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图很教科书,长镜头也不错。虽然拍的是2014年的顿巴斯,指向的却是被战争涂炭的现在。乌克兰这部申奥影片太符合西方叙事了,包括对亲俄势力的脸谱妖魔化。然而老百姓永远是战争的最大受害者,那些冰冷的亲人尸体不是我们作为壁上观者能够评价的... |
|
谁把磁力链接发给京子啊 |
|
#Berlinale72EFM 什么叫拍给白左看的电影?这就是。前1/3还不错,成功把两国冲突缩小到一次重大事件又缩小到普通人生活,中间1/3开始失去节奏,不知道故事该怎么讲能传递自己观点了,后1/3直接毫不掩饰的把俄罗斯妖魔化,诡异的是,女主角形象塑造也发生了变化,从镇定坚强变成了drama queen,固定长镜头也渐渐变得矫情。ok,最后一场在沙发上提前两个月诞下女婴我看懂了,本片“dedicate to women”,我也早看懂了,本片dedicate to所有认为俄罗斯没人性的人。(本以为是关于伤痛,原来是宣泄对冤家的仇恨) |
|
故事配不上主题和摄影 |
|
说实话没看出啥特别有问题的意识形态,难道该指望乌克兰片子支持俄罗斯?只能说更多是表达对兵燹的痛恨吧,结尾弟弟和丈夫的对峙与“和解”已经足够说明问题。而对女性命运的叙写,甚至好于《正发生》。具有纵深感的场面调度是一大特点,也许也能成就一种美学,不过现在言之过早。 |
|
69/100 长镜头+大全景,讲述的却是战争之下的“日常”生活,有时甚至拍出片刻轻松——一开始不免觉得有些突兀,但后半段风云突变,以这样的方式呈现的惨痛景象极具震撼力,也昭示战争对平民毁灭式的伤害。然而结尾意识形态挂帅,虽说是乌政府资助电影,但也未免太过刻奇,连那场分娩戏都在疼痛之中有了一丝剥削感。 |
|
Klondike告诉你,被毁的墙、被破坏的婚姻、被意识形态离间的亲情、被炸的山河,都无法修复,或没有时间去修复。
战争是失心疯的男人们的春药。他们有着“noble”的借口,各种大义,仿佛这些主义、那些历史纠葛就可以辩护战争。在狂欢者眼中,没有战火下的普通平民,更没有生灵。
Irka想要坚守的边境小家是一个单纯的家,而不是某个国下的家。 @2022-03-05 07:09:56 |
|
胶片的隐喻,当伊尔卡(Oxana Cherkashyna)家的房屋被炸毁之后,他们用塑料薄膜在炸开的墙壁上面蒙上了一层薄薄的塑料。
影片最开始的段落包含了散文电影的特征,带有更深刻的记录性而较少情节的推进,我们看到屋子怎样在家人们日常的、看似没有任何暴力发生的对话场景中被炸毁,接着他们如何用混凝土缓慢而艰难地维修破旧的窗子和墙壁,伊尔卡如何擦除被炮弹撕碎的墙纸上的灰尘,我们看到沙发是如何被搬到外面,尤里克不断地拍打它,冒出无穷无尽的灰尘。
灰尘正式战争带来的对日常生活的最可见的影响,而不是硝烟。硝烟是我们看不到的,尤其是在现代战争之中,它渐渐变得没有痕迹。而灰尘展示了无处不在的被炸毁的房屋,被炸毁的马路,家具,倾圮的墙壁,都是布满了灰尘的。 |
|
过于注重炫技的玩法,仪式感大于内核。人物个性的塑造,均颇为扁平。 |
|
战争不仅有1917或斯大林格勒那样的炼狱,这部电影展现了低烈度战争的残酷。房子随时被炸个大洞,隔壁随时死个人,兵痞随时闯进家里抢走牛羊,日子总还要过。片中的男人从亲乌到亲俄起码有四五个不同幅度,女人却是最坚强的生存者。稳定的长镜头突出了纪实感,倒掉的墙轰塌了温暖的家和残酷的现实的屏障。坐在倒了一面墙的露天客厅里看电视足球赛,这就是乌克兰东部人民的小幸福。然而这一点小幸福也脆弱得令人猝不及防。 |
|
摄影构图很有意思,故事太抓马,比较刻意。 |
|
