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dless指没有信仰,也是电影中道德缺失的原因。保加利亚女导演凭借这部处女作拿了洛迦诺金豹奖(还是全票当选),但本质上是用丑陋的手法拍丑陋的人物做丑陋的事情。建议导演多学学邻国罗马尼亚新浪潮,别只是原封不动的晒丑生活... |
|
在《方向》感错乱的保加利亚社会当中《无神》确认的恰恰是信仰这条坐标,它否定的则是人类理性迷雾下那个神秘化的结果。然而女导演似乎执迷于用爱化解这一切问题,但在这个灵肉分离已然到达无可救药的时代里,彷徨的女主角从腐气沉沉的性爱互动中只能哼出虚无的挽歌。她会找到心中的上帝吗?答案在其有限的眼界里。 |
|
#HKIFF# 『你是信徒吗?』『不,我相信的是自己。』保加利亚养老院里的罪与罚。一些特写镜头拍得不错,尤其好似虚焦的运用。但作为Locarno大奖还是显得新意不够吧。 |
|
除女主角外几乎一无是处 |
|
一些视听下包裹的后共产主义东欧陈词滥调。 |
|
所谓文艺片的陈词滥调都用上了。 |
|
保加利亚一片苍茫,保加利亚席地而坐。观影无神期,看过留脚印~ |
|
Constipé...could be MUCH better |
|
非常东欧式的简洁叙事,凸显人物,融入社会问题和道德质问,再回溯白色恐怖。诈骗之下是人性的回位还是恶的延续?结尾导演做了回答。女主角和老人夜里交心谈话那场戏太震撼了。希望大家看完对比一下开头和结尾两段车里的谈话。 |
|
对洛加诺产生了很大怀疑... |
|
女导演用一种很写实的手法展现东欧共产主义废墟之下社会边缘底层人物的挣扎与悲哀,试图通过Gana这个复杂的社工人物的良心发现来重燃人们的希望,无奈黑暗的社会环境,政府知而无动于衷,将影片推向一种悲观主义境地,开头片尾的两段车内戏值得回味。 |
|
逃不出的罪之轮回。
非常揪心,竟有几分布列松神韵。 |
|
风格绝对值得提倡,但镜头离演员如此近,摄影机不常动起来,节奏让人疲惫,纯粹营造压抑氛围,实际上有效叙事并无多少,自编自导着实勉强,部分镜头的色调倒是非常像基耶早期作品 |
|
节奏真的很慢 |
|
非常精巧的电影 被生活消磨了意志拾起冷漠盔甲应对生活 心里其实还有脆弱的地方 当下定决心改变的时候却又被周围所累充满无力感 可以看得出导演的态度 |
|
女主角和楼梯口自言自语的吉普赛小孩怎么没下文了? |
|
很东欧,中国观众看着心有戚戚。又是一曲“无爱可诉” |
|
空虚,麻木,道德丧失,药物也难以麻痹 |
|
#釜山电影节# 2016/10/07 11:00@ Lotte cinema centum city 6 |
|
#2016 Stockholmfilmfestival Bästa film# 在东欧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深处,除了零星的都市以外,其他各处早已不适宜人类居住。没有生活,只是活着、吃饭、做爱,一个人的死活对于世界毫无影响。4:3画幅太局促压抑了,除了没什么贡献的虚焦外再没什么值得圈点之处。但他们就是这样近乎无意义的存在着,以及形形色色的老不死。废人,废土。 |
|
3.5分。影片背景为后共产主义时期保加利亚偏远小城的严寒冬季,冬日惨淡的光景有点像兰州,沉郁,隔离,色衰,似乎是另外一个平行世界中王玲的故事,服装气韵眼神场景。故事一直在一个相对狭窄的结构中缓慢的运动着,开头和结尾两段车厢戏设计很有高度,虚焦失焦,脸部大特写跟拍 ,呼吸感镜头等等都是我的心水,整个气质似乎有点布列松的神韵,但不够彻底。性派对那一场表现一般,太节制了。 |
