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肚里多了一颗胚胎,似乎穿过山洞的未来就不会孤独。胸前多了两块硅胶,仿佛镁光灯下的人生就不再艰难。三个埃斯特班的血液流经血管,女人就是有如病毒消失一样的奇迹。多羡慕只记得爱犬的老人,便不必日日被往事折磨。所有合照都缺了一块,每段记忆都丢了大半,可我还能背下整段台词,讲出多彩的一生。 |
|
阿莫多瓦如此迷恋人类的身体,他总是编出各种离奇剧情,想要究竟这一具皮囊与灵魂能够发生的最离奇关系的全部可能性。他让那些相爱的人们移植器官,变性,整容,在最妖艳的背景中上演最冰冷的剧情。在身体的切割与嫁接中,他是她还是你还是我?其实在人类共通的痛苦中,我们早已无法分离。 |
|
变性题材真的只有在阿莫多瓦的手里才会散发出这样动人的戏剧光辉啊!斑驳大块的艳丽色彩与细致入微的悲悯情怀相映成趣,光影浮凸出女性之美。——电影中惊鸿一瞥的美少年又要让人惆怅好久了... |
|
我怎么没看出什么好来?是我没认真看? |
|
一场充满温情的悲剧,也算是我看过Almodovar电影里最喜欢的一部。照例是惊世骇俗的情节主线,但看来一点儿也不觉得变态。摄影和演出都非常精彩,各种线索也够复杂,里面的人物感情比后来的Talk to Her更真实。这部电影也应该算是不折不扣的女性片儿,剧中四位男性角色,一位刚出场没多久就死去了,另一位牵引所有剧中人的命运,却只在结束时出现了一下,一位是个女装的异性人,还有一位痴呆多年,连自己的女儿也认不出。女主角们坚强,善良,美丽,宽容,所有优点都占全了!哎,不过最后一小段尾声似乎有点儿多余。 |
|
我以为你会在大雨里目送等了很久的那个人乘车离开。犹豫了瞬间还是追了出去。母亲站在巨型人脸海报前张望的样子太美。即使你已经离开,也要再看看带着你那颗心脏的人继续顽强生活,美满恩爱,情人终成眷属。老阿镜头下的女人们总是那么坦然自若,善良坚韧和无限包容。那么生活就不能再伤害你分毫。 |
|
既是时间线上的真实,又是一连串事件压缩的舞台剧,也有戏中戏的可能,文本的可疑始终存在,也成了一种独特的乐趣。皆因男人而起(儿子的死、父亲的病、男友的逃),却只与女人有关,身份在女儿、情人/妻子、母亲中嬗变,又实际上都是“姐妹”。对红色的设计,像鲜花次第盛开。 |
|
2009年的第一天,报社,空荡荡。一天看了两部电影,这是第二部,最好的一部。比起不痛不痒的爱情、战争,这部电影要好看得多。阿莫多瓦,嗯,09年看完他以前所有的电影好了。喂!你,就你,新年快乐。 |
|
#重看#4.5;献给所有母亲的赞歌,美好的女性群像(几组母亲形象的对照,戏中戏映射的现实),在大块炽热红色中燃烧着向生、向善的勇气。阿莫多瓦以幽默、温厚、悲悯和最大的爱将各种奇观痕迹抹去,所有与人世落落寡合的抗争,所有疏离于主流社会标准的爱欲,在三个埃斯特万的生命延续与精神传承中,一切都消弭于无形,在往返的隧道穿梭(时间流逝)中,因人类软弱和欲望犯下的错得到宽宥。 |
|
这是一部关于女性题材的电影,导演用缓慢流畅的镜头语言表现出了女性细腻的感情和无坚不摧的坚强 |
|
摄影和配乐景对女性的全方位解构都很出彩,善良优雅,风趣幽默,都是母亲的形象。 |
|
影片并不是从主流的母亲视角去表现母爱,而是通过大众眼中比较另类的人群来表现女性的宽容、乐观与善良。 |
|
B+ / 二刷观感略降, 尤其后1/3的节奏实在有点紧绷。初看对性别这一面没有特别深的感触;二刷倒是感觉阿莫多瓦的美学与其“女性”概念其实是高度相互内嵌的关系:人物情节色彩剪辑各方面浓烈饱和,整体又永远克制于沸点之下。因而能在营造具体“生活”同时完成“女性”的抽象、延展与开放。《崩溃边缘的女人》似乎是同样的道理,他拍的从来就不是狭窄的“女人”,更像是在构建一个“女性”的概念空间。/ 细腻真挚,狗血故事变得柔婉如波。女性与母性不再依附于性别而纯粹依附于情感,不带一丝宣教意味。相形之下《新女友》就比较像女性与LGBTQ命题作文。很难想象这么多艳丽的色彩铺满屏幕竟然完全不扎眼,配乐里深流的是西班牙的热烈情愫。戏中戏依然是亮点,爱也依然是戏里戏外涌动的唯一。 |
