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途的羔羊,鸵鸟的反抗,正太和大叔是男人的两个阶段,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互补的。有几场废戏,比如反派儿子那场戏可以拿掉。 |
|
3.5 “每次相遇都是一个岔路”,有点科恩兄弟(或宁浩)乱入文德斯的意思,兼具黑色幽默与文艺气质的西部公路片。主题压着拍,涉及浅显的底层话题,但更多则是际遇与宿命的交叠。王学兵、马伊琍包括小演员的表演都很生动,“亚洲新人奖”BP的一贯水平,放在华语环境下鼓励性多给半星。 |
|
7.5/10,意外的好看。属于靠演员撑起来的公路电影,王学兵回到西部,操着新疆口音贡献了自己非常出色的表演。三星半。
|
|
小眉四年等人,成了把头埋进回忆里的鸵鸟;二勇千里寻妻,变作被爱撞死在荒路的羔羊。换张背景就想逃出戈壁,带个尕娃就敢征服太白,寡妇命守了一个不归人,坏怂脸绑了一份不甘心。撞了假人,走了假火,这人生有太多岔路,总有人选择一条走到底。看见伤口就要揉,结果越揉越痛,越走越远,再没法回头。 |
|
挺喜欢这部不动声色的电影,全片没有什么呼啸的东西。不炫耀风格,也不好用什么文艺片商业片西部片去概括。人就是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自有其动人和有力之处,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不太喜欢结尾,在那之前我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忘记了摄像机的存在,对一部故事片来讲这是最高的褒奖了。 |
|
整体状态还行,线索也很多。不过感觉还是不少遗憾,有些线突然就断了,或者缺少些合理性。 |
|
西部公路片,挺有特色,故事也挺有野心,有点像东木的《完美的世界》,融合了科恩兄弟的黑色幽默和犯罪。但观感不太好,一些支线后面就没了,可能是新导演驾驭能力有限,后期乱套+泄气,但总体还是讲故事和风格化的冲突,导致电影节奏甚至逻辑出了问题,演员不错,有彩蛋 |
|
非常喜欢,大西北菊次郎的秋天,喜剧(??)版《暴裂无声》,王学兵现已加入我的【最想和他在昏暗逼仄的地下室脏兮兮的床上做现实主义爱的国内男演员TOP 5】榜单! |
|
感受到了和《暴裂无声》一样的苍凉遒劲,所不同者,这部比“暴裂”少了些从阶级角度阐释中国的“野心”,多了些个人选择对事件和人生的影响。算是比较成功的西部公路片了,王学兵戏份吃重,独挑大梁,演技自然,很替他高兴,演活了一位悲剧命运的小人物,开头的羊和最后的自己,那么像。小娃娃演得也好,好多表情包脸,与王学兵很搭,最主要是观感较佳,喜剧恰到好处不会尴尬。马伊琍戏份少却出彩,等待与选择,无言却深情。最后的彩蛋用心,颇有些《独自等待》的意思,赞。 |
|
“一片树林里分出了两条路,而我却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部电影就跟这首诗一样,是不按套路出牌的,任性的、丰富的作品。 |
|
公路片类型和茫茫西北戈壁的地域环境结合得挺好,颇有点Perfect World调调,但更现实更冷酷。那种寸草不生的粗粝荒凉,那种无所遁形又无处可逃的单调燥热,烧灼着天底下每一块极力遮掩的伤疤,把路上的每个人都逼得烦闷焦躁。王学兵的表演给了冗长的故事些许幽默色彩,又保住了人物性格中寡淡木讷的部分。最后导演专场贡献的一段被割爱的马伊琍独角戏还是很精彩的。但不得不说,剪掉了马伊琍那条线的大部分故事是明智的,留白的副线更具张力,甚至还能更精简些许。三星半,配上Robert Frost的原诗更好下饭。第一次参加豆瓣电影场mark一记,跪谢抽中。--2018.09.02 @国大纷腾 |
