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不是费雯丽,大部分人会讨厌死矫揉造作的布兰奇;如果不是白兰度,大部分人会恨死粗鲁暴力的斯坦利。 |
|
看底下前五名的影评,没有一个提到内战后南方拒绝改造导致社会贫困、美国地缘政治等,全是什么爱情、迷惘。灵魂、脆弱、华丽。所以我一直觉得从历史、政治的角度/老师讲电影远比中文、艺术系讲得好,因为真正打动人的不是技术而是人性呐。硬是要观众对艰涩的技术感同身受和舍本逐末南辕北辙有何区别? |
|
经典哪~他们告诉我搭乘一辆名为欲望号的街车,换车去一个叫做墓地的地方,再坐6条街区,到天堂乐土下车。 |
|
穿背心的白兰度好帅,穿西装的白兰度好帅,穿睡衣的白兰度好帅,穿背带裤的白兰度好帅,穿花衬衫的白兰度好帅,衣服撕烂掉的白兰度好帅,不穿衣服的白兰度好帅,抱头哭着求老婆回来的白兰度又帅又萌。【醒醒秃子 |
|
一个无家可归的、不自重的、做作的、搬弄是非的、爱慕虚荣的、自欺欺人的不幸女人的悲惨故事。 |
|
一个活在过去的诗性人儿最终只能在疯人院渡过余生。 |
|
不管你是谁,我总是依赖陌生人的好心肠。——这句台词是无奈是刺痛也是挖苦,透着无尽的悲凉。 |
|
Blanche在各种意义上都具有“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她必须永葆青春美丽,再践行矜持兼顾情调的淑女美德,从而攫获一份男人的敬重与爱意,就完满了……否则她就一无所有。这种生命态度在古今中外都是女性悲剧的制造机,妹妹反倒活得明白,容貌与家世都会变迁,要么别自命不凡,要么别孤注一掷。 |
|
要我也会把她赶出去。。。。。 |
|
社會是怎樣逼迫那些敏感而又不想循規蹈矩的人走向毀滅 |
|
白兰度就是个迷人的胚子 妈的! |
|
Leigh把Blanche演得太好太好太好了 好到让人心痛。Leigh能让人从这样一个角色中看到自己的部分影子 实在可怕。欲望 虚荣 谎言 这些伴随女人一辈子的词汇 如此集中尖锐地迸发出力量。 |
|
时代的铁骑无情驶过,不合时宜的人只能苟且偷生;费雯·丽把这个神经质的自欺欺人的却又可怜兮兮的白兰琪刻画的入木三分,对戏的白兰度也是不落下风,野性又直接的斯坦利的存在恰是白兰琪的对立面;夜景黑白摄影教科书。 |
|
没有经历过布兰奇的那种痛苦,怎么知道费雯丽演出的伟大? |
|
关于男男女女的问题和思考就不展开了。
只是很赞同且身体力行白兰度的一段台词:
我从来不说甜言蜜语,类似恭维女人的长相。我才不相信女人不知道自己长得好不好看。但是还有很多人自命不凡。曾经有人告诉我,我是最有魅力的女人,但那又怎样。你知道有很多男人口蜜腹剑,有些则不会,而我属于后者。没有女人能迷惑我,我很单纯,直接而且诚恳,还有点粗鲁。女人想要吸引我,必须要对我开诚布公。 |
|
有点受不了舞台剧式的表演方式.... |
|
马龙白兰度是美,美到我觉得费雯丽长得也就一般。。。。 |
|
卡赞代表作,威尼斯评审团大奖。1.费雯丽与白兰度反差鲜明的伟大表演,体验派与方法派的对决。2.破碎之镜=强暴暗示=幻梦消散=虚荣与谎言的崩解=灵魂死灭。3.剧本极佳,隐晦多义,过往轨迹逐层揭示,又留有开放空间。4.黑白光影与明灭街灯。5.卖丧葬花的老妪。ps:脑补同为体验派的阿佳妮如何演。(9.0/10) |
|
居然现在才看这片。Blanche因为爱情而虚荣、贪婪、濒临崩溃甚至自毁,但是这样的女人我始终没法讨厌。舞台剧一样的电影,费雯丽戏剧化的表演和马龙·白兰度自然的表演同时出现在这部电影里、并且有很多对手戏,却一点也不突兀,各自表演风格的高峰吧。
|
|
文艺青年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被生活打败。坚持前行,才是众人的女神。倒下来,就成了女神经病。结尾看得我挺难过,时刻警示自己。 |
|
舞台剧各种即视感,一个被欲望毁灭的故事。野性、暴烈的白兰度帅得惨绝人寰,足以让任何人为他粉身碎骨。费雯丽除展示不朽演技外在他面前简直成了个柴火妞... |
|
