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真的是赫尔佐格拍的吗。为什么每个角色的人脸和演绎都这么蛋疼。Nic完全没有演出这个女人的心,只演出了她的作。 |
|
不论是在荧幕上还是个人生活上都在喜剧与出位之路上走的太远的付兰兰完全毁了赫尔佐格试图营造的时代史诗感,已经到了分分钟出戏的地步。妮可依然是老样子,美是美,可依然缺少内在,和付兰兰更是毫无化学反应。后段的沙漠政治史诗在流畅的镜头与壮阔的景色下恢复了点神气,女王的形象也立了起来。 |
|
工業標準極好。 |
|
被剧情闷得快睡着的时候,总有几只草泥马呼啸而过,特别醒神。 |
|
虽然看影评有批评它省略了很多重要史实,但是我看来,壮美的沙漠风景,两段没能成的爱情,以及最重要的,一个女性,在如此艰难的年代,为了自己的理想、价值,顶着各方压力,穿越沙漠,行常人所不能之事,改变了历史进程,这样独立能干的女性让我倾慕敬佩不已(虽然和史实会有出入…)。 |
|
没有男人能碰一个已婚女人。人物传记。 |
|
字幕组做的第一部美妮电影,太不容易了!目前质量最好的一版!说说电影,其实我觉得美妮跟付兰兰竟然有激情,有CP感。电影一般,我妮不容易! |
|
只能看美女妮可,别的方面~这位杰出女性的伟大处,都被沙漠风光,女性魅影,爱情日记给淡化了。 |
|
包装还行,场景/音乐/服装啥的,都还上乘,其他都太平庸了。 3星 |
|
观感没想象的那样沉闷,毕竟是剧情片,可是从字幕到转场一点花哨的东西都舍不得加啊,可就算是讲人物生平流水账,赫尔佐格还是有独特的视点,这种独特是掩饰不住的,没办法。 |
|
true story of a visionary, who, in an age when women have no place in history, made history single handedly with wisdom, courage, and conviction. |
|
又臭又长,选角乱来,完全浪费Gertrude Bell这么精彩的故事 |
|
付兰兰基本告别正剧了 |
|
嗯,妮可基德曼沙漠绿洲骆驼漏点洗浴;虽然这题材和人物故事是赫佐格的风格和菜,但是这片子拍得好正常啊 |
|
碎片化影像流水账叙事,几个梗和GB念信念日记的强行拼接且不严肃,电影一开场Mark Sykes就当着丘吉尔、TE和Doughty-Wylie三人(!)的面恶毒地骂GB,decent呢!Cadogan那段极其无聊。TE刚见到GB就提娶媳妇梗!Doughty-Wylie基本只有追GB的戏份了,令人难过。开罗会议那张著名合影被提前到1915年。 |
|
剧本对女性的刻画还是浅了。我只是从骆驼饮水的镜头视角和音乐的运用中感受到赫尔佐格那些经典之作的魅力,此外似没有太多他独有的风格印记。唯美而浮面,3.5吧。 |
|
沙漠風光與Nicole皆美出新高度,但敘事太過零碎,非但聖潔化女主,也將她以外的人物平面虛無化。我希望看到的是更有深度和力道的女政治家傳記,而非女探險家情史……還原歷史照片那段拍出了點弔詭世局及幽默感,但還不夠。 |
|
视觉呈现都尽力了,这个故事和阿拉伯的劳伦斯、黑金之类的参考着看估计会更有意思。整个制作上几乎没有赫尔佐格的特点了,除了“步入蛮荒”这个视角之外。弗兰科的演技尴尬,剧本问题也挺大,这个传奇女性的故事看起来就是在沙漠中游历,每次都是被沙漠骑士拦下,然后几句话摆平酋长,作为故事太轻了 |
|
这么好的题材为何只适合做催眠佳片,三颗星谁让我那么喜欢沙漠与星空的组合 |
|
没看出来她多爱中东的人民(表演有距离真的),倒是记得两个英国男人怎么为她去死了,爱一个死一个,是一个以爱情为中心的飘浮于历史的叙事。沙漠很美,峡谷那一段尤其动人。 |
|
要多烂有多烂 |
|
对于赫尔佐格这样的“苦行僧”来说本片真的是太轻太浅了,至于腐兰兰嘛,先不说了,我再笑会儿…… |
|
其实是老派,说无聊有点夸张了。 |
|
期待一部可以匹及<走出非洲>的宏大史诗真是想多了。卡伦.布利克森与格特鲁德同为聪敏坚韧、向往广阔天地的伟大女性,也几乎是在相同时期只身奔赴异域,书写那块土地上的人与故事。可<走出非洲>成为不朽经典,让你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跨度里次次重温,向它索求,也总能收获新的感悟与感动。<沙漠女王>却 |
