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netflix纪录片/音乐现场完全发力的一年,我对小霉霉,逼样死,dylan基本上都没有兴趣,但这三部片子单从拍摄水准来讲彻底让netflix脱离网媒这个概念,期待今年年底有人来写一篇2019年netxflix解谜的文章。(没想到从1975到2018年dylan年年都有巡演,年年在路上。。。。) |
|
我觉得他(Bob)做过最棒的一件事,就是将一群积极性很高、又充满抱负的人聚在一起,上火车,完全不管他们。让他们成为自己最极致的版本。 |
|
3星半。喜欢开头迪伦的话(人生不是用来发现自己的,而是是用来创造自己的)和结尾金斯堡的话(振作起来,去寻找自己的社群,捡起一些能救赎自己精神世界的事情,更用心地对待朋友、工作、属于自己的合适的冥想、属于自己的合适的艺术、属于你的美。用这些去创造你自己的永恒。),还喜欢Hurricane的故事、Joni Mitchell的歌。其余的真真假假故作神秘还是有很多无感甚至不适,所以是分三次看完的。 |
|
把迪伦导演的那部近5个小时的云山雾罩巡演纪录片Renaldo&Clara有逻辑的缩编再配上近两年的采访再形式上虚构一下就是这部了,一星给75那确实伟大的巡演,一星给历史素材通过技术实现的高清复原 |
|
网飞啥时候大发善心把Renaldo & Clara整个修复了我就不黑你了 |
|
越是了解迪伦,越是感觉到他的伟大。印象最深的还是patti近乎梦呓般的言语和艾伦金斯堡独特的存在。
"你们所有看见这些片段的人,要以我们为例,吸取经验,试着重新振作起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找到属于自己的园地,做一些对自我意识的救赎。更加关心你的朋友,关心你的工作,思想,艺术,关注自己的美。走出去,让这些成为属于你的永恒。"
尽管颓废堕落,虚无荒诞的思想充斥着二十世纪,但文学与艺术终究还是在关怀人生。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某种意义上看,迪伦的文学奖也是对"垮掉的一代"的价值与地位的肯定。迪伦的作品极具个人色彩,然而本质上却是属于一个时代的回声。 |
|
“看到这一切的你们,或者看到回顾和片段的人,将我们的经历当作例子,试图振作打起精神,振奋精神,寻找属于你的圈子,想办法为你自己的意识进行救赎,更加用心对待你的朋友,对待你的工作,你自己的静坐冥想,你自己的艺术,你自己的美丽,勇敢踏出去,创造自己的永恒”🙏 |
|
有我爱的Joni |
|
当严肃纪录片看就是上了老马的贼船了,请了一堆演员把一场真实的巡演真的编成了马戏…也是够聪明,这雾里看花的拍法反而最能反应迪伦。看完才明白desire这张砖何以叫desire,动荡不安的七十年代中,歌手功名成就,庞大巡演队伍一呼百应,疾风暴雨的创作和青年共同体。个人而言最惊讶的是Joni Mitchell也加入过这次巡演还有一段迪伦合奏Coyote…一直以为她很不喜欢迪伦的来着,大概是竞争者意识…Joan Baez的出场都觉得很虐心,尤其这巡演就在diamond and rust创作的一年后…最末尾的巡演场次编年表找到了我看过的那两次哈哈 |
|
1976` |
|
马丁·斯科塞斯这部纪录片把一个时代的传奇人物脉络清晰的展现在观众眼前。不太熟悉鲍勃迪伦的人也能被感染 |
|
热泪盈眶,主线是记录鲍勃迪伦传奇生涯的又一个传奇巡演,集结了一大批民谣/摇滚歌手环游北美,随心所欲的演出;暗线是对70年代美国的记录(性解放,反战主义,尼克松,种族歧视)一首首音乐的穿插将观众带回带回过去,见证这时代落幕前最后的疯狂。Joan baez谈及bob dylan依旧含情脉脉,她实在是太好了!(想到一部分剧情是虚构的,愈发觉得老马丁的牛逼了) |
|
