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合居家办公放的剧场 很壮观 |
|
1坝看完。爸爸辈爱看的纪录片了。98年洪水那些旧影像,看着还是觉得太恐怖了,水灾。赛博看良田和摘棉花,有趣。对预告里一些水下拍摄的感兴趣。预告里航拍的有些景物喜欢画风景画的可以借鉴了,建筑类 |
|
三峡如历史,磅礴、不可阻挡、曲折、漫长 、包容。所以我们看待三峡也要如同看待历史,去挖掘,去考证,去理解。作为央视出品,必属精品。 |
|
三峡,真是了不起 |
|
时代感很强的纪录片。从98洪水,到三峡大坝落成,真正的变水害为水利,“天堑变通途”。 |
|
三峡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三峡移民、98洪水、三峡大坝合拢等新闻画面,还依稀记得。对三峡最近的记忆,是08年汶川地震时舆论质疑三峡工程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这些年三峡工程的竣工和投产,几乎在宣传上消失了。它在防洪、清洁能源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国家对于当地历史人文和生态等方面的保护所做出的努力,更是鲜为人知。宣传口太弱了。
就本片而言,看了之后还是有些许震动和感动的。整体策划很好,对质疑声的回应很好。但还是侧重抒情,干货太少。
央视风格的解说词,什么时候可以换换?考虑和优秀UP主合作合作?多讲一些普通人习惯的表达。 |
|
我在看这部电视剧 2022-11-26 修改
我的评价: 力荐
纪录片拍得用不用心,真不真诚很容易看出来。希望多一些这种真诚的作品!
2023年5月25日16点多 2ed,早点看到这种纪录片我可能上学会更努力一点
2023年6月12日 4ed,第四集黄葛树相认那里也很好哭;
2023年6月13日22:21:53,5ed,看到裸体的纤夫想起来之前我们家有个光盘就是我妈在三峡修好之前去三峡买回来的,里面有裸体纤夫。当年的我是很震惊的,但是其实那时候细想已经可以理解,而且这是官方的VCD,没毛病,裸体肯定是有原因的。
2023年6月14日09:21:57感觉焦虑,感觉这个国家跟我没有关系,我就像一个随波逐流的浮游生物 |
|
听爸爸说过他年轻时去重庆游玩时的经历,他说当时他去的时候,看到的所有老百姓脸上是木然的,刚刚经历十年浩劫,他们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衣服上到处是布丁,山是光秃秃的,长江水是浑浊的,三峡那里全是礁石,去往忠县的山路全是泥泞的,无论春夏秋冬,岸边都有一群纤夫拉着船艰难行走,今天再看《新三峡》,觉得好感动。我们对于过去总是带着厚厚的滤镜,过去虽然没有污染,人心淳朴,但是过去人们是真的穷,山也是真的秃,水也是真的黄啊。 |
|
作为我国有史以来修建的最大的工程项目,这部纪录片在拍摄手法上把观点和人文关怀隐藏在故事之中,通过故事表达观点、引发思考、传达理念,跳出三峡看三峡、纵观历史看三峡和放眼世界看三峡! |
|
一将功成万骨枯。 |
|
在看 三峡从前 现在 与未来 差点儿被片头给劝退 不过做了这么多工作也不易 希望100年后的三峡真如片里所说那样 |
|
第三集的《山》,因为认识不少护林员,为他们的努力加星 |
|
赞。纪录片精品 |
|
补充了解。 |
|
大气。景色大气,故事大气,讲解大气,其实最根本的,是这个决策、这段历史大气,标题的“新”,恰如其分。 |
|
另一个角度 |
|
平平无奇的三峡赞歌 |
|
古有“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今有“坝”、“水”、“山”、“人”、 “景”、“城”、“梦”,作为湖北三峡人,“新三峡”值得一看。 |
|
3.5星。非常央视的三峡宣传片。相比,里面《城》中爷爷教孙女戏曲,认真琢磨神态练习的场景,西沱镇汪水古街石板路有烟火气。 |
|
央视播放《新三峡》,真是可喜可贺。摄编一帮人执著信念,多年坚守,表现大坝锁江后的新三峡,充分体现优秀华夏民族传承的中国精神,大思维、大气魄,大格局,打造新三峡大文化浩然之气。向世界展示三峡工程带来的“新旧之变”,也彰显百万移民“舍家为国“的平凡而伟大!
