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艺的两期一般。濮存昕端着副“望之俨然”的知识分子领导架子特没劲,还不如让李开复一个人侃点可乐的。焦菊隐的时代已经是文革以前了,可能不必快五十年了咀嚼着昨日光辉来自夸。 天文这期挺有意思,咱们面对外星生命还是有点小市民心态了。 文涛现在除了每年一季《圆桌派》还有没有其他产出呢?难得一见啊。 |
|
我明确的认为自己看到了窦文涛老态和心不在焉。当年那个神采飞扬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窦文涛可能再也回不来了。我应该对此感到愤怒还是释然呢? |
|
人艺的演员,如果继续停留在目前这个状态,对老演员顶礼膜拜,对同行一团和气,对小辈吹吹捧捧的状态。恕我看不到它的未来 |
|
过年了,朋友们。 |
|
就推广聊天文化而言——文涛,这播客盛世如你所愿 |
|
第一集的质量就如此之高!濮老师、李老师对话剧与表演的理解与造诣不可谓之不深!《茶馆》里的台词桥段脱口而出、角色神态信手拈来。相比较现在的流量明星,可能连《茶馆》是什么都没听说过吧? |
|
少了社会话题和普世价值, 有点失望。 |
|
从广告一窥节目现状:四特东方韵-长安福特-海天酱油-喜临门床垫… |
|
「节目能够生存 就可以了」,窦文涛对着两位正当红的脱口秀演员发出这般的感慨,短短几个字道尽了节目制作者的心酸。做到第六季,主题越聊越专且精,内容越失去锐气。这是当下文化类节目逃不脱的宿命。 |
|
第一集我虽然不太有共鸣,但是我仍在期待我有共鸣的那集。因为那一定有收获。 |
|
圆桌派终于开了,世界又重新开始运转。
(文涛就像一只在地球核心努力跑圈的小白鼠,满头大汗的维持地球转圈,没有你饭都不香。) |
|
就一句:人艺牛逼 |
|
第一集就极度舒适,光复老师很可爱,濮老师讲的很深刻受益匪浅,开头还有些拘谨后期越聊越舒服了,这才是演员的素养,演员真的是一个有门槛的职业,不是谁都可以演的,宁可要质不要量! |
|
第七集考古题材太好看了,明明是枯燥的工作,说起来全是故事。 |
|
第一期不苟同,濮存昕叨叨半天也没出来个观点,没踩到点子上,李光复也就老了,像个老年痴呆,缅怀着那金色北京余味,像一根风干透的北京腊肉,过誉了这俩人。 呼兰,冯远征这两期给的触动最好,邱志杰谈美,谈审美那两期最差,最后一期的哲学,被点到了好多东西。 |
|
濮存昕说体验生活那段太好了。现在好多演员(相对用心点的)会为了演某类角色去观察这个职业的人,名曰体验生活。然而现实是,即便是同一种职业身份,也不是千人一面的。所以所谓的体验生活最看重的还是理解力和想象力。完整copy是塑造不出属于自己的角色的!//这季也没文道和家辉 |
|
这一季和上一季邓亚萍的节目真的给我很大启发,上一季说把球打到台子上,这一季再说敢于尝试,敢于失败,也要敢于胜利。人生是要敢一点,勇敢真的是种品格,让我们在人生中主动争取而不是处处退让。勇敢加智慧,会引导我们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
|
只能说这种不痛不痒的话题了 |
|
任何艺术都是即兴的,可惜这一季没有铁三角了。 |
|
没上一季好,再看看。 |
|
偶有媚时语,不复三人行。 |
|
语言文化类节目近乎绝迹,且看且珍惜。 |
|
难道要变成不痛不痒的中年男人局吗? |
|
这一季的节目重点,从交流变成了知识输出。但聊天的妙处,往往在于默契交流。知识节目到处都是,凑一桌老友,形成交流的气氛更难得。 |
|
谈话的感觉变少了,说教和上课的感觉变多了。感觉文涛也觉得生无可恋了👿👿👿 |
|
不要再请演员了求求 |
|
不是以话题找人,而是以人设话题,有些深感吸引,有些又没什么共鸣,甚至兴趣不大,又压缩到只有12期根本不过瘾,最近两季都是如此,比“看理想”出品的差了些。 |
|
