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体会这种无助的残念,你不会觉得4小时是冗长 |
|
女主复仇行动的持续延宕和飘移在影像的广延性上打开了另一维度,一个没有预示和先定的潜在性,使影像不是循着观者的视线进入观者眼中,而是和观者一起生成。影像与观者恒常的主客二元格局演变为主客体间随机地交替和缠绕,与其说观看影像,还不如讲观者被邀约而置身时间(绵延)之中与影像共生。 |
|
无外乎透过一个被诬陷的女人三十年来重新融入社会的遭遇,剖析菲律宾近代史。从社会外围向个人包围,有一场戏充分展示了贵族与神职人员的长期勾结,对贵族滥用权力和政府的蔑视给予抨击。但是黑白摄影、长镜头、固定机位以及拖沓无比的节奏,实在很难让人入戏。 |
|
在电影院如坐针毡地看了四个小时毫无配乐刻意拖沓冗长的电影,最后一个镜头结束才发现这种感受的奇妙 |
|
8分。漫长的监禁生活后隐忍的复仇之旅,她遇到社会底层的各式人物:卖鸭蛋小贩、异装癖、精神病。像圣人般救济他们,又在其帮助下接近自己的目标。异装癖认罪时妩媚得仿若新生。在穷人抗议政府拆迁民宅时我终于泪奔。复仇结束开始了绝望的寻亲。不到四小时恰好。观影于法国文化中心,VCD主办。05/27/18 |
|
人类花三四个小时看蚂蚁,
饱食终日的,劳碌一生的,
命中注定?
宏伟的蚁巢,秩序与战争,
艺术文明?
有时候发慈悲帮忙搬一粒粮食,
有时候显神迹摁死几只大蚂蚁。
上帝花三四个小时看人类,
有时帮忙有时摁死,
有时候提来一壶洪水。
花三四个小时看这部电影,
有一种被看的感觉 |
|
I'm The Man Who Left. |
|
单一主线叙事,固定镜头,没有配乐,可是四个小时却并不难熬,导演的构图、故事结构都很值得回味。喜欢女主和鸭蛋仔一起夜游的部分,有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反而是他和荷兰达的部分写的不够精彩。喜欢结尾,站在一片寻人告示传单中的女主围着自己也不知道的什么转着圈,令人回味。 |
|
这部电影神了,将近四个小时,不用暂停,期间我烧菜做饭、边吃边看、刷锅洗碗、上卫生间、洗澡、洗衣服、打了几个电话、刷微信,居然对剧情的理解毫无障碍。。。。。。 |
|
漫长的等待、治愈、寻找…故事本身一直在推进的,拉夫·迪亚兹创造的(同时也是别的导演一定要规避的)是超级难耐的心理时间。唯一的手持镜头和唯一的失焦出现在尼德兰杀人之后,主角惊慌了,模糊了,而这也是全片最接近人物的时刻。结尾地上隐约出现一个“∞”,表明时间还会一如既往缓慢地走下去。 |
|
比《悲伤秘密》bearable。不少外国记者跟我表示,他们头一次看拉夫·迪亚兹,认为本片长得好长得妙,长得有理,还可以更长。(趴下 |
|
3.5 电影突出的是节奏,最后,一场大雨结束,围坐讲述心中的故事和远方,然后选择离开,没有过复仇的复仇。突然产生一种世事皆空的逃遁感。电影相对于两句话就能说完的情节来说有点长。。 |
|
8.0。想要離開的女人自始至終也未曾成功離開,她被困在拉夫迪亞茲用中遠景固定鏡頭搭建起的菲律賓「罪與罰」之中。 |
|
毫无突破,类型元素和时政乱象同作为噱头的边缘社会生态被简单粗暴的捆绑在一起,过往的“历史潜行”几乎不见了踪影,看来拉夫达兹真的打算在片长上把自己耗尽了。 |
|
看完连写短评的力气都没了。(这片越想分越高) |
|
2017HKIFF之七:影片结束后,我和其他观众一同匆匆走过大会堂旁的地下通道,两旁躺满了休息的菲佣,她们的欢笑和悲伤我们都视而不见 |
|
【台北金馬影展展映】全黑白畫面,長鏡頭比比皆是。除兩個手持鏡頭外全部是固定鏡頭攝影。真心覺得片長可以縮減一半。但也確實有不少長鏡頭獨有韻味。故事太弱了,撐不起四小時。相比一心復仇的女主,反倒是瘋瘋癲癲的教堂女、賣毛蛋的小販和同性戀變裝歌女等配角更加生動。三星半 |
|
