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佩尔阿姨的表演特别好,精神世界丰富的女人需要爱情么?连艳遇都不需要。 |
|
她出演的电影,我是每一部都要看的。她真的是一个很美的人,这种美不是少女如鲜花一样的美,是开过了花结出了果,果实落在地上,又长出一棵小树的那种美。 |
|
放弃行动,是一个哲学家的道路。放弃革命,是一个年长者的选择。放弃将就,是一个女人的尊严。 |
|
忧郁症母亲的政治审美,市场和内容所提供的真理能否辩驳,无政府主义农场走丢了潘多拉,分手丈夫的海边小屋,欣慰学生亦非归属,柏拉图儿童读物,平安夜催眠曲……一位哲学老师bitter sweet的小生活,将所有悲痛都过得轻松幽默波澜不惊,只在不经意时悄悄哭泣。很不错 |
|
六十几岁的于佩尔梳着马尾穿着红色吊带裙走在林间,这不就是少女吗 |
|
2019-9-8重看;掉书袋于无形,各方大咖随意闪现在细枝末节,生活的琐细真实消解哲学形而上的沉重,「生活在别处」的远方诗意虽无法解决现实的具象问题,却拥有日常的温度和肌理,沿袭侯麦式文艺(山庄那段尤为同感);几段哭戏甚好,从深陷乱麻到抽离物外(从捧花到抱猫到抱娃的过渡),人生的底色虽不外是荒凉,葆有自我,未来总是更好。 |
|
于佩尔演活了顶着中产阶级外壳的那群人,他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故步自封,现实世界里的一束鲜花一个陌生人的吻也会吓得他们慌了神,最终唯有亲情才能激起他们心中的柔情。影片用哲学元素展现了一个女教授的精神生活,疲于奔命的同时又能保持理智,导演的手法像是四俩拨千斤,文艺的腔调拿得很好。 |
|
人到中年,生老病死离都经历了,对她来说却是如释重负、一切才刚刚开始。风风火火的步伐,关于哲学和将来的事:一部法国版的“女人四十”。说实话于佩尔阿姨演这种中产知识女性太没难度了,倒是写出这样生活剧本的80后女导演确实该得银熊奖~ |
|
好熟悉的现实主义风味啊!老演员于佩尔还是那么知性、充满生命力。随着这位中学的哲学老师展开的人生波折、困扰,等等等等,引入感慨:他们的中学教师和学生是这么教学、生活的啊,完全不同于我们的照本宣科,只为了应试。人生总会有生老病死,但有质疑、探索,能自主、自由地活着真好! |
|
很久没看法国人的电影了,他们还是那么喜欢哲学(摊手) |
|
与侯麦那些哲学电影的本质区别是,对哲学元素的征用仅仅停留在报菜名层面,影片本身不具备任何思辨色彩。内核是纯正的小清新风,流畅,舒缓,轻盈。3.5 |
|
最后哄宝宝的时候唱的歌,不是他们的舒伯特,不是他的
Woody Guthrie,是她从回忆里抓出的Il y a longtemps que je t'aime,不为自己或他人,而是唱给生活本身。 |
|
“一头黑猫从屋顶走过,它朝左看看,它朝右看看,它归它慢慢走过去了。生活自顾自走过去了。” |
|
就我所知道的哲学系女教师,做了母亲的,没做母亲的,当了祖母的,生活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会因为读过了阿多诺和列维纳斯,通晓霍克海默和叔本华,就会有别于旁人。好些道理与意义并不是只有哲学家才懂得。 |
|
可以将夏多布里昂、福柯、阿多诺、列维纳斯、马丁·布伯、京特·安德斯、汉娜·阿伦特、叔本华、舒伯特、伍迪·格里斯、阿巴斯……这些睾端人士自然地缝合进日常生活的影像中,只能来自法国电影的传统(譬如侯麦《春天的故事》)。 |
|
看阿巴斯电影被男子骚扰尾随强吻,那一刻就想,可以附体到《Elle》啊。女人过了四十岁就一文不值。冒出来这句话,就会发现哲学构建的堡垒,还是无法抵御岁月流逝带来的感伤。四十年的人生经营一下子全没了。散发着死亡气息的养老院,无法面对的花园,对男学生的精神欣赏与情感克制,将来的事,不用多说 |
|
主角是用知识与理性层层武装自己的中产知识分子,她从不试图去跨越中产阶级的理性红线,而这部电影就像是对她生活的白描,这个从不敞开心扉的角色很自然与观众产生了间离感,然而就在她的理性与谨慎之间,由于佩尔诠释出的她的真情实感在那些短暂与微妙的时刻中的不经意流露是本片最美丽最重要的部分 |
|
其实这片子可以和《锡尔斯玛利亚》对比着看,你会发现阿萨亚斯费半天劲才提炼出的东西他老婆简简单单几笔就能抓到。 |
|
