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争戏和非战争戏脱节得比较明显。前者场面稍有失实,而且所占比重应该再压缩一下,因为它们并不是重点。后者节奏过于舒缓:凝重,但信息含量不够高。唯有首位呼应的结构算得上出彩了。 |
|
战斗戏份非常真实 |
|
八分钟 |
|
恰逢俄乌战争,此片更加应景,是格鲁吉亚93冲奥作,如果是94冲奥作或许就提上了。全片节奏紧凑,毫不拖泥带水,战争短暂,伤痛常在。 |
|
任何以爱的名义“帮助”别人的都是耍流氓,而俄罗斯已经耍了几百年了 |
|
片头的found footage(指拍摄手法)和片尾的found footage(指素材挪用)呼应得妙。整个片总体还是比较客观写实,不乏惊险和震撼(战争的段落很有大片感),也深刻地呈现了战争中被占领下的平民的“轭下感”。主要的一位女角色还是奥赛梯族。片末俄军的阿头的一席话(我甚至觉得整个片)似乎是叼柒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 |
|
和俄罗斯这个国家做邻居就是悲剧。 |
|
站在各自立场,褒己贬他,站在中间角度,没有对错。
|
|
很典型了,战争中的平民与士兵 |
|
一场上帝眼皮底下的杀戮,一次神父们的勇敢营救,共同的宗教的谎言,掩盖着民族主义与领土野心。 |
|
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影片内外皆如是。 |
|
人家主旋律拍的是一场屈辱之战,士兵们已经渴望和平了但是仍然使命必达坚守岗位,没有一个临阵怂的,村民虽然个性不同但是也大智大勇 |
|
大哥教训一下小弟,打几下再给你个膜,都是为你好。小弟这边反而入戏太深了。 |
|
在自身弱小的情况下选择用战争来解决领土争端,这国家领导人应该被枪毙。死的都是人民而不是这些愚蠢的国家管理者。 |
|
不讲武德的鹅,08年奥运会期间干的好事,什么和平协定一个字都不能信,讽刺的是这是22年2月前拍的。结尾鹅头目延续着输出自以为是的爱的风格:我们是兄弟……那你们为什么要靠拢western? |
|
印象最深的是平民主角之一为了拿小女孩遗落在车上的戒指结果被乱枪打伤致死,期间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子弟兵尸体被俄军焚烧却隐忍着没开枪。弱国没有自主权,可见一斑。 |
|
7/10 |
|
很抱歉,但对于电影来说,还是拍的太差了。 |
|
格鲁吉亚视角的南奥塞梯战争一页。车臣、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可谓苏联解体后最为命运多舛的三个国家。本片通过一场历史上俄罗斯对格鲁吉亚失信设局的伏击战,铺陈出那场战争内核里民族、宗教和土地问题。越来越觉得乔治奥威尔那句犀利的旷世名言是如此具有前瞻性和洞察力——战争即和平。 |
|
俄罗斯的稳定输出是自以为是的爱。看到中段猛然想起Balenciaga的现任总监Demna就是因为这场战争举家逃难到德国。 |
|
电影拍得不咋的,就是让我这个外国人知道,在北京奥运开幕那天(2008.8.8),那个离现在并不久远的日子,俄国和格鲁吉亚,这曾经同属苏联的两族人干了一仗。电影说的是发生在一个叫辛迪西的小村庄的战事。 |
|
真实的枪战场面现在太难得了,相比之下特效片就是缺的 |
|
来源于又一个真实事件,在停战协议生效后,俄罗斯军队依然埋伏,突袭过路格鲁吉亚小队。 |
|
逃亡行李难搬床,苏联护照身边留,轮番就义安全道,翻身匍匐见乌龟,直升机下稻草裙,夜半取药烧账本,火焰喷射手机响,豺狼酒肉换伤员,“跟西方混干什么?我们打你们是因为爱你们,要保护你们。”“你头上还粘了些花。”……曾产出史达林的国度,离心离德的决裂,08年格鲁吉亚的俄占区村庄日常,给这个无解民族问题提供了一个单边答案 |
|
☮️ |
|
2022-041 |
|
对于这个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来说,可能这是平平无奇甚至有点无聊的一天,但是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可能就是生死。 |
|
20221029 |
|
6.0 加了最后一句,彻底沦为一方之言 |
|
弱国无外交,政府的无能,只能靠影片来发泄 |
|
整片贯穿始终的有一种四两拔千斤的坚定。生在和平年代的普通人,还以为战争离我有多远 |
|
“我们在等待什么?”
“和平吧。”
卡车视角跟随,边境杀手风格车队,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受伤肢体展示。 |
|
蛮应景的。 |
|
+ |
|
苏联老大哥:我们真的爱你们,所以我们必须领导你们,你们也必须坚持我的领导。 |
|
格鲁吉亚在美国挑唆下和大毛子发生了五天的战争,双方停火后,俄军对撤退的格军发动伏击,格军仅剩两名伤病被村民救下并被神父送走 |
|
俄格战争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战争真是残酷,本片中规中矩的小成本小场面。 |
|
摄影机的压迫感好强,最后一场婚礼戏好评,张力十足 |
|
瓦文萨说的一点没错 |
|
毛子烧杀抢掠一如既往,格鲁吉亚志愿军仍战斗在乌克兰。毛子军官最后的发言代表了某些强国共同的逻辑 |
|
无论哪个时代俄罗斯都不让人喜欢,太霸道,战争总是残酷的,无论何时 |
|
蘇繫法西斯! |
|
2008年俄格战争的一场战斗,俄军很卑鄙,格军很英勇,格平民也是英雄。影片最后,那个大吃大喝的俄军军官教训起格鲁吉亚人:“我们来这里是为了保护你们,为什么他妈需要西方国家?我们是兄弟。。。我们不会放你们走,因为我们爱你们,我们爱你们到死”,格鲁吉亚人怒目而视。他们在俄格战争中所蒙受的耻辱,这次终于可以在乌克兰战场上向俄匪雪耻了。 |
|
死寂一般的战场 响起了一片手机铃声 电话那头不知是多少位伤心的母亲
影片整体逊于《金橘》 |
|
写实 |
|
格鲁吉亚选送奥斯卡的电影《辛迪斯》以俄格战争为背景,一队格鲁吉亚士兵按约定和平撤退,却在辛迪斯村遭到俄军伏击,之后村民救受伤士兵的故事。这是部没法做技术分析的电影,就记得里面的俄军说,我们是来保护你们的,小儿子想离家出走,做家长的怎么能不管。任何侵略者侵犯别人生活的人都会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一方,无论讲不讲道理有没有杀害老百姓。所以我们的课本里有首诗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敌人杀死了我们/还要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这是奴隶。 |
|
悲催的小国无法阻挡大国支持的少数民族分裂,双方居然都使用AK47互射,俄军装备这么差么? |
|
7分。以另一种角度拍摄的俄霸欺压格鲁吉亚的战斗片。(不是战争片)战斗很激烈很逼真,长度也可以,占了整片的五分之一。拍出了格鲁吉亚村民对待俄敌的态度及反应。 |
|
对于即时性影像的复刻还有必要吗?值得思考。 |
|
真是残酷呀。就以一个小村庄的战斗就看出了俄罗斯的丑陋与不义。片尾的俄罗斯军官的话也是讽刺,杀了你们,跟你说要来保护你,管教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