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谁在这个国家杀人最多吗” “不是法西斯也不是蒙古人,而是希望这个国家一切顺利的人” 感谢亿万同人字幕组的译制,让我看到一部好剧 |
|
苏珊·桑塔格说,疾病常被用作比喻,指控社会腐败与不公正,这部俄剧不禁让人肃然起敬。苏联解体前,国家风雨飘摇,阶层晃动不安,时逢瘟疫爆发,究竟是调查真相还是隐瞒事实?无论沉默与否,受苦的还是老百姓,苦难如影随形。我们探索宇宙月亮,发射火箭,脚下土地却嗡嗡作响,只有梦里才会安宁。要活着,喀秋莎,活下去! |
|
谁是零号不重要,庙堂在乎是的稳定,个体的苦难只会是他们鞋里的小碎石。 |
|
导演条目终于改了,没想到导演就是演记者那位,顿时好感加深。俄罗斯七集迷你剧,节奏很好,根据1988年前苏联埃利斯塔艾滋病毒感染者爆发真实事件改编。通过寻找零号感染者来批判当时的社会乱象。科学从来都不仅仅是科学,老大哥经历过的,我们或许正在经历着… |
|
根据1988年苏联埃利斯塔艾滋病爆发事件改编。片名写的是“零号病人”但是主线和调查零号病人基本没什么关系,调查过程完全略过。而是把叙事重点放在了糟糕的治疗环境、患者确诊后的处境、周围居民的反应,以及批判苏联末期的种种官场乱象。基本上每集小高潮不断,一下子就看完了。埃利斯塔事件一般被认为是去过非洲的翻译员在当地发生关系后传染到埃利斯塔的。但是最后一集给了我们呈现了另一种猜想:医院的免疫球蛋白本身就携带病毒。这就使得故事更加扑朔迷离,编剧更是想把这一猜想坐实了。最后正直的男主角还是顶不住威压,屈服于潜规则,把锅甩给了医院,而非分配蛋白的父亲,并隐瞒实情,有这那么一股悲剧色彩。当然最后的最后这个猜想被证明有误,看来还是不敢编得太离谱,年老的男主2号还是强调木已成舟,把苏联糟糕的系统黑了个遍。 |
|
苏联解体前的一次艾滋病危机,就像一个放大镜,权力的虚伪,体制的低效,官僚的明哲保身,人性的冷漠自私,都被显现出来。不在乎真相,只在乎掌控一切的感觉,这部俄罗斯剧集触及了太多我们不敢直视的东西。 |
|
其实只有三星半,剩下半星给苏联滤镜。第一次在俄剧中看到蒙古人种的面孔,对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处理很自然(当然,本来就很自然)。色调特别美,我真的太喜欢这种冰冷的气氛了。内容没啥说的,很漂亮的一个故事。 |
|
迟到的正义就不算正义 |
|
为什么有些事就是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呢。。。 |
|
看来俄罗斯人也厌恶苏联体制啊 男主越看越帅啊 |
|
剧情不够,恋爱来凑,前4集都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叙事乱七八糟的,记者这条线屁用没有竟然还有一大段随机发情戏?最后一集密集点题然而虎头蛇尾了。 |
|
越是这种烂透了的国家,越需要“天真”的人,要不然,所有人就默认这里暗无天日。 |
|
每个环节,所有人都在其中。非常好的作品。这个事只能是所有人去认识现实,学习科学,只能去了解更多的。谎言就没啥用,基于谎言,没办法改善啥的。 |
|
由HIV扩散引发的连锁反应,人心难测,真相难寻。虽然整部剧主角都在追查真相,但结局却告诉我们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为了利益,为了稳定,为了……真相可以被掩盖。 |
|
情节紧凑,人物饱满,引人入胜,值得五星。唯一美中不足之处在于,虽然讲的是埃利斯塔的事,但取景地却是伏尔加格勒。当然,1988年的事件作为一段仅次于1943年的民族痛史,不在当地取景是非常能够理解的。即便如此,该有的民族元素都尽可能地还原了。 |
|
出乎意料了 真相并没有大白 先不谈导演的主观介入 到底是不是免疫球蛋白携带病毒竟至今没能调查清楚?事件是骇人的 但剧情是平淡的 除了最后研究员的屈服 全场黑白分明 没有耐人寻味的灰色地带 角色很多 但每个人都只展示了最表层的一面 同类型的dopesick则将真假对错间的挣扎完全融入男主医生从成瘾到康复的过程之中 期间不断交叉升级 deeper and deeper darker and darker 这就优于本剧拼合多人视角从而激发矛盾的形式 另外一个缺陷其他评论里也提到 调查案件和治病救人这两条线应该有所侧重 个人觉得本剧中涉及舆论、政治的部分如隔靴搔痒 而情感宣泄过于充沛 削弱了整体的悲剧色彩 |
|
刚看第一集,不错,包括选角,科学家的女友长得有点像Eva Green。第三集苏共政治局也出现了。2022-10-04看完7集,最后的结局其实不论在哪个国家都一样。但发生在苏联则又给了某些人一些借口和机会 |