精神与物质间的鸿沟,风格很侯麦,克制,琐碎,静缓,略带苦涩的小幽默。假若我遭逢类似的困境该何去何从呢?毕竟,波澜不惊与变故横生间仅有一线相隔。而我钟爱的那些哲学理论,时常不能解决具体的情感与生活问题,更不能用它追求到喜欢的人。但精神上的自由,终能让你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8.5/10) |
|
生活是一个流动的概念,没有一劳永逸的选择,每个时期都有新的课程,新的满足,爱情、政治、哲学、亲情、革命...祛魅之后,“我”才含情脉脉金光闪闪。 |
|
年度十佳!仙女于佩尔演这类角色信手捏来,就像喝水一样轻松。有趣的是,这片儿很容易投射到自己,如果我到了于佩尔的年纪,还没有她那样的仙气,没哲学做精神支撑,没法国帅哥学生,突然又遭到各种各样的家庭变故,我该如何处理?这片细看下来太致郁了.... |
|
人到中年的崩塌与重建,但并不觉狼狈,虽也曾长夜痛哭,然而无论是日常的琐细温暖,还是哲学世界的精神满足,都将成为生活的滋养,成为一个人继续走下去的力量。 |
|
出人意料地好!看簡介還以為又是部爛片憑著人脈送進來的呢⋯⋯導演是張曼玉前任的現任⋯⋯ |
|
前夫在黑影圣诞树里坐着,预备这里是能过圣诞的一个选项吧,她毫不犹豫的还书,拿走自家钥匙送走他,粉碎了他的幻想。蛮喜欢这段,凭什么自己是其中一个选项呢?自己的生活不是还有其它部分吗?真好。赞美这流动的生活,低谷与高峰的阙值都是暂时的。81年的女导演,不错。 |
|
3.5 电影叫“将来的事”,大概想传递一种一个人也(必须)过得很好的看法吧,但我觉得主角正是缺乏一种对生活再改变的动力,她安于教职,对学生运动失去兴趣和支持,遭遇家庭变故却忙碌而不知为何,连研习多年的哲学也帮不到自己。这种曾经拥有而今放弃的状态,倒是跟阿萨亚斯一样嘛 |
|
“孩子们成家了, 丈夫离开了, 母亲去世了. 我自由了, 我彻彻底底地自由了.” |
|
以于佩尔为中心,从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为人祖母多个方面塑造,同时把老中青三代的生活及其交集刻画的入木三分;哲学话题贯穿全片,既是片中人物每天的生活,更是本片主旨寓意所在。法国人的浪漫和优雅在“即使离婚首先想到的不是分财产而是分书”这一点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中间几首插曲都很好听啊 |
|
近期看的最舒服的电影,精神契合度太高。六十岁的娜塔莉无言地看着十几岁的学生和二三十岁的年轻友人重复自己当年的理想和抗争,回到屋里抱着母亲的老黑猫哭起来。将来的事,那就是生命的力量在重复过往的过程中被消磨成无力的灵魂,被写成没有人阅读的书。 |
|
于佩尔阿姨穿了很多件A.P.C! |
|
以一连串生活片段慢条斯理地讲述五旬哲学教师在因婚姻破裂、事业受阻和亲人离世等生活变故而被迫获得自由的情况下如何在自己身上而非依赖男性寻求满足并同时和年龄斗争的过程。影片避免强烈戏剧性和情感宣泄,伴随着政治哲学讨论的丰富对白幽默而睿智,场景转换时常以突然剪辑强调每一片段的重要性。 |
|
过去共你,聊卢梭读福柯拜谒夏多布里昂;而今相觑,叹惋着圣诞节你要一个人过。脚步风风火火,她过着自己的知性生活,却在看到桌上的鲜花时发了火,瞄到出走的黑猫时泄了气。娇艳的花朵映衬着生活的嘲讽,落难的老鼠犹如人生的颓唐。一面墙,隔开含饴弄孙的现时和熠熠生辉的往昔,一杯酒,敬献给明天。 |
|
導演至今各方面表現最成熟的作品,富饒詩意與哲理反思人生後半輩子,思想與行為試圖合一,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陣子,遲早是要分開的。伊莎貝爾雨蓓的演技使電影達到最理想的表現。 |
|
4 很难对这样如散文般的生活白描电影生出厌恶之情,它从另外一种态度和模式【俗称法式】赋予思考人生这一沉重主题另外一种轻松的可能性。一只黑猫的交接,恰恰是三代人在同一片孤独困惑中寻找出路的努力过程,而这三代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知识背景与人生态度。哲学穿插其中,如一针引线。置景选曲赞。 |
|
“作为激进派我太老了。”又反威权又反激进,尴尬的年龄,尴尬的立场,知行难合一。 |
|
在伍迪·艾伦的影片之中,人物往往对自身的犬儒主义一无所知。而在米亚·汉森·洛夫的这部”知识分子影片“之中,于佩尔饰演的哲学教师却无时不刻面对后68的日常生活之下的自洽危机——来自现实世界的符号系统将其捕获至各种社会关系之中,而哲学著作中的篇章则形成了对这种状态的隐喻,隐喻的开始是思辨性的消亡。
