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推荐。包裹着伪记录恐怖外衣的亲情片,其实还是伪记录恐怖片的一些惯用套路,而且调度和剪辑有不少不讲究的地方,好在恐怖元素比较乡土和东方。不过,可能刚好不适合我吧,最后有一种小学时候收到诅咒信的感觉,明知道是假的,但还是很膈应人。满心欢喜看一部电影,却好像吃了一只苍蝇,晦气。 |
|
最后问你叫什么名字我老公坐在旁边喊出了我的名字🙃 |
|
第一次看到给观众下咒的恐怖片 |
|
很恐怖,想着的是把他当做情感八卦版看——第一次去男朋友家,他们家人只给我吃很难吃的青菜和一些咸菜所引发的血案。
老公问我为什么不跟着念咒 我说我只信仰党认可的宗教。 |
|
恐怖倒不是那么恐怖,晦气倒是真的挺晦气的 |
|
导演一定是在致敬空手指和莲蓬乳。。。虽然早就猜到那个咒语是诅咒,但是看到最后还是挺心酸的,要是能让小孩诅咒减轻,其实也挺愿意帮他分担。。。。。个屁啊,要怪就怪你爸妈作大死 |
|
⚠️⚠️特别信宗教神灵的别看!别看!别看!已经不是恐不恐怖的问题了! |
|
晦气是对中式宗教恐怖片的高评价了吧。 |
|
她早就去过云南,她早就知道。 |
|
所以我也被诅咒了吗?(咒文翻译的那里很妙,因为一直看中间的字,到最后突然白屏时,那个图案被眼睛记住了,所以屏幕上都是那个图案) |
|
信教和不信教的都沉默了。 |
|
还是有点儿刻意了吧,就这个形式颇有“今天是大黑佛母的诞辰,把这句话转发五个群,保佑平安”的感觉。 |
|
目前华语没有比这个更恐怖的,值得鼓励,平常很爱看恐怖片但是我现在还在腿软… |
|
恐怖片最重要当然是恐怖,鼓励一下咯! |
|
评论里说得对,这片看到最后不是觉得恐怖,而是觉得晦气。 |
|
这不就是一个“不点赞就倒霉”的帖吗😅 |
|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女主像刘若英吗 |
|
優:有恐怖到、觀眾互動、只花30塊
缺:女主口白、硬要攝影、不怕死的P孩、邪教自助餐、時序混亂沒必要、親情 |
|
都说了不要进去 你非要作死 人家答应救你 让不要吃东西 你非要给她吃 最后想这么个办法出来 母女俩全死了真一点没人心疼 第一次被剧情气得半死的😅 |
|
片子挺晦气的,看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女主让你读的时候不要跟她读,让你盯着看的时候不要看。心中可以默念核心主义价值观,或者唱《孤勇者》,或者默念反弹!反弹!反弹! |
|
都 是无聊的
你大部分的剧情 你的剪辑 你的镜头
都 不必隐藏
你互动的问题 你的诱导 你的目的
他们说 要带着心 征服每一个观众
他们说 要拍好你的片 没有人爱华语片
为何无聊 不可故弄玄虚
人只有不害怕 值得歌颂
谁说算计观众的不算英雄
爱你孤身走洞窟
爱你作死的模样
爱你对峙过宗教
不肯怂一场
爱你温馨的走向
却敢堵女儿的伤
爱你和我那么像
怂点都一样
拍吗 配吗 这陈旧的形式
看吗 看啊 以最凌乱的镜头
致那微博中的火爆与讨论
谁说看正版的才算英雄
他们说 要么就别看
就像自己来寻恶心
他们说 要看完再评价
而代价是诅咒
那就让我 不可 退缩
你一样嘴硬着 那种孤勇
谁说看盗版的不算英雄 |
|
