机啊小心机啊算计啊都没啥,但你得拍的再好点啊~ |
|
除了结尾过于仓促非常优秀了,越来越严峻的大环境里能出现这样一部电影,做到了聪明的激流勇进,另对中国人来讲还多了一份千禧年的nostalgia |
|
“在这世上发生的事儿,有哪件是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呢?”作为一个报社几十年老记者的女儿,一个曾经怀揣新闻理想、考入中传,如今却离理想主义时代越来越远的记者,我从韩东初入报社实习开始,看得几度泪目。电影有遗憾的地方,但在国内能看到这样的题材令人敬佩。张颂文老师太棒,继风雨云后又见出神入化的演技,跟白客的师徒对手戏也很精彩,科长又圆煤老板梦。新闻和电影都有可能改变现实,希望以后这样的国产片能更多一些。 |
|
不平则鸣,不止不休。愿有一天当你被阴霾笼罩时,会有韩东替你发声,更愿今后的每一天,你我都能成为“韩东” |
|
导演与制作团队是真的挺厉害. 在表达、市场、审核等各方面之中做了权衡, 结果还是令人钦佩的. 3.5, 有几场戏实在不是我的口味. ( 科长演戏真不错! ) ( 感觉要大卖 ) |
|
4.5 结尾泪奔。众多不可说中仍有值得讲述的,时代表达非常鲜活。制作质量和团队堪称中国顶配。向导演和科长致敬。 |
|
质问乙肝病人为什么逃避问题真给我看笑了,尤其这还是个设定为对大众极具同情心所以撤稿的记者,非常有讽刺性。 |
|
张颂文和白客说,写稿子要理性,不要带有情感。但结局还是情感带动了理性表达。大体就是这部片子的题眼吧。(这种新闻精神可以申请非遗了) |
|
是部好电影但是配乐过度密集很影响观影,像“药神”一样的类型片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这种过度强调文本而忽视影像的趋势让电影变成一种工具,我总是相信一部好的电影是让每个人看完有不同感觉的 |
|
特别讨厌韩冬站在门外指责乙肝病人“懦弱”那场戏 期待值太高 又又又一次落空 |
|
要是这片子看了一半我就有事离开影院了 我会念念不忘 可惜我看完了 |
|
【平遥电影节学术放映】亚洲首映。是部题材难得、剧本扎实、真人真事改编的现实主义佳作。带领我们重回那个尽管艰难,仍有良心媒体、勇敢记者践行并坚守着舆论监督的年代,将新闻理想主义的光芒投射在当今这个鸠占鹊巢、指鹿为马、记者已死的纸媒祭坛之上。也意外地把2003年的非典照进2020年的现实。前半部节奏处理极佳,以矿难事件道尽底层百姓的血泪苦难与记者的暗访经过。后半部叙事重心转移为关注乙肝患者作为“人”的尊严,直击法律制度的不公,为他们发声。反标签反歧视,在当下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用穿插伪纪录访谈的方式去克制煽情的做作。演员状态都是对的,小角色也同样有血有肉,有自己的光芒。张颂文炉火纯青的演技尤为突出。作为处女作并不完美。但瑕不掩瑜,比《药神》好。需要有这样的电影。四星半 |
|
TIFF20,6.3/10,现实主义的选题挺好,有一帮大咖帮忙让影片整体质感以及音乐都提高了好几个度,把整部片子水准拉到及格线之上。白客前半段演的不错,后半段有点拉垮,宋洋和张颂文还是很稳,苗苗有点打酱油,贾樟柯客串的煤老板拿捏到位。内容上想表达的有点多,中间纪录片式的视角不断切入打断情绪,以至于最后的高潮部分仅仅变成“生理”上的高潮,达不到精神共情。相比影片本身,映后贾樟柯的QA反而更有趣些···· |
|
不知是致敬还是挽歌 |
|
哪怕没有给我署名,应该也是这个分数。喜欢这种和世界产生关联的题材,目前国内少有。 |
|
以道德立场的轻浮转变呈现道德困境是走不通的。煽情的手段粗暴且乏味,配角全被塑造为送主角走上神坛的工具人。立意深度可以和一则CCTV公益广告媲美,连一集《新闻调查》都差得远。 |
|
曾经的新闻理想对现实世界的推动,看的很激动。“你不要以为别人可怜,就没有错。做记者,同情心只会影响你的判断力。感想不是新闻,事实才是”2004年人活着讲什么愿望啊,无外乎就在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性之间,追逐着遥不可及的理想么?所以当看到张颂文一句“撤”的爆发、白客“有些事,我想做完”的坚持,已无关对错,我们明明有别的选择,为了改变,不止不休。“这世上的事,有哪件是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呢”乙肝群体被歧视的年代,也印证着任何年代的被歧视群体。它的传染性被夸大了,也巧妙映射了过去三年的现实折点。当《一亿人的反歧视主张》刊出,网吧里弹不尽的QQ消息、火车站飞起的版面头条,都绽放着骄傲与自由无尽的美。现实题材能上映真不容易,电影是对这个时代最好的期许,The Best is Yet to Come. |