0823 HKIFF46 PE 极度感兴趣的题材与不太喜欢的故事。看道德感重、意识形态张扬的片子,我很容易在影院如坐针毡想要逃走,上一次那么坐不住还是看《无邪》,我的问题。最后一场“一看就会成为夺奖点”的戏后紧接着出dedicate to mowen的字幕,过于赤裸。政治是工具,热点事件是工具,女性议题也是,对吗。 |
|
四星半。女导演玛丽娜·埃尔·戈尔巴赫在影片中对MH17航班坠毁事件有着很明确的立场,但影片的优秀之处并非是对事件的刨根问题,而是对俄乌交界地区居住群体生活的刻画,精神层面的分析。孕期女性身处于战争之中,却更为果敢、坚守自我,与男性彼此间的立场争执,挞伐与反抗,形成鲜明对比。大量固定镜头和平移、旋转拍摄方式的运用,在克制中渗透着恫吓之感。同一画面中近景和远景的交叉叙事,展现了强有力的作者性。叙事节奏在中后段有些放缓,但瑕不掩瑜。尤其是全片最后一场戏,堪称年度电影瞬间的强劲候选者。 |
|
一声巨响,毁掉所有关于未来的想象,二人世界转眼仿佛硝烟四起的战场。一声令下,养大的母牛成了供他人享用的免费口粮,而女人坐进了曾经的牲口房。
镜头在冷静地横移还原出这片争议土地真实的景象,也在向所有人展示着眼前这个家庭的处境同国家一样,没有了分割的界限,只留下破败不堪的模样。
最残忍的原来不是声声的枪响,而是婴儿的啼哭。如此清亮,他还不知道他降临的人间是何等的惨象。 |
|
最后一个镜头……脐带是可以用手扯断的吗 |
|
#38sundance#冷静克制,有很明显的幕的区分,从一开始的一声声的恐怖巨响,到中间各种固定和慢移推的镜头表达边界人民的精神状态,再到后来对于政治立场的爆发。一切都在一个场景下完成的游刃有余,远景近景的切换也恰到好处,总让我感觉到无依之地的影子诶。女性在这炼狱中显出了比男性更坚强的品质… |
|
【乌克兰】背景倒回至MH17空难发生的八年前,却仍然感觉到这是一个当下的故事;关于这里的掠害和争论持续着,留给观众检索自己想要知道的立场与看法。如常的冲突和纷争外,最震撼的莫过于最后;她要永远留在自己的家园,并守护怀里的未来;那一声声呐喊,注定会是今年观影深刻的画面(之一)。#Dedicatedtowomen |
|
#72nd Berlinale# EFM online-全景-观众选择奖第2名。前获圣丹斯世界电影剧情单元导演奖。改编自马航MH17航班被击落事件,加了情节剧式的线索,从当地村民的角度讲述坠机后的一系列事件。乌克兰文化部资助了不少立场鲜明的俄乌冲突题材电影,这部拍得太喊话了(最后一大场戏刻意到了极点,虽然很博眼球但是实话说真的蠢得冒泡),不过导演有几个长镜头和大全景的构思还真挺不错的(当然很楞的也比较多……)。实话说这个跟活报剧一样的《顿巴斯》大概是半斤八两…… |
|
乌纳一边用炮击、虐待、强暴等方式屠杀乌东人民,另一边拍电影美化自己……恶心🤢 |
|
#日舞2022# 没进柏林主竞赛很可惜 |
|
男主明明也是受害者,为什么让人同情不起来,他媳妇比他有种多了。 |
|
最后主角和小舅子的死亡对视把全剧的张力用到最高,但前面铺垫太缺乏感染力了,女主的行为只有骨架没有支撑,婴儿诞生,意味着将复仇留给下一代? |
|
聚焦于战争冲突之下的地区人民的生活日常——基本生存全部成问题,每天与死亡打交道,所拥有的不断被掠夺毁坏,但生活却必须要继续。缓慢平移的镜头冷静而克制,与突然落下的爆炸破坏形成强烈的冲突刺激,也成为这里的人们生活的节奏。后半段的推进有所加快,到结尾一场戏,内部的和解与外部的破坏、生的过程与死的过程同时发生,观众的所有侥幸心理毁于一旦,冲击力之强让人庆幸这只是电影。模糊立场,少有的以战争中的孕期女性作为镜头主体,让人得以一窥战争下女性生存的某些现状。年度反战,3.5. |
|
