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电影是为了体会Gram Parsons的生活环境。影片于1973年开拍,其中的片场之一(技师Quentin的房子,男主在片尾追赶至此,两人一番打斗后Quentin逃跑处)是Gram巡演经纪人Phil Kaufman的家,Gram和他的乐队“飞卷饼”在此排练过。9月26日警察上门逮捕了Phil,原因是他盗掘了Gram的尸体并私自火化了。事件始于当年早些时候Gram和他参加友人Clarence White葬礼时的约定,“死后葬在约书亚树国家公园,决不举行老套的宗教葬礼”。不想Gram即在当年9月19日因长期酗酒和药物服用而去世了。于是,Phil和另一位朋友一起帮Gram实现了愿望。警方把Phil带走后,导演阿瑟走到Phil的伴侣Kathy面前把手搭在她肩上说,“我有个感觉我拍错电影了。” |
|
“看侯麦电影,好像在等油漆干了。”……这一著名的台词引用对导演阿瑟佩恩颇为不公。因为影片对于台词的讲述者,也就是哈克曼所饰演的男主人公,总体而言是持否定态度的。艾伯特伟大电影之一(有些意外);片尾疑似有像霍克斯的江湖侠侣致敬? |
|
film-noir 经典之作,macho感溢出的吉恩大叔带给你最纯正70s味的阳光、海浪、出轨和谋杀 |
|
这个故事的脉络最终在后期剪辑中创造出来,这是本片特有的黑暗和迷茫的呈现方式,散若天星的剧情和集中紧迫的压力,对人物步步紧逼,把所有能在影片里见到的人都逼到失控,最后我们发现原来一切都在创作者的掌控之中,整部影片是如此理智。 |
|
也算是惊喜和遗憾参半的作品。阿瑟佩恩挺可惜的,本来绝对是个水准之上的大师,以及个人化风格还不错的导演,偏偏第一部作品太耀眼,把后面大部分也不错作品的光芒给暗淡了。本片好几处正反打运用,越轴以及过度场景衔接剪辑做的贼好,相比之下安叔的绿巨人真的就是个反面教材。电影里的心理铺垫,也可以说是极佳,有心理西部片与硬汉侦探遗风。可以和同时期《漫长的告别》互文。 |
|
伊伯特老师的选片确实有保证,花了400日元在youtube上看的 |
|
"我看过侯麦的电影,那感觉味同嚼蜡。"
Gene Hackman最后在游艇上那个孤独绝望劲儿跟the conversation里头的感觉太像了。没有输赢,只是哪一方输得更慢点儿罢了。 |
|
女孩车祸死了之后电影的表达就结束了,之后还兜一个犯罪悬疑计中计的套路就很不上档次呀! |
|
角色着墨甚多,案情铺陈却无多技巧,两者在电影里怎么结合,得看结尾人物与案情的共同突破吧,但存在主义结尾却让人如鲠在喉。现在的奇技淫巧可以捯饬一部剧集出来。男主的真挚除了驱使自己行动,什么结果都没有换来,惨。找到父亲不敢靠近就像找到真相无力回天?夫妻关系能新生,探案事业(自我)扛不过?真的不适合这个结局。要我就交待一下破了大案,功成名就但依然收摊,空虚发呆,然后在楼梯上默默注视归家的妻子,心茫然——不想去探,也无需多探。到底是他擅长探案并按安身立命,还是为了自我救赎而自困于斯。他救潜水女死了都比现在强。
哈克曼还有头发,但发型真的sui |
|
I saw a Rohmer film once. It was kinda like watching paint dry.我看过一部侯麦的电影,味同嚼蜡。没有赢家,只有输的慢一些的那一边(《out of the past》)。鲨鱼永远不能停止游泳,因为他们没有任何浮囊。我知道16岁的生活看上去没有什么意义,不过别担心,当你到40岁时它也不会变好。 |
|
大体上是60到70年代流行的那类主线破案副线character study犯罪惊悚片,视听层面很有年代感。量少但硬核的打斗和死亡场面。这部有别于(我目前看过的)同类的地方是主线事件展开方式的*混沌*:没出现任何巧合下得到的指向性明确的线索因此也没有什么传统的解谜可言,男主基本是跟着眼下最明显的信息走一步看一步且不断被各式人物迷惑性十足的言行绕进去……男主/观众到最后也不知道事件全貌如何(临结尾也让男主替观众问了两句),一般犯罪片会交代的东西也没交代(比如男主没听完的女孩电话留言)。片子重点显然是在贯穿所有人物的这种空虚无序的生存状态上,以Jennifer Warren的角色为代表,创作者个人理解的70年代美国创伤。 |
|
3.5 |
|
70年代真是一个美好的年代。。。 |
|
