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堕胎建立在荒谬和邪恶的认识上。一名爱尔兰天主教白人男性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听到堕胎这个词,他觉得害臊但说不出为什么不对,正是这样的人把义士们投入监狱 |
|
时代在倒退,还有被迫害的人叫嚣着要反对政治正确,魔幻的世界。 |
|
可以和Call Jane配合服用,但和虚构剧情片相比,由Jane成员出镜讲述明显更有力量。最高法院裁定反堕胎违宪,这群自发聚集的普通女性使命告终,没有欢庆没有自满,转头回归茫茫人海。最好哭的地方是其中一个成员看着手里厚厚的病例卡片说“I'm glad we could help them, but they shouldn't have had to go through it.”女性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却每一小步都如此艰难,无法称之为胜利。 |
|
搞运动的人还活着,女性运动又开倒车了。即使在民权运动如火如荼的年代,女性参与运动经常被看成是搞运动的男性的奖励品。这么看起来girl helps girl就显得特别纯粹。 |
|
讲述了Jane Collective在1968到1973年间帮助了芝加哥地区将近11000位女性进行安全但是不合法的堕胎,她们只是一群普通的女性,她们只是想帮助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女性想要获得基本的权力,即使只是对自己身体的权利,每一步却依然走得这么艰难。当德州的反堕胎法生效,有人想要推翻Roe v. Wade的今天,你会发现历史又在重演,这个世界并没有对女性更好,这条道路曲折而漫长。纪录片由现在对Jane Collective部分成员的采访配合着历史影像,还有一些早年的采访,历史文档和她们被抓之后的记录,非常详尽地回顾了那段历史,我学到了很多,看她们平静地叙述着那段艰难的岁月,非常有力量。今年还有另一个故事片Call Jane也讲述了同样的故事,但我觉得纪录片更好看。 |
|
今天在Roe v Wade被推翻的新聞報道中找到了這部紀錄片。羡慕這些勇敢自信的美國女人,連犯罪都這麽地堅定。雖然有總比沒有好,但非法墮胎的風險還是太高了,women shouldn't have to go through all this. |
|
这个纪录片最讽刺的就是这些“只想拯救其他女人生命的普通女人们”,等来了1973年的堕胎合法,也迎来了2022年罗素韦德案的推翻。 |
|
@Sundance, 突然发现between女人和母亲中间的十月怀胎过程就和between结婚和live happily ever after中间的磨合与争吵一样从小没人说没人提。可怕的是24岁的我现在身边真的有家人和亲戚开始关心我的reproductive plans,而这些关于生育和堕胎的影像也开始变得无比tangible,现在看是纪录片,但我早生个几十年,或者换个地方出生,就会变成instruction video。几千年来这个社会关于女性的narratives简直就是lies after lies,但觉醒的时代已经到来,所有的后果与成果整个humanity自己承担 |
|
所谓人权,不让死刑既不允许堕胎的背后,是世界上的规则,是既得利益者制定的,他们从不考虑让那些弱势群体同样被妥善安排。就像纪录片中傲慢的白人男性警察从没听说过“堕胎”一样。他们高昂着头颅太久,他们站在高处看不到别人的苦,哪怕今天重新制定规则的人,依旧只能想到自己,也只会制定对自己有利的规则,所谓文明?也不过如此。 |
|
夺回我们身体的主体权! |
|
「 January 22nd 1973,will stand out as one of the great days for freedom and free choice.This allows a woman free choice as to whether or not to remain pregnant.this is extraordinary. 」
「 We were really ordinary women,and we were trying to save women’s lives.We wanted every women who contacted us to be the hero of her own story. 」 |
|
为看Call Jane提前补课,纪录片带来的临场感力量是巨大的,即便只是听亲历者的访谈依旧觉得这一路走下来多么不容易。而尤其放在世界大潮不断倒退的今天来看,更觉任重而道远。 |
