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屁孩和青少年拍得很形象,那种沉重痛苦与轻浮中二并存的状态。喜欢台词。谁能想到黄圣球长这么大了真的认不出。故事结构不多新鲜,但还是有趣的。电影感不错。小莫帅帅帅❤️ |
|
剧本架构煞费苦心,演员群戏出彩(王渝萱拿了两座女配角奖,以为会有令人惊艳的演技时刻,但真的就还好) |
|
没有梵天剑,也没有奈何桥。 |
|
幸好有了第三段讓這部電影沒有那麼矯揉造作和平庸普通。儘管平行世界有了不一樣的選擇,但依舊每個人的生活還是不會有happy ending。 |
|
7.5/10.
愤怒压抑的少年在夜市用钢珠枪随机射人,不料打死一人,后果如涟漪般在与他相关的人群中蔓延。
引发思考的是影片的后半段,假设他没在夜市中射人,后果却依然残酷。
人性的黑暗,社会的问题,导致愤怒依然存在,出口在哪里? |
|
你无处可逃。 |
|
三個章節 憤怒的零/該死的阿修羅/奈何橋… 多線敘事 編導花很多心力經營劇本(前後做了13個版本… 本屆🐴最佳劇本入圍者裡面 還算'名副其實'的[?]😂…剪輯了大半年… 多組看似不相關的人交錯並行成一部片… 結構和劇作 比昨天開幕片[青春弒戀]要紮實一些… (2021TGHFF) |
|
与其叫该死的阿修罗,不如叫可能,人生的可能。人生是由一串随机行为所构成的,任何一个小的变动,就会有不同的蝴蝶效应。所以假如我当初怎样 怎样,结局会不会不一样,答案是,真的会不一样。剧本写得真好。 |
|
★★★☆ 和同屆《青春弒戀》不僅撞了題材,還撞了多視角和章節化的形式,不過,無論是主題深度,還是角色挖掘,又或是對於遊戲、動漫、直播等元素的運用,都勝過了太多,更不必說演員的表演了。但是,完勝似乎僅限於兩者之間,跳出來單獨看,難免有些差強人意,第一章對於青春和職場的解構滿是真切,讓人看到一個活生生的人,第二章尤其是後半段有些跳tone,差一步狗血,第三章則更讓人矛盾一些,一邊是悲劇宿命守恆,一邊是顯得刻意的救贖,似乎只能感歎一句,樓一安的導演才華拖了他和陳芯宜劇本的後腿。 |
|
社会人躲不过社会病,少年仔挣脱不了成人规则的囚笼,对于现实的不甘与愤怒从胸腔满溢而出剑拔弩张,最尖刻的言语与行为化作尖锐的利刃将理智与人性切割得支离破碎,“夜市随机杀人案”只是厚积薄发的压力锅一枚。学会妥协与适应,才是生存之道的真谛。或者换一个正能量的词汇,譬如奋发踔厉,砥砺前行。外人看起来的如火如荼,不过是自身的血肉模糊,待到某个倒霉蛋化作了“该死的阿修罗”,点亮了名为“愤怒”的天赋技能横扫八荒,而其余的茫茫众生却“只想赶快找答案,赶快下定论,让这个社会正常一点,干净一点”,然后在7秒钟的记忆轮回中愉快的玩耍。前2幕之“丧”类同《大象席地而坐》,而第3幕《奈何桥》则是个绝妙的转折,“如果,有如果”仿似《同学麦娜丝》最后那一场一班人一定要整整齐齐的梦幻挽歌。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攻苦食啖。 |
|
早一秒可能是受害者,晚一秒可能就是施害者。在六道輪迴的無常大盤裡,墮入修羅道的不一定都是十惡不赦。一念之間,卻要用一生去被人評判臧否,在時代洪流中,每個人都在不快樂中掙扎,基點很灰暗壓抑卻又人間真實。換個方式去活,會不會比較輕鬆?三部曲各有敘事焦點,排列組合不是我所鍾的線性結構。長大的黃聖球=劉昊然+柯震東+白舉綱。 |
|
同样随机伤人案+多线叙事+同性线,优于《青春弑恋》很多。 |
|
“你觉得恨却离不开”的众生皆苦命运纠缠,乍看还蛮像《大象席地而坐》,只是更偏重于剖析人性,丧头丧脑的同时加入了好多“类型元素”,没《大象》那么一丧到底,动不动蹦出来一句“我妈被X了三次”“我们其实都是阿修罗”这种台词,太中二了哈哈哈哈哈。王渝萱未来可期!!! |
