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可爱的京味儿,把婚姻的围城延伸理想与现实,都是牢笼,都是苦闷。老李的悲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但他心存对“诗意”的向往的时候,是他最幸福的时候,所以,不要让火灭掉,生活啊,可以妥协,但不要熄灭。 |
|
看完电影真是对老舍先生讲故事的能力顶礼膜拜。老舍1933年完成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在民国背景下,把一位中国男人在婚姻中的状态、中年危机、办公室政治讲透了。电影的结局蕴含着老舍先生对现实主义接管一切的无奈和悲伤,朴素的、安静的、独立的女性只在文艺青年的幻想中。2017年11月观影 |
|
老舍写的好啊,有味,但是为什么都给国内的影片都4分?丁嘉丽才是最佳土妞,为何给年轻漂亮的陈小艺来一个奖项? |
|
内核讽刺,外衣欢乐——老舍先生真真是懂北京、懂北京人、懂人性,导演也是明白的。这些北京人呐,听着舒坦,看着惬意,生活局气,口齿伶俐,可该着的人性斜坡谁也躲不掉。影片在表形和表意上做到了极佳的“双线操作”,形神兼具,堪称华语电影杰作。当然啦,稍显工、刻的痕迹——转场生硬,节奏点的韵味几乎全噎了回去——让它缺少浑然天成的境界感,同华语家庭主题的巅峰作品《过年》《孝子贤孙伺候着》尚有明显距离。 |
|
#资料馆#婚姻制度、职场政治、阶级问题、人情世故,都在这里面了,隔多少年看也不过时。想在婚姻中寻求诗意、生活中坚持道义的人啊,要么被环境腐化、要么自行谋新生,如何消化苦闷达成自洽,这就是文人电影的看点和价值所在了。老舍最喜欢的两部作品是《骆驼祥子》和《离婚》,正好展映连放,男主的情感模式也是同款:咋呼粗俗、境界追求不匹配但是持家好手的正妻,温婉可人、同住大杂院跑了老公的寂寞少妇,男主精神出轨“三角恋”以及永恒的拯救情结……当然婚是离不了的,“混呗!”关联到老舍本人,《离婚》是为了洗刷《猫城记》被批的耻辱写的,奇幻政治讽喻风格初尝受挫,又回到现实主义题材,在大暑天很快写成。当年做小教育官在局里所见的虚伪败坏拿来做了写作素材,再到作家的情感生活,夫人胡絜青、绯闻女友赵清阁也印证了“男人的弱点”。 |
|
聲音空間特別好...遵從原著...也有味道....只是少了小說豐富的內心活動...那種求點詩意vs現實破敗的沖突淡了很多. |
|
这样的题材放置今日不过时,数场围绕“离婚”的纷争最终以一句“混呗!反正我也想开了,何必呢!”结束,诗和远方都不可得,最终大家都自动成为契诃夫式小镇人——在庸碌怨憎中过余生,理想用来憧憬,现实用来傍身;几个婚姻模式的实质如此相同,无论是粗俗乡妇还是文学仕女甚或是奔着自由而恋爱结婚的,到底绕不过劣根性。
一种几乎满含着悲伤的京式语言幽默,洞穿了人生底色的苍凉与无穷尴尬,且格外需要激赏的是,这种尴尬同样散布于办公室政治和人情(又一超越时代的普世实例)——国产电影也曾拍出这般动人的情感尴尬,叹息一声。
老北京风貌风物被还原得很足(或者说90年代尚保存良好),冬日的烟火气和夏天的清凉味都让人赞叹;前景遮挡的虚焦是人物恍惚的心证,俯瞰、远景构图皆有深意,几个长镜头的调度舒适而自然。 |
|
是一部老舍迷们应该看的片子.水平是不低于骆驼祥子的. |
|
本片所有人都很慘,有人是可恨的慘,有人是可笑的慘,有人是純慘。另外「女大學生」真是一個長黑不衰的群體。 |
|
老舍《离婚》小说、话剧、电影全部阅毕,最喜欢电影。主演一直看着面熟,看完才想起来演过另一部我非常喜欢的中国女导演的作品《美丽上海》。 |
|
老舍式幽默及浓厚的京味儿展现了一出市井人家含泪带笑的人生悲剧 作品以当时北平财政所小职员老李等一伙人被卷入“离婚”风潮的故事为线索 正派的或不那么正派的 有文化的或没什么文化的 都在闹离婚 透视出传统文化背景下面市民阶层面对新式文明而进退两难的尴尬与可悲 画面精致 既有趣味性又耐人寻味 |
|
如果这部《离婚》的故事真如豆瓣剧情简介所说的「老李和妻子李太太……家庭生活可谓美满而又幸福。」,那老李为何会产生离婚的念头?他们夫妻俩生活中怎么会存在好些矛盾冲突?然后老李还对马少奶奶倾心呢?…… |
|
说的是离婚又不仅是离婚,原著太厉害了,对老舍先生顶礼膜拜,虽然导演手法不够给力,但是主演都很传神。所以造就了经典。人心的微妙,人性的恐怖,人生的无奈,都讲述的很透彻。颇与当下的某种领悟相合,离了的也许是有感情的,没离的大多数是凑合过吧。反正凑合凑合整个人生也就过去了。哪有那么多的决绝啊,所以老李也算是珍贵的。 |
|
老北京可太有意思了。
他在深夜给她念《荷塘月色》,她听不懂。
李太太竟然还扮演过《过年》里的大嫂,真看不出来。 |
|
马大哥的大哥味太足了,他总觉得他的父亲也应该叫他大哥。这是当爹上瘾吧?