|
纪录片其实拍的挺一般的,就是无脑堆素材,但是素材足够丰富,所以片子的观感就还行。但影片最值得看的就是题材,上映时刻恰逢片中的境况重现,历史真是个循环 |
|
4.5 “各种少数群体,谋求一点社会变化都要经过旷日持久的抗争坚持。但倒退发生的时候经常是瞬间完成的。” |
|
愚昧的美国历史,他们不懂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是有思想的,人类拥有思想有道德有意识,更有自由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利 |
|
今年圣丹斯,「首映」单元有《珍妮热线》,而这部来自「美国纪录片竞赛」单元的作品则是对片中事实的补充延伸和不加掩饰的探讨。电影考虑到整体节奏以及情绪推动自然进行了一定的改编,但这里的叙述会更加展示当时她们的无助和悄悄建立地下网络进行联系的危险。片中受访的大多数人都能很生动(也擅长于)抛出许多关键的信息,去试着还原那些情况,这是个很难得的优势;不过当中所有为之相关的抗争和切身经历,在几十年后罗诉韦德案恐被推翻的当下,都显得格外沉重。是否真的能改变世界?不知道,但希望可以。 |
|
7/10 |
|
2022.7.23 |
|
纪录片看得人尸体暖暖的,但一想到罗诉韦德法案已经被推翻了真是令人心寒…… |
|
2022/10/20 Ray Stark Family Theatre 去看吧。 |
|
@2023-04-03 05:49:19 |
|
把girls help girls落实到具体事务上的每一步,都那么漫长曲折,但世界最终将是我们的。 |
|
“安全但不合法的手术” 因为可以承担孕育生命的过程而被迫失去对自我身体的控制 在我看来是目前的文化系统对女性所做的最无耻也最可恶的事情//即便是单方面的真实性也是有力量的真实性 |
|
纪录片比改编的电影好看一些。虽然很平实,但是也很伟大。 |
|
纪录片,讲述一个自发的女性组织Jane Collective在1968到1973年间帮助了芝加哥地区将近11000位女性进行安全非法的堕胎手术。历史为镜,看看真正平权斗争。而不是现在各种平台上无病呻吟的穿衣自由,服美役,到处都该卖卫生巾还TM非得顶脑门上,倒退还是日子太好过了闲的~~~ |
|
历史就是这样不断循环着 |
|
看到电影“正发生”里花季女孩子叉开腿躺在黑诊所检查床上,我慌得差点快进不忍看,急于探索异性的青少年也应该有这样的体会。因为受孕是概率事件所以女性没法完全掌控自己的身体和生活。圣经不让她们堕胎,就改进道德规条;时局不让她们堕胎,她们选择成为重犯。虽然现在有了避孕手段,但有的西方国家又正发生了,于是那些手段可以禁用。当时是girls help girls, 但几乎没什么女人可以做医生做律师,她们还得贿赂求助男人,而现在女性可以做医生律师,这才是权力来源。 |
|
8- |
|
要有主宰自己子宫的权利。
“22年6月24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决推翻“罗诉韦德案”,取消了宪法规定的堕胎权,全美或有22个州将禁止或限制堕胎。”
这个后续,是让我震惊的。 |
|
我先看了Call Jane,才来看的纪录片。太勇敢无畏了,女人帮助女人夺回自己子宫的控制权!"It's the nature basic democratic right of every woman." 01:01:06 |
|
我们需要听到这些故事,我们需要看到这些面孔,人类社会向文明与自由的进步,无一不是在血泪的基础上由那些无畏的勇士抗争而来的,但是退步却只需要一念。在这个矛盾重重戾气遍布的环境中,不需要在乎是否人人都认同自己心中的正义,只需要尽其所能,用良知保护善意。 |
|
夺回自己身体的自主权,纪录片很详细的把整个时代背景以及当时女性面临的问题都很详细的描述,Jane都很尽责很努力地位群体尽一份力,而更讽刺的是现在有些洲已经失去了堕胎权了,女性地位一言难尽。 |
|
“受难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更可怕的是一个人受难的事实被抹消了。”很好的女性互助纪录片,以前地下游击dt相当不易,be a warrior for justice,抗争的代价很大,chicago一直都是风暴的中心眼啊。 |
|
很难讲是从哪个part开始哭的 太离谱了 这不是我爱芝加哥的原因 也不是我爱社会运动的原因 但的确是我爱“女性”这个名词的原因 为什么能做到这种程度啊 那种温柔的共情 为什么可以做到这种程度啊 |
|
They weren’t just cards, you knew they were people and I knew they were women like me |