竟然是如此直白浅陋、概念化的故事,拍成俩小时说不准是个佳作... |
|
四个小时的黑白影像,一个女人的漫长复仇。女主三十年的冤狱竟是被丈夫亲手陷害,菲律宾贫富悬殊的社会底层现状通过女主的复仇之旅详尽展示。电影里抱着复仇决心而来的女人活成了男人,灵魂得到救赎的男人却一心想成为女人,身份错位成了失衡社会里的常态,总的来说不失为一次独特的观影体验。 |
|
但是记忆犹在,它不曾离开。 |
|
哈?搞了半天仇是别人给报的?影像和叙事还是可以,1.5倍速可缓解时长焦躁感。 |
|
第一次终于排上时间看了拉夫,这四小时倒是不累~ |
|
心地善良的人苦守劳役三十载,贫病交加的人躲在窝棚里,连窝棚也要被拆毁,举国绑架盛行,动乱不止,患癫痫的伪娘想着死,卖鸭蛋的驼背求着生,拾荒的丑女无处可去,看着这一切的善人无力救赎。 |
|
长镜头、固定机位加上黑白摄影,很容易就能明白导演的意图。但还是疑问影片真的需要拍这么长吗... |
|
地图上随手一指来到 La Union 的 Mameng 以及地球仪上指到荷兰改名的 Hollanda 贩卖鸭仔蛋的驼背人 这一个个角色经过时间都让人记忆深刻 色彩鲜明 女儿没去看她 儿子拾荒已亡 还有未寻得的孩子 Somorostro 白昼黑夜两套身份 伺机复仇 Rodrigo Trinidad 躲避绑架周周祷告 也自知罪在何处 无法洗清 可最终却是被给予了纯粹善心的破碎舞者 Hollanda 了结 有的女人生命离开 有的女人记忆离开 有的女人灵魂也离开了 |
|
“毁灭”是拉夫·迪亚兹最喜欢的主题,Hollanda最终选择代替Horacia走向毁灭。总有人牺牲,也需要有人活下来。但是真的能够改变吗?Horacia无望地原地徘徊,她还有我们都是陷入深渊的K。 |
|
保持立场的凝滞其实并不能代表迪亚兹对待历史的冷静态度。无论对菲律宾政府有着怎样的不满他四小时呆若木鸡似的记录都不是施展庞大报复的最佳状态。苦大仇深《离开的女人》真该做些减法,也最该让貌似与事件没有关系的镜头运动起来。好在本片知道历史无需按照物理时间来构建,只可惜最终是一幅底层民生的悲观图景随着女主的生命时间线一起生成。 |
|
5.5 不认为Diaz拒绝共情,反而相反:通过稳定的戏剧张力积累观众的体恤,再暗示人物与观众的距离乃至体恤本身的微不足道。女主角看见远处有事件发生,会留在近景挣扎一会,再跑远参与到事件中(前男友被杀的戏虚焦+走近,恰好颠倒);而观众则停留在上一步。他的体系真是易分辨的简单,拍环境但更像是在拍一个“底板”,因为注意点是集中且稳定的,通常简化到运动的物体上,封闭地观看。如果剪辑是一种狡猾,那通过观看的封闭积累怜悯又何尝不是一种“偷懒”呢 |
|
女人来到马尼拉寻找失去音讯的儿子,她脚踩在铺满地面的寻人启事上逆时针踱步,一圈又一圈,试图将时间拨回到30年前。 |
|
#HKIFF# 四星半。Lav Diaz电影里技术层面最优秀的。四小时讲一个复仇故事,内核却是关于时间。结构和节奏都不错。(小疑问:第188分钟左右银幕右上角的钟显示秒针在不断挣扎却没有往前,这是失误还是刻意安排?) |
|
时间是最无力赎偿的 |
|
我虔诚地在寻找上帝的路上原地打转,看到的却只有苦难。 |
|
能感受到好的,但是的确看不下去,从《停止》入坑这位菲律宾导演,没想到这部居然还是金狮奖 |
|
又闷又长……竟然还拿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So,此片再次让我感觉:相较于欧洲三大电影节,我还是更青睐奥斯卡一些。(哇咔咔,《水形物语》刚好在我看了《离开的女人》后出中文字幕,更惊喜的是刚好在「第23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影奖」颁奖完毕后发现的,简直是在帮我完成观影计划呀!-18.01.12) |
|
离开的女人,消失的男人。迪亚兹在现代继续拍摄属于人民的电影。 |
