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47 一星平庸 |
|
那天,我们在柏林的广场偶遇,你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蹲坐在地铁出口的角落里,面色苍白,只有一条小狗陪在身旁,我装作我们从来不认识,匆匆离开,形同陌路。那天,女儿帮我们搬家时摔伤了胳膊,分居后你打包了不要的书籍,去书店买了一本画册,那天书店的玻璃橱窗碎了。那天,街头走过整齐的军礼,你的眼睛看不见了,卧榻之上的老人死去了,我在森林里挖了一个坑,把自己埋了。【Cinefeel,5.92GB,原生英字】(太喜欢这种调性的电影了,但我相信对99%的人来说,看这样的电影是遭罪。) |
|
同游希腊却意外分别的情侣在30年后在柏林陌路相逢,其生活又与一对婚姻破裂的夫妇相联系。两段故事多在疾病等叙事动机与肢体等美学选择上相呼应,以布列松式的极简主义提取有限时空的同时放大抽象意义,谨慎使用的面部特写通过角色情绪填补时间跨度上的叙事留白,借用观众的全知视角强调生活的偶然性。 |
|
虽然有布列松式简约,但更是不同于布的,梦中的简约是跳脱和填补,布则不是。通过肢体动作的小化和面部的特写透露情感,达到传递的效果。但果然最惊喜的还是时空衔接上,需要观众从自我知觉理解和缝合,故事的“偶然性”便是和这种缝合有关。因而是新奇的一种体验。 |
|
衣裳质量很好? |
|
小清新需要真小清新,小清新不能故作镇定... |
|
时间的非理性拼接和演员状态的去表演化,逼迫观众以感知的方式去欣赏电影。这种拍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营造出极大的真实感,但是看似小清新的风格让人难以感受人物内心的情绪。 |
|
我醒来时,想要透过几个并无关联的画面,去填补梦 |
|
夏娜莱克的诗学立场在这部极静谧又异常极端的杰作里表现得淋漓极致,其实从名字里就能一探端倪:电影就是一条梦幻的小路。开头还很明显的布列松影子随着主人公们一个个睡倒而变得越来越难以辨认。两个时间层上的两对分手恋人形成关系不清楚的对位,其中的钥匙性人物是女演员。她是在扮演角色吗?我们不得而知。但她清楚地表示:演员都是孤独的,正如做梦的我们:哪儿会有人替你去做梦呀?夏娜莱克在用摄影机拍一部不可能拍出来的电影、写一首不可能写出来的诗。结果最后,真的出现了一座绿岛,everyone is saved。 |
|
最有布列松感的一部。特写镜头和剪辑都特别好。 |
|
待重看。 |
|
75/100 |
|
怎么视觉上突然Aki了?(相比大家都在说的布列松… 从马赛往后的两部还没看,但据说这部是夏娜莱克开拓新方向的一部,与她前期三部我看过的确实在时空上有了新拓展,但我不是很buy这部里的双时间线设定,像是两篇门罗小说大纲拼贴在了一起,没有情绪核。而且她擅长的城市气质捕捉描绘在这部里乱了节奏,的确是梦中小径了;但还是能感觉到在蓄力。 |
|
这哪是布列松啊,这不拉皮德嘛;当然这句是玩笑话,运用相似的元素和语法,却完全拍得是相反的东西,非常厉害。苛责叙事结构or影像内部时间流动与否显然是没有抓住作者表述的重点,就好像流动的反义词终究不是断裂而是凝结,被强调的也不是时间而是“时刻”。然后,还是要再感叹一次,特写镜头果然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
|
很好的质感 |
|
+ |
|
就像吃了潮汕牛肉火锅,仅凭匙仁、吊龙、匙柄、肥胼、五花趾在胃里,却在梦里复现了一头健全的牛,而你就是那头牛 |
|
3.5分,有点沉闷 |
|
第69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提名,第一部安格拉夏娜莱克,手持摄影,状态不好看着昏昏欲睡...... |
|
这风格太布列松了,其中又有所不同,不停的断裂和留白实在让我难以喜欢起来。一次有点煎熬又别具一格的观影感受。 |
|
原来是我离家了的姊妹篇,新欧洲主义者狂喜了~ |
|
喜欢 |
|
拙片,影像的质感还配不上梦中小径这个名字 |
|
Scheiße,发誓不看德国无聊的电影没想到今天又看了一部,太煎熬了。之前看德国脑残片以为是德语片烂的极限,今天的电影告诉我居然还有比脑残片更难看的电影。重点是难看就难看,装什么深刻装什么文艺。 |
|
看不懂,但看着挺舒服,确实有布列松的感觉。个人风格强烈,对话比之前少多了,构图精巧 |
|
如果每个人把自己平时说话的时间算一个比例的话,不一定会比电影里台词占得分量多,把自己目睹的身边人物所发生的事情和实际了解到的事情算一个比例和片中没有展示的事件算一个比例的话,也并不一定比例更高,所以自己的生活和电影所展示的别人的生活比例大同小异的情况下,还会嫌弃这样的电影枯燥乏味?可笑,况且也还不一定有片中人物的真实。 |
|