|
women united |
|
就当是坐在各自家里的TED回忆录吧,配上尽可能呼应描述的历史或做旧素材,清晰却也没啥特别的讲述过去的斗争。最终也没抱怨到了今时今日,让她们扬眉吐气的罗诉韦德案,却又被推翻了。 |
|
由出镜的组织成员和片中资料可以得知,Jane的成员大多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白人中产阶级女性,略带讽刺的是,这一事实也为成员被捕后的保释提供了便宜。一位Jane组织成员提到:Their reason for having an abortion was their reason. I was not there to pass judgment. 女性似乎总需要预先自证以表明自己确实处于困境,否则就极易招致指责,自己亦难以心安理得。对于所谓的“哲学”问题,Jody的一句话很好地回答了它:Not only was there the need, but there was a philosophical obligation on our part to disrespect a law disrespected women. 提及当年的风卷云涌的zz浪潮时,Marie Leaner说:Here’s an opportunity for me to take a stand in defining who am I as a person, what do I stand for. 于今日依然适用。 |
|
令人愤怒的无力,而时代还在见证下又一次倒退,需要女性为自己多努力,才能争取一个正常的权利? |
|
we need to cheer for each other
we need the positive energy
we need to be goodhearted TT
whats sexy rly.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mpathy n giving a shit. boredom towars emotional efforts is indifference and indifference is never sexy. easy holds real, complex feelings. thats sexy. |
|
6.0。《珍妮熱線》的全面補充,對男性主導下美國民權運動敘事的批判。 |
|
纪录价值巨大,但手法略平庸,编排得也很一般,更像电视访谈合集,看得很枯燥 |
|
美国50-60年代女性互助帮助女性堕胎的记录。看着她们那一辈人的努力和付出,看着她们坚定的语气,很受感动和鼓舞。 |
|
感谢Jane。 |
|
1973年1月22日...结尾笑着说jane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没想到2022立刻倒退。 |
|
“I’m glad we could help them, but they shouldn’t have had to go through it.”Things still don’t change. |
|
2022 gotham special screening 线上观影 她们当年是真的在girls help girls 一群普通女性冒着牢狱之灾代号为jane在1968-1973年间成功帮助了多达11000位女性堕胎 看着她们回想当年最高法院宣布取消堕胎法令的时候仍然激动不已的模样 未免让人觉得历史在倒流 如今位于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还有几个会支持堕胎?另外 我觉得本片里的出现男性角色也非常有意思 比如逮捕她们的警察一脸无奈的说我并不想掺合进来 我也是没办法 然后帮她们堕胎的“男医生”说我做这个完全是为了能够赚更多钱 免费?没门!正是因为这些性别差异的无法共情 才显得这个组织以及这部纪录片是多么可贵❤️ |
|
一群老头老太太的电影访谈 |
|
同样是七人,同样是芝加哥,可以被称为女版《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
|
最感触的是,堕胎在美国合法化之后,Janes退出历史舞台,继续她们原本作为普通人的生活。那才是一个正常的世界,可以安心地做艺术家、教师、公务员、社区组织者、医护人员、作家和母亲,不必因为同情其他女性而提心吊胆地从事非法活动。我钦佩所有的Jane,芝加哥或芝加哥以外的,已知的或未知的,更希望她们都终能如释重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