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用超低成本拍摄使得影片依旧粗糙,但两人的想法和实现能力仍然出色。这部其实是对处女作《绝案》的延续,扩展和完善世界观的同时又不显重复,前半段节奏问题很严重,后半段飞起来后就好多了,两人总能把很小的出发点在结尾时发展成更宏大的梗/坑(lovecraftian)。 |
|
神(秘、奇、经、叨、棍……)分很多种,比如《双峰3》这种让人暗爽的。 |
|
①比怪物玩弄人类更可怕的是什么?是它还顺便拍了个微电影。
②没有终结,只有无尽的时间困境;没有出路,只有无边的空间牢笼。
③“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 |
|
又一个looper,但循环本身并非重点,重点是对生存方式的选择:同样日复一日,是过乌托邦软禁生活,还是自由地潦倒下去。神秘录像带、集体灵修、记忆寻回的切入点很抓人,诡异和惊悚氛围也越做越足,但铺垫过长,结尾又直接炸出BOSS,还是回到逃离时间怪圈的套路。低成本不错了,俩导演演两男主,略腐 |
|
平遥节“藏龙”比赛项目里的美国片,一般啦。他们这个项目主要选的是类型片,又是新导演作品,比较难有好的。 |
|
十年之前
我不认识你
你不属于我
我们还是一样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
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 |
|
和《爱在初春惊变时》差不多,为了脑洞可以开的真实可信,导演会在前面花大量的时间用某种类型片的套路塑造现实的情境,等到火候到了,故事的脑洞就变成了黑洞,片子也会彻底的变成另一种类型的观感。对于喜欢神棍B级片的人来说,这片子可以爽到飞起来。爱死这对导演了,本森这次还是主演! |
|
镜头设计非常有意思,后一小时轮回时空加克苏鲁神话设定超飞的!不过真的拍太长前一半也无聊透顶。锡切斯这个节观众媒体都超宅向,前作Resolution主角chris和mike一出镜全场竟然响起一片掌声欢呼,有点被感动到。 |
|
大概真片名大概叫The Colour of the endless time……虽然前面的《湮灭》的视效(甚至是陨石掉下来的剧情点)都很让人想起《星之彩》(The Colour Out of Space,“星之彩是一种有知觉的生物,但它表现出来的样子,却像是一种纯粹的颜色。”),但本片开场就引用了爱手艺的名言且在片中不断强调着Colour,而且这里的Colour巧妙地以照片、影像等具象的形式呈现出来(对人类科技着迷、专吐照片影像给自己的崇拜者的克总!!?),达成了某些不可名状的(但为什么萌萌的!!?)爱手艺效果。关于复数月亮的话题(且身在局中局的),大家还可以看下一部韩国恐怖片《两个月亮》,类似循环死的(且可以往死后末日审判可能性方向猜测的),可以看一下06年的一部恐怖片《毛骨悚然》。 |
|
3.5 这是温情款的《1Q84》+《湮灭》+《恐怖游轮》+某集《黑镜》...吗?比前作升级很多,除了成本小、制作一般外,还是蛮不错的。
从邪教组织惊悚片过渡到神秘主义悬疑片,接着又很笃定地走向科幻奇幻,是一种踏实的混搭体验。虽说概念和结局的套路反转都似曾相识,但还是挡不住扑面而来的惊艳感。 |
|
不是恐怖片,但是很b级很神棍。空间和时间是它用来驱赶的鞭子。跨越时空,循环死亡,透析生活,无厘头荒诞,质疑又消解。镜头很炫技,配乐很炸裂,大段很诡异。个人风格明显,离成熟还有一步之遥。 |
|
Rubik‘s Cube——整体混乱无序,且每个面分别混乱无序
开始相信宇宙的最高维度是六维
