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演说Di后来去了寄宿学校上高中,拿到了大学的奖学金,但因为疫情没去上大学。阴差阳错认识了当地男生,结婚生子。她知道自己想要反抗的是什么吗?她心甘情愿地走入婚姻、留下来的时候,会想起导演吗? |
|
当你拍到的素材越来越像一出戏剧,作为拍摄者的你,是否有改变人物命运的责任?是否还能继续用纪录片的思维、审美去完成这个项目? |
|
#T/F2022 导演Q&A 女主现状 17岁半 高中得到了很好的奖学金 本可以去很好的大学 但是还是肄业选择了另外的一段婚姻 已经当了妈妈 |
|
idfa|一个美而残忍的长诗,真实压抑不忍卒读。笛被抢婚者的家人强行拖拽了很远,她的家人和村民冷眼旁观,映射了女性的共同遭遇。母亲也是抢婚习俗的受害者,然而女儿被抢之后,她担忧的是她去喝酒的时候没有人手喂猪了。受害者变成加害者,与学校的女教师抢夺女孩的未来。笛美丽,乐观,难以置信地坚韧和执着于自由,她仍然还在雾里,劳作和学习,间或有一个烂醉如泥的父亲不停地提醒她:给我记住,你是个女人,不是男人。希望她不必重蹈覆辙,过上有很多钱和情人的生活,希望我们也不必再受类似的毒素记忆侵扰,希望我们已经动身离开父亲、母亲、姐姐和那个峡谷,早日被自由庇护。 |
|
已经进入明年奥奖最佳纪录片短名单了。越南山区女孩的故事,各方面都很像国内的情况。前面很长一部分都随意而轻松,女孩与大多数山里孩子一样,不富裕,做家务,上学。只是有那么一个桥段觉得有点奇怪,那就是女孩在电话里与人暧昧聊天时,十四五岁的孩子,略成熟了点。直到抢亲的发生,不能说震撼吧,还是很有冲击力的。如果不是有镜头对准那家人,也许他们就真的把女孩抢走了。关键的问题在于,所有人都觉得抢亲以及十五岁结婚是很正常的,虽然老师苦口婆心,但山区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现实是女孩后来依然没有完成学业,早早结了婚。 |
|
好真实好残忍。在sydney film festival看的,导演有来q&a,讲到Di的现状:高中转到寄宿学校,因为成绩好获得奖学金,可以免费上越南任意一所大学。但是不巧赶上疫情,被迫回到老家。在老家又遇到爱情,现在已经结婚生了小女儿。我心里默默希望平行世界里的Di有上大学走出她的村庄。还讲到摄像机(一台很老的sony sf100)和麦克风都是借的朋友的,一借就是三年。还有白人观众的问题都好无知,我听到翻白眼 |
|
一桩事先张扬的绑架新娘事件。我们觉得抢亲是难以接受的陋习,但全村的人包括孩子父母都习以为常甚至为之奔走算计。14岁女孩嚎啕大哭的时候,隔着镜头都能感受到拍摄者的绝望。给导演最终忍无可忍的干预点赞。 |
|
SFFF,发现我喜欢的纪录片导演都是在苦难面前会忍不住打破the fourth wall介入的,有血有肉的导演。北越南的苗族部落里有小土坡,有炒花生,有红领巾,有猪圈和鸡群,那么多熟悉的景象和物件,关注东南亚这个角度真是找对了。btw扶持发展中国家filmmaker真的太重要了,这种片子只有insider才能拍,非常珍贵的平视角度人类学影像记录,节奏抓得特别好,日常化的罪恶便不是罪恶,片后和小伙伴讨论了好几个小时心情才平息下来 |
|
当我看到有抢婚传统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不会是个开心的片子,旁边的澳洲人一开始听到有趣的地方哈哈大笑我就觉得这真是文化差异:她根本不知道现实会多么沉重。而就算我做好准备,当看到小姑娘四脚离地,声嘶力竭,像头牲畜被抬走,我还是握紧了拳头。而就算结局松了一口气,知道现实也令人唏嘘。真实本身就是锋利的武器,就是最好的故事,就是最大声的呐喊。在那种泥潭一样的环境中,女儿只能走上母亲的路,走不出来也看不到未来。张校长为什么称得上是楷模,因为她就是在这种文化中抢人啊!我们需要这样的导演,用平等、温暖、关怀地讲自己的故事。我想我们不会缺这样的故事。 |