马大嫂说儿子不结婚,我哪有儿媳妇可以使唤啊?一天到晚打扫卫生伺候人,我也想要自由。
没有诗意的生活,只有妥协和怯懦,直到麻木或者崩溃。 |
|
躲到乡下的老李,大概率不会一劳永逸地解决他的苦闷,但是他一定会活下去。能让一个人活下去的信念,就是觉得自己活得还是个人,它来自外界和自我选择两个方面,老李守住了后者。 |
|
只有渣男老舍才能写出这部样的神作。场景都比较还原,镜头也很讲究,但相比电视剧,电影在很多人物描写感情变化上的铺垫不够,如果对故事不了解,要看懂比较困难。比如感觉小赵不至于坏到让丁二起了杀机,老李与b婶的感情变化写的也不够。另外,在选角上也比电视剧逊色,个性不够分明,表演也不够细腻,比如老李说话就是念台词。主要原因可能还是电影受篇幅所限 |
|
7/10。电影语言更好渲染马婶一角的诗意化特征,例如窗户上美女的影子、庭院戏水一节光影虚实/角度的精心选择,彩虹和捉蜗牛、屋檐滴水和海棠花盛开等正面描写马婶带给老李的愉悦,花布老虎和翻红线的小道具也细致勾勒了老北京生活风貌,象征婚姻牢笼的笼中之鸟和水沸中龙李给妻子念诗的意象添加巧妙。 @2017-11-12 20:15:16 |
|
这部老舍小说改编的<离婚>是我小时候在大学校园看的露天电影,现在回看发现里面的演员个个都是名角儿.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丁嘉丽扮演的村妇在西餐饭局上丢脸又在陈小艺扮演的马少奶奶指导下扳回面子的这两场戏. 很精彩. 民国时期的公务员,很有意思的一个群体. |
|
不管身处什么时代,婚姻的困境都是相同的,所谓白月光和米饭粒,红玫瑰与蚊子血都是对婚姻生活的真实写照,老舍这篇的讽刺还不光是情感的易迁,还有体制内人际关系的算弄,可谓鞭辟入里,直戳人性阴暗面。 |
|
对原著还原度较好,演员精彩演绎。受制于片长,个中妙处不能尽显,但仍是上佳之作。老舍先生的文字随意而凝练,无愧于人民艺术家称号 |
|
王好为执导,老舍同名原著小说改编。追求诗意而不可得,想要解放个性也不敢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妥协与隐忍才是主旋律,这也是婚姻制度的本质。故事精巧,看似鸡毛蒜皮,却能引起当代人的强烈共鸣。 |
|
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三公九卿,三教九流,家长里短。职场丑态,婚姻病态,人生百态。老舍不愧为社会观察家和人民艺术家啊!“大概在这种社会里,是个有点思想的,就不能不苦闷。”“社会黑暗,所以大家才苦闷;也许大家苦闷,社会才黑暗。” 赵有亮 R.I.P. |
|
原著是一个很大框架下构筑的市井,家庭,工作,时局……而这些事和思想会在未来不断的重复!
而对于100′的电影版来说,毕竟只有两个选择,节选或者浓缩。这个版本浓缩的算是很不错了,原著的“神”被抓住。
现在都是老戏骨们的演员,真挚地还原了跨度几十年的人物形象!人物塑造快而准!