|
影像上是能看出追求的,但节奏上的问题还是很大,中国很多导演和编剧只学到了科恩兄弟写剧本的皮毛,却没到他们将故事融入到拷贝上的精髓。 |
|
小娃是坏怂。 |
|
算是近期院线中难得及格的一部国产片了。西部片和公路喜剧的混搭,编导明显是借鉴了《无人区》和《完美世界》的故事外壳,但故事节奏处理得较为混乱失控,后半段太多莫名其妙的剧情推进和强行收拢的故事线,让影片的叙事彻底垮掉,如果不是一帮主演的演技在支撑着,影片甚至连明确的高潮戏都不存在,马伊琍的故事线完全是脱节的…… |
|
公路、犯罪、“西北式”喜剧,有点态度和意思,但想硬,硬不过《无人区》,想荒,荒不过《一个勺子》,同是处女座,唐高鹏导演和陈建斌的老师差距很明显了。小男孩很有意思,连明显的笑场戏都让人舍不得怪罪,真是未来可期。 |
|
五星 不吹却还是要夸的 这是国内我看过的第一部公路电影却不无聊的 电影里的有钱坏怂战队和没钱憨傻二勇战队的对抗 似乎都悄悄地被一个孩子以超乎年龄的深沉明白地看着 有点意思 (跪谢豆瓣抽中) |
|
鸵鸟与血隐喻了整部电影。人比土地蛮荒,于是在蛮荒的理念下,全是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残酷。很有沙砾质感的电影,就连黑色幽默都像在磨着皮肤。非常喜欢王学兵的表演,很抓人,尤其是那粗糙而天真的笑,而他与尕娃之间的火花,也把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奇妙给烧得劈啪作响。要是后面更精炼,会更好。为很有想法又很有才华的导演/编剧唐高鹏、编剧/演员岳小军打个Call。 |
|
2018205.三星半。又名"杀死那个天真boy"。公路片,一点黑色,一点荒诞,但又都不够。整体可以更紧凑些。ps,前排两个全场屏摄,后排两个全场同声评论音轨加电话踢椅子,"说不说得动是能力问题,说不说却是态度问题。" |
|
泛着黑色幽默的公路片,汇入国产片西部大开发的潮流,值得一看;叙事线索略芜杂,面面俱到不可取,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更佳,前半部铺垫细腻但也较冗长,造成后面过于戏剧化剧情的展开束手束脚;表演上佳,很具感染力,小演员灵气可爱;首尾呼应的合拢成圆,鸵鸟指代的逃避人生,完成度不错。无论选择哪条路,都绕不过命运荒唐的玩笑,相逢际遇的温暖是生命里短暂的亮色,希望你不要忘记我。 |
|
全凭演技拉起来的一部好电影,这类的公路片不算出彩,但却十分讨巧,非常能博得观众的喜欢,但其实只要细细地观看,就会发现剧情上有点乱,似乎在揭露人性、社会、爱情之类的东西,但其实很多人塑造都有些突兀,五哥的结局,小眉的结局,都似乎因为时间不够而含糊带过,王学兵的死也显得非常突兀。我觉得这点上应该多学习同类型的《暴裂无声》《追凶者也》《无人区》之类的优秀电影,公路片很多都在试图去揭露人性的善恶,但剧情的把控真的太重要了。 |
|
拍得挺认真,执行差一些火候,故事参考了伊斯特伍德的《完美的世界》,口红的细节参考了沃尔特·塞勒斯的《中央车站》,大西北的空间感很好,但是摄影缺少想象力,剪辑、节奏、人物关系没处理好,所以情绪没进来,感染力差了些,台词有些零碎,前平后松,中间最好,灰头土脸的马伊琍终于熬出来了,《找到你》之后继续惊喜,一出现都是戏,有她的地方都很稳,汽车旅馆夜市烧烤、学鸵鸟拳,三人假装在热带沙滩人合影,马伊琍小旅馆洗澡穿过绿意盎然的走廊,这些段落很喜欢。三星半! |
|
大银幕看西北公路片质感很好,王学兵、马伊琍和“药神”小男孩的表演加分,温情戏也恰到好处,结局略有点灰色。做为小成本处女作,完成度已经很超出预期了。 |