流浪歌手,吟游诗人和高知分子,这些都是在夏娜莱克试图通过《梦中小径》重建的「新欧洲」愿景下,理想青年们可以自由选择的「新」身份。从女主的「个人信仰」角度来说,扮演「男友」母亲角色是她眼下的责任和归宿。这种职业路径和自我认知上的转变或是信仰产生动摇的导演通过总结历史教训,且自我反思后的结果。为此,这部将各种「现代化」坐骑和布列松自己都嫌弃的「中世纪」道路搬上银幕的作品是其电影生涯的一座分水岭。不过,在人力「自行车」的慢速带动下,她基于「人道主义」立场给出的「安乐死」建议看似「合情合理」感天动地,但不要忘了,通常情况下,协助他人「自杀」依然是一种因《很可能是魔鬼》而不被「立法者」允许,亦不被大多数人同意和鼓励的「非法」游戏。事实上,扮演「行法者」角色的女主在拍《马赛》时就被行法者警告「拘留」过。 |
|
6/10。夏娜莱克将两对不同时空的夫妻戏剧性地交织在一起,时间轴缭乱的跳跃剪辑和人物漫无目的的游荡,使叙事很不连贯,需要从散落的剧情中推测片段式的人物情绪,以至许多细小事件的冗长部分经常将观看注意力带走。拍摄者取消了观众从演员脸上读取情感的可能,更执著于身体姿势的展示,当一个男人在电话亭听到母亲的噩耗,镜头只显示他不动的脚和掉在脚边的帽子,剪辑从旁人的反应镜头再切回这个场景,依然只看得见男人的下半身,晕倒的身体被后面的警察抱住,再比如结尾发生在广场上的时空跳转,一个晴天一个雨天,女演员拿伞在准备拍摄的空间里行走,摄影机突然停顿在地道出口处拴住的狗和旅行包、疾驰的列车,这一系列让人不解的行为与静物凝视,留下了深刻的好奇:那些书籍和书架被打碎的镜头,东德人大量逃往西德的政治新闻,到底对人物有何影响? |
|
形式很布列松,摄影也不错,简单洁净,但没看懂,连最表面的也没看懂。 |
|
2020/11/8 |
|
媽的!真的是什麼鬼啊!零劇情就算了!對話跟對話之間他媽的給我隔個三秒然後回個「是」!媽的有這麼難回答需要想這麼久嗎智障!這三秒等待回答的時間就給我拍這些智障面癱臉給老子湊時間! |
|
看不懂就对了 |
|
不是闷骚,而是沉闷。 |
|
意识流电影,被浓缩的时间。它提醒我失去感知的耐心将无法体验电影的本质。 |
|
非常羡慕男主的父亲,在他的“建议”下,他们一起完成了那件事。这是我想做但没有去做、没有完成的事。在病房里,这是一个无法忍受的当下,摄影机不会拍任何人的脸,只能看到儿子的手同母亲的手接触。在《正午之星》里,只愿意在当下时,可以说摄影机留恋着脸,只愿意被其凝视。ps:看第一遍时,后三十分钟我没啥感觉。看完后随即看了第二遍。前三十分钟让我感动。后面的部分其实像在说“去学习吧”。 |
|
观影史上难得有一部看了跟没看一样的电影🎬看不懂,也看不下去,缺乏太多的背景信息,甚至没有共感的情绪可以捕捉,对于观影者而言完全是被隔离的、进入不了的体验。不知这样的电影导演想表达的意义何在? |
|
不太行,感觉不到流动,几个节点声音的插入太突兀了;但最后的部分还不错 |
|
能哭着吃饭的人是能走下去的//镜头简单也慢腾腾 看着看着总不小心就走神 好像听老师上课 虽然走神但脑子里过的还是电影镜头//下午的太阳很好 暖洋洋地蒸烤着身体 积郁在体内的难过似乎都变成无用的皮屑灰尘 真实又缥缈地和镜头里的角色情绪无差别对接//特别喜欢港译《四个梦者的交错轨迹》 |
|
- |
|
闷 |
|
#69th Locarno# 6/10 目前为止最易于进入的夏娜莱克,现实间的迷离,但缺乏对于时间运动性的精准掌控。 |
|
非常大胆的省略,最后一镜很痛快 |
|
布列松对于手的关注,在电影中被复现了,指甲污泥的手,病床上安静覆上光束的手,受伤而失去力量的手,悲伤的剥开巧克力的手,是对世界的微观体现,也是细微末梢的情感流动。大段大段静默沉溺的生活,如生活本身的再现,也如梦境沉思的降临,时间的交错无知无觉地被埋痕在光影介质中。演员不再是角色,而镜头不再是操纵,剪辑不为了虚构引导, |
|
真的太布列松了,有点难以接受时光流转,但衣着不变 |
|
重看5-4。构成上过于模糊。 |
|
还是熟悉的调用片段间的时空跳跃(靠声音和剪辑调动联觉)。不同故事中的人物如梦境般自由联通,离别的悲痛合为一体。结尾道明一切,就算如此跳跃的游戏也无法掩盖其寂寞的底色。断裂的伤痕影像。 |
|
看她的电影会放大我的疏离和孤独感。 |
|
追求形式上的平实自然,车窗一掠便完成了人物视角的转换,但情节提示着观众长达三十年的巨大跨度,镜头内的时间却是肉眼可见的接近(景物和路人装扮没有年代感,主角前后容貌、服装、精神状态几乎不变),瞬间打破了真实感。大概可以察觉出这是导演为突出如片名"Dreamed Path"般亦真亦幻、昨日重现之感故意为之,但人物全程在各种情形下维持发呆和干巴巴互相凝视的样子,怎么看都不像是正常生活中应该会出现的状态吧……真是极简简到连时间和情绪的流向都找不着北了。 |
|
新型的“影像-梦”电影,表现为一种延宕,包括语言的延宕和意像联接的延宕,最后逐渐错位。就像彼此通过公园某条狭窄逼仄的小径,永远只可能有一个交点。因而这交汇才如此动人。 |
|
艺术电影。大量的留白,视觉的、听觉的、空间的。悦耳的白噪音。生活的、街景的、自然的。适合在艺术馆放的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