只是在一些情节的推进上,由于篇幅的限制,人物的内心想法表达稍有跳跃,对于经历较少的观众不好理解。 |
|
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个人色彩浓郁的《离婚》探讨的是「认命」还是「改命」的问题。用「局外人」哈姆雷特的话说,to be or not to be。当然了,这也是「异乡人」木心的哀愁。事实上,在新旧交替的《夕照街》上,西化的「二子们」早就思想解放了。幸与不幸,只有读了点书,开了眼界的「文人墨客」不知自己于自家的深宅大院里如何是好——身上早就脱下了大褂和旗袍,然而头上却还盘着辫子,戴着礼帽——思想上背着书包。子曰:六十而耳顺。从根本上作出反抗的木心六十七岁与「故乡」乌镇「离婚」诀别,八十岁「复婚」回家——不做良相,不做良医,做个良民,盼着有人偷偷叫他一声良人——凭良心写作。从名誉上作出反抗的老舍六十七岁与「故乡」北京「离婚」诀别——永别。生命是什么呢?你叫我毁灭,我不。 |
|
在如今这个社会,只要是个有点思想的,就不可能不苦闷。诗意,世界上并没有这么个东西。生命有的只是妥协和敷衍,还有与理想完全相反的鬼混。 |
|
当品味了一道绝味佳肴,我们有时候会突然觉得很难再吃到如此美味,不免心生遗憾,喟叹不已. 八九十年代的电影就是这种昙花一现,盛宴已然结束,大师们渐一一退出历史舞台,只剩下后学拙劣的模仿抑或是作呕的追利逐臭之作! |
|
老舍作品的文学性大概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是最好的(相比老舍,鲁迅的作品就显得只剩下激烈却干瘪的战斗性本身了,先看了由鲁迅改编的《伤逝》,再看这部《离婚》,后者要“有趣”得多),本片因为有老舍扎实的本文做基础,因此完成度非常高,从鲜活的语言,到丰富的人物和情节,到对核心“离婚”议题的表达,最终似乎有“言在此而意在彼”,整个故事十分丰满,点到为止意犹未尽。鲁迅写《伤逝》,老舍写《离婚》,钱钟书写《围城》,大家都着墨于新青年新女性的婚姻和离婚问题,却并不是偶然的。因此鲁迅是一种深刻,老舍又是另外一种深刻。影片制作非常扎实,赵有亮丁嘉丽的表演都很生活化而可信,陈小艺的表演稍显夸张和做作。“群演”阵容几乎是绝了。 |
|
婚姻是座四九城,外面的人想冲进来,里面的人沦陷下去 |
|
选角很贴合原著,导演的镜头下老北平的风韵很到位,烘托了人物的心理,但原著心理描写很多,如果没有旁白会感觉故事很跳跃,不太容易把握住情节的联系和人物行为动机。 |
|
五星给老舍原著,太亲切现实生动了 |
|
前半段比后半段好,生活中这样的夫妻比比皆是,尤其是发生在新旧观念冲突格外明显的民国时期,一个善良本分却又在现实中屡屡碰壁的的知识分子,每天面对着一个只知油米柴盐家长里短的中年妇女真是分外的绝望,他给她读优美的文章可她却岔开话题,所以同病相怜的马嫂这种有些主见却没有过多主见的小妇人往往最能够吸引到知识分子的青睐。为了营救张大哥被捕入冤狱的儿子,他自掏腰包贿赂想要尽力为张氏夫妇多留下些财产,面对身边几个为了利益而纠葛的夫妇,老李也无法决断,最后张大哥的儿子被放了出来,几对闹离婚的夫妇全都偃旗息鼓,“臭腐”的社会也照样运转。只是,老李破灭了一切希望,辞去周围人羡慕的一等科员职位,带着太太、孩子重回乡下,这是小知识分子的悲剧。他们懂得了太多优雅的词汇和宏大的道理,却没有实践的勇气 |
|
老舍的原著 写的真好啊。到了大城市的公务员和乡下老婆小孩的故事 办公室中的故事 老李对于爱情的追求和对于家庭的责任 丁二爷的报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不甘与算计 但是总还都有边界 都还是善良向上的。 |
|
他最终还是没有如其他人那样明白,还是心头事多,最终只好逃到乡下。 |
|
该片以老李为主线,通过平凡百姓生活,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戏剧性故事和黑色幽默。片中人物既有喜剧色彩,又有悲剧成分,那些想离婚的太太们既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同时也因其脆弱的社会地位而在与男人的争斗中变得庸俗变态。《离婚》虽然表现的是“离婚”,却没有一个人真正离婚,这一方面显现出一种共同 |
|
“我不会跳到圈外,谁也不能!”京味全靠演员表演,喧闹复归平静,终归要败于这生活。http://www.1905.com/vod/play/535039.shtml |
|
好看。严重推荐。 4星半 |