|
选新闻主题,走写实路线,但由于不敢直白点明、塑造对立面,全程有种对着空气打拳的感觉。最后结局更是离谱,时间一到马上叛变表忠心是吧?? |
|
打三星是因为脚趾头也知道这个题上映不易。但是该骂的还得骂。从韩东要求撤稿开始,整个电影叙事急转直下。我就问,哪家报社在临签版前实习记者敢开口说撤稿?哪家报社排版是记者盯编的?张颂文的角色连个记者部主任都不是,他说撤就撤?他还能活着离开编辑部?一水差评证明观众也不是傻子。到底要讲调查记者成长之路还是要讲乙肝反歧视?韩东发了报道之后再被乙肝携带者暴打从而幡然悔悟重新定义职业伦理不能成立?头版发了一篇故事会就能推动体制变化?可别侮辱记者和媒体乃至官方的智商了了。幕后名单一圈媒体圈熟人,别说我说的你们不知道,不过最后扛不住压力摆烂了吧。能力不足甩锅审核。呸。 |
|
特别笨的导演就是这样的,既不轻盈,也不诙谐。 |
|
把代检报出来和后来再做人物报道哪里冲突了?为什么要撤稿?别家报社不是也在做吗?新闻记者是人民的包打听,而不是包青天,要做的是揭露社会现象。新闻要做的是不加价值评判的客观叙述,但特稿之类的可以掺杂记者的情感。把代检事件报道出来就会推动乙肝携带者平权了,后来再做个人物访谈之类的水到渠成,二者根本不冲突。
不用bgm就不会抒情了吗?所有情绪全都是用bgm强行顶起来的。
彪哥门前那一段太尴尬,别来这套。
小竹的意义何在?中间俩人在新家抱在一起像极了家具广告。
白客好帅!像一条小狗! |
|
作为曾经的社会记者,很欣喜看到这样一部以记者为主角的电影,同时也十分感慨:回望此前纸媒的黄金时代,不得不说,属于真正记者的年代真的已经远去… …也还记得当初课堂上老师在每个人心中所种下的新闻理想教育,也记得当时焦点访谈所写的“群众喉舌”的题词,但无奈的是现实环境真的是大变样,一声叹息…说回电影,一方面呈现了北京大不易居,同时也借韩东的调查报道展现记者真实生活状态。但核心主题其实讲的是社会里永远存在的歧视和偏见,比如学历,年龄,性别,乙肝等等,就如那句台词说的,“这世上有哪件事可以说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比起韩东的感性,其实黄江更专业理性成熟。或许为了故事发展和人物塑造所以刻意制造了撤稿情节。其实,做过记者的都知道,不用撤稿,后续乙肝携带者被歧视也可以用跟踪报道的形式呈现。 |
|
结合昨天爆出来的,新京报主编强迫蜉蝣离职的事件来看,记者这个职业近20年间发生了多大的剧变显而易见。张颂文饰演的记者形象满足了我从小到大,对这个职业所有的最好想象;白客有了代表作,他不再是王大锤了。 |
|
前半段铺陈了太多内容,北漂,暂住证,矿难,卖血,乙肝代检,新闻业内部的竞争与黑幕…到后半段只剩下关爱乙肝病人,像是卫生部关于传染病的科普宣传片,结尾太仓促,整体看下来感觉什么都说了但又什么都没说。有些台词和镜头太过刻意,苗苗和白客在出租屋抱在一起和白客被乙肝病人围殴躺在地上质问他们为什么逃避然后彪哥出来道歉这两段,刻意得头皮发麻。白客写稿的时候笔飞起来和最后报纸飞起来这两个超现实镜头,感觉像是在用一种拙劣的技法在表达一种并不需要这样表现的情感,因为剧情很简单(尤其到最后),情感也很简单,这样表现反而显得多余。 |
|
煽情之外从人物关系到事件到立意没有一个立得住的,打着反歧视的旗号把所有社会热点罗列一遍但丝毫不关注任何一个群体的核心诉求,何其敷衍。而且好久都没有看到这么直白这么尴尬的台词了 |
|
起了个不止不休的名,办的却是戛然而止的事。没有关系,一分钟也很厉害了。 |
|
一部讲乙肝的电影,2020拍完,2023年才能上,这事儿就挺电影的。 |
|
没有新闻了,也没有记者了。女性角色连功能性角色都不算,纯装饰作用。和彪哥最后见面的那场重场戏处理的太刻意了。 |
|
#77Venise地平线# 虽然剧情不算新,但是导演拍的有新意,真事改编,结尾和开头承接的特别完美,不留一丝痕迹,科长功劳肯定很大,可惜的是没看到科长扮演的煤老板,他说山西话时光顾看字幕了 |
|