|
小孩子会把抢婚当作平日里的游戏,大人会挂在嘴边当作玩笑话,把严肃的苦难娱乐化的后果就是,赤裸裸的绑架也能潜移默化的被合理化,看到最后血压飙升。女孩拒绝会被说是没家教,会让大人没面子,很多变态的习俗和制度都是会把与群体脱离,被同伴排斥作为威胁,它们利用人类在社会层面最深的恐惧,让人们乖乖服从。 |
|
十四岁的男女孩用着facebook,用社交媒体调情,不忠,说着“爱”,父母说“让他们决定自己的未来”,然后女孩被一群人拖着去结婚,用“kidnapping”代替动词“going”。现代社会带来Facebook,发明爱,却无法阻止一个小女孩被kidnap |
|
开头的抢婚游戏和结尾的拖行同样恐怖。但让我觉得很伤的是那一段对话:—你讨厌我了吗?我从你的表情能看出来。—你把那当游戏,结果落入恐怖的陷阱。 |
|
#DOKfest München 导演Q&A:“我想知道童年是如何消失的。拍完这部片子后,我找到了答案。”
孩子们在过家家,父母们在做交易,这就是一桩婚事的全过程。所有的荒诞都在抢婚的那一幕达到顶峰。只想冲进镜头里,紧紧抓住她不松手,因为那一刻我仿佛看到无数奋力向上的女孩被身边的人亲手拖进深渊。 |
|
所有的评论都刻意放大了“抢婚”的主题,其实影片中的婚约还是很温和的,双方父母有沟通,男孩和女孩都先会在社交平台上聊,如同片中的“旺”,谁能说就不是“迪”的好的归宿,只是过早的婚姻,确实会毁掉女孩的前程,影片应该关注的是违背法律的早婚而不是所谓的“抢婚”。 |
|
#NDNF# 珍贵的影像记录。男孩家人在摄像机前依然毫不掩饰地去抢媳妇,可见这种思想有多么根深蒂固。 |
|
【Thessaloniki 2022】最后那段抢婚看得我血压飙升,想知道女孩近况 |
|
这个纪录片好在影像真实质朴,情绪克制,剪辑自然,没有太多技术性渲染,点到为止,该有的却基本有了。女主角神采奕奕,有灵性和感染力,值得拥有更好的人生,没想到生活停顿在了家乡缠绕着莽莽大山的迷雾中;十四岁半的苗族少女情窦初开,对感情、对男性都是懵懵懂懂,一半是哭哭啼啼被人抢婚,一半是好奇中半推半就,死命抗拒好像也无能为力,据说最后彻底向生活妥协,早婚早育了。90年代前后,云贵川一些少数民族区域有类似婚恋传统,无法说好不好,有人甜蜜有人苦涩。片中少女眼神清澈,笑声爽朗,和我记忆中的气息很相似。2000年左右,80后打工潮涌起,城乡距离缩小,乡村好的坏的传统不复存在,维系农业时代的人情味消失,每家每户关起门来过日子数票子,走亲访友之时攀比之风愈演愈烈……那远方,越南的女孩还好吗? |
|
当导演选择这个题材时已经成功了一半,又懂得用剧情片的技巧一直牵引着观众抵达最后的高潮,剪辑也很加分,很难想象是处女作。果然拍纪录片也是有天赋的吧。最让我感动的是拍摄者与拍摄对象的关系,那句“你变得讨厌我了吧?从你的眼神我看得出来。”太好了!完全写不出的台词!感谢创作者的真诚,感谢女性创作者的温柔! |
|
SFFILM 4/22 导演Ha Le Diem的第一部长片,已经非常优秀。能感受到导演对素材精心的剪辑和安排,也能大概揣摩她拍摄此题材的动机,出自一个越南女性对另一群越南女性的关注和同情。她的作品如实记录了当下越南某些地区正在发生的事,也让更多人了解遥远的地区在发生着什么。故事发生在越南Hmong族聚居的山村里,他们的生活情景和日常活动会让有农村亲戚的人感到熟悉,所以最后的冲突太容易触动我们隐秘的愤怒和悲伤。它点燃了我从那件新闻发生以来积压的所有情绪,甚至是我从小到大经历的、看到的、听说的事情积压下的愤怒和痛苦。电影中有些让人感动的时刻都是主人公Di周围的女性带来的,甚至导演在拍摄过程中也忍不住打破了拍纪录片“旁观”的准则,试图帮助Di。等上线了之后推荐观看。 |
|
什么是女性, 对于未成年Vang来说,是战利品,是荣光,是不失脸面生活持续,就算是抢劫强盗强奸也要得到。什么是婚姻,对于云雾中的乡村,是彩礼和劳动力子宫的交换,是人情关系的随意搅拌匀和,是乡土传统一杯酒即可溶解的人生大事。很佩服导演Diem的跟拍,把一些存在于文本中的概念用最真实的场景记录下来。虽然看的过程中时刻要心脏病爆发,但值得庆幸的是还有学校教育和法律能够做出一些影响,即使微乎其微。“愿她们有不用哭喊的选择”。 |