Blanch美梦破碎,感情受到严重伤害从而一直精神焦虑。看似拥有洋装皮草珍珠钻石,却都残破不堪。在财富与精神世界都崩塌之后以为登上欲望号列车便可以开启新的生活,热爱绅士和礼节的女士却被残酷、野蛮的暴力践踏。她在摇摇欲坠濒临死亡的瞬间播出电报喊着“寻求救援,误入陷阱,救我,误入陷阱。”最后也没有得救。
我无比憎恶Stanley,真的会有人因为看这部电影爱上马龙白兰度吗? |
|
这个男人身上有一种魔性,像是造物主的偏爱,本身就是一部传奇。彼时幕后与劳伦斯奥利弗、费雯丽的各种八卦精彩程度也不输电影啊。 |
|
请不要让我这样潦草的老去 |
|
阴影和镜面很有效地暗示了人物性格的二重性. 旧南方的传统乃是欧洲贵族文明与牧歌式的农耕文化的混合,充满各种ladyship与chivalry的浪漫的陈词滥调;而新的工业社会建立在《白雪公主》(1937)所描绘的典型城市工人阶级家庭之上:贤惠的妻子对粗俗肮脏的丈夫(们)言听计从,后者则在剥削之余又像崇拜母亲一样依赖着她;随着南方贵族的衰落消解了阶级壁垒,二者相遇的悲剧注定不可避免.当一个精神错乱的女人住进临街的房子,我们就永远不知道那些声音究竟是来自街上还是她的脑海中. |
|
不是喜欢的电影类型,而费雯丽和马龙白兰度演得实在太好了,神经质爱虚荣的女人,粗鄙可恨的男人,入木三分。虽然费雯丽在剧中年老色衰,我还是觉得她美的一塌糊涂。 |
|
费雯丽和白兰度完全是来自不同时空的演员,能处理好他们的兼容问题,卡赞功不可没。费雯丽虽说是英国人,倒因为《乱世佳人》成了美国南方的符号,刚好来演绎田纳西笔下“南方”的破灭。《蓝色茉莉》太适合跟这部搞双片连映,伍迪·艾伦实在是改写大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抄出最好的东西,还让他们说不出来什么。 |
|
剧中费雯丽饰演的女主角不就是典型的Drama Queen吗,这样的女人必定走向毁灭。 |
|
费雯丽绝对是那个时代的实力派明星,把一个虚荣爱美卖弄风情罗曼蒂克被爱所伤又极度缺乏爱渴望爱有些神经质的女人演得极其传神。 |
|
他们告诉我搭乘一辆名为欲望号的街车,换车去一个叫做墓地的地方,再坐6条街区,到天堂乐土下车。最不堪忍受是费雯丽的老相,最惊艳是马龙白兰度野蛮粗暴原始的性感....怀疑这世界上是否还有一个坏胚子能像他这样性感得一塌糊涂、充满侵略性。
|
|
#上海电影节#对比刚看完不久的蓝色茉莉格外有趣,影后费雯丽的表演还是比起影后凯特更胜一筹,徐娘半老却游刃有余的顾影自怜,不是费雯丽怎么能演得出白兰芝,这是时代和性格的悲剧,一个不合时宜的文艺女怎么把自己作死的范例。 |
|
神经质的老的费雯丽 |
|
【B+】忽明忽暗的光线让气氛显得既阴沉又暧昧,脱离于戏剧的故事冲突性很强。最厉害的是白兰芝被米屈揭穿面具时,她像瞬间变了一个人,之前那个高贵,轻浮,不屑的少妇变成了怨毒,绝望,简直像个浑身散发着腐朽之气的老太婆。也是这一刻,我被费雯丽的演技震到了。 |
|
文艺女青年一定要买房啊!!!!少女时代寄人篱下是林黛玉,势利之下总还有几分同情怜惜;青春不再,寄人篱下就是白兰芝,只剩下被侮辱与被损害……当然,就算有与文艺和美梦匹配的房子,也可能变成诺玛(《日落大道》),依然没有与房子相匹配的爱情与名望……这世界对女人太糟糕了! |
|
欲望?疯狂?谎言?都不重要。性感的白兰度,其实已经神智有问题的费雯丽。是在演戏还是表演自己?谁知道 |
|
性格悲剧、女性悲剧或是时代悲剧,以及……这是女精神病患者演技流的源头么 |
|
这是我看过最恐怖的一部电影 |
|
五十年代的好莱坞电影在《公民凯恩》的影响下对大景深与长镜头的运用不断纯熟精进,《欲望号街车》里的室内空间便通过以人物为中心的镜头移动与前后景深交互结合的方式蕴藏于影像结构内。但无奈舞台化倾向明显,其主要体现为前半段舞台化造型构图、全景式多人同框镜头与强爆发性表演。内容方面,美国二战后现代工业熊熊崛起,而其背后隐藏的虚无主义危机悄然而生。在这种层面上来说,白兰芝与斯坦利代表着传统贵族阶级与新兴工业阶级的对抗,而妹妹史黛拉则象征从贵族阶层转变为工业阶层的中间者。毫无疑问,传统贵族在这一具有现代性征象的社会中被无情淘汰,田园幻梦被钢筋水泥取代。 |
|
他纵声一跃,清晰念出白兰芝的传世台词,我一直依赖陌生人的慈悲…… |
|
费雯丽大妈果然是我不待见的大妈,白兰度先生您长得真好看 |
|
