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劝我们向前看的朋友,“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和过去和解” |
|
我和我不想要的后半生,我和我不愿意和解的自己。你们都朝春天去,就留我在破碎里又丧又美丽。 |
|
人生的伤口,二十五岁之前怪父母,二十五岁之后怪社会,最惨就是巨大伤口摊开在那里,腐臭流脓永不愈合,然而,无人可怪 |
|
有時關不上冰箱的門 腳趾撞到了桌腿 臨出門找不到手機 嚎啕大哭 你覺得小題大作 只有我自己知道為什麼 |
|
我们都有权利不与自己的过去和解。#2016TIFF |
|
我最怕的就是这种电影,看完以后什么都讲不出,就想静静地待着,静静地沉溺在挥之不去的抑郁中。结局仿佛看到了光,又好似什么都没有。 |
|
又名《回忆杀》。有遗憾和失望,二刷后感觉对角色的好感甚于电影,卡西的角色写得演得太饱满了,让我对这个角色产生了依恋感。 |
|
我冷漠的躯壳里,是抚不平的伤口和解不开的死结。 |
|
生活流,如何绕过苦难,丧到骨子里的卡西,绕不过去的苦难。 |
|
最后乔在帮老人修锅炉时,老人说自己的父亲在95年出海突然消失。看似突兀的这场戏其实也是电影的主题:世事无常的生活不过只是一成不变的插曲,日子始终在继续,渔民依然每天出海,候鸟迁徙南飞,乔还是乔。 |
|
典型的“中产阶级伤痛故事”通过穿插的剪辑打碎了压抑的情绪,喜忧参半的剧本看得出非常花心思,不是暖心的鸡汤,也没有让人沉浸在心碎中,度把握得很好,两个多小时不显漫长。而且算是卡西的独角戏了!他真是个气质独特的演员,没有所谓的“夺金时刻”,却把情绪慢慢渗透到了每一个镜头里 |
|
……就还好啊。怎么大家集体爱上这种了? |
|
音乐略满,阿弗莱克妥妥的影帝提名;作者应该受过女性伤害,女性角色都有点怪。 |
|
君自海边来, 不提故乡事, 独返雪故乡, 不愿见来人, 近乡情更怯, 无味已多时, 经冬复历春, 不治亦不愈 |
|
Lee说话是不是美国周杰伦 |
|
最好的生活流电影,难得的是叙事手法又带着变化。叔侄俩各自面对各自的失去,亲情恬淡而走心。没有刻意追求正能量,但曼彻斯特阴冷的海,就这样被琐碎和小幽默一点点填满。——就像全世界的雪,最终会带来全世界的春之苏醒。毫无疑问我的年度最佳。 |
|
人与人之间最艰难的永远是交流,所以才亿万年来一直在谈话、争吵、道歉和喋喋不休。 |
|
破碎的我怎么拯救破碎的你,阴冷肃杀的冬日海边,冷意钻入骨子无可避退,人生中的低谷寒潮已无可能褪去,不如全力拥抱破碎的自己;多处人物台词重重叠叠,我们从未打算走入他人生活,只愿守住自己的孤岛,沉沦在自己的泥淖。 |
|
四星半。如果被生活判了死刑,还有什么值得留恋?一场死亡揭开了旧伤,也把最暖的亲情带到面前。细碎的拥抱和拍抚,像零星的火种,终于点燃了男主的心中余烬。即便他心里藏着全世界的冰雪,那也会慢慢溶解,丧门星也会有春天。凯西表演冷静震撼直让人心痛心怜,用幽默外壳下的重度悲伤直指人心。 |
|
这几年奥斯卡颁奖季不错的电影,剧本都不能用麦基的《故事》来判断好坏了,《海边的曼彻斯特》就是,从那套“好”剧本的标准看李这个人物,它的塑造方式犯大忌,但作为生活流的故事,正是这些所谓的“坏”让这个故事变得不一样,有了一种新鲜的感觉,李这个人物的丧和悲伤反而变得不狗血,更生活了。 |
|