|
历史的终结和离开的女人,都涉及被陷害入狱的故事,而两个受害者都是如耶稣一般的圣人形象,以德报怨,无私助人 |
|
以一个女性受到的不公待遇向整个菲律宾政府发出控诉,以小见大的主题虽很见野心,但空洞的故事和拖沓的节奏却看得人如坐针毡,尤其后半段硬塞进的同性元素,就像社会议题大拼盘一般刻意。 |
|
一如既往。抽离。抗争。叹漠。北欧在赤道的凝视。 |
|
提及到很多菲律宾的社会问题,没来得及复仇的好人故事。这么多长镜头根本没必要,不会控制时长的作者,适合去写诗。 |
|
固定机位长镜头 无配乐 视角冷静又客观 将近4个小时 剧情细节简直可以说掰开了揉碎了 30年的时光失去了太多 阴差阳错完成了复仇 又再次放不下失去的儿子 从头到尾都是执念 始终得不到救赎 与多次出现基督教色彩相得益彰 总之全片看完也是一种独特的观影体验 |
|
看我长评吧 我不想多言。 |
|
先是被迫离开家庭与亲人,三十年后阴差阳错得以逃离了拘禁;独自躲起来与仇恨作战,即将分晓之际又不得不再次离开,推动着圆石继续跟无形堡垒做无谓的抗争。遭逢的所有畸零人,都是她生活支线可能投射出的轨迹。再怎么奋力反抗,结果一样是殊途同归。就像三十年冤狱轻描淡写地不了了之。迪亚兹是极为敏锐的镜头捕捉大师。看似随意放置的机位其实大有讲究。景深不远也不近,画框不大也不小,一个个固定的长镜头凝视着面前的所有对象;焦点是游移不定的,似乎没有特定的摄入对象,又仿佛画面内呈现的一砖一瓦都是主角,包罗万象信息量巨大。中段驼子关于假冒的警语,以及与霍兰达深夜无声对唱,都是对失声失语失足的强烈暗示。规则的力量日长夜大,希望还是只能寄托梦乡,悔罪也不过是以暴制暴的幻想。 |
|
因为赶着写journal作业,用四倍速看了这部四个小时的长片,结果看到泪流满面,只能说好故事就是这么有力量……“你的善良呵丑恶都不够纯粹,所以痛苦。”社会边缘人物的互相救赎,尼兰德这个角色也太好哭了:你救了我,而我报答你的方式,就是代替你,用你的自毁方式死去 |
|
3.5 故事人物黑白影像都蛮好的,没必要这么长,觉得3小时最佳 |
|
废墟国家的史诗感 |
|
喊冤入狱三十载,练就一身蛮力,却生了一颗菩萨心肠,一朝沉冤得雪,已是物是人非,家破人亡。高金购枪欲寻仇,怎料常见江湖弱小心不忍,遂行侠仗义,游于夜间。终了,寻子之路无尽头,悲乎哀哉
心中没有仇恨和希望,又如何能熬过这漫漫余生
用一个女人三个半小时的史诗窥见菲律宾三十年的历史,电影中不时出现的时事广播新闻如同历史车轮的轰鸣声,提醒观众把故事投射到时代的坐标轴之中,不能以一瞬的时间是横坐标,菲律宾底层生态是纵坐标,画出来曲线的是带有菲律宾色彩的喜怒哀乐
众生皆是蝼蚁,蝼蚁亦有感情
让人看完三个半小时的无配乐、黑白、长镜头电影而不感到厌烦,反而有点意犹未尽,这是拉夫·迪亚兹的本事 |
|
底层的生活波澜不惊又艰辛无比——只为活着已耗费所有气力!
创造世界的普罗大众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如此,你可以看到、接触到的,千差万别又如此相同——更细思极恐的是,你看到的只是“活了”下来的,那些你看不到的,如同人类视角下的蚂蚁,这一只和那一只,会有不同吗?
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是一个女人的抗争与觉醒;那些被生活宣判了无期徒刑的人,又是否走的出来呢? |
|
废话太多了,四个小时匀速行进,没有高潮没有戏剧支点。想拍史诗就找个适合的题材,这种平淡无奇的剧情90分钟解决问题最合适。以及这种据人以千里之外的架势,观众怎么会喜欢你。 |
|
20170415@香港大会堂-HKIFF |
|
不紧不慢长篇小说叙事,黑白真的是低成本电影很有效视觉策略,当然导演用的并不咋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