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世界最可恨的是:谁都没有错,而谁都有充足的理由犯错。谁都不是坏人,你谁都不能恨。 |
|
这真是一个 Fuck you very much 的故事,就像它的这句台词。大家你我之间互相只想fuck 来 fuck 去,到最后都不知道到底被什么给一起 fuck了,冤无头债无主。又想起了去年的《蛮荒故事》,你不知道自己的世界哪一刻就分崩离析。有的人崩溃是惨剧,有的人崩溃是闹剧,许多人崩溃却是默剧。 |
|
看了两遍,Douglas最后的Falling Down,反而冲淡了社会批判的沉重感。 |
|
Losers若是一发飙,能叫城市抖三抖,一部整个过程从此暴力、反讽的电影,看的时候感觉有些小小的畅快,但是之后就是一阵悲哀了。 |
|
另外一层意义上的双雄会,大量的对比元素运用是其亮点所在。欣赏这样一部电影需要你拥有一对好耳朵,以及对色彩光影的敏锐辨析。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观赏这部电影还需要一颗平静的心。不要总是想着世界的罪恶,人的堕落并不由外部因素决定,这是这部电影唯一的教育意义。 |
|
通货膨胀,黑帮横行,打劫抢劫,食品质量,种族歧视,经济低迷,政府腐败,失业严重,医疗系统,枪支管理,the man is falling down,实际上在影射 the American society is falling down too.然后当人们指责社会的时候,社会说“我是坏人吗”。另外,我真觉得道格拉斯在里面是影帝级表演。 |
|
7/10。没有展现男主角压抑的过往,反倒让暴戾的行径显得不可理喻、难以认同。至于警察那条线就更薄弱了,感觉有点多余。开头堵车那场戏拍得不错,运用蒙太奇繁复的叠加传达出焦燥不安的情绪,但整体爆发力还是低于预期,基本靠配乐衬托。PS:作为一军火专家,你居然连火箭筒都不懂怎么用。 @2014-03-20 08:30:44 |
|
92年洛杉矶暴动后的某种“反思”。冷战后的军工萧条、婴儿潮一代与里根时代的境遇对比、所谓中产生活的虚伪与困境、族裔冲突、虚假的商业宣传、性别和同性恋歧视,等等等等。 |
|
还是央六的名字贴切 "崩溃" 每次按照央六的名字看剧情都得找半天。。。 |
|
开篇的烦闷程度让我想起八部半。临退休警官的老婆神经兮兮让人受不了。 |
|
力道有余,深度不足,流于表象,缺少一个合乎情理的解释;开首的第一场戏不错,纳粹主义分子那段实在是嚣张的过了头。 |
|
看来道格拉斯不光大腕、社会成功人士演的很好,演屌丝演的也很上手嘛。这片除了结尾,走的其实是黑色幽默路线吧,抑或是我笑点比较低? |
|
第一组镜头实在是抄袭的很严重... |
|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可以推为舒马赫的最佳。PS:开头的堵车让我想起了戈达尔的《周末》... |
|
第一场戏让观众也很焦躁 |
|
A spot-on demonstration of anxiety-ridden urban life where the personal will is suffocated by stifling rules. The extreme actions Michael Douglas takes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serve as a fantasised outlet for such suppressions. The film bitterly mocks society's inability to recognise human needs, which renders itself simultaneously exasperating and amusing to watch. |
|
I'm fucking pissed off too. |
|
how it happened from the start to the end. social presure makes a man should be wealth but not anyone could be. let them go, please |
|
曾是受害者 心中满是疑惑和不解 终于在关键事件的触发下爆发 不再做受害者 他为了答案而伤人 就算是死也不必怀着困惑而死 他不是暴力倾向 是困惑和困惑导致的愤怒影响了他的思绪 他无法再理性 这片不应该叫Falling down 就应该叫城市英雄 Hero of the city |
|
三星半,狗急跳墙,正常人对社会阴暗面的自我宣泄。该片不像是乔.舒马赫的风格,该角色也不像迈克尔.道格拉斯所擅长的角色,影片偏cult,主角缺少一个类似于《稻草狗》那样爆发的过程,而是在一开始就已爆发,看似合乎情理又不合乎情理。 |