|
斩获金豹奖的女导演处女作。影片背景为后共产主义时期保加利亚偏远小城的严寒冬季,从女护工伽娜的视角出发,以近乎白描般的手法讲述社会底层弱势边缘群体贫穷无望的生存困境,揭露政府部门知法犯法以权谋私勾结包庇滥杀无辜的黑幕痼疾。在遗留极权性质的社会结构下,在影片交代的犯罪链中,无人能独善其身,必须努力融入才能不被剥削,天性良知是被压制的。背负痛苦记忆的女护工在与唱诗班指挥杨的交往中,渐渐感受到信仰的召唤,良知开始觉醒,不想继续违法犯罪,决心放手一搏检举自首,岂料权力腐败的顽固程度超乎想象,她的举动如同以卵击石,非但没有任何效果反而搭上性命。现实主义风格,萧瑟肃杀的绝望氛围,留白省略的叙事,象征恶有恶报的结尾;以小见大,借用这个局限性小故事来影射控诉保加利亚国家的病态现状,轻描淡写,雷霆万钧。 |
|
失焦影像的使用。 |
|
2018010 一星平庸 |
|
Shame, shame on Locarno. |
|
又是一个东欧后共产社会的典型,导演运用富有诗意的镜头语言,非专业演员去刻画一个有真实素材支撑的故事。可以说有扛起东欧又一股新电影旗帜的潜力。#tiff2016 |
|
镜头的力量,颇似凯斯洛夫斯基。 |
|
绝望的生活,神也无法救赎。影像质感和女演员都让人印象深刻 |
|
[3.5/5.0] 保加利亞髒醜人 |
|
角色身上罪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社会主义时期由制度与法律缺陷造成的悲剧,而悲剧并没有随着旧制度瓦解而消失,而是以十分宿命的方式继续荼毒着社会,主角的过去与转变和结局都没逃开这个宿命,几十年前被冤狱的老人是剧作上最好的窗口角色,他推动了主角人性的转变,但这种转变很快就被扼杀在宿命轮回中 |
|
哇好久没有碰到我令我这么抗拒的片子了 我最讨厌的元素全部聚集在一起 我只好强力催眠自己赶紧睡着 |
|
两颗星星给摄影 |
|
挺罗马尼亚新浪潮的,或者说挺蒙吉的。但是和大家说的一样,实在太陈词滥调又无聊了。制造出来的影像质感和影像本身内容有些形聚神散。 |
|
对白人脸盲 演员调的不好就谁也记不住 倒是条目下的简介写的一目了然 只不过简介能装下的东西 何必再拍成电影呢 |
|
生活的里子乏味而丑陋 |
|
去搜了搜才知道其他影评说的后共产主义是啥意思,原来保加利亚属于欧盟,22年人均GDP约1万3美元。2009 年后民主治理持续恶化,理由是媒体独立性下降、改革停滞不前、最高层滥用职权以及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依赖增加。保加利亚仍被列为“自由”,其政治制度被定为半民主国家,尽管分数不断下降,民主指数将其定义为“有缺陷的民主”。 |
|
珞迦诺给个女主角差不多行了。3.5 |
|
肮脏的土地上丑陋的我们生长灭亡 |
|
看不懂。大致是一个倒卖身份证的女看护认识到了错误,找寻信仰?那最后她在车上是什么意思,自我救赎失败?
中间掺杂各种莫名其妙的镜头,长时间的沉默镜头,配上背景音乐,昏昏欲睡。
开始的坑里人和结尾的坑,有什么意思?
开始时对于那条狗的对话,与后面剧情关联在哪?
|
|
2017/4/14 15:00 sky |
|
14 APR 2017 (3) |
|
挺一般的 |
|
觉醒的良知,沉沦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