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灰色题材不错的电影。将人性的各种病态一面放大并以一家人为纽带浓缩集中起来,使本是平行走向的几条故事线一点儿也不零乱无章。结尾更是妙笔,猥琐宅男被萎缩对象介绍当妹夫,娈童丈夫被老婆依然抛之脑后,小孩的困扰一射了之,闹遁世的上席上若有所思。其乐融融的饭局诉说着人性的可悲。 |
|
这类由一场场相互“勾结”的小电影组成的碎块片,总是非常强烈的依赖于每个场景头里的表演,这类电影的高峰或许算《木兰花》,当然Happiness也已相当不错,将一家五口和他们各自关联的角色丢入尴尬境地,再辅以各类奇异口味的性困惑,搭建起这个可供恣意发展的重口味戏剧舞台。 |
|
Edward Hopper + Raymond Carver #stupid american丧到爆的日常# |
|
类似《木兰花》的人生交叉线故事,这次放在一家几个姐妹身上,但相比其他正剧,这片子很黑色幽默啊,几个人真是一个比一个极品,里面各种人物台词真是太贱了。。。导演是纽约大学的。。 |
|
i'm sick , suck my life. |
|
- Don't worry. I'm not laughing at you. I'm laughing with you. - But I'm not laughing. |
|
明明是部叫作happiness的电影,可是却看得人这么致郁,明明是喜剧却看得人悲伤,配乐还总那么欢快,也就只有结尾黑色幽默真的想笑了。 |
|
意外惊喜,整体略散,可分段看就极佳。每个人都有令人厌恶的部分,像自渎,不敢展示人前,却又戒不掉,只能躲在墙纸发黄的房间里做短暂而丑陋的发泄。可是谁说这样不堪的我们就不值得被爱呢?哪怕只有一个瞬间,一个夜晚。 所以胖男孩和胖女该拥抱着跳完一首"All out of love"的模样让我掉眼泪。而最后父子深夜对话的一段更是惊艳,想不到小男孩最关键的一次性启蒙教育,是在父亲讲述自己恋童行为中完成的,那一刻,孩童的好奇天真被成年人狠狠一击,可那无法自控的成年人也哭得像个孩子,真是难以忘怀的场景。 |
|
导演很有能耐地把这些人串了起来,核心是三姐妹及其父母,圈子是小了点儿,但很能说明问题,不要取笑任何一个,谁都会遇上变态,会感情受挫,大家一无所有地回到同一张餐桌,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而比利,终于加入了大家庭。 |
|
颇为震惊!这门手艺现在已经绝后了啊:就是让观众跨越道德线的体验与部分认同“坏人”的塑造手法,这个精确度感觉就像用写剧本来绣花,真就强行用剧本技巧让观众暂时忘掉道德伦理去认同人物。现在的绝大多数剧本要么不敢跨越道德线,要么拼命解释坏人为什么坏,要么借助别的力量比如政治正确,利用观众心中已经建立的秩序来保护自己……看到Happiness这样的电影会越发觉得现在这些套路很没劲儿。PS. 感觉《纪念品1》有点儿这个意思,但还是,不够坏 |
|
8.0;從不敏感,世事毫無原因發生 |
|
"Come, come, you answer with an idle tongue. Go, go, you question with a wicked tongue."……不知怎得就想起哈姆雷特这两句。gogo指片中各种离奇悲催死法;comecome算本片的一道极具争议性的叙事卖点。wicked tongue则代表了导演的创作思维:消沉暗黑突破禁忌却也无妨,可不加节制多头并进这边刚喷墙那边就自杀再转一下台天啊娈童直播!……就让人难以消受了。观众情绪引领上,主旋律堆叠与全负面罗列所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如何把握节奏控制力度索伦兹真的应该好好学学群角喜剧宗师罗伯特奥特曼。 |