这种恐怖程度敢说台最可怕的电影吗,只感觉到导演能力不足,没办法拍得更恐怖,所以拉观众互动,通过多次数秒甚至长达十几秒的咒语和符号播放、由女主不停地对着镜头强调你们已经帮我分担了诅咒来拉高恐怖氛围,低级之至 |
|
晦气 |
|
正如评论里说的,你们看恐怖片难不成是图吉利吗... |
|
1.将《午夜凶铃》《咒怨》“看过必死”的心理恐怖/催眠套路嫁接在在东亚邪教、巫术和神秘仪式上,辅佐互动手段+POV伪纪录片形式,完成了《灵媒》没有做到的观众在认知层面的恐怖植入;2. 看似是伪纪录片,但其实“纪录”并不存在,DV拍摄只是一种制造混乱和编造未知的手段,被暗藏起来的精细的调度和剪辑设计,以及“录像带”这个传统恐怖媒介的使用,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摄影机介入的问题,让观众无法分心;3.诅咒-祝福的二分法与反转没有奏效,但双线叙事抽丝剥茧、直到让我们在最后看到“绝对不能看的画面”的麦格芬显然更经典更刺激,这个节奏柯孟融拽得稳稳的:华语恐怖片终于野了一把,它揭开了佛像上的红布,让我们直面所有“不可看”的东西——我们没救了,所以我们更爽。 |
|
所以这个片子是大黑佛母剪的吗?挺不容易哦,纪录片的素材量那么大。 |
|
为玩弄观众的创意加一星。不过那个男的去云南的时候明明已经2020年之后了,为什么飞机落地后不需要隔离14到21天? |
|
認真推薦,這部恐怖片絕對是華語史上前五名 |
|
这个反转设计的就像曾经qq空间广为流传的不转发就会怎么样的那些文章/状态一样低级且无趣 不过作为伪纪录片来说 把互动感融入片中其实也算是一种创新 化妆做的不错 三星半 |
|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某种程度上,剥离掉词汇的情绪语境的话,“祝福”和“诅咒”或许可以看做是“迷信”这件事的一体两面,但是大家都只愿意接受祝福,不愿接受诅咒,尤其是对于大多数并没有宗教信仰的国人来说。换言之,如果你觉得你“不迷信”,那么你就不应该觉得“晦气”;如果你觉得你“迷信”,那么就应该清楚,它在祝福你的那刻起,诅咒也自然伴随而来,正如片中提的“祸福相依”一样。所以看到那么多短评觉得被冒犯,这个我觉得还蛮意外的,看来大家都好代入哈哈。影片试着站在观众情感立场的反面来讲这件事,借助所谓“意念”这个点来“操控”甚至“玩弄”观众,还挺敢的。但撇掉这点,伪纪录片的形式在没有达到创新的情况下,反而拖累了叙事,再加上剪辑和视点之乱,也影响了情节本身的推进。整体看完,觉得很累,是观感和情感上都很累。 |
|
《瞬息全宇宙》、《奇异博士2》、《咒》……看明白了,妈耶,2022年是妈年! |
|
公摊面积都能认,公摊点诅咒算什么。 |
|
我真的很想问是买行销了嘛? 明明电影院里很多人都无聊到玩手机啊?真的有这么多人觉得好看?拜托 看恐怖片无聊到唉声叹气玩手机诶! 9:特地赶回板桥秀泰 浪费我260还要打车回家 我真的会谢 而且很多分镜有昆池岩or温子仁系列的即视感 真的会谢 |
|
所以打低分的能找出除了《僵尸》之外,十五年内比《咒》更好的国语恐怖片吗?找不出来就闭嘴少狗叫,何况对氛围型电影而言,影院和电视屏幕的观影体验本就天差地别,这也是为什么惊悚题材容易成黑马,《咒》完成度相当高,如果这不能算作优秀的院线电影,其他恐怖片就该直接埋了。少诋毁其他中文地区的影视作品吧,那并不会让我们凭空诞生好电影。 |