|
有些地方14岁要被抢婚,有些地方30岁只能单身。无处不在的困境。 |
|
導演不可思議地捕捉到了近於劇情片的完整素材,讓故事的因果轉折超乎想像的自恰(學校的法治教育、男孩關於失控捶牆的自述、好友庫)。看完胸中是滿腔難以抑制的憤怒。像野獸一樣的男性、將自我的窮困與迷惘轉嫁於征服女性,又輕易地以童真卸責的男性。將女兒視作工具,只擔心酒醉時沒人煮飯養豬的女性、甚至巧言助力兒子搶新娘的女性。只要一步失足,就會掉入無解的陷阱。光天化日之下,人也可以被直接抓去「獻祭」,不禁讓人疑惑,在這裡,女性的出生到底是為了什麼?享受短暫的童年,然後就涉入無力的輪迴:無止盡的農作、酗酒與暴力的丈夫、重複的下一代……最後或許是攝影機的存在救了女孩,又或許是男孩短暫的遲疑,可是在攝影機拍不到的角落,這樣的事依然在日日上演著。 |
|
纪录片以未成年抢婚作为素材,可以,但这件事的内因其实是苗族文化传统与现代自由标准的碰撞,很可惜这一点的表达在片中非常不清晰,焦点全然放在了主人公的选择上。看b站弹幕好多直接开骂不尊重女性,没有选择权,好可怜什么的…这是有失偏颇的,是因为纪录片缺乏了对苗族的历史与文化观念的介绍而引发的“表象结果”。苗族女生十几岁就是要出嫁,结成家庭,生很多个孩子(一般五六个以上),他们也非常爱自己的家庭与孩子。苗族是一个饱受战乱侵扰的民族,久居深山,对于这样一个很容易消失的民族而言,繁衍,家庭对他们而言是很重要的。但失去背景交代,直接让观众关注到个体身上事件的发生而采取立场判断。就像我们看苗族人,称之为“陋习”,美国看我们,称之为“没有人权”,是一个道理。 |
|
长大之后 爱和强奸就不分彼此了 |
|
读书永远是底层女性的救命草 但很多人却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张桂梅老师是多么的伟大 就这样还有很多人谩骂她 说她挤压男性资源 说她填鸭式教育行不通 她明明是让那些女孩摆脱了'行走的子宫'的命运 获得了作为'人'的'资格' 没有张桂梅的女高 很多女孩都会是纪录片中这个女孩的命运 |
|
感觉和贵州的生活差不多 |
|
深知自己民族这样的陋习,包括母亲和姐姐的案例在先,还不思考保护自己,跟不知所谓的异性不清不楚,事后望得到保护,我可不会称之为懵懂,导演出手相救不是同情,只是愤怒罢了。 |
|
生活比剧情片“精彩”得多。看的时候为女主角被“抢婚”的情节气到不行。才14岁半,懂什么。父母默许了“抢婚”的事实,毕竟姐姐当初也是十四岁被抢的,老师上门告诉他们是违法的,真都太不容易了。看的时候有想到陈东楠导演的《五月的秘密》,总感觉有点点互文。
这是女性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值得肯定,片中,拍摄对象有意无意的说,如果你是我们族的,可能会被抢唉,相信,镜头内外的我们都是不寒而栗。 |
|
如果不是真实故事的话,这就是个《秋菊打官司》式黑色喜剧。可怕的是这种编剧都不敢相信的荒诞是很多人的现实 |
|
之前在越南沙坝旅行的时候见过赫蒙族的女孩,没想到他们的抢婚习俗如此恐怖。观看过程中几近窒息,她可以自由的上脸书,却不能自由的决定命运。都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可现如今当真是21世纪吗? |
|
不少评论都是站在现代文明性别平等与女性主义视角来批判影片中的“抢婚”习俗,但这种去语境化的讨论(这一立场也多少让影片的观看带有些许猎奇色彩)其实无助于理解当地复杂社会文化现实以及女孩的处境。影片拍摄与传播观看语境的割裂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
|
给导演最终忍无可忍的干预点赞 |
|