【C+】范儿起的很足,真要开始就蔫了,最好看的部分反而是主角成为记者之前的部分。最关键的是整个故事就没啥阻力,男主摆出一副我干这个事情我好难我好苦我为你孤身走暗巷为你不变的模样,但细想,哥,您这每件事儿都不要太顺利吧?同时对乙肝患者生活困难的体现也非常不足,让人无法感同身受他们的苦。那么好的年代感营造。那么漂亮的美术和调色,那个印刷厂报纸哗啦啦从后景飞过的镜头看得我那么聚精会神。可惜电影最后仍然只是像一个我在blued约到的满身肌肉可一扯开却发现只有三厘米的男人。说白了,这里如今就是没有拍现实题材的土壤,任何想要狠艹社会的创作者,我们共同的命运是阳痿。 |
|
这个片子出色在对早期报社生活还原度很高,出乎意料唤起很多我刚进报社实习时的场景,那是纸媒最好时间的结束,也是最坏时间的开始。至于我,也是理想青年,也非名校毕业,也住条件极差的城中村,也有过一个实习老师,也什么都干过,卖过报纸,进过印厂,接过热线,在值班室等待选题,实习时也拿报社最高绩效,也跑过矿难,看到过尸体从矿井中拉出来的样子,也伪装自己进入某个现场,卧底过一些有的没的。纸媒时代最可爱的就是,你永远是一个奥德修斯,有一段漫长旅途,充满冒险,充满发现,但保持着高尚的思想和特殊的兴奋。这些如今已经非常遥远,遥远到几乎不相信它存在过,这部片子的故事看起来就像发生在平行宇宙,但它确实存在过。 |
|
记者应该是社会的利刃,而不是歌颂者,如今的新闻媒体,繁荣盛世,一片祥和 |
|
白客又不是不知道另一个报社在做相关报道,他撤稿有什么用?应该先发布再新写专稿。这编剧编的都是啥? |
|
不止不休,不负期待,好看的。演员都特别好。“反歧视”这一条估计能特别让人共鸣。以及,作为曾经报社记者的一员,很难不被触动,平媒的黄金岁月那么短暂,虽然自己啥也没干出来,但还好没错过。映后有个哥们儿站起来说,我是03年入行的,特想隔空击掌,这么巧,我也是。 |
|
剧本真的是时代的眼泪,再也不会有了。新闻理想早没了;深度报道不需要了也不能报了;什么头版不头版的报纸早没人看了;不休不止,其实已经止了。 |
|
“其实很多记者做久了,就纯粹把记者当作一个职业了,而不是理想,希望你不是这样的。” |
|
电影过半就沦为了乙肝科普片,主题整个跑偏。张颂文的角色作用不大,后半程直接消失了,苗苗更是彻底的工具人。几处情节设计的都挺刻意的,能别动不动就对标药神吗?当然在审查制度国家,在南方系几乎不复存在的今天,谈新闻理想本就是一种讽刺。ps不愿再看到女性角色沦为男友挂件的电影 |
|
前半段节奏不错,算优秀电影,后半段落入俗套,偏离重点。从客观公正的记者事业,新闻精神,变成了为乙肝群体发声。像是一个开头写的不错,写到兴头上一直偏题疯狂抒情的作文。
各人观点,记者和新闻更像史官和当代史,应该保持公正客观理智没有私人情感地记录那个事件,功过留与后人评。这个电影讲记者和新闻,却犯了大忌,煽动性太强,瞬间下头。 |
|
当印刷机器开始运转,铅字替矿井下的冤魂呐喊,帮污名化的患者去污。不做任人摆布的模特,宁愿在地上沾染尘土。比乙肝更可怕的病毒是歧视,比矿难更严重的垮塌是漠视。若新闻只是记录,没有同情。当记者只是职业,不是理想。便不会有可以失重的笔,可以腾空的纸。文字不是帮沉疴代检,而是帮社会换血。 |
|
新导演处女作加 1 星。电影本身 3 星半。主要是电影结束的太过突兀,和前半段徐徐展开的气质截然不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审查因素,几乎所有人物的故事线都是戛然而止,有些可惜……另外本片的摄影美术声音等环节都做的很好,但剧作环节上有一些明显的问题。但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导演的表达受到了干扰。相比之下,我们作为观众,再次感受到《我不是药神》的可贵之处,虽然也同样受审查制约,但时命运都能赶上。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命,希望各位主创继续努力吧。无论如何,摄影机不能停。 |
|
一直在用嘴說被「誰誰誰」歧視,除了泛泛虛指的無知群眾,連具體要對抗的「歧視」對象和戲碼都欠奉,淪為了一種「對白」式煽情賣慘。主角白客在報社裡其實也沒遭遇什麼同儕歧視,還有一個欣賞他的黃江——劇作是最大問題。最大亮點是張頌文,如果他的戲能完整一點就更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