|
逃不开伪纪录片的pov视角+刻意作死忽略逻辑的举动,尤其是摄影机/监视器这样的媒介被滥用后,叙事视角难免显得奇怪,还不如老老实实拍一部“传统”恐怖片更好,严重审美疲劳。东方式巫术/民俗奇观的引入,本该是亮点,但依然没有超出预期,我还是怀念《双瞳》。 |
|
可以理解是本地化的《招魂》《潜伏》,之前这类片子,我们因为文化差异都少了几分代入感。《咒》从手法上没有什么新意,但真实事件改编+伪纪录片+导演深深的恶意,确实让我这种阅恐怖片无数的人觉得后劲十足。 |
|
虽然我倍速看完,但大家看盗版影源的时候没有流进导演口袋一分钱,也不必这么说晦气啊…导演才说“晦气” |
|
在TW上映首週 週末兩天票房超越蝙蝠俠,行銷很會下標 [TW電影打敗DC/好萊塢電影],[史上最恐怖華語片]… 宣傳噱頭+觀眾口碑+中上製作水準,恐怖片也可以賣到破億票房… 從[粽邪]/[紅衣]/[女鬼橋]/[哭悲]...到這部[咒] TW的'恐怖'和'民俗'類型片領域愈來愈茁壯發展了… (至於作品本身如何…是否題材/形式>內容… 就見仁見智了… |
|
要让妙妙屋出现,我们必须要念奇妙的咒语~跟我说一次,米斯嘎,木斯嘎,米老鼠~~~~~
(好老套好混乱,几乎所有花活都剪预告片里了,而且它们出现的时间和预告片里一样短( |
|
本身值4星,支持恐怖片+1星。那些打低分的,本来就不喜欢恐怖片,何必来凑热闹,去看你的爱豆谈恋爱不好? |
|
2.5/5 在我看來...嗯就是那種噱頭大於劇情的電影,薩滿好看之處便在於除了恐怖噱頭外,它的劇情鋪陳與偽紀錄攝影也做的極其紮實,《咒》用偽紀錄片方式下去拍,挑戰台灣當今最恐怖的電影是成功一半了,但是劇情無法服人,外加可能是坐太前面了,看個20分鐘頭就開始暈,看的如坐針氈好不舒服。台灣至今最讓我欣賞的恐怖片依舊是《紅衣小女孩2》,溫情與恐怖各方面都是高標竿,《咒》帶著從未聽過的邪教元素下去挖掘,敘事兵分二線交錯剪輯,反而拆散了單一主線的凝聚力,偽紀錄攝影在大國賓看不坐後面點真的會暈,然後大國賓音效升級後也真的強,好幾次都被音效震到(想來這邊刷蝙蝠俠了🤣),演朵朵的小女孩才4歲,4歲就演這部實在太折騰,如果進地道能拍的像《忐忑》,劇情能像《女鬼橋》那樣有點反轉的話,或許會對到我的胃吧哈哈。 |
|
確實是會被嚇到的恐怖片,特別在影院內。(並且目前不太敢二刷)很有創意的是,不單純用敘事或者突現鬼臉來製造恐怖,也用到了視覺詭計(預告片就有表現出的一點這樣的元素)插敘倒敘用得可以說密密麻麻,主要不是用來反轉,而是用來堆疊情感的,這點感覺也很棒。其他,就是說祝福和詛咒,與祥瑞災異一樣,屬於一體兩面(所以「你相信祝福嗎」也就是…… |
|
身历其境的拍法+后段有个让眼睛不太舒服的设计有点小巧思,整体故事我觉得还好,但拍摄场景我蛮喜欢的,很有感。 气氛营造不错,就是真的吓人的点大概只有两三处,其中一个预告已经告诉你了。喜欢这种偏民俗信仰的题材,比较有代入感。 |
|
不得不说,当最热门的影评是“呸,晦气”时,这个恐怖片已经成功了。
影片只是这场行为艺术的一部分,观众的评论和反应(尤其是谩骂,因恐惧产生的愤怒)才是最值得琢磨的。
中式恐怖就是弥散性宗教和宗族组织对个体意志的剥夺。个体的运势不再由道德和个人选择决定,而是受古怪而未能全知的仪式、血缘关系连接的影响,由此产生了失控感与无力感。