|
票房毒药 |
|
4.5。作者性全無的流水帳,人物史詩降格為大齡剩女恨嫁記。 |
|
赫尔佐格居然拍了如此通俗的传纪片,偶尔几场「沙漠风光」略微可见狂人的一点气概,只是试图拍一部当代的女性「阿拉伯的劳伦斯」已经时过境迁。 |
|
荷索这是拍了个三不沾的片呗,借一层浅显的文明差异,来捕捉他那自然探险纪录片式的充满中东异域风情的瑰丽地理。借一个人物传记的由头,去挖掘那毫不动人的私人情感史。借一位杰出女性的特殊经验,向观众道出这不过是个有些克夫,但同时过着总体看来与男性角色没有任何区别的,一马平川又功成名就的一生。 |
|
有钱,任性。
任性了似乎就会有魅力,清风和男人都自来。 |
|
全程用心在找寻 可能只有寂静之塔天葬台那里有一丝丝荷索的印记 剩下的真的就是无聊到死的人物传记作品了 论 Nicole Franco Pattinson Damien 哪个更差我都比不出来 这些情感戏一起都删了吧 我看骆驼马匹 沙漠风烟 烛火月光都比看人舒服 |
|
万里黄沙英姿飒爽 |
|
说剧情片,太平淡无味了;说纪录片,又没有史实记录,尽是不知所谓的叙事。讲个性,却多卿卿我我;讲情感,却又是独角戏。 |
|
比开幕式反响还差 |
|
下午不想上班,睡醒了,泡了杯茶,想着看几分钟电视就去练琴。无意中打开了这部电影,首先是妮可基德曼吸引住了,还是那么美。看了一会,还是被漂亮的画面和异域的风景吸引住了。在分不清东南西北,恶劣天气下的沙漠里,过去的一切都不在重要,唯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样继续前进。 |
|
大师粗来捞钱了 |
|
画面精美,但是故事性太过单薄,可能还是怪我自己不熟悉这段历史 |
|
好不容易忍过了无聊的前一半,结果后一半也好无聊。。 |
|
想去 |
|
真就一直谈恋爱啊。其实荷索就是一直用很plain的节奏拍狗血惊情过山车 |
|
嫩牛五方的劳伦斯,付兰兰激吻基德曼,这两大雷点只要一看到、听到Damian Lewis 就变成了愉悦的心情哈哈。 |
|
1. 怎么办,在电影中再也找不到激情了?!不能跟《阿拉伯的劳伦斯》、《走出非洲》比,电影的艺术水准,还真不存在与时俱进这个说法。些天才,就是过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你也无法超越。3. 基德曼,脸真的已经打僵掉了,演戏太难了,而且可能她也去隆胸了,女演员实在太不容易了。 |
|
要不是男神和女神撑着,我都看不下去。 |
|
考古风光片
老爷子现在也就适合拍拍纪录片了吗 |
|
如果不看格特鲁德•贝尔的介绍,说它是一部爱情片以及风光片也可以说得过去。但事实上,她是考古学家、登山家、诗人、翻译家、语言学家、探险家、外交官、间谍…… |
|
这个也太传奇了吧,当风光片看看 |
|
65berlinale day2 把女冒险家拍成女情怀党,受不了上流生活一孤独寂寞就想着去异域找寻自我,本质上和现在一失恋就去西藏大理的文青差不多。付兰兰成功把妹,告诉大家学好外语多么重要,最好是小语种。 |
|
豆瓣评分勉强及格,友邻评分和IMDb评分均不及格,个人倒没觉得很难看,可能因为妮可还是太有魅力了吧。 |
|
对于历史原型人物没有了解,因此无法判断电影有无操纵美化。单从电影来说,西方人特别喜欢想象自己的少数的男人或女人来到他们当时的世纪视为低等的世界成为领袖,并附赠“宽大的平等理解土著的胸怀”(阿拉伯的劳伦斯,最后的莫西干人,与狼共舞,风中奇缘,风语者,走出非洲,最后的武士。。。)。我并不是说历史中完全没有这种情形和人物,只是说西方以及故事讲述者有意识地传达了他们想建造的并操控着观众的感受。作为名利场的好莱坞明星也特别喜欢扮演这类拉高自身等级的角色。 |
|
就这么一个精彩的女性人生,讲的是她的感情线。感觉不想娶女主回家的只有五方,他挺可爱闺蜜的,如果不考虑他演的是劳伦斯的话。 |
|
这也太小言了,还是着重于女主和几个男性的感情,并没有感受出她作为极有政治影响力的女性的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