L'avenir是一种即将到来的事物,在它的不断推迟与收缩之后建立知识合法性,成为知识中产的阶层护盾。影片的片名指向了一种反讽,正如影片开始的激进抗议。即将到来之事已经到来,令人物从知识之中回撤,投入到不断否定自身的“行动”之中。《将来的事》没有什么乐观主义,而是以一种不情愿的姿态出演了一部福音电影。在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导演在一个圣诞家宴的结局之中将摄影机后拉,将人物褶皱在伯格曼式的室内空镜之中。 |
|
人生太苦了,为了体面自洽地撑过去,最好是和它隔着一层。书籍、哲学、电影什么的,真当得起苦海慈航四个字。 |
|
“我想追求真正的美好。只要心系永恒,任何代价都在所不惜。” |
|
相比于哲学侯麦,其实它的跳跃剪辑和自由气质更接近皮亚拉,随风借劲而又毫不停留。当然温情较之绝情的姿态,可能会显得深度和力度稍欠,但较之女人四十,这招化骨绵掌无疑更加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而且这个女导演居然是个80后。我很好奇这片为什么没去戛纳,感觉会进入电影手册的年度十佳。 |
|
蛮好看。爱看书的夫妻分手真麻烦呢,分书多头疼 |
|
虽略显固执,但就是要坚持自己的活法,生老病死、不顺与无奈都来吧来吧,我自泰然处之。她踽踽独行的时候,不知道该悲或该喜,汉森-洛夫塑造的这个人物彻底击中了我。另法国人艺术电影里人物谈哲学总让人觉得自己是土包子,但也会有他们脚悬高空纸上空谈之感。[B+] |
|
女人過40就沒戲了----皈依這種俗見的哲學女教師,生命與學問當然斷成兩截。但能怪她麼?即便是片裡的山中公社,也是群雄聚義高談,女人上菜刷碗;社會不友善,學者常偽善。原生家庭的失愛失學,也暗中左右了她勤學戀家的務實人生。一部完全的電影,精緻典故和雨蓓一樣迷人。將來事不好說,但她扛得住。 |
|
法式散文般不疾不徐的叙事,却洞见了看待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失去了一切反而顿生出如释重负的自由感。无论是叔本华还是列维纳斯,他们的哲思都是对这种精神最好的注解。大概只有于佩尔阿姨才能把这种状态自然从容地表现出来。望向车窗外刚踏过的泥泞海滩,将来的事,大可放心地付诸于时间。 |
|
将哲学视为生命信条的女人永远不孤单。 |
|
一个经历五月风暴的激进女青年,也终将像水滴一样融入市井生活;衰老的是容颜,弥坚的是智慧;普通夫妻离婚分财产,文艺夫妻离婚分书;不同的时空,与68范儿的男孩狭路相逢,岁月是最无情的导演;这个世界不会变好,也不会变糟,因为它本来就很糟;当之无愧的五星。 |
|
伊莎贝尔·于佩尔真的是电影之瑰宝,与今年的《她》交相辉映。米娅·汉森-洛夫的剧本和节奏太好了,没一点冗余,情绪拿捏也恰如其分。在以自己、兄弟、父母的灵感创作了前四部影片后,开始期待之后关于夫妻的电影。 |
|
很喜欢,看着舒服极了。精神世界的充裕,哪怕是不能打败所有的寂寞悲哀,即便是仍然要在暗夜哭泣,但是生活还是急步向前了。 |
|
学者的尴尬。当精神世界上升到一定高度就不可能再后退回去,然后每天张口闭口都是一串名人名言学术理论,社会blabla人民blabla自由blabla民主blabla,连一家人吃个饭也不说点别的,太形而上了…我也喜欢和志趣相投的人聊不着边际的东西,但只有精神世界的人容易变得偏执,还是适当地融入烟火人间吧 |
|
就算你是中产,仍然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完的坎。 |
|
三星半。这是一个冷静又有距离的电影,仿佛是旁观娜塔莉的人生,即便你了解了那些细节,却仍旧无法了解她。也许这正是存在于导演与其母亲之间的距离,带着一种同情、欣赏与好奇,就像她不理解母亲干嘛不让她把猫真实的名字写进去。这种神秘有趣又有爱意。然后就是人对于孤独与无常的敬畏。 |
|
4.5 原样复制那一段真的太贱了,且应可看作整部电影的题眼:它一点也不想展现女性的浪漫和感性,而是更关注生活中的知性与哲学。太多电影询问什么是爱情,这部电影则更想知道什么才是自由。片子很透明,充满运动,后半段稍显重复,欠一点“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