2017年看的第一部电影,是一个人在Williamsburg的一家小影院看完的。因为是午夜场,无字幕,昏睡了一半的时间,几近绝望且漫长的两小时,即便是这样,在散场之后也清晰记住了几个异常凌冽的孤独片段,在电影里看到了比自己更惨的人生,也没有得到释怀,淋着雨走回了公寓。 |
|
不堪回看的历史带给人的痛苦,不一定彻底击垮一个人,而是让他冷漠、看似置身事外,却始终无法彻底摆脱。没人会将这个叫Lee的颓废修理工视作自己,却有多少人,曾经经历过心碎的时刻,然后隐藏起所有伤疤,一如往常地生活。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最正常”的样子。 |
|
一个悲伤到让人崩溃的故事,却被导演拍的波澜不惊,也许这就是这部电影的过人之处吧。主人公和侄子之间关系微妙的变化,让人深感家与亲人在我们感情中的分量之重;电影最后一幕,男主与侄子在海上垂钓,刺骨的海风没有半点温暖,每个人似乎保持着电影开始时的无奈和沮丧,也许这就是生活吧。 |
|
年轻的时候学会很多道理,等到真正开始体会懂得的时候,仍然发现这并不足以让你过好一生。大多数时候我们赞美那些勇敢击溃不幸的人,因为也许更多人会选择停留在原地兀自哀伤。不过,不管留下或者离开,都可以活得很有尊严。 |
|
葬礼进行的时候,他听着宝宝的哭声,与那个试图安抚婴儿的男人共享着眼底羞为人察觉的一丝焦虑。他想伸手接过孩子,用他或许尚未消散的那种魔力让宝宝平静下来,又旋即意识到自己不能,也没有理由去为旁人阻止这种连锁的消耗。他累了也尽力了,相信所有人都是一样。 |
|
卡西·阿弗莱克凭借《海边的曼彻斯特》成为奥斯卡影帝,再加上本·阿弗莱克的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本,两人成为“都获得过奥斯卡”的兄弟,据说这样的兄弟全世界不超过五对。 |
|
10年啊,从《神枪手之死》的最佳男配提名起,我等着Casey摘影帝,十年。演技最被忽视,总是半红不黑的Casey,今年当是非你莫属。对痛苦的表达,就当这么朴素节制。送一句小津的话给那些说Casey面瘫的人:高兴就又跑又跳,悲伤就又哭又喊,那是上野动物园的猴子干的事。 |
|
平凡的日子里,灾祸总是陈仓暗度;庸碌的岁月中,幸福往往狡兔三窟。我抱着啤酒零食跌倒了,尚且可以爬起来,被生活狠狠开了一枪,从此便丧却了爬起来的全部气力。那始终抬不上救护车的担架、永远关不上的冰箱柜门,使我成为相传于人世的流言。今夜的曼彻斯特有风,遇见衣衫凉薄的我,请再添一点柴火。 |
|
生活像是曼彻斯特的雪,干燥而冷硬,无情地嘲笑着折磨着裹挟其中的每个人,将最后一点温暖掩埋于六尺之下。"I can't beat it. I can't beat it." |
|
如今的影评人动辄靠骂“中产阶级”来博人眼球,只要喊“中产阶级”去死就有SB点赞,这我忍了,可是!人家一水管工也要被讲成是中产阶级,实在替凯西咽不下这口气!看电影只看到“阶级地位”、“政治目的”,人电影没你想的这么黑暗!而且我天C也已有25%的人是中产阶级了, 各位中产请不要自己打脸! |
|
以前的生活哲理是“忘掉过去,才能往前”,这一部是“忘不掉,走不出,也是一种生活本真” 内心戏和回忆杀拍的太细腻…与《爱乐之城》并列2016年度最佳。“心一旦碎了,就会永远一直碎着。” |
|
互联网的发达,使我们也可以同步享受奥斯卡颁奖前的赏片月了。本片的长处是对遭遇家庭悲剧的主人公之心理崩溃及挣扎的刻画,编剧及表演是亮点。海边冬季小镇的明丽风景及温暖、厚重的古典音乐交融一体的描绘与舒解,也功不可没。 |
|