|
幸福在哪里啊幸福在哪里?反社会心理学父亲公园草地梦游机枪扫射,腹黑雪糕肥妹分尸藏肉冰箱,俄罗斯混账小偷浪漫吉他一曲……在美式合家欢电影模式下,散播各种残酷恐怖,没有出路。怀念Philip Seymour Hoffman |
|
美国又一个有名的怪咖导演索伦茨的代表作,剧本水平几乎就已经登峰造极了,那些有着隐秘心事和黑暗心灵的人物在帮助我们述说着欲望深处的难言之隐,在人与人、人与自我的交往中导演总能洞察到那些微小又暗流涌动着的情愫,每个人都在追求快乐但快乐却离他们越来越远,原来快乐就是个肥皂泡 |
|
The most depressing movie I've ever seen, yet incredibly touching. |
|
以卢瑟、傻逼、变态、脑残、装逼犯为主角,充斥着黑色幽默、沮丧、荒诞以及邪恶的一部电影!真是太带感了! |
|
小孩他爸回回都要亲自示范,还有,霍夫曼每次都是恶心的胖子的角色,真的,《25小时》里还好点 |
|
孤独,欲望,家庭。很少有一部电影能让你感觉内容如此充实。每一个出现的角色都被塑造得很好,音乐很好,细节也很好。导演并没有尝试回避任何问题,哪怕问题令人感觉尴尬。所讲的东西似乎沉重无比,但却是用一种轻松的方式被呈现出来,很好。值得再看。 |
|
Todd_Solondz |
|
猥琐眼镜男日日夜夜在电话这端对着陌生的声音打飞机,对邻居美女无休止的意淫;一边吃巧克力圣代一边痛哭流涕讲述自己杀人经过的肥女;被俄罗斯佬干了还被偷走了吉他的矫情女;对着儿子说干小男孩简直是棒极了的猥琐老爹;表面上爱老公爱的要死要活,然而离开恋童癖老公后可以毫无负担地举起酒杯致幸福的家庭主妇;还有那位把说想干自己的男人介绍给妹妹的女人。整部电影满满地恶意和焦虑,从开场那个秃顶男话锋一转我就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思考状) |
|
我想那么年轻 那么干净地生活着 直到自己可以毫无防备地突然失踪在马路上的那一天 ... |
|
影片聚焦于人的“快乐”(情欲),讽刺的不只是古怪丑恶部分的不可救药,还有受累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本身。当然,电影最强的还是对诸多人物和情节的调度、轮转、衔接。 |
|
Would you ever fuck me? No... I'd jerk off instead. |
|
几乎每场戏都holyfuck!这是多么牛逼的剧情张力!这样的电影看多了会让那些扁平脸谱化一眼看穿人设的电影完全丧失吸引力。大姐毒舌刻薄高高在上势必要被毁得一干二净,二姐空洞无聊有商才无真才偏偏她还对自己是什么货色一清二楚终有一天也会被空虚吞噬,三妹是个天真善良的软萌小天使,也是被蹂躏到没人样。配乐都用的是史上最经典情歌相当讽刺。二姐那个烟嗓和蓝眼简直就是行走的性爱机器,辣爆了。总体观感极好,未来印象模糊时会重温,但真的会印象模糊么,我表示怀疑 |
|
托德·索伦兹的作品有个特点:无论角色多么淫邪,他们都如此真诚,不藏着掖着。三姐妹以及她们周边的男人们,都是渴求释放的失败者,他们爱过恨过吐露过,并非随性,只是崇尚自由。 |
|
这是我看过的最奇葩的电影之一,这得是多屌丝的人才能写得出这种故事?这种台词?让我感到严重wtf的黑色轻喜剧,但这正好对路我的幽默。超级精彩的群戏,没有花哨的镜头,只有简单的讲故事,每个人物都塑造得很棒,这样的佳作得看多少平庸剧情片才能发掘呀! |
|
在雾中散步真是奇妙!
一木一石都很孤独,
没有一棵树看到别棵树,
棵棵都很孤独。
在雾中散步真是奇妙!