|
念旧的人,总是活得很怂。二勇是,小眉也是。如果说二勇是想要回到过去,那么小眉是心甘情愿划地为牢。导演唐高鹏还是个很浪漫的人啊,戈壁、公路、羔羊、鸵鸟、青湖和白船,让单靠王学兵和朱耕佑撑起来的画面显得别样生动,我觉得王学兵可以拿奖了,遗憾马伊琍戏份太少。 |
|
大西北穷山恶土里的《完美的世界》,因此也让人觉得是个来回磨了很多年的故事。导演第一部故事长片,调度能力欠缺可以理解。部分内容是编剧个人趣味或者审查之故,显得比较累赘。但这部影片比较难得的是,情节设计和人设不套路,看得挺投入,编剧岳小军还亲自演了“大耳朵”,演技十分不错。跟马司令对飚演技的大姐是当地剧团的,太鲜活了,很想发掘一下她。摄影郭达明,风格已经出来了。王学兵很拼,小演员很出彩,增色不少。片子3星,4星鼓励。 |
|
【上海电影节展映】公路片。大叔与正太踏上不归路,片头的羊羔已暗示结局。整体还不错。剧情稍弱有点散漫,没有环环相扣的紧张感。《勺子》后又见王学兵,演技足以撑起全片。遗憾影片缺乏一场让演员充分飙戏的炸裂高潮戏。小男孩比较木讷但符合角色,亮点不少。马伊琍的角色断线就没展开略可惜。三星半 |
|
小男孩把他的单眼皮发挥到了极致。学兵老师表演功底很扎实。结尾转成荒诞范儿了。 |
|
不够黑,不够荒诞,尚且可看。 |
|
国产片的电影人已经开始摸索出一条中国电影现实题材的路数,国产片也开始告别了那些所谓的搞笑片的夹缝生存(票房)从《我不是药神》的叫好叫座可以预见好看的电影自然有值得称道的好口碑。国产公路题材的电影,不是很多,而这样一部贴近生活的电影只有看完了才真的感觉导演和演员的不容易。王学兵几部电影都非常投入,而这部以小人物生存的电影更是看罢感同身受,那句:不能把人往绝路上逼吧,已经是声嘶力竭的呐喊了。还有就是尕娃的小演员也是意外惊喜,他在药神里給徐峥当儿子,在这里又給王学兵当娃,真的对他自己的星途可谓不可限量,期待他的演技更加成熟和进步;难得马伊琍的素颜出镜,在这样一部男人的戏里依然牢牢的有了自己的位置,最后那一抹口红給電影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電影里开始出现的鸵鸟在剧情里所表达的应该是逃避总不是办法。 |
|
结尾不知道修改了没有 前面还不错 结尾太猝不及防 一段没开始的旅程 其实电影的主角应该只是王学兵和男孩 所谓未择之路 都是因为生活所迫 |
|
也不能说这部戏就是模仿科恩失败了,但从头看到尾就是:没有重点、详略失当,节奏错乱,很多设定不合理——而非荒诞感。西部片的质感非常棒,可惜了发挥不错的演员。6.4 |
|
粗中有细的公路片,硬朗却并不失细节。大西北粗犷的感觉和故事风格相得益彰,影院里需要更多这样的电影。小朋友也很可爱,演了不少好电影。 |
|
演员表演真实自然,很有深度的电影。 |
|
又一部西部/公路/黑色幽默类型片,几路人物,但仍以王学兵+小男孩为中心。单眼皮小尕娃演技不错,上回他在药神里演徐峥儿子,这回演王学兵儿子,都被强制露小jj,导演们好坏哦。这个结尾真是蛮苦逼的,痴情男主一场空,未免也太残忍了点。要我是导演,我就让小男孩写日记,“今天终于不再是没啥事的一天了。” |
|
节奏失控,人物暴走,一路煎熬。台词是什么鬼?夹杂什么嘘寒问暖,是西北汉子会说的?那个傻儿子配角,还有负责打枪撞车的岳小军,又是在搞毛??一会小孩隐忍如大人,一会大人智商如七岁娃,一路拖泥带水,不断发车想开就开,还扯暴力拆迁等一堆问题,可最后,到底是想干嘛。整个鸵鸟就高明了?玉门一带的鬼城环境,可以加分。 |
|
让小孩子公然遛鸟,不好吧? |
|