|
其中对于武器的描写印象很深刻,所有的武器都不是主人公自己所有的,他从一个个接触的人手中拿起武器,像滚雪球一样,把自己的怒气发泄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这样的人是压抑的,不能说完全是社会造成的,但想想如果我们的无奈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社会会更加无奈。 |
|
被这个不能习惯和融入的生活毁灭的一干二净,将就是可以活的,纯粹是不行的...杜瓦尔到后面有点德尼罗演戏的感觉,难道顶级优秀就是要那样演? |
|
这算不算breaking bad。老派的电影;是不是老电影把好故事都拍光了,所以如今才充斥着几个空洞无聊的大片模板的复制品。4分当之无愧,情绪震撼加1分。有些评论说主角动机解释不足,其实那是观影者还太年轻,生活经验不够。了解中年危机滋味的人会觉得本片解释得足够多。看电影真是功夫在诗外,最近看的新片《断网假期》就是如此,不了解美国社会主要焦虑的人会觉得它东拉西扯、浅尝辄止。还有评论说配角老警不应存在。其实老警是主角的对立面,两人的处境是镜像的,有些地方相同有些地方相反。 |
|
成年人的崩溃,或许只因为一场堵车 |
|
气氛压抑。已离婚并下岗的技术人员为了给女儿生日送礼物,穿越贫民区,途中被压抑的情绪爆发,砸了杂货铺、打了墨西哥混混、威胁了汉堡包店、杀了法西斯店主、教训了高尔夫球场顾客等。退休前最后一天的警察追查到了主角,在妻子家追到了他,因为怕他射击而当场击毙,但其实主角只掏出了一把塑料枪。 |
|
这个世界最可恨的是:谁都没有错,而谁都有充足的理由犯错。谁都不是坏人,你谁都不能恨。——乌祖啦 |
|
这电影实在巧妙,看似只是警匪片,而且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但融合了诸多主题,内涵极其丰富,但内核又很明晰:由一个人的falling down,到一个城市的falling down,再到一个society的falling down,正是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 |
|
讽刺的片名,主角根本不是英雄,甚至称得上是个反派。生活和社会就是这样,每天都在改变,而不变的是压力和不公平对待。既然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在一个国度里,就得按照游戏规则来玩,如果你决定不玩了,很多人会精神上支持你,但也仅此而已。主角的家庭破碎,原因是在于他自己,他没有零钱,或者超过了贩卖早餐的时间,这也不是别人的错。主角这样的人现实里有太多了,全都憋心里,如果有一天爆发了,全像主角那样做事,看看有谁会把他们当英雄。电影本身非常优秀,中年人必看的经典作品,道格拉斯和杜瓦尔都有精彩表演,情节也扣人心弦,很让人有代入感,不愧是同类电影中的金字塔。 |
|
给白人白领出气的片子,堵车、有色人种、流氓、服务质量差,在种种生活场景下把主角的胆量做适度的夸张,完成平时不敢做的壮举。只杀了一个纳粹,勾勒出美国白领微妙的政治立场。MD的演技真好,跑上码头的步姿,混杂着知识分子的运动不平衡、父亲见女儿的急切,还有几分癫狂。最后一幕剧力十足。 |
|
还有些意思,死左都可以看看这片. |
|
7.5,比较像托尼斯科特的电影,重点在于负面情绪的输出,很多美国社会问题借由迈克尔道格拉斯演的主角之口来表达,九零年代美国刚打赢冷战,乔舒马赫在美帝最如天中天之时拍了这么一部表达美国中产白男的生活焦虑的电影,确实卓尔不群。电影的前两幕非常厉害,开场堵车戏不断重复的快速剪辑强调人物内心的不安和焦虑,从棒球棒到卡宾枪到手持火箭筒,暴力不断升级,也让情绪宣泄不断升级。第三幕比较垮,整个高潮戏有点弱,他其实不是真正的反社会,但为什么社会会把他倒逼到这种程度,有点语焉不详(电影有隐隐点到男主是军工工程师,可以大胆揣测他的失业可能跟冷战结束的大背景有关),这让电影只能停留在感性的情绪表达层面,无法窥探到美国社会问题的核心深处。 |
|
非常适合这天气看的片子,道格拉斯太帅了;左青龙,右白虎,见神杀神,见佛杀佛 |
|
软怕硬,硬怕神经病,神经病怕不要命。 |
|
整部片子焦躁的情绪从开场就满溢出来,每个人都像不稳定的火药桶一样,出言不逊,咄咄逼人,男主作为一个压抑了太久的偏执狂,在女儿生日这一天再也无法忍受操蛋生活的种种,回击所有挡路的人,但他依然搞不懂这个世界,也搞不定自己的生活。 |
|
导演想表达忍无可忍!可每个社会都不会像你定义的那样完美,而你并不能因此去报复那些看似可憎,而实际同样是这个不健全社会的受害者的弱势群体们!