SIFF press screening半睡半醒看的。结局生孩子还是很戳心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
纪录片风格的电影,视角很小,基本上就是一家两口的艰难生活。当地的局势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战争对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是无妄之灾,换成任何一方,难免都会有相似的遭遇和痛苦。 |
|
【Sundance 2022】乌俄边境的家庭生活,运镜和构图非常讲究,最后一镜极富冲击力 |
|
破坏与新生。但是电影过于扁平,外加字幕是机翻的 |
|
@SIFF2022 看到最后一幕时坐前排的小哥摘了眼镜低头不再看,用手掩面。他旁边的小哥摸了摸他的头,默默地陪他坐着一直到字幕走到结束。 |
|
结尾看得都快产生生理疼痛了 |
|
与土耳其合拍,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马航客机被击落坠毁,将居住在乌克兰顿涅茨克地区的一户房子,击出墙洞。房子里面,住着一对夫妇,妻子即将临产。顿涅茨克已处分离分子控制之中,分离分子持枪搜寻飞机残骸,临产夫妇在重整房屋还是逃走之间徘徊。这个地区民族分离,对局势看法也千差万别。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呈现出当时甚至是现在那个地区的真实情态。影片中的丈夫或是俄罗斯族人,其行为粗鲁又犹豫,心底赞成分离,却为家人所羁绊。面对临产妻子,没有一点作为丈夫的承担与利索劲,因此才导致悲剧。最后时刻也不如其小舅子果断,其死也是活该。影片拍得温吞了一些,展示也过多,未专注于故事本身。 |
|
俄乌战争系列。 |
|
早就说过,战争本就是男性在mojo dojo casa house里的愚蠢游戏,视生灵涂炭为无物。而战火纷飞中男性的表现更是受荷尔蒙而非大脑驱使。在这样的游戏规则下,女性在孕育,女性在承受,女性也注定会失去一切。 |
|
立场不同的人看这部电影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我想大家都不会反对战争对普通人带来的伤害是惨重的这一观点,只不过在战争的罪魁祸首是谁这一点上,分歧巨大。一家人因为战争产生了不小的矛盾,女人在弥补裂痕,而男人在加剧分歧。这世界没有女人可不行,人类没准早就自相残杀灭绝了。但没了男人可以,女人依然可以坚强地生活下去。炸毁一座房屋轻而易举,而修复它却没那么容易。希望在这残垣断壁上,不要仅剩女人和刚出生的婴儿。结尾十分震撼,但手扯脐带不知是否合理。 |
|
时事题材电影/哎孩子啊… |
|
85/100,今年Berlinale目前看下來的最佳,承認戰爭題材是更容易表現出人性劇烈的張力,但是導演不管在劇情設計,運鏡調度,構圖和電影節奏上都控制得極佳,把各種墜機事件和戰爭邊境感可能有的各種情形剋制地處理得幾乎是無可挑剔。最後一幕更是許久未有過的沖擊震撼,相比之下,《鈦》顯得像弟弟。 |
|
2014年东乌某村落,天上掉下机翼和舱位残骸,脚下填满无数无辜的深坑,有立场的生死都干脆,犹豫不决的就失去一切、成为奴隶。又一位东欧80后才女,极度冷静克制而稳健地把惊天的是非悲剧和生活琐碎揉成一体,逼着有幸享受和平的人直视越重要越不堪多想的议题。 |
|
女性导演的「思维架构」聚焦,果然「俄乌关系」的第一线还是要看顿涅茨克,各种匪夷所思的立场与意识形态交融的神奇地带。画面构图出奇的好,故事线流畅洒脱写意,各种隐喻与战争控诉毫不掩饰的一气呵成,男性的隐忍与女性的无奈都刻画的恰到好处,当下看来的确有够讽刺。最后部分的处理很不错,生命的终结与诞生亦不过交替往复中前行,只是终点在哪,依旧迷茫罢了。(没入15部小名单略有可惜) |