|
”像这两个呆头呆脑的孩子,中国没希望了。“从这个电影,只要不多管闲事,就不会乱了自己的心。你看老李把别人家离婚的事系上心,结果呢,处理不好,带着老婆孩子回乡下。 |
|
非常非常忠于原著,反而显得没什么新意,在台词和情节进展上。在选角上,张大哥有了张大哥的圆润,老李却没有原书里那种有点孤僻的神态。这里的老李,比我在书中看到的心中的老李更好看一点,身姿更挺拔,跟同僚时说话也很圆滑,没有那么闷,几乎是我喜欢的那种男性类型!如果不是他那种浪漫的思想,几乎可以是和张大哥走同一路子的。小赵果然油腻小生,又有种坏坏的气质。这部真的中规中矩,不出彩。建议看看书。 |
|
社会黑暗,所以大家苦闷。也许呢,大家苦闷,社会才黑暗。
自由婚,自由,就是自由。什么都自由,就是当妈妈的不自由。一天到晚一年到头老做饭,老洗衣裳,老擦桌椅板凳。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跺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都可以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湖边的荷塘月色好了。
算了。咱们谈点无聊的吧,无聊的话才开心。 |
|
虽然没有读老舍先生的原作,但从影片所呈现的形式来看,还是有着老舍作品的韵味和精髓;名为“离婚”,其实是一派民国的职场风云,人性的复杂难辨、人情的冷暖悲欢、梦想的逐渐幻灭,在各色人等的七嘴八舌中尽显现实的无奈与残忍;结尾毫不给我们一丝喘息的机会,随着马婶屋内蜡烛熄灭,听着老张他们漫不经心的闲谈男主人公的离去,不由得诞生一股悲凉;但最后对于男主角一家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好的结局,与其让城市将他们吞噬污染,不如回到乡下落得心灵自在——但仍然让人感叹,说离婚的终究都是一场空,终归无法逃离早已设定好的一切。 |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9846102虚伪的人际关系,琐碎的家长里短。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6975677 |
|
得不到的都成了心里的白月光,文邹邹的老李也不例外。看不惯体制内的勾心斗角阿谀奉承最终还是回乡下。 |
|
民国政府里的公务员们,他们的生活在现在也常见。两条线:第一条是工作线,在衙门里的同事间的关系,包括升官罢官,多是仰拍倾斜角度的镜头,突然变形和冷漠的人情关系;(注意张大哥儿子出事后,大家态度)第二条线是家庭线,在四合院里的男女之间,无非是老婆、孩子、小妾,三对想离婚的都没离成(1是追求诗意女子的老李想离婚,与乡下来的李太太不合,看上了马少奶奶;2是吴太极练着太极,收了个小妾,吴太太方墩在打闹着还是没离成;3是邱先生与丑陋的女大学生出身的太太貌合心不合,偷偷在外娶了妾),女人们都囿于吃谁呢而不敢离婚。注意老李的感情戏。老舍笔下的小市民心态和张爱玲笔下的小市民心态倒是可以对比研究(一个北京一个上海,一是想离婚一是想结婚,一是男人们的心思一是女人们的心思)。另:里面有老舍的真实生活和心态,小说更好 |
|
老舍写中国人入木三分,不似鲁迅那般横眉冷对,但写尽世态人情,人生无可奈何之悲哀。办公室关系实在太真实,这些婚姻关系放今天都是成立的,真是普世国情国人。此片若放在60年代拍,估计又是一部《早春二月》。音乐好美。好几场戏值得再看。 |
|
没字幕,看得有点云里雾里,原以为是个家庭片,没想到涉及了办公室政治,有点《不成问题的问题》的感觉,有空看看原著 |
|
原著会写人,导演会拍人,演员会演人,一部充满了市井气息的片子。几个主要角色都挺痛苦的,时代和环境造成了个人无法摆脱的命运。几段有意思的戏,张天真缠着老母买正装、李太太进洋餐厅、文学士妻子的作派。一些构图很有意思,又没有炫技的明显人工感。 |
|
名著还是得交给有深层审美的导演。电影的篇幅虽然受限,但是王好为老师在细节上把原著的精神层面处理的很清晰。除了故事本身,时代里的人情世故,人情风俗以及价值观都能面面俱到。 |
|
第4357-没知识不等于没想法,有文化不等于看得开。
以前觉得没文化的人爱钻牛角尖,现在认识到知识分子也常常钻冰取火缘木求鱼。 |
|
把对世界的期待寄托在一个女人身上,《牯岭街》的主角是一位少年,《离婚》则是一个中年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