|
几乎片中的每一位女性包括半女性都有那么一刹那闪光到让人肃然起敬。一个女人的力量,到底可以被拉扯到什么样的程度仍可以保持着坚定不移的爱和包容。 |
|
女人啊,自古多余恨的是你,千金换一笑的是你,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都是你。It's a man's world, but it would be nothing without a woman or girl. |
|
Who run the world? Girls! |
|
细腻感人的感情 将一个母亲的伟大表现的很好 |
|
阿莫多瓦的布景实在是我的死穴 |
|
“三个星期后、几周后、几个月后、两年后....”你瞧,这就是阿莫多瓦,故事在时间流淌中缓缓道来,伴随配乐,就这样被他所讲述的故事深深吸引,那是关于几个为人母亲的故事,她(他)们都爱着自己的孩子... |
|
阿莫多瓦说:影片表现的是女人承受痛苦的能力。鲜艳浓烈的色彩下是不可撤销的死亡和苦难,妓女变性人同性恋艾滋病吸毒等元素齐集,组成对宽容,豁达,坚强的母性的礼赞。《彗星美人》《欲望号街车》作为精彩的戏中戏。忘不了那笔记本视角和车祸时的濒死视角,忘不了那“时光隧道”和五彩伞。(8.8/10) |
|
重看阿莫多瓦,深深感到世界范围内,若论拍狗血剧情,拍得最好的还得属他。首先他故事的确很狗血,其次又能在狗血中看到人性、女性的力量,再次还能拥有独特的美学,而美学,又必得搭配如此之狗血情绪,才能发挥其作用,可谓浑然天成。《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里面那么多杂草般生存的女性,其实国内这样的丰富的女性形象也比比皆是,为啥在银幕上展现出来的维度就这么少呢,动不动就是贤妻良母温良恭俭要不就是泼辣干练勾心斗角。 |
|
阿莫多瓦才是塞克那一套真正的继承人,50年代的情节剧才是这部片子里除却[彗星美人]和[欲望号街车]以外真正核心部分的互文,一个比一个爆人眼球的伦理性话题被云淡风轻地融为了一体。影片可看做死去的儿子所作的叙述,他的肉体消散了,灵魂却在母亲的看护下得以重生。电影里所有的、无论先天还是后天的女性都遭受着苦难,其中做母亲这一关是最痛苦的。因此阿莫多瓦才要把这部女性颂歌最终落脚在母爱上:她们的痛苦能诞出奇迹。他在本片里把情感和坎普都加大号,这种融合有时显得有点过分。之后的他学会了如何在不动声色中颠覆观众的认知。 |
|
虽然阿莫多瓦呈现的是勇敢的、美好的女性及性少数者的群像,但我看到的还是古老的把女性捧上神坛然后献祭的故事。男性角色只是孩子、播种者,在其它地方完全缺席。他们要么还没来得及长大,要么失忆,要么接近死亡。而女性,不仅要照顾他们、独自收拾他们留下的烂摊子,还要原谅并怀念他们。没有一个不是为了另一个男性而活着。没有一个恣意的活着,没有一个活成“主体”,全是“客体”。就连同性恋,要么活成另一个同性恋的母亲,要么回到嫁人生子的生活。而跨性别者,即使穿着红衣,即使披着女性的外皮,仍然全是男性底色,不从女人那吸血便不能活。这电影,看似平权,其实仍是男权。 |
|
最最感人的一部阿莫多瓦电影 |
|
玛努埃拉留在罗萨身边照顾她,罗萨诞下的婴儿也取自己儿子埃斯特班的名字,苦难的日子终于有了希望--这个新生儿竟然逃过了艾滋的噩运 |
|
喂喂天下哪里找这么好的人哪。。。555 【2016.12.17 重看。热情,善良 |
|
又看了一遍,四星变五星。阿莫多瓦对女性的了解和诠释让我张口结舌。波伏娃说:一个人不是天生成为女人,而是变成女人的。 |
