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强迫着以快速度向前奔进后,自然产生一份对节奏感的依赖,不明就里之人往往将其视为生活馈赠,深究下去实为心理惯性(惰性),反之亦然——欧迪亚用两次“遗忘”完成切换,以传者身份揭露生活之“圆滑”,也以受者分生人格对应多种生存可能(却风波难平),进而凸显片名内涵。半部佳片,男主可口。 |
|
被优美的名字吸引 |
|
Audiard的创作思路总是会偏离观众最初认为的主线,多部作品的积累使这种特性变成一种,独立于电影水准之外的,独特的魅力。充分满足我的好奇心 |
|
雅克·欧迪亚成名作,获柏林最佳配乐银熊奖。1.罗曼·杜里斯将如同大男孩般天真、急躁、易怒又极富魅力的男主人公演绎得无懈可击,身为无情冷酷混混打手(欧迪亚对犯罪与黑帮题材的痴迷也表露无遗)的他却渐次发掘出了尘封已久的音乐热情和钢琴天赋,于是,乖张暴戾与温柔典雅、耳机中的激狂电子乐与指尖下的宁谧古典乐便如此古怪而动人地叠加、杂糅在一起。2.与男主的矛盾挣扎相契合的是,影片既以手持摄影、特写虚焦等视觉手法尽可能贴近人物,又通过对自白/旁白、闪回、幻梦等叙事方式的拒斥与主角保持了心理距离。3.对移民/难民与跨文化交流(亦是欧迪亚钟爱的母题)也颇具双重性:(男主)难以与非裔底层人共情,残暴地驱逐与殴打他们,却至终能够跨越语言的隔阂,同读过北京音乐学院的越南女音乐人琴瑟和鸣。4.结尾大妙,令人惊异。(8.5/10) |
|
榮獲2005柏林影展最佳配樂;2006年法國凱撒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剪接、最佳電影配樂、最佳男配角(Niels Arestrup)、最佳新進女演員(Linh-Dan Pham)八項大獎。 |
|
猪猪翻译的什么鬼字幕,后面父亲是怎样被杀的没看懂。有消瘦帅哥跟钢琴,看不懂也要打个4星 |
|
无感...hand held不错,结局不错 |
|
看到试奏那段几近落泪,大概只有失败才会令他如释重负。雅克·欧迪亚总是在拍窘迫的人,时而愤怒时而惊慌,与世界格格不入,又无暇怨艾,唯有杂草般用力去活。男主角居然是新女友中的异装癖,看完发现整个吓到,对流浪的迪潘更多期待。 |
|
感触没有想象的那么深,说是和中国女孩的恋情,结果根本就没有什么表现,两年后自动就在一起了,主要还是探讨亲子关系与家庭的影响吧。男主角表演不错,很细腻。 |
|
看到最后才明白“被遗忘的节奏”不止一种指涉,夹杂在暴力与柔软间的生存,却能投射出些许浪漫之光。 |
|
一流电影,在雅克·欧迪亚作品里,我觉的仅次于《预言者》。法语片名看不懂,但相比中文名,英文The Beat That My Heart Skipped,显然更优雅、准确、来劲,求翻译神儿,给翻个真正能击中要害就像目睹浆果从枝头滚落的完美中译名…… |
|
#资料馆#一段人生转折,多重对立设置:暴力无序&柔软心结、躁电子乐&古典钢琴、多低照度夜戏&少大光明亮景、语言不通者:杀父仇人&老师恋人、掩护偷情&睡朋友妻;织就巴赫式复调,情绪化的特写和停顿,我心漏跳的一拍;人啊,会觉醒的,或早或晚;罗曼小哥看《西班牙公寓》时就觉得他帅了! |
|
最討厭這種在不同類型之間切換但實際沒有很好融合的作品,不能爲了打破類型而跨類型啊,而且很多副軸的敘事其實對人物的變化展現是意義不大的 |
|
结局的安排有点混乱。电影一般结尾如果安排一个时间跨度的话,之后就只是交待后事了,但这里又安排一个高潮,像是前面叙事没有安排好所以在最后又匆匆加上情节,结尾非常臃肿,而且事实来说结尾是悲剧,男主什么也没得到,最后肯定还要蹲监狱或者被杀,但导演还是以男主抚摸幻想中的琴键这种留白的,在情感上偏平和的安排作为结束,像是粉饰太平,和人妻的爱情线也完全没交代,即使导演有意塑造他们的爱情戏,总之是很混乱的。 |
|
剧情乱得很一般外在多给一颗..我太不投入了就劈成了两半其实不值得 |
|