|
好像平行世界的我们也不会过得很好。 |
|
台湾2023申奥片,浮世绘,笨拙的氛围渲染,拙劣的情绪宣泄,稚嫩的多线叙事,为赋新词强说愁,好在有那么一点点巧思,奥斯卡又一年陪跑~ |
|
勿以恶小而不为,普通人与恶的距离就像轮盘赌游戏,皆在一念之间。前两段的基情还挺感人,第三段从剧本完整性来讲必不可少,但从观感来说却是最差的,因没有达到任何surprise的效果... |
|
家庭冷暴力能出杀人狂,热暴力则能出个学霸太妹,真的很有教育意义;死宅公务员蒸鹅心无论到了哪个平行宇宙就是该死怎么地吧;惊人反转:愤怒的零原来喜欢妹子不是零;不走过奈何桥,大家结局会更悲催,所以说无差别杀人才是得到了耶稣(一)的认可?……感觉导演很有自己的想法,可惜想法都不咋地,比同年同题材的《青春弑恋》要糟糕不少 |
|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一招一式都有点笨拙,通篇更像在呈现道理而非故事,其实挺影响观感 |
|
本来是个有真实原型的关于伤痛与和解不能的现实故事,中段却变成奇葩犯罪类型片,后半程更是直接拐到类似消失情人节的超现实情节之中,AB剧的结构或许能收获些许情节层面的速成快感,但一方面会让整个故事立刻变得悬浮,同时首鼠两端的文本和叙事也会让你发现到最后其实什么都没说 |
|
论直男的两种交友路线——把基友吃的死死的,即使冒着生命危险gay蜜都想帮你,看着你与女友买可乐还会继续卖笑;在网络世界泄欲,对面网友用几张美女网图就把你骗得团团转,人和钱只好乖乖交出来。 |
|
每个人都可能变成那个该死的阿修罗啊,有的是该死,有的是阿修罗,有的,是该死的阿修罗。 |
|
晚上在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提名名单中看到代表中国台湾地区角逐2023年第95届奥斯卡奖最佳国际影片的《该死的阿修罗》提名最佳亚洲华语电影,一查,发现已经能观影就找来看了:詹文的突然杀人联想到《我们与恶的距离》的李晓明;以犯罪事件做开头、后续再交代其前因后果联想到《罪后真相》《第9节课》;第三章「相同的人物、不同的命运」联想到《机遇之歌》《罗拉快跑》;…… |
|
整个节奏有点怪,了解导演的用意,但情绪一直被打断,第三段平行时空也不能达到另一种意义上的圆满。 |
|
超勸世,看完差點當基督徒 |
|
感觉现在越来越多台湾电影将镜头对准社会议题,呈现压抑的绝望的疏离的主题气质,能有这样的人文关怀固然已经比内地走得远了不知道多少。但个人感觉,大多数新导演似乎仍不够具备完全驾驭群像和多线叙事的能力,铺太大了总有些链条感觉接不上。这部整体的结构编排还算凑合,但有的台词还是太不落地了,部分人物的动机还有情绪铺陈也不太够。两星半。 |
|
我们与恶的距离是,没有距离 |
|
唯一不懂得是,为什么会有人把这玩意儿选进电影节,从剧情到表演,没有合格的 |
|
愤怒的零,零的守恒。 |
|
到底谁该死呢? |
|
宿命之下的无力感和生活的偶然性都差点意思,表演也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
|
无论是哪个结局,看到的都是现代人情绪太不稳定了。不稳定当然正常,没问题,可以理解,但不稳定到可以上街随意射杀别人,可以因为对方说出了实话追过去把人打死,这是什么垃圾。无论是哪个结局都有美好和无奈的部分,但无论是哪个结局,滥杀无辜真不能忍。你不敢忤逆你爸于是上街杀别人,你不愿承认自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然后恼羞成怒打死人,都是什么垃圾玩意。全片最喜欢的角色是那个数学超好的聪明女生,第二喜欢的是记者和广告职员。那两个杀人的懦弱垃圾真恶心。 |
|