|
我的难过不再算什么 |
|
你站在巨幅人脸海报前的样子,你在暴雨里哭喊的样子,你站在前夫面前流着眼泪说起儿子满头金发在风中狂舞的样子,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母亲。爱是一场伟大的救赎。阿莫多瓦牛逼之处便是再敏感的命题,在他的镜头下故事依旧温润感人,频繁出现的红色和风味十足的配乐也让故事更有灵魂。 |
|
所有melodrama的情节元素都被阿莫多瓦一套悲悯温柔的情怀给冲淡了,死亡爱情变性毒品妓女都在母爱的包容之下变得普通异常,女主的三层母爱关系主线下又牵扯着几条副线的女性关系,戏中戏的常用结构。置景一如既往的夺目,配乐一如既往的抓耳。 |
|
尽人事,知天命。奇情的外衣,质朴的内核。女性的坚强在于她们敢于释放脆弱,却又在痛过之后得以将一切抛在脑后。 |
|
没看进去…不如其他阿莫多瓦大胆和惊艳。 |
|
【B+】悲伤的底子却是温情的基调,离经叛道的怪异却又无比和谐的稀松平常。按理来说这么古怪的片是我最讨厌的啊。可为什么看了之后,我觉得它这么棒。(上一部看的就是欲望号街车,下一部就看的致敬欲望号街车的电影,太巧了吧) |
|
故事有一种安静的叩问人心的感性力量。色彩运用很好,女人的隐忍与包容,母亲的坚强与伟大。 |
|
88/100 #HKSummerIFF# 阿莫多瓦还是把女人讲得最好的导演之一。他电影里所有的少数人群基本处于自由的状态,妓女、变性人、LGBT人士都在正常地过自己的生活,描述边缘群体被压迫从来就不是阿莫多瓦会主要考虑的,而是传达了一种潜移默化的爱与包容,极为温柔的、催人泪下的、万千痛爱在一身的。所有的记忆都只剩一半,那就把男性缺位的那一半讲到极致。不意外男人被边缘化了(有也退场了或变成了女人),不意外又出现了“妇女互助同盟”,不意外又有戏中戏(戏剧《欲望号街车》、《彗星美人》和一小段脱口秀),这部里的奇情与情节剧也非常突出了。大红配绿的色彩搭配充斥着80%以上的戏,一场妓女广场“待客”场所重现了《玩乐时间》里巴黎“车水游乐广场”那个画面。如果以后有机会写剧本,也要通过戏中戏(最好是戏剧)来 |
|
喜剧都有一个悲情的内核到了阿莫多瓦这里就反过来了,悲情的故事讲的如此温暖动人,难捱的人生散发的却是人性的光辉。妓女、变性、女权在母性中都被冲淡,变得包容而平常。画面上运用的艳丽色彩,是与主角们同样欢快的态度,但在此之下,闪烁着的是生命的悲怆。 |
|
片名同前面的俄狄浦斯情结不过是阿莫多瓦的圈套,它通过前半部分的残像生成埃斯特班视角。在他宣告死亡的那一刻摄影机进入暗隐的“观察者”并与《欲望号街车》文本完成了悬疑—情感这一通道。如同浓烈的色调与巨幅海报,它是女人与男女边缘者的大特写。结尾银幕拉开:她们在谢幕不久后将再次出现 |
|
导演很了解女性啊 |
|
#078#正如片尾红色幕布上硕大的白字所示,这是一部关于女性、变性人和母亲的电影,是写给“她”的赞歌亦是挽歌,缘分和命数总是充满戏剧化地让一切悲喜无常的巧合发生。阿莫多瓦的女性、奇情和色彩已成其电影的图腾。 |
|
看的人很难过 |
|
生机旺盛的女人们,苦难和尊严都像一条红色的河流在她们身上流淌,无论是做女儿,还是做母亲,还是扮演母亲,还是扮演女儿。性别是一种表演,这种后现代意识被举重若轻地化用在了一个这样的关于生育和继承、愧疚和原谅的故事里,看的时候不断反思:这是1999年的电影吗?为我的原始感到羞愧。戏中戏太迷人了。父亲的角色在整场电影里的缺失,不是抛弃,就是遗忘,直到他变成阴性的词汇才得以回归。 |
|
没想到这片这么迷影,艺联放这部算不算给SIFF卡萨维蒂展预热,吸引大家到时都去看《首演之夜》。父亲虽然是照片的另一半,但他们不是错过了孩子,就是遗忘了孩子。红色的生命与红色的死亡在女性之间相互传递,中年的、青年的、完全的、不完全的女性都是爱人、都是母亲。用最放松的方式四两拨千斤地谈论性别,最后几行字出来我瞬间泪目,“扮演女性的女性”,绝不只是Bette Davis和Gena Rowlands,而是每一个生来和后来的女性,gender performance这层含义把飞快前进的时间变成女性的史诗。我可真吃这一套! |