黑色幽默西部公路片,文艺范更足,不像常规的黑色幽默类型片比较商业化;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颓丧却存有人性光芒的中年男主形象、相交的几条线索都是比较常规的了,倒是小孩的形象很出彩,小演员很有灵气;笑点很多却并不刻意,流露得很自然,片子也很抓人,低成本比较良心的片子了,还是值得鼓励。 |
|
黑色幽默,公路电影,大漠荒凉,王学兵很意外。 |
|
很有想法的一部作品,但也因为想表达的太多,而造成风格不统一、逻辑有问题。很喜欢演员的表演,尤其是小男孩,戏很足。再次可惜王学兵,当年事发也造成了这部片子被雪藏,期待之后有很多的机会看到他。 |
|
河西走廊的《菊次郎的夏天》,叙事流畅的《暴裂无声》,要是把后来设想的结局拍出来会更好,可惜导演已经无路可退 |
|
如果我穷我有理,那么二勇容易被原谅。一部不文艺又不商业的四不像,炖了一锅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清新鸡汤,我干了,想吐。 |
|
今晚看戏精的诞生某个舞台小品我终于想明白这部电影的问题在哪里了,虚假的感情,漏洞百出的故事,毫无节制的情绪,套路的戏精式“表演”,只是套了现实主义的外衣而已 |
|
略带幽默的悲喜剧,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还不错,手松一点可以给四星。剧本、摄影和表演都在线,尤其是王学兵和马伊琍好久不见都快认不出来了。 |
|
9.2杭州超前点映场。中规中矩的公路片,主体角色都还是比较丰满的,明着暗着给人物性格做了铺垫,不会突兀。故事比较完整,逻辑上讲的通。个人猜想,导演想通过一些喜剧效果突出内核的黑色与悲剧性,但是有几处还是有点用力,和多余?最后补一句,感觉该爆的三处都没有完全爆出来?王学兵等演员没啥好黑的。 |
|
马伊琍,你越来越让人刮目相看! |
|
非常值得一看,虽有删减语焉不详之感,如引发这一切的矛盾,和马伊琍的角色略显薄弱。但这里面的每个角色都是认真写出来的,可以拿来讨论往深处挖掘。公路片大叔萌娃标配,透过一个孩子的执拗与眼里所见的现实真相,观照荒漠内外想要抗争、但最后还是白折腾的你我,在漫不经心的岔路命运中走到毫无选择的荒草人生。见面会马伊琍真好看,特赠彩蛋预告放正片里就好了。 |
|
点映@英皇。和「无人区」同样是带着些黑色幽默的、拍出了西北别样质感的公路片,就连延期上映的命运都如此相似。鸵鸟这个意向非常喜欢,在荒诞性的营造上完成的不错,一些线索没能圆满以及结尾的急转直下略有遗憾。王学兵的略带激萌、朱耕佑的灵性和马伊琍的狠劲儿,三重不同惊喜的表演是全片的灵魂所在。 |
|
三星半,及格线以上。摄影很有风格,导演果然是宁浩御用编剧,剧本花了心思,不过不够紧凑,某些地方有些拖沓以致影响了主线剧情。黑色幽默运用得很好,隐喻也做的很好,开头“撞死了一只羊”,结尾撞死了一个人,前后血迹的大特写很触目惊心。表演加分,仅仅尕娃和二勇两个人的几场戏就足见功夫,小演员演的真好,王学兵笑起来真好看。 |
|
好好的公路片非要往黑色凑,那有黑色电影主人公拖个孩子的?导演对故事的敏感远不如画面啊,浪费了一个可爱的二怂 |
|
拍的挺好,表演美术摄影都不错,故事不行,尤其是后半段一路失控(并不是导演所想要达到的“失控”),而是叙事的无端与混乱,好几场戏都欠缺说服力,几个配角人物都没立起来,意象的选择也是很表面,让前半程好不容易积累的铺垫散掉了。另外还是别跟Perfect World比了吧。小男孩不错,彩蛋存在的意义在哪?亮点与遗憾并存,整体两星半。 |
|
未择之路,呈现一条死路,意在未择的无数种可能,拓展叙事空间。开篇倾斜构图营造不安气氛。可是荒诞这么搞?开头来这么一下也成了脱裤子放屁。节奏成问题。故事能猜到。现在是什么稀奇古怪的动物都往片子里放啊,简直形式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