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法国留学狗来说太有代入感了。观影过程完全不知剧情走向,最后一段黑帮大战非常精彩,结尾差。总的来说是部佳作,但金棕榈的帽子还是有点过大了,至少应该是近十年来最没存在感的金棕榈吧。 |
|
是好看的电影,但仍算是近年来最失望的一部金棕榈。欧迪亚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三番五次如此着迷刻画黑帮流氓,却又有着超级细腻的细节幻境。结尾那段在我看来是非常明显的虚构,表达一个美好愿景而已,跟小时代一样。我没搞错吧? |
|
剧情走向出人意料,可惜风格太平庸了。大象和难民,不能再明显的政治符号。这该是史上最水的金棕榈了吧~ |
|
我觉得最后不合时宜的大团圆不过是迪潘的想象 |
|
也想要一个敢为你出生入死的男人..... |
|
就是觉得黑帮男很像诺顿 |
|
这片儿真是呵呵呵……前一半[伏尔泰的错误]后一半[怒火青春]嘛,这都得了奖,真是心疼侯掰掰。移民这种话题柯西胥波查布都快拍烂了,结果跟风的拿了金棕榈……按说假装家庭这个这么强戏剧的点完全可以写得更好(这一点上就连法哈蒂都比这个强),为啥非要跟黑帮片拼一起?拍暴力就高级了?? |
|
因逃亡而临时组建伪家庭,三人都随着新生活而趋于被角色带入。但本片其实比较悲观,逃难者遇到的安逸,往往是暂时的。当母亲的自私欲望、父亲的士兵野性回归时,不惊讶不震撼,更多是悲哀。结尾虽是开放式,但我认定那是想象,太过美好、理想,跟影片是割裂的,且“女儿”没长大,两人却已生出了孩子。 |
|
想拍类型片就别藏着掖着了 |
|
命运让迪潘面无表情,无论多么低贱,仍保有男人的勇气。听洗澡声时的悸动、送她野花时的羞赧、看翡翠项链时的困窘,融汇成他对生活抱有的最后一次期望。当临时妻子嘲笑他不切实际的家庭幻梦时,他只好佯装镇定倒一杯水,饮下全部苦涩。斯里兰卡的创伤巴黎愈合,不过都是寂寞的灵魂,请颤抖着用力相拥。 |
|
预想它会很差——戛纳上早被喷得不成样子。看下来,发现好像也没有那么差,尤其是很多人不待见的画风突变枪战乱入,挺好玩。虽然还有欧迪亚那种“身不在场”的常见桥段:动物意象,大特写以及短暂的平静,但相对于移民外来者主题,委实有点盲人摸大象的残缺臆想,以偏概全。 |
|
还是雅克·欧迪亚水准之作,(就算值不了金棕榈)。假家人赛真情,而世界的真相却猛于炮火 。 |
|
我原本以为走向会是,无论斯里兰卡还是巴黎斯坦,全世界的水深火热都长得一副模样,没想到... 15.12.26 @中国电影资料馆 |
|
很喜欢里面的黑帮小头目,意外的温情 |
|
我是真心喜欢Audiard的 但是“主角太丑严重不适”症状再次出现也不是我的错 前半截儿丑得我都睡过去了 后半截儿嗙嗙嗙一阵打搞得我又睡不着 要命了 |
|
马里人在广州,叙利亚人在科隆,墨西哥人在亚利桑那,中国人在布鲁塞尔,尼泊尔人在曼谷,菲律宾人在墨尔本,阿富汗人在巴西利亚,伊朗人在釜山,朝鲜人在新宿,公共场所一百枪,射落五十个贾科长。某展滑铁卢之选。 |
|
欧迪亚新作,2015戛纳金棕榈。1.将斯里兰卡战乱背景、移民融合话题与黑帮类型片共冶一炉,拍得精致好看,但欠缺力度和深度,实属21世纪最水金棕榈。2.逆光慢镜:走向阳光;重复梦境:象鼻神。3.高潮精彩:孤胆复仇入虎穴,烟雾迷蒙攀楼梯。4.收尾有待商榷,如幻梦般的爱抚。5.金棕榈还真该给侯孝贤。(8.3/10) |
|
看来哪国的看门扫地僧都是战斗力爆表的存在。电光猫耳街头小贩浮出黑夜。科恩兄弟和多兰评委会选出来的金棕榈⚆_⚆ |
|