|
故事虽然发生在34年前,但故事里的种种细节,都照进现实 |
|
稀缺题材,基于真实事件的再创作,竟然拍出了探案的质感,超出预期。可以预料出的真实谎言结果,因为那个年代还叫苏联。本剧塑造的KGB形象,竟然是看过的影视作品里,最务实的一次。 |
|
至少用剧可以说出来…… |
|
3.5 切尔诺贝利款式的电视剧似乎快要变得模式化了,虽然题材确实吸引人,尤其是在当下,似乎有这样的电视剧横空出世简直理所当然,节奏紧凑,让人按不下暂停键,然而理智的说,比起前者,本片借着题材的名义,借着现实+写实的帽子,加上点18X的镜头,目的仍然是只图吸睛,而不是真的为了批判什么吸取什么教训,真的这年头拍此类题材经验真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懂得批评的“尺度”、抨击的“分寸”,再说本来究竟真正的事实真相是什么依然是含糊其辞的,可能后面有更黑的黑暗存在;医生记者克格勃和亲朋好友们共处一室一起吃喝拍照大概是唯一温馨的场面了,特工培训是不是还教包饺子噗;那个失去孩子的卡尔梅克老师演的真不错 |
|
无知和恐惧永远比病毒更可怕 虽然最后还是埋葬了真相 但这部俄剧能做到如此自揭伤疤的反思 再对照当下某国的现实 实在让人敬佩 |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
第一集观感非常好 ,质感非常好的剧~ |
|
直面历史和现实 |
|
zg至今也没有吧 |
|
4.5 Y |
|
Wow 怎么这么相似呢 |
|
一直对前苏联及现今的俄罗斯兴趣十足,没想到这部剧如此完美——除了人为制造冲突的几次弄错检测结果的梗外,堪称优秀!人物,人设,故事,各大历史事件一带而过的不着痕迹,观赏体验95分…. 新冠肆虐的当下更显真实、无奈…. 好看,力荐~~~ |
|
人性挺真 |
|
当我理解里面的妥协 |
|
比切尔诺贝利差了很多,现实批判不够深刻,悲情展示又缺乏冲击力,全剧第一集质感最好,中段过于平淡而且闲笔过多,既没有寻找零号病人的紧凑悬疑感,又没有对政治迫害的尖锐批判,而且最后提出的免疫球蛋白问题毫无说服力,很一般。 |
|
疾病从来不仅仅是疾病,科学也从来不仅仅是科学。 |
|
官僚。 |
|
3.5 |
|
好真实 |
|
你说,你现在在哪个国家,这里什么是正确的
你知道这里杀人最多的是谁吗
不是法西斯和蒙古人
而是希望这个国家一切顺利的人
沉默的人是有罪的 |
|
點解一樣的事情,又會一次一次又一次嘅重複發生?點解明明我地都無錯,卻成為左犧牲品。究竟,到底乜先有意義? |
|
上世纪80年代的苏联艾滋病危机,在当时的政治气候和医疗条件下,寻找零号病人之路阻且长。所有人都认为,苏联不可能有艾滋病,那是个只属于西方腐烂社会的美国病。来自上层的政治干预,以及下层对于这种病的拒斥态度,让我们看到了对于疾病的巨大隐喻。短短七集,每一集都是各种矛盾冲突。只凭着几个人的努力,记者、医生甚至还有一个克格勃,跌跌撞撞找到了源头。虽然最终还是无法说出实情,但男主至少嗫嚅着说出了一句:是这个系统的问题。整部剧可悲,可叹,可看! |
|
最近看过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
|
老百姓的无力无助感~ |
|
我还记得 那种恐慌 是谁给我刻下创伤 |
|
你知道谁在这个国家杀人最多吗?不是法西斯也不是蒙古人,而是希望这个国家一切顺利的人。 |
|
发人深省的历史剧,在前苏联解体的倒数第三年,寄居所有美好和希望的儿童居然在同一家医院爆发集体hiv感染,此时的苏联经历了阿富汗战败、切尔诺贝利事件,领土纠纷,已经摇摇欲坠,寻找零号病人的过程,也是撕开层层纱布,看见这个社会伤口的过程。看似健全的体制已经快要崩塌,比起恐慌,真相显得太过渺小,我们唯有庆幸,每当大厦将倾,始终有一些心存良知的人,挺身而出。这部剧也是时代的折射,自揭伤疤,反思曾经的错误,比如对异族的镇压和流放,可惜那些患病的儿童永远得不到公道,有时恐惧永远比病毒更可怕! |
|
这也太特色了,像是一种传统的感觉流传到现在,大家既知道又不知道,只有伤痛扩散开来了。 |
|
风格整体就很区别于西方那套,让人忽然心旷神怡。而且医生和莫斯科二代的切入点也不错,话题立意也站住了。唯独就是一点,希望有更令人惊喜意外的角色,和更简洁尖锐一点的镜头叙事。 |
|
看完后建议再看一遍美国那部《不要抬头》,奇妙的感觉 |
|
演的有点太激情 |
|
有切尔诺贝利的感觉了,拍得不错 |
|
所有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试图最小化问题,结果就是问题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