Remind me of Willa Cather's A Wagner Matinee. Tom与越南女人练琴的设定颇有戏剧感, 可惜不能找出本片翻拍的原作《手指》做一番比照. 另, 连我这个外行都听得出Tom的琴技确实不咋地, 且有穿帮镜头. 故事还是好故事.e7la0iua |
|
对艺术男一直不怎么感冒,但这个角色让人不得不心动。 结局稍微有点赶,说不出少了点什么。 |
|
安慰一个被出轨的妻子的最好方式就是向她表白 |
|
不管是情節設置還是表演都充滿衝突拉鋸和張力。Romain Duris看到父親血肉模糊的屍體後,悲傷顫抖,咬著手指抑制嘔吐的衝動,那段演得太好。 |
|
遗忘是一面镜子,映着你的软弱或是无奈。就软弱吧,就无奈吧,就遗忘吧,就被映着吧,逃得了逃不了,都是独一无二的节奏。 |
|
还是关于救赎的命题,与处女作一样,声音的运用很有特点;但细节太繁复就成了冗余,甚至影响了流畅度,分着看了好几次才看完,欧迪亚的片子总是有这个问题。 |
|
对于经常看法国片的人来说,Romain Duris不是个陌生的面孔,这部电影里其表现像是有躁动症一样,让人很难有同理心,也可能是角色的定位所致,不断翻涌心头的钢琴梦和打打杀杀的地下生活交织上演,还穿插了很多过场人物,剧情有一丝混乱,让人很难入戏。反倒是梅拉妮罗兰的出场十分惊艳,不愧是我喜欢的法国女神,泳装的身材实在是夺人心魄,钢琴女教师是个中国人,但是片中为什么要用越南语交流?导演是不是对亚洲人有什么误解?凶杀和复仇的情节感觉完全没有必要,如果结尾男主能演奏一曲就能撑起主题了,另外这个ost也没觉得多好听啊,怎么就最佳配乐了?每次配乐刚一响起就戛然而止,也是让人无语。 |
|
很美、浪漫与不浪漫。 |
|
音乐最后真的救赎他了吗?I doubt that. 第5063人看过。 |
|
啊这个片都下了八个凯撒奖……查了查是个翻拍(美国原版: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300480/)。罗曼·杜里斯扮演的小混混/钢琴师的气质跟[预言家]里塔哈·拉希姆的主角感觉很像,带一点神经质、执着且不安于现状。虽说影片的故事比较水不过拍得还是很凌厉的,欧迪亚的视听太有效率了。 |
|
3.5。要加薪的钢琴手主攻杀人。本片男主角本为房产公司的打手,十年前的音乐梦想忽而被提起,便偶尔会摇摆不定,左手打打杀杀,右手轻抚琴键,逐渐地仇恨不再那么刻骨,仿佛一切都可被音乐消磨感化。男主角28岁时想起错过十年的梦想拼搏,我即将28岁,等待着。 |
|
我最中意的是这部电影的名字,不论那种翻译都完全忠于原语。可惜电影本身的情节并不连贯,虎头蛇尾了。 |
|
钢琴曲太好听了,最后的爆发戏很给力 |
|
太多旁出斜逸的细节使影片始终保持危机四伏的变奏,这种手段基本属于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一下就决定了影片的级别。就是感觉回归到音乐救赎老套了点,主题忒无趣了。 |
|
晦涩难懂 误入歧途的青年藉由音乐重新追寻真善美 但叙事线一直飘忽不定 加入了很多情节用于展现主角迷乱的错位角色 显得主线不明 用意似乎也不确 但节奏的控制上还是不错 缓中有急 慢慢推进 最后的重要关头 也举重若轻 三星半 |
|
音乐拯救灵魂,骨子里要不要这么浪漫啊!尽量淡化叙事(犯罪线的琐碎杂乱、父亲之死的迅猛短暂都可以体现,同时这样也是主角面临这些事时心境的展现),更强调直观对比与情绪渲染(音乐的铺排、男主练习的手指)让这片显得更情绪式。 |
|
当音乐遇上暴力 渴望碰擦出的是美好的光芒 却不一定总能实现 |
|
高迪亚其实就拍过一种电影... 不过明显他这几年水平还是在涨的。 罗曼杜里斯演得很好! |
|
基本利用几天的中午一小时,断断续续看完的。后部分男主的表演很赞:面对父亲死亡的现场和揍杀父仇人。20120421 |
|
2007-01-02 Romain Duris |
|
2009/12/09 @ HKSM, 我心遺忘的節奏。有多久不曾彈鋼琴?