|
6/10。《欲望号街车》布兰奇走向北方寻找爱的归宿,阿莫多瓦用戏中戏结构、照片的符号重构寻找主题,曼努拉给儿子看的照片全只有一半,对父亲的匮乏性想象使其依赖母亲,母亲火红大衣红辣嘴唇与巨幅的话剧海报相得益彰,随后海报上嫣迷的双眼特写叠化至剧院内,儿子的主观镜头将母亲和嫣迷的偶像形象合一,在追寻替代父亲的偶像被车撞倒之际,主观镜头里母亲淋雨跑到身边;曼努拉对儿子心脏的追寻表现为穿黑衣戴墨镜躲在画右的狭小角落,立柱无情隔开了她与心脏接受者的空间,快速推进的画面暗喻母亲幻想透过男人胸膛感受儿子的生命气息,她抱着儿子遗像看话剧《街车》,这部剧讲述的是属于父母的往事(布兰奇和同性恋丈夫),遗照留给罗拉的那一刻儿子的心愿得以实现。戏剧性很轻连罗拉的死是从闲聊得知,绝大多篇幅又是沉闷的内景,节奏张力不足。 |
|
关于女性的隐忍,关于生死的轮回;在阿尔莫多瓦的镜头下,一切奇情怪恋都变得那么顺畅和自然 |
|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也是关于女人的一切,最终又因变性元素如此耀眼,而归为关于人的“一切”。虽然不是真的一切,但作者满溢而出的爱和包容、群像之丰满已足以担起这个既声东击西又未曾被偏离的片名。阿莫多瓦作品的现实性源于情感的真实(并不由故事直接建立,而是通过局部情境中可信的表演、匹配的视听),而非、甚至无需故事的真实。一种可能并不准确的判断:极端的戏剧性是他挑衅戏剧本身的一种方式。 |
|
罗拉又要变性又要儿子…瞧把他美的..不能承担责任就小心点 |
|
【A+】看哭,如果说「欲望法则」是阿莫多瓦早期对于奇情式性爱的探讨中,绽放的生涩艳丽的花火,到了「关于...」奇情这一载体已被不断内化直至为无。狗血串联起的人物关系成为提取不同“母亲”中共通情感的链条,而祛魅的关键便是生活化的叙述,作者深知对于女性的赞歌永远不是对苦难的消费和将其置于绝对纯净的道德高地,而是消解连同“妓女”,“跨性”等所有被道德污名的身份指代,而还原她们的血肉身躯,如此深情款款又感人至深。 |
|
阿莫多瓦对色彩的运用在这一部达到极致,盈满生命意识的红色与张艺谋的压抑悲壮完全不同。关于母亲的一切,就是爱,横跨时空、无以伦比的爱。《欲望号街车》的舞台上下,鲜血与泪水交织的人生。这不只是一个女人的故事,而包含对LGBT群体的关切。在当前中国文化语境下,这种作品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
|
西班牙影展*美琪。是让人爱上电影的那种电影,如果说亲人之间的羁绊让家如同一整个世界,那么“陌生人的善意”就让世界成为家园,影片不可思议地深入了两个层面的因缘际会,女性群像,以其各自鲜明的个性,汇聚成感伤、坚强、富于共情的形象(同时致敬欲望号街车和彗星美人),如果说男性象征了对未来的控制和野心(讽刺的是男性角色几乎都是无能的),那女性就是哺育了未来的、永恒的当下(英译台词present双关,献给成年前儿子的礼物),镜头航拍过巴塞罗那的夜景,又横摇过国旗配色的墙面,用色彩斑斓的视听语言酝酿成一曲爱的悲歌,正如红色既是血也是美,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我们得以存在、也必将承受的东西。 |
|
完全僵尸化的戏剧模式和语气,人物、情境皆沦为无情绪的杂耍,在此基础上最后1/3的高密度戏剧安排简直是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