突然意识到不该去解释这样的电影,而只是凭借潜意识感知。Lovecraft参照《黄衣王》之后对克苏鲁体系的完善是独一无二的,是个人经历和借鉴前人融合后的升华,是上帝握着他的手写就。而我将用到的所有观点都是人提出的,我只是拙劣地堆砌;本片也是借鉴了人(Lovecraft)的设定后进行的创作,以人的观点解释人的观点更会使灵性大打折扣。 |
|
前半部分在生活流的探访故事中观者不断地建立质疑-赞成-否认循环纽带,而后半部分在解谜和新世界观塑造过程中,将原本此类题材中套路性的元素重组玩转出了许多新鲜花样,弥漫全片的诡异神秘未知疑惑氛围简直让人欲罢不能,营造出来的参与感代入感和真实感也让人感同身受。(77) |
|
3.5;整体观感很像《湮灭》,前半段铺陈较冗长,及至后半程的画风陡转略有突兀,核心概念虽是现今盛行的「loop」,但结合现实情境表达得依旧较有趣味;对一成不变生活失去信念,转而遁入记忆的搜寻与重置,被捆绑在无限回路里的永生,莫道这是奇幻,恰是现实镜像的反射,博尔赫斯说“圆形是最完美的图形”,困在时间里的俘虏虽以种种方式逃离,但原点与重点的重合,正是结尾的深意。 |
|
无解的数学题、循环的梦境、无边的山林、邪教所产生的多面影响—开挂的剧情和风格转折,果真没有失望~!全片都很专注于利用镜头捕捉恐惧本身以及其对于故事里主角的折射与反应,有相当惊喜。除去导演,Tate Ellington的选角也超棒啊—《谍网》之后对诠释这种感觉的角色已经是驾轻就熟了。 |
|
豆瓣恐怖标签什么鬼?还有应该加个悬疑标签啊。最后那句,你全都明白了,不是应该改为,我全都明白了?是的,油一直是空的,他们没有走出循环,他们以为走出了的循环其实就是循环的一部分。这片和恐怖游轮前目的地一样都是死循环的电影,但那两部都是佳片,这片啊,气氛渲染得很普通,节奏慢吞吞的,太拖沓了,导演自导自演就像自娱自乐一样,除非你没看过循环电影,不然,真的好平庸。比前作决案好,毕竟决案真的看得想睡觉。 |
|
一个想法:“主管”跟哥哥强调过收到照片是因为“到了可以加入的年纪”,而兄弟二人是唯一在营地中长大的,所以会不会他俩的经历是种特例呢?第一次是“假逃脱”因此还会收到影像,第二次才是“真逃脱”【整体更倾向HE】 |
|
不可名状的未知主宰者操纵时空把人类玩弄于鼓掌之间,多么Lovecraftian的故事啊。观众视角/镜头再次巧妙变成叙事中的“它”。缺点很明显,但看到《决案》以这种方式直接与这部剧情相联系而不仅仅只是延续和扩展前者的概念设定的时候完全目瞪口呆飞到五星。两位导演的想法总是令人惊喜,bromance加分。(为这对导演写了篇文章感兴趣可以看一下:https://www.douban.com/note/686788076/) |
|
其实没那么难理解 反倒是明白了之后觉得有点乱 而且杂。前面大篇幅讲了两兄弟在营里重温 对于那个【它】到底是什么逐渐埋下伏笔。这一个loop(循环) 在石柱子里的人会被【它】不停地循环死亡 其他人需要集体献祭给【它】来得到庇佑,我倾向于理解这是外星人对地球人的实验这个说法。一开始想想 在这里生活如果真的能靠卖啤酒赚钱而不是最后集体自杀 大家都有事情做和谐共处其实是个不错的公社 后来想 这电影的一点内核在于【该浑浑噩噩地平凡过还是自己出去舒适圈闯荡】,哥哥是后者弟弟是前者 导演的答案很明了。这样看来其实也没什么特别不懂的吧。PS弟弟有点像唐文龙 服装设计的那个小姐姐挺好看的 |
|
不止一次的自我指涉,强烈地暗示这个神秘的it隐喻了电影,在视听的框架内,镜头是真正的时间机器。本片的设定其实和戏剧Sleep No More异曲同工,而人文的内核又像黑客帝国里的选择何种真实,在这种选择中,冲突、失败和抵抗,才让人更像人,而非某种power下的人形玩偶。 |
