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门把主角缩小讲了一个不·用·缩·小·也可以讲的故事 |
|
屁政治正确啊?骂之前你们看懂了吗?最后不就正是倒过来讽刺baizuo们一天想着拯救世界拯救人类,而不去帮助真正实打实身边正在受难的人吗?越南女性设置刻板我承认,镜头和故事讲的也很一般,所以给3星,但是别以为你懂那四个字就什么大制作都往上扣,这片子算是已经在努力往外跳了。请认真看 |
|
前半段挺搞笑挺新奇的 后面越来越 “这他妈在讲啥”“这他妈又在讲啥” 尤其是感情线 嗯估计也可以作为笑点吧... 关于各国家的人的性格设定太太太cliche了... |
|
奇观是如此切题的重要和显著,给佩恩电影带来前所未有且高潮迭起的幽默,也就不可能让观众去有意忽视。让人担心离开了特效就将沉闷下去的小人国故事,也成功变身成另一则精彩的“北京折叠“。本着某种环境政治正确原则,佩恩有些简单化和脸谱化的把越南女带领的第三世界穷苦”小人“,塑造成正直英雄。 |
|
其实进入缩小世界后还是挺有趣的。本来纠结的中产,缩身是助推,让他们踏入上流社会;而对于第三世界的人来说,缩身是惩罚,是偷渡的手段,是无论身子多大都要给人刷马桶的宿命。这个故事要是从越南女的角度来说应该会更好吧。可惜,佩恩或许也知道自己没有那个视角,于是也只能拍成白男自我救赎了 |
|
对抗消费主义的缩水小人国计划,科技难以改变阶级固化;一事无成的中产赤脚医生在新世界与旧世界的交界,寻找人生意义。What kind of f#ck you gave me? 真是左右不讨好的切入点,但科幻世界观其实建立得蛮有趣。对大多数中产知识分子来说,这可能才是世界末日的样子:not with a bang but a whimper |
|
马特达蒙虽然中年油腻但仍然憨厚可爱,周洪元素丰富但是角色扁平。佩恩借着荒诞的剧情和全世界各民族的嘴,假装自己已经不再反复重复美国价值,但其实骨子里还是一个异性恋白人男性的故事,最后回归到了一个自我认同的主题,也没错,佩恩还是那个异性恋白人男性。 |
|
披着一副伪善的面具,隔靴搔痒了两个小时。一会气候问题,一会少数族裔问题,导演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以为你贴一脸的政治正确的标签你就真的正确吗? |
|
在近未来科幻的构架(人类体积缩小而减少地球消耗)中,佩恩探讨的仍是人类社会的终极弊病:阶级、贫穷、存在危机,不会随着社群的整体迁移而改变。一个神奇的概念,见微知著。 |
|
周洪(Hong Chau)的这个角色只要是个功底不错的演员都能演得非常出彩,装有义肢的残疾人和那亚洲味浓厚的英语,光是这两项外形和语言就足够一个演员受的了,加上细腻的表情变化、角色本身的政治性和角色怀有的乐观积极的美国精神,今年奥斯卡提名不是梦。 |
|
其实特别无聊的片子 开头格局铺的挺大 感觉会很有戏 从商品社会 乌托邦式 反乌托邦 反反乌托邦 嬉皮士的环境转变 但是越往后越往小了收越流于不知所云的平淡 所以应该给2星 但是亚裔女配的表演实在可以加1星!(另 8种炮儿 ni打过几种?:).。 |
|
感觉剪进了别的片子 |
|
前半段的wigg最搞笑,后半段的讽刺主题最搞笑,有些人在竭尽全力的解决未来人类生存问题的时候,另一些人在为了活着而努力,如同最后期待的大爆炸,就是一块小石子。缩小能够解决房价问题,却不能抵抗一阵风,一只蚊子。 |
|
创意是好的,立意也是好的,就是故事没编好,电影也没拍好。 |
|
很明显影片围绕主角所传达出的主题之一便是自由派美国白人对自身虚伪与不切实际理想的反思,佩恩在片中塑造的是如同主角般被限制、困惑不解、愚笨且被动的叙事视角,叙事视角无时无刻不在间离主角与其所处的世界,这一选择背后有经过思考的作者意图,但影片难以令人满意的回报却也暗示着更好选择的存在 |