虽然‘情怀’一词当下有些烂俗,但打五⭐仍旧是情怀使然,常常越是不可及越是心心念,那个黄金时代毕竟离我已太遥远了。// 主题是音乐,不可避免融入许多政治元素(从歌词翻译看国内过审无望了),一场巡演管中窥豹美国彼时的社会运动,但毕竟已成历史,抽离开再回顾,也只有音乐和热爱音乐的人始终不会褪色。/ 马丁·斯科塞斯还是厉害的,素材梳理得非常清晰,影片节奏感一流,极具观赏性,且Live现场音质上佳(话说那时迪伦的唱法并没有明显公鸭嗓);另外这类纪录片一贯福利就是主人公的大咖朋友圈,看着年轻的帕蒂·史密斯、琼·贝兹和一众艺术家,但凡有点情怀谁能不热泪盈眶呢?// 鲍勃·迪伦的荣誉会随着年纪渐长越来越多,但或许唯有好音乐可以跨越一切隔阂流传下去。 |
|
当时迪伦就是太难了,深陷版权纠纷泥潭,加上婚姻危机和官司缠身,滚雷巡演无非是一次“逃避”而已。毕竟老马对迪伦是真爱,主角光环必须放大。不过75年滚雷第一部分巡演确实是巅峰,高清修复的现场部分看的很爽。 |
|
白日的时光静寂缓慢,我们注视着前方,努力不使之偏向,就像夏日的红玫瑰逐日盛开,时光静寂流逝,永不复返。
——鲍勃·迪伦 |
|
好多小金啊 |
|
传奇巡演与虚实结合的叙述,看得开心,甚至没有意识到Scorsese也在悄悄探索纪录片的边界。 |
|
虚与实,真与假,纯粹热爱真的能让音乐爆发出燃烧一切的力量。这场伟大的巡演,这场对当时深陷各种泥潭的Bob Dylan来说(官司缠身,婚姻告急版权纠纷)也是一种里程碑式的伟大巡演,就这样被混乱不堪且窘迫百出的呈现出来,你很难不被其中的自说自话所感动。这独一无二的魅力会让人彼此欣赏,会让人意识到你的哲学与我的哲学是相同的......一个有着如此巨大才华的的男人,在愤怒,阴暗,自我挣扎中表演着自我,剖析着自我,最终陨落……如此耀眼,如此让人难过。 |
|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纪录片,对这种加素材的行为表示谨慎接受。鲍勃迪伦本人和其作品充满了游吟诗人的气质,让我想起了杜甫(不知道这个比喻是否恰当)。他的歌记录着社会,成为时代的注脚。6 |
|
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事件,几乎清一色都是些赔钱买卖。 |
|
补标6月。 |
|
超长片里纳多与克拉拉素材重剪结合建国两百年尼克松卡特交迭大背景,热闹一场。老马丁采访力不错引出迪伦哲学言论:40年前的巡演你让我说啥?啥也没留下都成灰了!批评别人时呢也很含蓄地嘲。看后一查其他好几个采访居然都是演员演的:根本不存在原片导演、意裔演出promoter是派拉蒙的CEO演的,参议员是罗伯特奥特曼虚构竞选片主公人Tanner,哇给他加一星,算秉承原片精神?有Sam Shepard访谈!迪伦叫他来合作的虽说按他剧本拍的段子都不在本片里。金斯堡最终沦为打下手的依然很开心?live剪得棒。然鹅除人美琴亮的女小提琴手Scarlet Rivera外伴奏乐队仿佛不是人,通片不提Mick Ronson和T-Bone幕后也几乎没有他们的影像,我还想看看MR一个英国人咋趟的这趟浑水.. |
|
"time is an ocean but it ends at the shore." |
|
Rolling Thunder Revue: A Bob Dylan Story by Martin Scorsese' captures the troubled spirit of America in 1975 and the joyous music that Dylan performed during the fall of that year. |
|
这大概是史上最有文学涵养的巡演组合了 |
|
巡演乐队里的小提琴手,是一个随身带着剑的女士,名叫Scarlet Rivera。 |
|
事实证明我是真不喜欢dylan的政治系唱诗类民谣,这跟年龄还真没关系。听他念经般的歌,从头到尾大概就俩调,我真的抓耳挠腮,歌词是重点哦,但是歌听不下去,我哪个耳朵都没心情听歌词,当然这纯粹个人口味问题,也不是每个以故事为主题的民谣都听不下去的~~~~~所以这部scrosese大神拍的纪录片也没让我更能接受这调子的抓心挠肺。 |
|
What America used to be like |
|
醉心的巡演曲目和遥相呼应的70年代时代主题,文化运动便是荧幕魅力完美衬托 |
|