愤怒中带着一丝温暖,秦旭章和守夜人的配乐很出彩。 |
|
这种探讨可能性或者说宿命的现在看来太过老套了,关键是执行不太行,宿命感营造都过于依靠巧合了。另外父亲对他的控制表现的不够,很难让人共情。 |
|
电影完美展现了如果想要同时表达两个主题是多么困难,只讲阿修罗已经很好,非要再加上偶然干嘛,没觉得女配怎样演技炸裂,倒是觉得黄圣球与潘纲大的对戏张力十足。“我们没有梵天剑,也没有奈何桥”。就现实主义到底多好。 |
|
这烂世界就是个修罗场。fuck the world的意思啦。乱糟糟的人,烂糟糟的事,纠缠在一起,就是该死的阿修罗。但是节奏太催眠了😵💫。导演可能是在模仿《木兰花》。 |
|
不管那种真实,最后都殊途同归,仿佛被大数据算过的人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社会的暴戾情绪甚嚣尘上,这是全世界的难题,影片所表达的也算精准,而且前后两段的对应做的还不错,但节奏差点,前后详略不当,应该能平衡得更好 |
|
喜欢。一群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人,上层的中层的,底层的,非常整齐的被联系在了一起。导演掌控剧情的能力很可以。最后蝴蝶效应式的两个不同结局,更让片子得到了升华(怎么好像在写报告。。。 |
|
是一個好的觀察者和收集者,但是無法深入人物的內心,也只好用所謂的多線來結構。是偷懶,也是能力所及。比較接近做廣告的思維。再找到一個好題目,幾乎就是上限了。 |
|
“如果早几秒,就死了;晚几秒,就杀人了”。每个人都可能跨过那条线。试图对特殊事件做社会性解读,但结果可能是本末倒置的,也会有些一厢情愿。结构上有些不平衡,如果做成更花哨的多角度循环,不知道会不会更有效果。王渝萱是不错,演员中唯一亮点。 |
|
就算人生可以重来一遍,选择可以再来一遍,遇到的人不同,遇到的事不同,结果还是:
该失去的还是会失去,得不到的怎么也不会得到。 |
|
和悲情城市差了一百个恐怖分子 |
|
结构像保罗哈吉斯的《撞车》,命运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剧本质感可对标HBO剧集,犀利的社会观察与遗憾的个人理想,但离经典还差那么一点黑色的东西。这就像后摇和前卫摇滚的区别。 |
|
台湾人是有多想拍出当代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啊…… |
|
“如果当时我没有做的话,是不是也会很不一样。”也许平行世界中一切都会不一样,但结果又会有多好呢……被害的成了加害的,戏内的成了戏外的,仅此而已。架构蛮有意思的,以至于看到后半段才反应过来。 |
|
想说说潘纲大:乍看并不惊艳,但那种忘我的表演却让人意犹未尽。相较于第二章火山岩浆般的喷涌而出,给我最深感受的是第一章与黄圣球的互动细节,你能看到压制的炽热的眼神,他是真正进入了角色的。PS:人影幢幢,浮沉不定。如果你能感知旁人无法察觉的空气的震动,也许你对这部作品会有更多的感触。 |
|
乱七八糟 |
|
虽然开头就有制作瑕疵、摄影也很难看进去但是近来不错的台湾电影,比《瀑布》《阳光普照》更有活力 |
|
无聊,不要看。 |
|
16/10/2022 @ CC柴灣。第三章加分。如果有如果….. 萬一另一個如果都係bad ending呢? |
|
3.5星。前面大部分时间剧情像是在胡闹,但到了奈何桥后主题开始深刻起来,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阿修罗,在不同的平行世界里,每个人也可能成为阿修罗的受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