|
还不错啊为啥评分这么低 |
|
乐见英美讽刺文学的旧传统,从东亚的务实过日子主义汲取了新能量,尽管中间人是个站不太稳的脚色。没有它,本片不免走上老路,要么内爆偕亡,要么抽身高蹈,更没个收稍。也乐见东亚底层良民从基督宗教汲取了新力量。没有它,她们不免更加蝼蚁而孤立,虚无而庸俗。或许两边都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
|
整个片子像男主一样,有点,缺少脾气,缺少生气。 |
|
很新颖的题材和角度,比较吸引人。男主跟老婆之间很现实,后面遇到女主两个人的故事有点感动。缩小的世界也有棚户区,也有贫富差距,后半部分整体有些混乱,不过还不错吧,6分可以有 |
|
看了开头觉得是很吸引人的题材,结果没有按照套路出牌,说了些有的没的,导致没发现在小人国有什么特别的。那还有什么趣?! |
|
2小时我以为我看了4小时 全程WTF 命题作文下指点江山大谈世界大事 结果无任何深入 第一第二幕完全无关 转折崩溃 剧情全线崩溃 |
|
当出现呼啦圈一样的钻戒时候,笑到想哭,这是一部发人深省的黑色幽默科幻电影。当然能看懂此片的人得具备各种技能才能盖特到导演所要表达的意思,看不懂也算正常。 |
|
#tiff#前半部和后半部完全是两部电影,后半部完全浪费了前面那么有趣的设定,讲了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又强行固化亚洲人形象。笑点倒是多,但是都是些插科打诨,大多数时候笑不出来 |
|
#Venice2017# 恭喜恭喜,终于找了个越南女残疾人当女主。这就是为了政治正确脸都不要了的片子,全片就讲了政治正确四个大字,白白糟蹋这么个设定,连基本的故事线和情节线都不顾了,就靠小段子逗观众笑。负分滚粗都不为过。 |
|
马达是在糟践自己。无剧情,无逻辑,越南妹表演夸张令人作恶,政治正确,环境,能源,末日,移民等等诸种cliche东拼西凑得N不像,马达全程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感觉,就像一个机器为了表演而表演。缩小后的生活与正常人完全无差,那缩小的主题意义又是啥?开始前还充满期待知道越南妹的出现。 |
|
1.显微镜拿来,今天我一定要找到你的丁丁!2.高仿版马特·达蒙去演了《黑镜》第4季第1集,然后马特·达蒙去演了一部高仿版《黑镜》。3.马特·达蒙在《雷神3》里当了一回洛基,这次又当了一回蚁人。. |
|
这片子就当个喜剧看看就完了,剧情什么玩意儿,白浪费这个设定。完全没有宣传的夫妻关系什么事,前面还在讲人到底应该过什么样的人生这种问题,后面突然上升到人类平等和谐和未来发展,不如阅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
哪怕像是内布拉斯加那样轻情节的电影都时刻围绕着中奖的目标。缩小人生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个连贯的故事目标,电影前半段其实非常有趣,尽管我期待的是格列佛那样的情境,但难得的科幻与佩尼的混搭在前半段也相当精彩。后半段越南人出现后就变得极度无聊,男主角失去了动作,大爱感悟也就毫无力度了。 |
|
居然烂成这样,我也是震惊了。预告片就是骗人的 |
|
算不算黑了一把挪威瑞典这些类似社会主义的高福利国家?理性到最后就是没了人性,只剩下邪性?!Cult! |
|
无论什么尺寸,无论生活在何处,都要在墙上挂梵高的画儿哦(仿制品((life goes on as long as you still have your penis yay |