- 以乔治·梅里爱的短片开场,为全片定下一个魔术般的基调:绝非真实的、时代的闪回,虚构的演绎片段旋即入侵。又以短片收尾,戴上神秘的面具,观众欢呼响起,字幕亮出 特别出演:Bob Dylan。 |
|
马丁这个纪录片很厉害。一个意大利导演拍一个黑人拳击手问一个犹太诗人:“你在找寻什么?”“圣杯!”“哦,圣杯……”一下子将鲍勃·迪伦从行吟诗人提升至圣殿骑士的高度。演出以“敲响天堂的大门”结束,是对骑士最好的褒奖。 |
|
Colorful Bob Dylan with Joan Baez |
|
美好的鲍勃 |
|
民谣巨星老司机鲍勃迪伦的即兴音乐喜剧巡演岁月,大部分现场视频+幕后访谈花絮。老马无意要讲什么故事,就是想单纯地看迪伦的演唱会罢了。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写写歌,弹弹琴,美酒惹人醉。用音乐介入社会事件,推动司法进步。不知道五条人是不是从迪伦身上借鉴的这种创作方法呢? |
|
It's boring to recite a legend but never too late to create a myth |
|
有头发,会唱歌的金斯堡 |
|
除了音乐人本身,其他的很糟糕。特别是印第安自留地访问片段,令人窒息。 |
|
Dylan倒是挺喜欢,不过这部片子get不到什么点 |
|
看完居然觉得金斯堡最可爱。 |
|
装腔作势加泛泛之谈,可能电影实在太缺元素了你记录的巡演并撑不起一部纪录片,剪的也没什么感觉,假如是我16岁看这部电影我可能会迷上吧 |
|
打多少星都不够。一开头就是铃鼓先生大杀器,Patti出现时我已经疯颠,金斯堡的诗歌朗诵,对凯鲁亚克的缅怀,Joan Baez 和迪伦我可以哭一辈子。那个浸泡在诗歌、音乐、艺术、反抗、表达,在压抑氛围中觉醒的年代,通过影像再一次给了我幻想与做梦的权利。我对迪伦的口琴是没有抵抗力的,梦回18年香港的夏天。金斯堡最后的那段话无疑是强力针,把我从现实中扎醒了。 |
|
马丁·斯科塞斯2019年纪录片,关于鲍勃·迪伦75-76年是巡演,作为美国民谣之父,鲍勃赋予了民谣太多的内涵 |
|
2:22:08。十年以前再继续往前推,十年以前的纸媒内容真棒,至今觉得可惜的是很多都因为搬家丢掉了。再继续往前推,时髦,精气神,向上的力量,以前的音乐真棒,想继续复习了,以及KISS。看了这个可以理解为何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配乐会吸引我,而不是剧本故事现在就都是流量和空洞,向下。 |
|
艾伦金斯堡,帕蒂史密斯,琼贝兹,莎朗斯通,琼尼米切尔都和这个巡演产生了关系 |
|
看不出来是有虚构成份的伪纪录片,因为连Dylan也参与了对一些虚构情节的背书。这一模糊真与假的构思为不可思议的Rolling Thunder Revue巡演更增一层梦幻色彩。很喜欢Patti Smith 讲那个弓箭手故事间歇闪过Dylan演出时的脸部特写;充满表现力的Isis;Hurricane则是最后的高潮。全脸涂白,化了黑色眼彩的Dylan,戴着一边插满花朵的牛仔帽,既像一个神秘的吉普赛人,驾着大篷车卖艺,又像传说中的吹笛少年。所到之处,凡听过笛声的人,纷纷戴上面具,加入这场不能回头的嘉年华。 |
|
荒芜荒诞之中,一点通透。 |
|
乐梦人生“Life isn’t about finding yourself or finding anything. Life is about creating yourself. And creating things.““Go out and make it for your own eternity.” |
|
个人黄金时期的璀璨耀眼 有时天真地想割裂艺术和政治 但其实这两者密不可分到融合 无论如何声音必须发出 |
|
what like a woman? nothing just like woman |
|
18min,第一次见到这么老的鲍勃!这片子里充斥着太多无关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