|
晕 |
|
文本还挺有意思的,电影就随便拍拍。五秒男真的是太酷了。用图像和臣民们交流这是个什么意思不太懂,求签? |
|
往昔噩梦,循环之境,那个有人鸣枪的木屋是不是决案里那栋,巨大而无法名状的存在,是不是也是那个决案里最终浮现的未知物,人类最可怕的一点,就是根本不懂得自己在崇拜何方神圣 |
|
摄影、特效都非常强。管风琴的运用也非常妙,直接链接到Doors、嬉皮和《知觉之门》。又是一部讲loop的电影,不过没有德剧《Dark》有趣。邪教和多个月亮让人想到《1Q84》,结界和影带想到《湮灭》。 |
|
被不可名状的深层恐惧所支配,非常拉夫克拉夫特,更加让人恐惧的是:圈里圈外,人生是一样的循环和单调,逃不逃得出去都没有意义,结局的提升属点睛之笔,使科幻赋予了独特的现实意义,逃出这样的循环,依然有另样的循环,给人生提升难度或许就是西西弗斯的荒诞的抗争。 |
|
虽然是低成本制作,但个人感觉拍摄得很不错,想象也很大胆。灰暗的色调不仅体现着邪教组织的神秘,还暗示着对未知的原始恐惧。 |
|
三星半。值得鼓励的小成本独立片,惊悚部分不多,胜在细节铺垫和气氛渲染上,即使稍显粗糙却有诚意。面对自己的人生,是选择被囚禁在安逸的环境里一次次地循环生命,还是选择逃离到穷困潦倒却仍旧充满希望的自由真实中?这是导演带给所有观众的思考。“我已经厌倦了那种自我怀疑自我厌弃的生活了,死亡只需一眨眼的功夫,而糟糕的人生却是很漫长的。”圈内之人被神秘力量囚禁在循环之中,圈外又有多少人在日复一日地重复无意义的人生,进行着不自知的自我囚禁呢。想起一句话“Some people die at 25 and aren't buried until 75.” |
|
浪费111分钟 |
|
D+/ 奇...奇异博士???前半段差点以为是政治片...... |
|
最后出逃时,貌似发生了车祸,一瞬间撞死了十年前路经此地的自己一家、十年后的自己,于是,新一轮闭循环又开启了,泡泡的世界 |
|
一天、一星期、或一年的Loop,是有记忆的。而从出生到死亡,一生的Loop是没记忆的,或者说是新的开始,新的记忆,然后轮回。宇宙万物的衍生就是一个不断重生不断循环的Loop圈。 |
|
连神都喜欢老科技(((推开仓房门一幕忍不住拼命截图,只想拿来做storage condition负面典型???(片子真的拍的太丑了我不可以 |
|
虽是小成本电影,但是蕴含了好多有深度的东西。特别像邪教组织,然后又把自杀循环宿命论的因素神秘化了。我很喜欢啊,很飞的电影。 |
|
逻辑思维不好的还是别看了。脑子晕了。(太平了 没爆点 感觉絮絮叨叨莫名其妙 |
|
细思极恐。忽然觉得豆瓣首页刷出的有悲有喜的动态是一个又一个的轮回。 |
|
【2.5】充斥着小聪明的电影,对概念的引申随着情节发展逐步崩塌,最后的落点竟如此无趣。 |
|
烧脑。 |
|
低成本高概念,很神棍 |
|
勉强及格,比他俩的处女作差一点儿,延续了神秘主义的基调,依然是用小成本营造视觉奇观——那些对称的镜面世界,但是比处女作更加吃设定——兄弟俩(俩编导自己演)记忆中栖身的“邪教”营地,其实是自带时间刻度的循环空间,这类空间有多个,构成了平行世界,片里设置了一个超然一切的神的视角(还能和人互动),我不知这是来自于什么物理理论,但这个神鬼鬼祟祟到处藏视频载体的做法更像是指代电影,所以这个桥段还挺像《林中小屋》或《银湖之底》的,片尾的设计也让人想起《盗梦空间》,原创性不算强,而且前段借角色之口对神的描述过多,铺垫了一堆,但这个神只是作为片头引语里唤起恐怖感的“未知”,也就是渲染氛围的手段,和全片低气压的氛围与略迷幻的调色并无不同,这个设计是不是重复且无聊了? |
|