人生就是孑然孤独的样子。独处。
没有一个人了解别人,
人人都很孤独。 |
|
片名给人过于积极的期待,其实是无所不用其极且辛辣深刻又自然真实地呈现出让人讨厌的人性。
打骚扰电话给女性并且用露骨侵犯台词来刺激自己she精的猥琐男,连续对几个小男孩甚至连自己儿子的好友都不放过的炼铜连环强奸犯,自鸣得意通过踩低自己姐妹来获得满足感的女人们,白左到极端然后被人骗炮骗钱的可怜愚蠢女人。
对人性的刻画坦诚赤裸到根本不在乎观众会不会讨厌,只想抓到真实,而且是讨厌的真实。对人性的揭露平等地创影片里的每一个人,影片也平等地创每一个观看的观众,但又无法说这部电影很糟糕,只是人性很糟糕罢了。 |
|
最終鑒定結果,這個人幾十年如一日講著一樣的事,還炒個自己的冷飯。但誰告訴你這就是作者風格。真的這樣的獨立電影沒有存在必要。然後霍夫曼先生紅了。 |
|
8.5/10。围绕一个家庭的人们展开的各种古怪的情爱/婚姻关系。有各种尴尬/黑色幽默(比如大规模枪杀配祥和配乐那段),整体水平≤8.5。 |
|
happiness?难道不是充斥着寂寞压抑。。。happiness where are you?满满的两个小时,分分钟都好看 |
|
写实得我都多心了。性与悲伤只属于漂亮的人,丑逼们还是抓紧时间自黑吧。惊悚感令我想到幼女时代第一次看今村昌平。为什么推荐我看这个!!!!太残暴了!!!! |
|
079 Solondz.Todd_(1998)_Happiness |
|
外网disturbing movie iceberg中难得没有血腥的影片。但内容全程炸裂。 |
|
Finally we are alone. |
|
20100713 @ home : dysfunctional family. everyone is so lonely. solitude is bliss. |
|
我只是在想,這樣毫無保留的誠實,是不是對自己的毫無節制的放縱呢? |
|
怪家庭哪都有 美利坚特别多 They are normal. They are just too lonely. |
|
那啥 我觉得连我这种十分open-minded的观影者都无法忍受这片子里的一些场景和对话 太disturbing了 我也不想彪英文但是实在没有别的形容词可以形容我现在皱着眉头的脸和万分憋屈的心情 |
|
more interesting than dark horse!分寸感拿捏得真好 |
|
儿子和老爹谈恋童癖,然后come射出,狗添完sperm后再去和老妈打kiss,啧啧 |
|
不幸的故事往往有一个《幸福》开头——本片开头刚好衔接《欢迎光临娃娃屋》结尾:这是一个典型的《回文》叙事结构。因为被「独立女性」嫌弃并被「怪阿姨」贴上「Boring」标签的「怪蜀黍」群体也会秋后算账,因为「肥宅/废柴」也会被迫追回「彩礼」掂量掂量《桃色交易》值不值当,看地下《深水》层「主动爱他的人」与他爱的「高大尚」形象配不配得上。当所谓的「性少数」群体以侵吞、侵占、侵害其他群体权益为手段争取自身「正当/合法」权益的时候,这种看似在「彩虹桥/Bifrost」天国道路上行进,实则躲在阴暗角落里打着「女性主义」旗号的(男权主义)行动往往不再是「正当/合法」良善的行动,或是涉嫌犯罪而需要被「公权力」俘获、审判和裁决的「自甘坠落」行为——近日热搜:38岁女硕士自称「优质不愁嫁」如今只有农村单身汉追求。 |
|
“I came。”好饱满的色调,好贫瘠的精神。 |
|
Basically, life is miserable. |
|
一个北美咨询师的日常 看的时候我都惊讶于自己对这些看似荒诞故事的脱敏程度 可以说现代人悲哀 可恨或可笑 但就像开场Grand Illusion的主持人说的 电影展现人与人的disconnection 无论我们多努力 现代生活方式“set you up to failure from the start” 多一些对彼此理解和compassion吧 |
|
小男孩射精了~像一滩鼻涕! |
|
我想我喜欢上Dylan Baker了==~~~~~~~~~~~~~~~~~~~~~~~~~~~~ |
|
cold,desperate,everybody wants to be alone |
|
说到“Pedophilia”,电影里表达的是“人”,而不是“罪”。 |
|
2024年度top3。资本主义现实主义并不是犬儒主义。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一环,既在景观中又是景观自身。
“you will come one day ”我们就是这样被景观鼓励着,也作为景观鼓励着别人。全然忘记那个永远缺失的菲勒斯能指已经被装进了塑料袋。是的,正是因为我们交出了“菲勒斯”我们才一道建立了景观。我们才互相鼓励着彼此的欲望。
小男孩在与鸡jian犯父亲的最后一次谈话中完成了弑父。从此他成为景观的一分子,并终于come了,这是资本主义的悖论,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