|
|
个普通上班族在经历了一系列不顺之后,逐渐崩溃,开始犯罪并报复社会甚至他的家人;这个人被一个马上就要退休且庸庸碌碌的警官所关注,并几乎独自一人展开追捕的故事。最终到底谁获取了解脱,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样的困境,真的很值得品味。影片的人物设定、拍摄手法、剧情结构都属上乘~ |
|
怼天怼地怼生活。从新纳粹主义到快餐店的汉堡图片与实物不符,一样没落下。虽然从头到尾都怒气十足,但也穿插着不少滑稽的桥段。在这个视角下,90年代的美国似乎在方方面面都呈现出了一幅 Falling Down 的图景。可叫人嫉羡的,不是这幅图景,而是这种可以尽情表达愤怒的自由啊~ |
|
这个译名真的离谱,明明是美国白人男性一天中的崩溃。导演用了一种类似东方卷轴画的方式一步步描绘了九十年代加州的世情风貌,韩裔拉丁裔非裔意大利裔、男同以及白人深柜纳粹,穷人区富人区,好莱坞威尼斯沙滩,儿童青年中年老人,市民警察小混混小店主,etc.,也同步描绘了男主如何一步步跨过那个折返点而一去不复返的必死之路。社会批判无需多言,普天之下,整形医生都挣得比科学家多,那老实人怎么办呢,只有崩溃。迈克尔道格拉斯的演技令人信服,而那个温柔的耙耳朵退休最后一天的老警察真的戳人心巴。 |
|
现实写照的电影即使单调也难免心生同情,道格拉斯果然是实力派演员。个体的崩溃正是某种革命的星火,若环境持续恶劣,必将引致燎原之势——或许这就是电影本身更远的视角 |
|
如果要选个影史最强开场100部的话,这部必须得入选。堵车开场五分钟的作用太大了,大到它几乎将整部影片浓缩进来以至于后面一百多分钟更像是其拓展延伸,气氛渲染、环境(自然与社会)塑造、人物状态勾勒,从焦虑到愤怒再到爆发,最重要是那股贯穿全片的崩溃暴戾情绪自第一镜起就已经渗透到影片气质里,并一直完整延续到结尾。另一出色的段落是中段主人公的转折事件,极为工整的叙事系统也在这里体现,通过反抗一次动作上的falling down完成主人公精神上的falling down,而安排一个底层红脖子的真实面貌揭露所产生的重拍,让主人公完成转变的同时不至于滑向极右的泥沼,这个设计也使影片的社会性表达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为冷静的视角。罗伯特·杜瓦尔那边警察线的压抑氛围和主线有对照,但最终没找到一个合适的突围口。 |
|
迈克尔·道格拉斯扮演的威廉·福斯特是一家军工场的工程师,被解雇后心情很压抑。因离婚,小女儿的生日没被邀请,恰好路上堵车,他弃车走进一家杂货铺,想找点零钱打电话,却遭到刁难,他操起垒球棒砸了铺子。在公园休息时,又和流氓打了一架;在快餐店里因和服务生发生争执,他拔出从流氓那里缴获的手 |
|
当社会的发展很难被人为控制,滋养出的怪物便会吞噬人性,道格拉斯扮演的男主即是应运而生的悲情英雄,一个背负着不公与偏见仍负隅顽抗的美国病人。
电影中运用了大量的反讽,家庭分崩离析,各种规定限制了人的自由,社会存在着各种歧视,警局内也是一张张高高在上贪图享乐的面孔。电影的意图也是在讲一个罪人走向不可挽回的境地定然与他所处的社会撇不开关系,反观近些年中国频出的社会事件,此片算是比较具象的表达了。 |
|
“我按照他们说的做,结果变成了这样。我是一个坏人么?”经历过国企改制的东北人也有这样的疑问。一些人的情绪像贝尔一样爆发,一些人默默咽下了苦涩。国企改制成功了,那些“代价”已经没人记得了。 |
|
8.0/10 分。2023.08.22,初看,蓝光。一个中年失业男人的崩溃。。。可圈可点。。。在目前这种经济情况下。。。 |
|
这个电影其实很深刻。一个小职员在爆发后的在大都市里面横冲直撞的过程。对现代社会的一种咒骂和怒吼。从暴打小混混开始,然后抢夺枪械,狂扫电话亭,枪杀新纳粹。个人的种种无奈得到了宣泄。处处表现出个人对整个变态社会的控诉。 --一句话---有时候这个社会真的会把人给逼疯啊 |
|
很多罪犯一开始都往往不打算犯罪,只是刚刚有那个契机。而时间、空间和人都相对的提供了犯罪的一切土壤。在犯罪的道路上往往都是一步错步步都是错,希望那些正在犯罪或打算犯罪的人,冷静的思考一下。千万不要让自己走上不归路。 |
|
MichaelDouglas |
|
這是我個人認為邁克道格拉斯演出最好最經典的一部。
將一個平凡工領階級的市井小民每天所遭遇到的挫折及不公義之事而所積累的憤怒在一次導火線裡爆發出來,而去做了些在自我道德的觀點上認為是對的事。都會發生在平常人之中,只是不知何時而已..... |
|
还是falling down这个片名比较合适,正好对应了道格拉斯在码头的最后一瞬,影片从第一个堵车的镜头便充满了焦躁的情绪,一些小的设定比如杜瓦尔的老婆更年期发作也是在造气氛,白领的情绪从头至尾都在爆发点上,反而缺少了起伏感,说实话迈克尔·道格拉斯也不大适合演绎这样的角色,最后“正邪对峙”也过于老套了。 |
|
开场第一卡超长镜头,无敌给力的交代了所有的环境因素和心理动向。然后就是咚咚咚的升级打怪啦。而那个退休警察,也是个悲剧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