|
|
学习一下 |
|
非常好看 非常震撼 |
|
想了解国家到底有哪些发展,观看纪录片是最好的手段。就是想吐槽一下人物群像的那张海报,抠图排版能不能认真点 |
|
官方三峡纪录片,可以看看。 |
|
觉得自己真的孤陋寡闻 关于本片命名【“新”三峡】的个人理解:原三峡流域本是汹涌急流 为建大坝动员百万居民迁移 历经几代人的心血 大坝建成后方才变为平缓流域 新的经济 环境 生活 人文 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下 现今三峡大坝仍是世界最大水电站
老一辈总说 国内好山好水多了去了 此刻不得不服 有空一定要亲自去三峡感受 |
|
年幼时候的我曾逆流而上寻三峡,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一切的一切都只能在电视上重新重温一遍,中国之大,非210分钟能够讲述清楚,希望将来还是可以再次逆流而上寻一次三峡 |
|
多年前看《三峡好人》就对三峡工程充满好奇 这回终于得以一探究竟 这样宏大的利民工程 功在千秋 |
|
央视这几天新播出的纪录片。每集30分钟左右。从当年的第一粒瓦,到现在的恢宏建筑,一代代三峡人为之动容。江水永不停息,曲调深沉绵长。11.22还有两集没有更新。
其实在其他综艺里也经常看到三峡大坝的介绍,这部纪录片更加具体。每一集会有一个主题,建筑,养殖,地势,人文古植,摄影等。其实不太喜欢看这一类的纪录片,但是央视解说台本真的好绝。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说的就是三峡吧。三峡山峰中间那座桥航拍的好美。黄葛树不是一日长大的,成功也一样。以黄葛树为主讲述着那里的三峡移民。看惯了现在的大都市,那里的人看着都好朴实。摄影师50年的坚持,几乎一生所做的事情,牵动多少中国人的情愫。时光流逝,事事变迁。好想去那风都古城逛一逛,和对面的年轻城镇遥遥相望。回头审视兴许会感受到这样的风景来之不易吧。 |
|
2022.11 |
|
很久之前看的!里面有开州区~我的家乡!三峡的建成离不开每个工程师,每个为它付出的人。 |
|
看到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有些热泪盈眶了。画面上非常震撼人心,内容也很有时代感,也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PS海报有点难看希望能再做好看点 |
|
三峡大坝是小时候模糊的记忆了,看了纪录片才知道后面惊心动魄的故事。 |
|
《山》《水》《人》《景》《城》无不诉说着那个年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期许,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命运。 |
|
好看,最喜欢看这种人文地理类的纪录片了。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增加自己的眼界。结合《水经注》效果更佳。 |
|
非常精彩的纪录片!让我们了解了重要的水利工程! |
|
壮观 可惜之前播过的回看不了了 |
|
风景很漂亮 |
|
熟悉的风格,熟悉的旁白,熟悉的拍摄手法,熟悉的大美中国 |
|
除去巫山非云也 |
|
一部有水准的纪录片。没有半句废话,文案精炼、准确、富有节奏感,一上来就把人给卷入娓娓道来的叙述当中。历史与当下,生存与毁灭,光明与黑暗,在开场的前几分钟迅速堆叠起一个高潮,拍得铿锵有力,张弛有度,拍出了大国风范,大国实力,以及中国人的智慧与气节,把一个真实、宏大、壮美的三峡以及“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中国人全方位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
|
真正意义上的伟大工程。好想去这边玩啊啊啊啊啊! |
|
画面真的美!视觉效果蛮震撼的,又不失纪录片的真实感,一部三峡史,喜欢那些田野考察,采访对谈的画面,了解洞察也是一种美好的记录。 |
|
希望能把三峡讲透 |
|
十年新三峡 记录三峡工程的历史变迁 意义大于一切 |
|
纪录片从一个个人物的故事切入,介绍了三峡大坝背后的科学家,工作者。纪录片每一集从山、水等不同的角度介绍了三峡的故事和贡献,覆盖到了方方面面,除了鸟瞰远景之外,小人物的故事更令人动容! |
|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还在笑怎么一股舌尖上的中国的味道,解说词和音乐都是那个味。不过看着看着我就感动了。我的家乡就在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边上,我们是吃着清澈的汉江水长大的。汉水哺育了沿岸劳动人民,但是也带来巨大隐患。儿时,每到雨季,家家户户都要派出劳动力参与防汛,还要担土加高堤坝,水势最大时甚至会没到河滩生长的粗壮水杉树顶。长大后我来到长江与汉水交汇处的城市生活,我的同事里面还有参加过98年抗洪的一线解放军战士,我们对于长江都有着特别的感情。三峡工程修筑后,长江变得更为温和,我们的防汛任务再没有那么吃紧了。现在每年我都到龙王庙周围去看看,瞻仰抗洪纪念碑,领略“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奇景。这个纪录片希望更多的人看看,了解和关心长江。 |
|
成长过程中一直听着三峡工程四个大字,这不光是地方修葺工程,也是中国现代发展印证。 |
|
纪录片全方位展现了三峡工程从前到后全过程,画面精美震撼,融历史人文于一体。三峡这一让世界惊叹的工程奇迹,真切的展现在观众的眼前,如同身临其境。 |
|
小时候还去看过三峡大坝,亲眼见到很壮观的场景,但并不了解背后的故事。现在终于了解了背后的故事,更让我难忘 |
|
记得好多年前看感动中国的颁奖仪式,其中就有三峡移民,后来有一个大学同学是正是三峡移民,听他讲起的搬家故事总是那么有趣。三峡移民,这个群体值得去了解,他们的故事值得被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