达内兄弟式开场,肯洛奇式结尾。没想到在如此朴素的题材中竟加入了这么多熟稔的商业元素,人物像剥洋葱般,表面是窘迫,剥一层是酸楚,再剥一层,则是实打实的光芒。 |
|
难道这个结局比较对科恩兄弟的口味才给的金棕榈? |
|
战争与重新安定系列 最后迪潘战争mode上楼那段好感动 btw黑帮小帅哥多可爱啊本来以为会有一腿的- -
、 |
|
三星半。还可以,讲三个本互不相识的人组建新的家庭在一个陌生的国度开始一段未知的生活旅程,中间一大段有点拖沓了,不过关于亲情(暂时的)的描写还是比较成功,以及在一个大社会背景下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人间的矛盾变化,整体还是比较平淡无奇。最后,很好奇要是美国人拍会是怎样一种效果 |
|
4.5 三个陌生人,斯里兰卡的战争难民,来到法国组成移民“家庭”,却陷入当地黑帮争斗。本有点杂糅俗套的一个故事,却因为细致的人物刻画和用心的细节变得不同,家庭戏寥寥数笔让三个人都性格鲜明。更别提火并后拍得有多劲了!欧迪亚就这样拿下金棕榈了,敢情前半程的法国烂片都是垫背的 |
|
又看了一眼这年戛纳的名单,睁眼闭眼都不应该给这部金棕榈。平庸的片子。 |
|
历史阴影里不断闪烁的灯火是迪潘们渴望新生的大眼睛,只可惜《流浪的迪潘》却没能在下一站向前迈出他的双脚。这部切合现实的作品讲述的是三个现代人背负着乡愁寻找家园的故事,然而充斥着谎言和暴力、正处于《开战》状态中的巴黎明显不是最终的栖身之所。但不妨从这个传递出火种的革命之地出发,因为对于一个漂泊的城市无产者来说终点站在哪并不是关键,重要的是他把心安置在了什么地方。十分遗憾欧迪亚对于革命肤浅的理解暴露了他无政府主义立场,将绑住了双脚的资产阶级与亡命天涯的恐怖分子对立起来的结果一定是影片结尾两败俱伤后的虚无。 |
|
导演还是没有直接的反映当地人与难民之间的关系,冲突之后突然用家庭来结尾,有点遗憾,有了温情,没了现实。 |
|
从枪口逃出,又被枪声炸醒。暴力与战争始终逃不过,但假装出来的家庭有了些本能与人性的真,那种揣着冒牌身份又不加掩饰的冲突成了最微妙的载体。风雨一场,迪潘不得不用试图远离的以暴制暴手段,才能实现拯救,暴徒与英雄身份的对撞就很有意味。每到绝境或大难,转眼就是风和日丽总觉得不外乎一场臆想的幻梦,像《隐秘的角落》那样,掩盖悲剧的意图很盛。三星半。(B站整“戛纳云展映”,这片就删了10分钟,必须果断下载。只听映后交流就好。) |
|
7.4 片子直击法国面临的移民问题,主角因为战争从斯里兰卡逃到了法国,但来到法国的他最终还是逃避不了战争,那些展现战争给迪潘带来的创伤的段落,以及最后的枪战都很不错,幸福的结尾反而变得并不可信,像是一种讽刺。CIFF2015 |
|
影片一开始,很容易令人误认为是一部关于战争,政治的影片,实则镜头聚焦法国巴黎,一部借助异邦遗民的视角审视法国社会的底层与黑帮问题的新现实主义电影。除结尾处的复仇令人感觉很带感外,其形式与内容上却毫无创新,不如其他戛纳金棕榈提名作品,大概它的获奖便在于社会与政治意义罢 |
|
稀碎。一个对基础叙事信息或一知半解或毫不在意的创作者,像金融从业者一般,贪婪地收割着最有价值的叙事资源,功利主义很有生命力哇。 |
|
这部金棕榈实在有点撑不起来。流亡中重建自身而又不得的故事。很多东西都没有更深的交代。 |
|
7/10。导演对移民话语叙事的构建不再单纯聚焦于移民群体生活的呈现或民族性的寻获,探讨了亲情、家园等人性深处共通的母题,并融入生活永被暴力侵扰的宿命,更倾向紧张的情节设置和动作冲突,男女主角成为社会主流(中产阶级)的美好结局令观众产生一种痛快解脱。开头空间转场时闪亮的米奇头饰很滑稽。 @2016-01-30 20:27:32 |