|
极为之美丽的电影 |
|
2023.04.02
以小见大,那种绝望与无助非常可怕。 |
|
献给那个坚守在自己破碎的家里痛苦分娩的勇敢女人伊尔卡,献给乌东顿巴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家园被蹂躏的所有乌克兰女性,献给死于亲俄分离主义禽兽之手的马航MH17航班上所有无辜的罹难者。 |
|
3.5 就这样// |
|
色调构图大爱。和印象中总是泥泞、天寒地冻的乌东地区不太一样,原来这里有开阔的原野,上面云影流动,也有夏天,有普通人在这里生活。这些让抽象的战乱变得具体。人在厨房做着饭,一声巨响,厨房没墙了。。看了这片才意识到,那架MH17被打下来,就是乌东冲突的事啊。 |
|
(需要大银幕 |
|
[SFFILM] 片名对美国军事行动的指涉使已经多样的视角再加一个。“恐惧只能在那些被孤立开来的个体上建立完全的统治”——阿伦特。 提高军队性别多样性会使战争更文明吗 |
|
#BFI# #LFF# #Debate# 咋说呢,强作者表达,所以剧情上的很多不合理我选择尽量忽略,隐喻表达的过于直白,男性“内耗”下坚强的女性,土地,牛,汽车,房子,生命也是很直接。镜头和构图非常美,但最不满意的点也恰恰在于此,影片大量采用固定镜头和环绕镜头,镜头运动非常缓慢,这样的镜头运动本来是极其冷酷的,有一种漠视任务的感觉,所以非常期待看到生存的残酷,但导演选择了规避所有残酷(除了一头牛和结尾处),而且我感觉被摄主体并不是人,而更多的是环境,让影片从画面上看带有非常强的诗意,我觉得视觉上背离了影片内核,这也让影片的张力大幅度减小了(即使从画面上看感受到一种人物对于命运(镜头)的不可控)。本来想问问导演镜头运动的问题,实在不好意思…最后一个问题举手没被看到。 |
|
咬牙坚持了20分钟后,以1.5倍速看完影片。最后段落有点意思。6.8/504 短评177 【IMDb6.9/1500 全球票房3800美元】 |
|
[2022_Film_25] @SFFILM 不是每一个被炸的人都想离开,平凡的人也许就想继续过下去。不论原来背景,打上补丁继续。镜头很厉害,演得也很厉害 |
|
如果你生在那个国家,最好的做法是什么?我应该是离开到别的国家。电影里两位男主犯的错是什么呢,自身的身份,或者讲自己属于哪个群体,不由自己说了算,是由“敌人”定义说了的。 |
|
7分左右。
最后一幕挺震撼的,一个绝美的构图里面,一个女人正在绝望地分娩,而旁边冷漠的士兵熟视无睹继续着自己的抢夺,而这居然是前几年的真实事件改编。故事总得说来大差不差,就一则新闻的体量撑出一个电影的感觉,故事感太薄了。 |
|
乌克兰申奥电影 克朗代克 拍的是战争,写的是女人。14年俄军入侵东乌的背景,还有喝多了的乌奸用俄国的导弹打下马航载满荷兰游客飞机的历史。但实际是一个留守东乌的乡下孕妇的经历。电影最后女主角反抗俄军的弟弟和不掺和政治的丈夫都被车臣兵杀了,留下女主在被炸掉一面墙的家里独自生下了孩子,身边来来去去的车臣土匪压根不管,只是搬走了他们的机枪。电影不撒谎,尤其是在历史面前,就像《八佰》的确好,但残垣断壁没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真实。《长津湖》是历史票房第一,却不像《上甘岭》用三三制冲锋。幸好有电影,幸好还有敢留下真实历史的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