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至能臣大将下至草芥兵卒 都是君王手中的棋子 廉颇八旬老死他乡 人屠白起被赐自刎 用生命堆砌的杀戮游戏 又有谁是真正的赢家 |
|
原来会演戏的都特么去演纪录片了,历史剧的主创们脸红吗…思路很清晰,有史料的地方详尽,没有的地方猜测也合理,惟如此历史才变得有趣起来。赵括最终战死,多少该洗刷掉些他初代键盘侠的罪名,被骂了两千多年实在有些冤。白起过手的人命竟有百万之巨,简直穷极想象也无法相信,杀神威力堪比核弹了啊。 |
|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
|
史料中简短的描述拍出4集的故事,白起的演员很有气场,历史都是真实的想象,战国和秦汉的故事充满无限魅力。 |
|
作为一名历史小说作者和编剧,我个人也曾写过长平之战的情节。看了这部纪录片真想对主创人员说请收下我的膝盖。我看了导演的介绍,这部纪录片最多是动用的群演只有四十多人,但在我看来,就故事情节部分几乎拍出了国内所谓战争大片所难以到达的高度。对赵括的描绘极其传神。其带兵突围那一段甚是震撼。 |
|
演员演技美术氛围都到位,秦昭襄王那演员真好,宴会上世故圆滑的笑容;白起演员气场十足,让人不寒而栗,尤其是最后坐镇战场的手势与淡定的眼神非常棒;还有赵括演员非常入戏。ps发现好几个群演士兵演员都很帅,不是韩风美男的帅,是凛凛之风的帅,我要去截图! |
|
这才叫纪录片,大秦帝国崛起还不如纪录片拍的好 |
|
最耐人寻味的历史的留白,就是被围以后赵国的沉默。是不是明知大祸临头,但是国毕竟会在自己身后而亡,因此大厦不在自己手上倾倒,沉默是最好的笙箫?长平之战,不仅仅是军事,更是政治,外交,经济,文化。 |
|
比看电视剧和电影还过瘾 |
|
这部纪录片的文案、编辑,尤其是选角表演,真的令观众直呼惊艳。虽然从个别片段中还是能泄露出这个只有40个演员3天拍摄完毕的剧组的拮据,但是场面虽简洁却富意境,而演员们更是在有限的台词场景中完美塑造出了历史人物的风貌,贴切、震撼,甚至还带着些自行发挥的趣味性。无论是冷峻的白起、傲气的廉颇、年轻而有些人情味的王齕,还是赵括、赵王,甚至是白起的副官,每个角色都引人遐想。可惜只是部纪录片,有哪位大佬投资下,就这些“相貌平平”的戏骨们凑一场长平之战的电影,应该也会大杀四方吧。 |
|
历史都掩盖在重重迷雾之下,没有哪个人是蠢货,战争的胜负有时候真的很偶然 |
|
纪录片比电视剧好看系列,太良心了! |
|
长平之战犹如一个沉重幕布包裹的巨大舞台,幕布拉开之时,演员们依次登场,表演。幕布合上之后,所有在这个舞台上表演的演员都被吞噬,且无一幸免。留给观众的只有无尽的血腥与战栗,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旧闻之可辩 |
|
纪录片也能这么燃,跪求导演拍掉整个中国历史吧 |
|
在工作人员那看到的全是自己领导同事的名字,也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体验。看的历史剧很少啊,也一直提不起很大的兴趣,一直拖到领导交待我要认真看一遍才来瞧瞧。剧情加专家解说非常有趣~ |
|
即使是人屠白起,在体制内,也依然战战兢兢。 |
|
拍的很不错的,还有地理阐述。外国拍的公元前战场也可以看看,一共八集,对希腊罗马埃及和圣经上的各战役进行军事面的阐述 |
|
好看,不是从战争本身出发,而是以战争中的将领为视角出发,选角不错,尤其是白起那段,构图和打光把这位“人屠”渲染的特别恐怖,一个眼神就能震慑对方。这种角度可以让历史人物更加鲜活。
而且讲述比较中肯,没有用哪一个固定结局,而是通过不同角度来分析长平之战的结局,如分析争辩许久的关于白起是否或怎样坑杀赵军40万人的历史记载。
不过弹幕确实无法看,现在就流行这种洗地行为,而且基本是没有任何根据,通过大脑来洗地的,这只能让地更加黏滑腥臭。 |
|
精彩!三位史学家分别负责从史实、史论、历史事件参与者三个角度对长平之战进行补充说明,而一切都在最后一集长平之战遗址尸骨现身时因自觉苍白而噤声,今人对战国时期残酷的兼并战争并无任何立场可言,但当一切早已落定的尘埃也被漫长的时间之风吹散、独留骸证以触目惊心的形式摆在眼前,向后追溯掘地三尺的你我纵有再多无解的疑问,也只有同虚空一起静默才可稍表对于2000多年前那个happening本身的尊重,以及对于那曾身处其中而最终统统被抛弃的贵贱同枯之骨的悲悯。是的,片刻而生的悲悯与悠长不灭的警醒,便是时间为后来之人设下的全部立场。 |
|
战争是政治的工具 |
|
即使在最后时刻,赵军仍然没有成建制溃散,赵括仍旧试图在打通通道争取突围。世上“秦军死伤过半”也是实实在在的,赵军最后显然是有条件投降,最后一刻都没有溃败。
要说赵括有多菜明显是赵王甩锅,这水平可比爱妻名将好不是一星半点了。 |
|
白起拍桌那一下,嘖嘖! |