2011//06/04 @bc, 重看,覺得 Romain Duris 好純真。 |
|
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总是有那么多的人囿于现实的藩篱中,或者是糟糕混乱的感情或者是似是而非的工作,收拾好自己,赶紧上路…… |
|
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 |
|
音乐试图成为自己与世界暴怒决裂之间的缓冲带,一如和言语不通的音乐教师学习(包括与周围不同阶层对象的冲突),只是最后看似模糊的「前功尽弃」的结局处理,似乎是另一种与自己的生活/环境妥协的方式。(北京女孩的不靠谱设定让天朝观众出戏)。 |
|
大海捞针也只是为了与下一部好电影不期而遇……非常饱满情绪丰富的好片,父子情深的正片太多,带着点邪味的父子情却极其稀缺,“好心”挑拨(或许看走眼吧)他不看好的父亲未婚妻为妓女/替年老的父亲暴力催收(心疼父亲已经不能打了)/有眼界的判读赖账人混黑道劝父亲吃个哑巴亏/父亲惨死……剧情暴力陡然直上↑是母亲遗传的艺术细胞?对母亲和纯粹快乐的怀念?对钢琴的热爱?对灰色工作的厌恶?越南女教师的情愫?还是心底那自由的翅膀?兼而有之吧,改邪归正一切温文尔雅起来……剧情又暴力急转直下↓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那扎在心头的针总算见血了,手暴蛋蛋意欲让敌人吞枪,这声枪响应该响起也符合观众预期,他却泪流满面的选择了放过自己……编剧真是反转的高手,过山车式的剧情转化却有着温和细腻丝滑的转乘,关键是不造作,太符合我的口味了! |
|
豆瓣第一部標注想看的電影(是部大悶片)。。就也還行 知道真相不一定是好事這個道理大家應該都懂 |
|
这片感人.钢琴与艺术,生意与丑恶.
不完美的人生,不幸福的家庭.在挣扎中,仅有心中难忘的旋律,拯救灵魂. |
|
3.5。焦躁而抖动的镜头也许是现实主义的诉求,也许是象征男主角的暴躁情绪。作为drama而言,前半段蛮无聊的,将这个人物日常生活的片段琐碎地展示在画面里,甚至让我有点无法理解为什么非要去“学琴”。后来人物和故事的背景逐渐展开后逐步清晰,可结尾的小反转感又不太懂了。也许雅克的兴趣是在现实主义反励志的东西,但电影当中的一些老套的元素(黑帮+复仇)消磨掉了现实主义的锋芒,甚至有些矫情。现在想想怪不得欧迪亚有后来跨界类型片的风格。 |
|
终于看了心仪已久的电影.
因为太喜欢,如释重负.
看这部电影就如同电影中男主角跟钢琴教师对话一般,对这没有任何英文或中文的翻译,听着压抑的法语,而不至于阻碍交流.
而片名的诗意和悲伤也足够吸引我.似乎不是沉浸在剧情而是陶醉在自我的想象和满足中,以及一次次的幻境和美化,到达了理想的程度.
男主角的血腥和钢琴的音符,无比刺激着我.这是我所认为的一种不可企及的完美,从而开始嫉妒他.
|
|
一如既往的欧迪亚风格,只是这次故事我不大喜欢 |
|
情节有些凌乱 不过还是被男主萌翻了结尾抓鸟神功笑死我 |
|
巴赫啊巴赫啊巴赫。这部片真的很让人漏拍- -唉。悲情……这部片最吸引我的或许是译名。攻击男人下体实在太强大了TT |
|
当初在央6看得 虽然很平淡 但是感动得很啊。。。。。 |
|
《我心遗忘的节奏》译名真好, 法语原名是“我心已停止跳动”。而后,这电影的豆瓣影评,写的精彩。 其实是和《日出时让悲伤终结》有某种相似的法式闷片, 但因为上面两点,评分很高…… |
|
看不下去, 5分鐘還在扯莫名其妙的胡話。應該是文藝男女青年的至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