李光复老师真的浑身是戏哈哈哈,从开篇来说是要比上一季精彩的 |
|
看到第三集,直接封神。从天体物理聊到科学精神,黑洞、大爆炸、外星人…..上天入地,还能直指人心。窦文涛真是访谈主持界的天花板,给6星都不过份 |
|
这一季感觉没啥有意思的~ |
|
看窦文涛的节目,就像看一位装傻的高人,时不时地指点你一下。 |
|
看了六季,这第一集不知道大家怎么舔的这么厉害,我就觉得拉胯的很。 |
|
这一季分数能这么高??我不理解,内容明显没经过打磨啊……是嘉宾的名人效应吗? |
|
量子力学和哲学好精彩,下一季多请科学家来聊聊天儿吧~ |
|
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时起飞 |
|
很多人艺演员都有过强的职业光环,所以聊天内容自恋少了点启发性。第一集很多好问题两位表演艺术家都没有接住,可惜。整体而言就是大型恭维现场。第二集好像也是他们,所以第三集再看看吧。 |
|
喜欢天文,考古,量子,证美那几桌谈话。 |
|
第六季最推荐“考古”那一期,马爷都插不上嘴😂😂😂 |
|
优酷视频 无声无息就上了第六季 喜临门床垫冠名还不如海天 为什么要听两个抱着过去的荣光在吹捧自己职业的不容易的老年男性 |
|
人艺是不是要完蛋了,请的这几位人艺的为什么都如此自傲、狭隘还无聊?老中青三代人都毫无例外。六季以来,第一次感觉到《圆桌派》竟然会有不好看的,实在是不好看啊。 |
|
前三集都不太行啊,这不是圆桌派,有点像单方面上课,聊不起来。(看了有周轶君的集数) |
|
都在吹第一集我不太懂为什么。看邓亚萍侃侃而谈我有被鼓励到,但更让我入迷的是最新这期量子力学,我好像找回了小时候看百科全书的快乐。///来了来了 |
|
前两集嘉宾实力劝退,让我想起过年听某些男性长辈吹牛的场景,除了让人知道他多么牛x,似乎没有别的什么信息量 |
|
选题越来越娱乐化,没有多少社会议题和比较尖锐的内容
越过越倒退了,真可悲 |
|
老成员都没怎么来。从第五季开始增加了科学家。这次又有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咱们文科也差不多嘛”)北京人艺一共三期,加上脱口秀的一期,占了大头。运动员,考古学家,哲学家,艺术学家。窦姐姐可爱 |
|
黑格尔:密涅瓦(拉丁语雅典娜)的猫头鹰(智慧)总是在黄昏时才起飞。一个民族的文明,一个生命的老年,哲学起源比较晚。还是熟悉的味道,片头很墨镜王。六哥小课堂,美是一种配比,银行会让员工大量接触真币以便识别假币,当你大量地接触美的东西再让你看不美的你会不舒服。为什么一个不起眼的文庙会有一种盛唐的气象,就因为它石头像石头木头像木头,让木头做其他木头做不了的事,挑檐挑的很远,工匠的自信。工具约束了你的行为,鸡尾酒杯是三角形的就是让你碰杯的时候要缓慢,不然就会溢出去。礼器碑的典雅,张迁碑的雄浑,曹全碑的婉约。过去城市的店铺招牌就是这座城市的书法展,现在都是各种电脑字体。 |
|
濮存昕两集删掉就完美了。 |
|
无聊了 |
|
7.5。体验好的是邱志杰那两期,《审美》和《证美》,其他期的输出给我的好印象低于50%,基本还是在追综艺文化科学界热点,不过在一片和气又和谐的氛围中,难得锐见,整体水准越来越低了。某些个专家装过头了,干货少,甚至自己观点都圆不过来 |
|
感觉《圆桌派》在悄悄变革,无论从话题还是嘉宾都趋于正确保守,原来话题占比最大的文学基本淡出,哪怕请来读库老六,郝景芳,刘子超,聊的却是天文,物理和哲学。当然作为文化对谈节目,任何领域都可以作为聊天范畴,可能也是上一季尹烨的精彩发挥让幕后团队意识到学术圈的话题度,可老观众还是想念道长,家辉围坐一圈的场面,宇宙黑洞和浩瀚星空是不会出错的,物理公式和苏格拉底也没有爆雷可能,但没有感性发挥真的可以走得久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