可惜最后还是没憋住,一直藏到底该多好 |
|
PS.男主真的太像一位GV演员了 |
|
两个导演脑洞倒是挺清奇,虽然《恐怖游轮》式的循环套路并不是特别新鲜。两个人编、导、演齐上阵,而且还用了自己真名当角色的名字。作品有些小怪异的地方,小众化的趣味,但是温情的一塌糊涂,所以本质上还是和《Spring》一个样。就没有人八卦一下两人工作外的关系吗?[B] |
|
(5.0)蕴含了一个美好的人生寓意,可是有点太神棍了,不够硬核。 |
|
与其说是科幻和循环,倒不如归类为克苏鲁类型更加合理,女画家的几幅作品以及湖底阴影无疑已经悄悄揭示了一切。况且能够有如此恶趣味,数十年玩弄和偷偷观察猎物的行为模式,也很符合克总邪恶到骨髓的性格设定啊。完全不需要讲道理,人类在巨大力量面前无论如何苦苦挣扎,最终也是毫无意义,恐惧中传达出的更是一种深刻的绝望吧 |
|
简单的故事,讲得太冗长 |
|
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感情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洛夫克拉夫特 |
|
我看评论里说这个导演把他想要表达的东西拍出来了。那么这个导演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通过导演访谈,他似乎想要说明的是什么是“假意识漩涡”?沉浸在假意识的人们都被隔绝在自己的世界中,有人知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有人火急火燎鸡飞狗跳奔走相告,但是这个漩涡犹如一道解不开的数学题,最后只能得出无解的答案。为什么?导演拍不出为什么,就好像抱怨shitty life的两兄弟永远挣脱不了轮回一样。这是好容易的题哦,诺兰兄弟一辈子都在解这道题,而像许鞍华这类型的导演一辈子都在重复假意识漩涡,“想和可以的区别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起”“我需要一个需要我的地方”“麻了就感觉不到疼了”。。。 |
|
18120#过重复的人生就算每天都是快乐的这份快乐重复个百遍就自然不再属于快乐。单调的生活中偶尔有激情才是令人所期待的。到后半惊悚感上升还比较愉快。3.5 |
|
影片本身就是一个无尽的循环,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时间模式在循环着,无法解脱。故事中去寻找真相的兄弟俩,其实也是身处循环之中而不自知。他们不断地逃脱,只是进入一个稍大一些的时空而已。实质上这亦是暗喻人类自身,被局限于宇宙一隅,无数次地重复自己的人生。影片无疑从佛教借鉴不少,生死轮回,人生惟苦。梦幻泡影,回头是岸。 |
|
豆友们称之为“神棍”片一点都没错。有一个理论,电影整体也从头到尾呼应着这个理论。但剧作上并没有重点解释这个理论,靠着一些次要角色不痛不痒的分析、“公式”或者“人生哲理”含糊地解释或勾勒所看到的屡屡发生的奇异“现象”,来苛求观众的观看。也属于一种在这个异常世界中的“众生谱”,但这些看似被“挑选”出来的不同的“典型”为什么值得关注不得而知。可能想像“圣经”一般,构造了一种只有“看到”并反复解读才有意义作品。说白了,还是一部“低成本”(一些推镜抖的太厉害)土味科幻,有高概念却并不引导观众去烧脑,但又存在很多小“奇观”诱引思考。整体感觉不到创新,边缘畸变严重和缓慢推近的画面企图构造的这种“迷幻感”经常被琐碎闲聊所诉求的“现实感”冲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