A suspenseless suspenser 没有任何悬念,故事完全不吸引人,我们甚至不在乎到底是谁杀的人。严重过誉的电影。但是它也有很多不俗之处。1. 人物塑造有血有肉,尤其是女性角色,极其真实,不像该类型中人物往往被放入的模子一样。2. 对该类型的反思可能是最大的价值。男主的妻子质问男主侦探算哪门子工作,这也是在对这一类型的质疑:侦探片算哪门子电影,谁他妈看侦探片,谁他妈拍侦探片。这部电影传达的最重要的信息就是侦探片已经过时了,如果还按之前的套路拍是没有出路的。巧合的是,该片与漫长的告别几乎在同一时间。3. 糟糕的故事就像是对约翰D麦克唐纳对戏仿。全片最经典的台词:看侯麦的电影就像看油漆风干。 |
|
中老年危机的侦探,整体节奏太闷。 |
|
如果说七十年代最厉害的导演是科波拉拍出四部杰作的话,那么最厉害的演员应该算上哈克曼一个,他出演了法国贩毒网窃听大阴谋独闯黑龙潭三部剧本极其牛逼的犯罪片经典。一般侦探片都是注重探案过程的抽丝剥茧带来的悬念感,这片厉害在不仅保证了这一点还很会写人,花了较大笔墨描写侦探这个人物,硬是拍出了存在主义的意思。 |
|
以拍中年危机的拍法拍侦探片。私家侦探果然是个孤独的职业。 |
|
#單独观影 阿瑟·佩恩作为美国新好莱坞电影的奠基人,对警匪片、西部片等多种类型片都有创新,《夜探毒龙潭》作为对黑色电影的创新,不再是冷酷的对抗,关注叙事结构本身和人物失落的命运,成为影史上新黑色电影开先河的代表作品。 |
|
7.0/10 |
|
7.5 新鮮,有趣的connections, 西洋棋的三種武器跟替身的船.飛機.飛車。很有那種感覺 |
|
也就吉恩哈克曼的表演能看了。 |
|
What a drag. |
|
对美国人民的家庭观不是很懂,媳妇儿都和别人住在一起了,咋就又和好了?最后的结尾挺出乎意料的,走私的东西之前就有线索,但是凶手还是没猜到,不过也得说这片子将主要精力放在家长里短上了,弄的人关注点也有点乱。 |
|
这种颓废黑色没拍砸就能给三星 |
|
导演水平不错,布光可圈可点,剧本太弱。确实到黑色电影后期了。 |
|
6.1 前面的节奏太平了 |
|
比想象中好看,最后的海上戏很精彩,但没太明白为什么非得杀女孩,女孩和走私文物又有什么关系,男主演技很好 |
|
Night.Moves.1975.1080p.BluRay.REMUX.AVC.DTS-HD.MA.5.1-FGT.mkv 26.7G |
|
很喜欢 |
|
Penn的动作戏一直有种带有原始气息的暴力感 |
|
和《唐人街》《漫长的告别》属于同一时期的新黑色电影,不同的是更加关注侦探本身,不再冷酷,生活中妻子的出轨,职业受到他人的轻视,寻找真相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有趣的在于迷失的个体之间建立了某种联系。6.7 |
|
影片頭一個鐘頭主角調查案件相當平淡無奇(反倒是發現老婆外遇的那條副線還比較有趣),就算導演想把重心放在主角的心路歷程也不見得有多深刻的描寫(比起同樣由金哈克曼主演的《對話》實在是遜色不少)。整體來說影片不難看,不過「7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就有點誇張了。 |
|
3.5/5 |
|
Gene Hackman 还可以,别的一般。 |
|
侦破片 |
|
没有哪边赢,只是有一边输得慢一点 |
|
应该是一部很不错的70年代新黑色电影,可惜没中字毁了一半观感。 |
|
明线、暗线齐头并进又不相互干扰,导演处理的非常好。正处在中年危机中的私家侦探,沮丧中发现自己竟然不是生活中最倒霉的那一个。 |
|
阿瑟·佩恩的力作 故事很棒 |
|
调侃了侯麦一把…… |
|
用力有些过猛的个人英雄片。 |
|
不怎么对得Night Moves这个酷炫名字 |
|
Watched again in 2019 Jan 17 |
|
我晕,这个的烧脑程度不是秒杀了诺兰吗? |
|
人物稀松在外密实于内,侦探片只是其次 |
|
授業でみた。ちょっと混乱。 |
|
只有英文字幕 |
|
ewww no a woman character with dad jokes |
|
补2019 |
|
24092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