难过无力,亲人也要她对无望的未来习以为常,森森地笑来掩饰谋算。踢打着哭着尖叫着,才能让自己的声音被听见,这个年纪她还不清楚在争取什么,但她一直记得对男人说不,叫女人们滚蛋 |
|
看到最后太难受了,唉。 |
|
怎样教会一个女孩服从呢?——家人把她的婚姻当做玩笑,极尽嘲讽;全村人为了看一出热闹,各种算计;男性用暴力、打压、侵犯的方式,逼她就范;一旦违抗,流言蜚语将她淹没;学校教授的知识仅适用于书本,和现实迎头相撞时全无用处;让她劳作,无休止地劳作,再用劳作来评判她的“美德”;从不将她视作完整独立的个体,也不认为她的童年自由且珍贵。三年的拍摄,一个女孩眼中没有了光。 |
|
迷雾这个词用的真好
别人跟你说千万遍不如自己体验一遍
你处在雾里觉得千般万般好
待雾散去拨云见日
你才知道都是海市蜃楼骗你而已
我不抨击这种古旧的传统习俗
存在即道理
只是守旧观念和新生事物总是要碰撞摩擦
但看谁能笑到最后了
|
|
非常绝望 |
|
题材取胜。手法和结构都没什么太特别的。 |
|
本该藏匿于镜头后的导演终也忍不住出手 |
|
被冠以“传统”之名的婚嫁陋习裹挟而毁掉的山区女性人生缩影。当初拼死挣扎想要逃离婚姻的桎梏,结果三年后因疫情放弃读大学早早结婚生女,已经可以预见下一代不过是在重复自身的命运。有时候个体意志与大环境的对抗真是极为艰难的道路。重重迷雾就如同各种看不清的双手(家庭、社会、婚姻),齐刷刷将女孩子们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过早地扼杀她们身上残存的天真与稚气。 |
|
云雾蒸腾,本是纤尘不染之地,穷苦的族人遵古俗绑新娘,她们还只是孩子,学没上完,对这个世界知之甚少,却要踏入万恶婚姻的陷阱,一代接着一代,穷苦下去,不是小男朋友绑架了她,而是顽固的旧习绑架了这块云雾缭绕之地,人们蒙在雾里,看不清。 |
|
恐怖片。 |
|
情节之荒谬、戏剧性之强,总以为是在看一部剧情片,可事实是,这是一部纪录片,一部真实、浓烈、残酷的纪录片!善良可怜的孩子们,开头儿时的游戏就道出了她们的命运,可悲的是大人们早已麻木且习以为常,甚至成为了一种玩笑。她穿在身上的衣服的国家中某些地方又有多少孩子曾经、现在和将来要有着相同的命运?但愿美好覆盖全世间! |
|
看到片子最后松了一口气,再看到豆瓣的短评,心又揪紧了,真希望Di可以如她在片子里讲的那样,继续读书,走出大山,然后带上母亲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
|
哎,最后听着女孩子撕心裂肺的惨叫真的太难过了,这个世界能不能对女孩子好点...... |
|
女主人公Di的遭遇,是多少越南北部女孩的缩影呢,又或者说,是多少愚昧无知的世代将丑陋习俗“抢婚”冠以“传统文化风土民情”所扼杀的牺牲品之一?纪录片中的男人们从不觉得“抢婚”是一种过错,甚至骄傲地对女儿说你的母亲是我抢来的。而女性长辈,在这昏暗无边的“传统”中夹在封建与怜悯中间,妥协认命。这是Di的残酷青春,这是她与童年的诀别。末尾众人将她抬出家门准备拉去成亲,甚至连女性长辈都笑着对她说“迎接新生活”,她的那一声声尖叫令我头皮发麻,恐怖无以复加,这种明目张胆的抢人,和原始兽人有何区别?看完电影看了下文本外资料,女主角后来念书非常用功,以至于可以免费选一所大学就读,但疫情原因又回到老家,又认识一个男人,然后结婚生子(还未成年),如今不接导演电话,不再联系,让人唏嘘,看来她并没有躲过扼杀的诅咒。 |
|
+ |
|
怒其不争。洼地版👉 https://weibo.com/7826119714/4972316263711749 |
|
西有塔利班东有赫蒙族……还有千千万万… 周身是迷雾,脚下是烂泥,敬佩何黎艳这样勇敢的女性导演! |
|
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凝视会多大程度改变抉择和命运 无论如何都不是让人舒适的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