|
细节尚有可取之处,但结尾属于硬着头皮制造高潮,太勉为其难了。感觉欧迪亚仅适合玩点小心思,观念还是太老派了。本届戛纳看到现在,还没一部喜欢的。 |
|
确实是不一样的故事不同的社会背景,但都有相同的人生瓶颈相似情感诉求。 |
|
Audiard确实做出了惊人的视听,或许比以往更澎湃。但整体结构完全崩坏了,人物发展有始无终,帮派斗争也没写清楚。让人怀念《我心遗忘的节奏》。 |
|
枪声把我震醒了,看完特别抑郁。 |
|
前半段描写难民生活还是挺不错的,其实这个题材是真的好,总觉得给好莱坞拍会拍的更加好看和有深度。或许是我一直对法国电影有偏见吧。剪辑演员其实还可以更棒一些的。 |
|
流浪的迪潘是近十年我最无感的一部金棕榈,那种无感甚至是不屑来自于欧迪亚无节制地摒弃作者性,以一种白人知识分子外部视角去进行影像书写,甚至是直接用猎奇式的拍法去拍摄外来难民黑褐色赤裸的女性肌肤,他拍摄的是巴黎难民,但套用类型片公式摘除了“观影阶级性”后,目标群体还是那些巴黎精英。
PS:戴锦华提出的那个 泡沫剧打光 简奥斯汀的虚幻结局 让我对电影悄悄有些加分 |
|
#Cannes2015#《预言家》里的那一套欧迪亚又回来了,写实主义夹杂着诗意曼妙的慢镜与梦境。故事写得好看,人物心理转变铺垫的细节满满,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的融合与斯里兰卡移民家庭向法国社会的融合相辅相成。几处慢镜实在太赞了,结尾烟雾中提枪登楼令人惊叹! |
|
第六十八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
|
戛纳的评委也太low了吧,最后结局竟然那么美满吗?是因为这个结局给的奖吗? |
|
类型气质浓郁,原本以为会取巧地用反战的外壳再度释放西方的同情心,没想到后半段故事急转直下变成了精彩的黑暗系帮派火拼。移民生活艰辛苦涩,谁人知晓,结尾的暖色有些突兀,但大概也是导演的于心不忍。 |
|
9/10. 身安之下心在流浪,但“妻女”多少有些融入有些精神寄托,只有迪潘总被梦魇纠缠。生怕他再被击溃一次,但仍觉得最后那一场震撼屠戮后就彻底扼住生活开启美好人生是个太脆弱的安慰,既弱化主题也经不起推敲。 |
|
★★★☆不算差,但是略顯平庸,作為戛納金棕櫚獎的獲得者實在是大寫加粗的過譽,去掉移民問題,這不就是一個被好萊塢拍爛了的歸隱高手被逼大開殺戒的故事么?“一家三口”之中其實可以從三個角度講移民問題,但是“女兒”這個角度處理得太草率了。 |
|
现实生活残酷移民版《冒牌家庭》。说其是类型片,却没有流畅紧凑的情节,倒是些许窘迫生活让我心生怜悯,战争造成的动荡使得弱小的人类只能在恐惧下苟且偷生地延续生命,在那种环境下,人生最大的追求或许只有活下去,而非让生命存在得有意义。高潮枪战戏看得我有些血脉喷张,结尾美好得梦幻而不真实。 |
|
在获得金棕榈的名单里,稍微显得羸弱。毕竟把泰米尔族的战斗和当前热门的欧洲难民潮结合起来,例子不够典型(事实是Sri Lanka这方面的人远远不如非洲的难民多)。从抗争到最后选择逃离,法国黑帮的意义仅在于威吓观众。还不如讲到混混头目被枪击中后就结束故事,这样子感觉引起的思考更多。 |
|
突如其来的类型元素,科恩兄弟选出的金棕榈。 |
|
异国旧梦。 |
|
在客厅里的那个帅哥太像爱德华诺顿了。生存。天幕新彩云远,冷,座位不舒服。 |
|
金棕榈评委人格太不稳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