|
挺不错的,所以说大秦三里那个不是白起,是白莲花。 |
|
这场灭国之战是华夏一统的历史转折点,自此以后,秦灭六国就只是时间问题了。急于毕其功于一役的赵孝成王,面对生死之战,一错再错,间接制造了四十万赵军亡魂,也亲手断送了赵国自赵武灵王以来历代积累的基业,将六国也拖入了覆亡的深渊。为君为王,一言而兴、一念而亡,每一个决定都事关国运与苍生,生死攸关之时,必慎之又慎,未操胜券万不可任性而为,更遑论以国做赌,此不可不察也。 |
|
秦王赐死白起应有多重心理因素。邯郸久攻不下已成顽疾,秦王前后请白起出战,当世战神都说必败,秦军上下必然渐失底气,迷信年代秦王也或想破谶。国之重器,杀白起秦王不舍,可此时白起已成秦国前进阻碍,秦王递上王剑以表无奈之意。白起死前所言却表明其到底还是个武将,不明秦王的政治。 |
|
演白起和秦昭王的那两位爷爷演的非常棒,阴狠和狡猾都表现出来了。纪录片的氛围渲染的很好,比如第一、四集开头用“起兴”,但是内容里还是夹私货。白起的侍卫一出场把王纥小宝宝吓得呀,可以想像他主子有多么可怕了。 |
|
也就赵括演的还好吧 |
|
历史记载的缺失有些太多了,导致很多重要的点都没能给出解释。比如第三集还再说秦国3万先头包围部队很可能围不住45万的赵军,结果到了第四集也没给交代赵军就已经沦为必败之局了。。。合着长平之战最重要的部分给略过去了,这种感受不太好 |
|
战争的场面拍得太好、太惨烈了。 |
|
好听的BGM,悲壮的邯郸保卫战,超长待机的廉颇 |
|
音乐场面演员解说节奏都非常好。
赵括首次出征就对上四大名将之首,还是场不容有失的旷世之战,这本身就不公平。
昭襄王前面有多英明果决后面就有多狠,杀伐决断从来不是单向的。廉颇也数次不遵皇命,还能有机会“门可罗雀”,避走他乡,白起一生无败绩,拒绝挂帅?流放赐死也不过三年之间。 |
|
人才都去拍纪录片了!所以说不是观众浮躁,是众多电视剧水平不够,以这个水平去拍电视剧,一秒钟我都不会快进或者二倍速。演员演得都很到位,文案、背景音乐、剪辑、镜头、节奏、旁白……一切都绝对配得上五颗星。力荐! |
|
第一次看到白起的演员符合实际年龄的,赞一个 |
|
久仰大名的央视杰作,也算得上是小成本玩出大规格的典范了,而且还有个人非常喜欢的王立群教授出镜讲解,心满意足!第4集赵括决死突围时居然用极为气势磅礴的《Immortal》作为背景乐,一下子真是不知道该投射何种感情进去了,以前也读过些为他翻案的文稿,可历史的真相又有谁能尽知呢。整部纪录片最点睛之处当属饰演战神白起的老先生了,气场恐怖,举手投足都是范儿,生动诠释了这位一生无败的老将军为何会享有“人屠”的绝世凶名。 |
|
好奇纪录片的演员是怎么选的 白起演得真像 |
|
秦国的论“头”行赏制度太吓人了!无论是养不起这么多战俘,还是削弱赵的国运,这是不是也算是某种“工具人的狠(恶)”?话说住在古战场附近的居民是如何坚持住下去的?毕竟是真正的极阴之地啊…… |
|
主流论断下非常出色的纪录片甚至碾压很多大制作的影视剧(毕竟群演最多也就四十人),抽丝剥茧,惊心动魄,非常耐看。演白起的人员很精准,那位白起身边的副将可以脑补为司马迁的祖上。长平之战确实是战国最重要的一场国运之战,此后,秦国一统只是时间问题。但年纪大了,仍然会有一些疑惑,赵括可能是弱,但会不会那么不合常理的差。 |
|
跟激变玄武门一样吊!! |
|
好看涨姿势。赵国皇帝作死想斗秦,结果长平惨败被坑杀四十万人,点蜡 |
|
详尽讲解了2000多年前空前惨烈的长平之战,说到底是战国全方位的失败,不仅仅在战场上。 |
|
在历史上闪耀过的大多数人的命运底色还是悲剧 |
|
补充了许多史书的空白,最欣赏地形的段落,以现代技术直观展示地理对于战争的关键因素,至于秦军以轻兵切断赵军的部分,可以参看金铁木《复活的军团》中对应部分,秦军真虎狼之师,军功爵之下,悍不畏死,六国如之奈何。 |
|
纸上谈兵诱敌深入,人头换军功, |
|
从秦王秘换武安君这一幕可知,其对这场战争的认识和理解到了怎样的高度,而赵国如若落败会面临怎样的打击。两国君主对局势的不同判断以及大相径庭的战略目的,注定了赵国将士的悲剧。赵母请罢赵括,恐怕并非只是因为对儿子实战水平的质疑,更是因为对赵孝成王的了解。毕竟兵者死地,而胜者往往不是胜于战场,就像明月洒下的并非自己的光芒。 |
|
导演竟然是历史、考古科班出身,厉害了。 |
|
讲真,在那种年代,倾全国之力出兵,并且已经被消耗战搞到人吃人的状况下,全部杀掉,可能是处理战俘的唯一办法了。 |
|
一场战役窥见一段历史,君王扩张的野心,带来的是不停的杀戮死亡,皑皑白骨、可怜焦土。讽刺的是杀戮者白起最后一个屠杀的是自己。人间正道是沧桑! |
|
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
|
对比这部,《大秦3》剧情太扯了…… |
|
人屠白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