他熟练的修理完一条条下水管道,但修复不了过去的人生。堵塞的马桶成了最好讽刺。每一天的日常生活,被穿透在大量的闪回的断片里,广阔的大海是唯一救赎的场所。在转角偶遇前妻,终于得到了迟来的宽容,但墙角分明的直线,仍将两人割裂在两个世界里。没有结局的结局和只有绝望的绝望。 |
|
丧,太丧了,难怪豆瓣评分这么高。镜头好,片子闷,镜头干爽利落,甚至精美,阴冷沉郁,气氛全出。男一男二表演出色,一冷一热,互补又互不侵染,这点很好。心里有坚冰,冬天就会格外长,乐观的人可能不太好理解,丧的人一看就懂。 |
|
卡西这种不像在表演的表演确实是如今好莱坞最缺稀的 |
|
最克制的是,导演并没有给李和兰迪两人在火灾之后、乔去世之前这段时间哪怕一个交流镜头,但那种不能随时间淡化的噬心蚀骨的痛苦和伤害,在两人每一通电话的字句停顿中,每一次相遇的喘息和眼神中都感受得到。克制真是最好的美德。 |
|
而今尝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
Small Town Drama,配乐确实有点over the top。不过Casey和小米表现真没话说,只是在今年这个政治正确的年份,一群白的不能再白的卡司,感觉没啥希望。 |
|
看之前跟我姐讨论过这部电影 她说 我要是他 我早自杀了 活着干嘛啊 我说 我觉得活着嘛 好不好都有个活法 要么生活要么过活 没法跟人比 我就跟过去的自己比 看是不是更好了 我姐回了一句 你看完说 我现在看完了 我要是他啊 我早自杀了 活着干嘛啊 |
|
"I can't beat it"十年前我对医生对自己说了差不多的话。接受命运跟接受自己,相驳的时候,“重新来过”并不在菜单里。把他人的感受层次分明地呈现在一个虚构的故事里,将景色音乐细节掌控得分毫不落,最终叫那个“他人”泪流满面,是电影的魔力。冷,繁琐,努力而不能,不能仍努力,知音是奢侈品。 |
|
死不掉,活不了。 |
|
把血糊淋剌的生活全裹在绷带里不让你看见。船的名字细节好评。 |
|
看了N遍,每次都特揪心,特心疼男主。卡西终于遇到了让他大放光彩的角色,终于出头了!他的表演太棒,那种颓废与心死真是入骨,浑身都是戏。有时就这样,心里有的坎就是迈不过,对于一些事无论如何都无法跟自己和解。那是人生中至深的痛,已成为嵌入生命的荆棘,他只能带伤而活,旁人不必也无法劝和 |
|
可以说是很符合我现在的心境了,丧就丧吧,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谁还会信“时间会治愈一切”这种自欺欺人的鬼话?时间并不会治愈伤口,逃避可耻但有用啊,将来就发现,曾经不是最丧的,因为丧的还在后头。 |
|
大本他们家祖传面瘫 |
|
他的心在冻土层 |
|
跟我妈一起看的,看完我妈更爱我了。我的心机。 |
|
Michelle Williams 最后那出真厉害 |
|
明明全片都是用的明亮色调,但是却看的无比压抑。一次次面对亲人的死亡和离去,酒吧里的每一拳都是彻底的释放,和煦的曼彻斯特背后隐藏着的是我挥之不去的痛苦往事,卡西这个角色有多难演已经不言而喻。导演拍起亲情戏来像极了是枝裕和,卡西的表演属于“于无声处听惊雷”那种。截至目前我的颁奖季top3 |
|
结尾处,Lee在地下室修管道时,老头所说的一番话差不多可视为本片的主旨:是的,这样的事情总是无声无息,没什么戏剧性。除了我们自己,没人知道也没人感兴趣,但它确实每天都在发生。而我们今天就要讲一个这样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