8.4 Logan戏院大银幕重温,如此完美的杰作,白兰芝是个被上流社会的虚伪假善、空洞与甜言蜜语惯坏了的角色,她困在自己编织的幻想童话里走不出来,斯坦利与她的对立本质上是两个阶级固有缺陷的对立,结尾旧阶级的离场与新女性的觉悟对应非常棒。费雯丽的表演太棒了,完美地诠释出这个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
|
依赖陌生人的仁慈活着是不是贪婪,直达欲望的本质是不是粗暴。生活的本质就是受苦,人都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理所应当。 |
|
女主的这种神经质很招人烦,倒是马龙的狂暴man极了,边说话边穿衣,然后衬衫领带出现的时候 帅爆了,这就值四星 |
|
伊利亚·卡赞的戏剧出身太明显了,本片调度都是舞台化的,剧本也是“斗兽场”的戏剧模式——不管合不合理,硬把几个角色塞在一个狭小空间里,挤压他们,慢慢观察他们的生存模式开始脱轨,《杀戮》什么的都是这个套路。全片唯一称得上有电影感的设计,是费雯丽刚出场时照镜子和脸上闪烁的光(暗示了她的隐藏人格和经历),以及后期结婚无望时眼部的阴影,但这些设计,太早的暴露了角色在电影里的发展轨迹,过于浅白。费雯丽的表演十足卖力气,但过快和剧烈的情绪动作也还是戏剧的方式,白兰度倒是本色出演,他灵魂里一直有个流氓无产者的主人格。搭乘欲望号街车前往墓园,因婚败破碎陷入性丑闻的费雯丽,并未在妹妹的动物性家庭里找到庇护,表面看,这是无产者与矫饰阶层的冲撞,但中产姣婆跟无产蛮人本来是挺搭配的组合啊,不知费雯丽跟白兰度争什么 |
|
费雯丽一共演过三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角色,1是名垂影史的斯嘉丽、2是《魂断蓝桥》里的玛拉、3则是此部里的白兰芝,而后两者则是完全典型的性格悲剧形象。关于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碰撞,虚荣做作的白兰芝在自我构建的理想世界崩塌后是如何走向毁灭的。费雯丽和白兰度都分别贡献了炉火纯青的演技,将两个性格极端的人物特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
|
死亡的对面是欲望,因为欲望才能证明人活着吧。一个悲剧性的女性角色,我相信很多人会说活该,不知道珍惜自己,但摧毁女人精神的不是这个社会的不善或伪善吗?打光不错 |
|
白兰奇,活在玫瑰花房的女人,浪漫主义小说家笔下带着鲸鱼骨束腰的女人,在阁楼终生待嫁的女人,歌厅舞会上摇曳生姿的女人,依靠男人的恭维与情书维续生命的女人,躲开与衰老对视的女人,浅薄、庸俗、矫情造作的女人,天真、浪漫、至死不渝的女人。她是我们时代甩在后面的有关虚弱文明的一切,是人类走向荒原最后一位送行人。 |
|
95/100 双面布兰奇,精神正常的时候她是有着没落贵族文化、态度清高、缺乏安全依恋的理想主义者,精神恍惚的时候她是一个语无伦次、思维奔逸,自我毁灭的可怜女人,她的谎言永远捍卫着她摇摇欲坠的自尊。这绝对是影史上最绝望的角色之一,也是老年同性恋的化身。(最后一句开个玩笑) |
|
讲真,只有基佬才能写出这种男女角色都入木三分的剧本。费雯丽的往日角色+精神病+八卦让本片更shocking。女人不克制卖弄风情本性是要死人的。。尤其是在白兰度老婆怀孕生娃的情况下遇上这头野兽。。这才是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悲歌 |
|
田纳西·威廉斯说主题是“社会如何迫使那些心智敏感又不想循规蹈矩的人走向毁灭”,就像福楼拜说我就是包法利夫人一样,他在布兰奇里书写了自己,和又一出致献所有感性、脆弱、怀旧而不合时宜的人们的永恒悲剧。深深共情其中,观看这个毁灭故事本身也如开门见到卖葬礼花束的老妇。费雯·丽作为片中唯一的表现派演员,置身于方法派的围困中,表演方式那格格不入的腔调倒正应合布兰奇在新奥尔良的处境而得其神魂。费雯·丽诞辰109周年观影。有很多事要感谢永远的费雯·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