而当观影这个行为成了宗教实践的一部分时,更多的观众选择了“相信”,害怕自己被“诅咒”。无法否认,这就是影片的文化背景。
在迷信的层面,无需讨论文化断层。当代社交媒体上“吃不胖符”、“水逆退散符”可以过万转,那么在这片土地上,弥散性宗教的思想和实践,再过一千年也不会变。 |
|
觉的晦气并不代表就信了,以前收到“不转发就死全家”这样的短信你会信吗?不也只是单纯觉的晦气么。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摄影机的调度实在太烂,视角混乱。导演没有能力驾驭伪纪录片的形式,仅仅是为了配合这个晦气的创意,舍本逐末,可惜了这么好的民俗设定。 |
|
不要重复她的话,不要学她的动作,不要盯着那个符号看就没啥晦气的。就是拍了个午夜凶铃录像带加长版给观众看,恶心谁呢,低级。手持拍摄还不停换多机位,搞笑呢。无耳芳一、莲蓬乳、暗处鬼手、心理暗示,没啥新鲜料。这个vlog都不如那些探险废屋的有意思,无聊。(怎么难看还不许讲啊?居然大半夜还发私信辱骂?这么在意豆瓣评价吗?) |
|
詛咒即祝福,祝福即詛咒。劇本亂(尤其不同時序的穿插常令人納悶,未解點多,人物邏輯困惑〔如阿清師〕,現在110分鐘片長感覺也是扔掉很多、努力壓下來的結果,通常恐怖片不會這麼長),不過作為一個形式走得比內容更激進、也更應關注之作,對於每一場戲的官能與節奏處理(真正嚇人時刻其實很少,更多是懸吊著的高壓緊繃感),放在近年台灣為數不少的民俗恐怖片系譜下是一時之選;想想柯孟融從當年輔大大一拍短片《鬼印》爆紅,中間歷經顛簸(《絕命派對》反應不佳,《鬼音》沒下文,而恐怖片成就後有晚輩程偉豪《紅衣小女孩》系列樹立標竿,西進發展不如同輩陳正道成功,大製作《打噴嚏》命運多舛⋯),在奔40歲前也算奮力交出一個終有迴響的代表作。偽紀錄片,特效比例頗高,邪教元素夠邪門。密集恐懼,噁心元素,視覺詭計。 |
|
诅咒和祝福都可以被稀释。当女主让你跟着念咒语时,只要心里默念:永远跟着XX走,便可排除杂念专心抵咒 |
|
有人说恐怖,有人说晦气,我觉得是邪。柯孟融勘破了民俗志怪类恐怖片的三大法宝:图腾,经文,邪神。图腾往往象征着危险信号,是原始恐惧的传承与延伸,在视觉暂留的魔法加持下,让人陷入半信半疑的心虚状态。经文则是听觉陷阱,循环往复的加深印象,引人犯错,若是一不小心默念,便是一身冷汗。邪神=无法控制的至高力量,该意象想要成立,则必须依托于超自然恐怖奇观:虫、溃烂、献祭、封印,多个场景的冲击之下,求神拜佛保平安的敬畏与恐惧油然而生,瞬间沦为邪神信徒。很多人因为所谓的诅咒而打一星,这其实就是信了咒的邪,正中导演下怀,越是破口大骂,越代表恐惧强烈,反而印证电影本身的优秀。“你相信祝福吗?”看似人畜无害的台词,却让我头皮发麻,心有余悸,人类无时无刻都在寻求庇佑的念头,才是永恒的魔咒,我要听十遍张学友的《祝福》。 |
|
真晦气啊就是说 宣传了半年台湾最恐怖的恐怖片 就这啊就这啊 恐怖系数0 恶心系数3 晦气系数10 真的无语搞这套 结尾退退退🤺🤺🤺咱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唯物主义者虽然不信邪但是你不能来恶心我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