|
这么好的一个pitch 拍得这么稀巴烂也是本事 “what kind of fuck you give me?” |
|
套了个科幻的壳,内里是现实主义+惊悚。 |
|
后2/3的剧情和downsizing都毫无关系,但预告片却90%取材于影片的前1/3,可以告他们欺诈了,笑点全靠种族特征来撑,越南女人抛开口音来说,思维状态行为方式也像个弱智,这分明就是刻板印象种族歧视,但满篇又是政治正确,制作方招摇撞骗,编剧精神分裂,导演平庸至极,烂作 |
|
这分真是惊为天人,看完并不觉得是部很糟糕的片子,总不能要求所有电影都要表达什么吧。这片子就是挺好玩的,男主一直在寻找新世界,最后变成了珍惜眼前幸福的人,跳跃的有点摸不着头脑。节奏故事都非常的一般,有点像电视剧。 |
|
陈玉兰这个角色刻画的还蛮成功的。 |
|
没想到是个科幻纪录片( |
|
本质上是一个告诉人不要退缩的寓言 |
|
精彩的概念,第二三幕是狗屎,感觉拍不下去了只好剪进了以前拍的其他片子。 |
|
这片子好有意思,这个分简直是是侮辱,高级的反乌托邦和反伪善的本子,妈呀那个越南姐姐简直就是一个大写的反叛精英,艰苦的淌在人世的炼狱中,还经历了一次非人道的毁灭,又坚强善良,清清白白,清清醒醒,稍微有点圣人情怀,但整体接地气。情感部分很......空洞,仿佛自我洗脑式的牵手。那位每日一餐的爷爷,这个男主,那个杜桑,这个本子还可以延展... |
|
前后半段感觉不是同一部,算是展现平庸人物的价值,嗯哼? |
|
这么好的创意,拍的这么……无聊和沉闷,也是不容易。观影感受就是电影拍到一半时忽然导演断片了…… |
|
大概能理解这个片儿为啥评分低 太佛系了 剧情太平糟蹋设定 不过我感觉还好 而且片儿里的瑞典人居然真找了北欧人来演很考究了 感觉想表达个环保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意思吧 就是人格设定有点单层次 立意上是好的 |
|
我能说比长城还烂吗。全程尴尬,马特达蒙别作践自己了 |
|
里面涉及太多老旧的政治宣传,现在看来都露骨得象美宣部的植入广告:越南的贡产政府迫害意见人士什么的,让人发笑。莫斯科回穗机上看。 |
|
前半部分还好,稍微搞笑,自打遇见了越南女,男主一下变圣母!本来期待看大小差异和冲突,并没有!后半程我就睡着了,还打了呼噜 |
|
多好的主意,拍成这样..... 后面一大半跟题目屁关系没有 |
|
马特达蒙先生搂完景甜后似乎就开启了扑街之路。 |
|
不可逆的《缩小人生》是一笔让你从贫穷翻身为富有的经济账。然而影片却全然不顾这个基于现实而牢不可破的尺度,最终以感性力量彻底否定了这一资本原则下最为核心的美式价值观。事实上,佩恩这部致敬库布里克严重被低估的科幻作品之创意较《寄生虫》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从中产视角切入远比奉俊昊让底层《大开眼戒》更能令我们看清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全貌和症候。上中下三层在这个微型世界里都在扮演服务者的角色,这说明阶级矛盾的根源不在经济基础而是取决于职业带来的社会分工。对现状不满的人永远相信自己的生活在彼岸,对自我认知偏差的人永远期待自我的位置在别处。演说家正是利用了人在《年轻时候》这种渴望翻身的心理,才会专门配备了毒鸡汤或者乌托邦。庆幸男主角最终在他的寄宿家庭里学会了共享精神并做了一个同他妻子一样的决定:选择活在当下。 |
|
【FantasticFest】脑洞大是大,但是人文关怀一点没少。说政治正确的没事儿找事儿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