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五成群,混混沌沌的颓废青年在儿时玩伴衣锦还乡后情绪爆发,醉酒吵闹,在夜色中疯狂宣泄负能量的故事,听起来就很适合林克莱特来拍。但我对这群愤世嫉俗而又眼红他人成功的空想家实在喜欢不起来,相比而言,有点无趣的巴基斯坦小哥反而更像是现实生活里的人。结局聒噪了一整夜的少年少女们还在聒噪,倒是话不多的护士少女出了意外。小镇太阳升起,却再也照不亮少年们心中的阴暗了。 |
|
可能是我看过几部林克莱特中最“黑暗”的一部,谈不上是喜剧了都。每个人都混混沌沌,没有目标,浑身散发负能量。但导演对年轻人的这种特定阶段的迷茫刻画得太细腻了,简直像心理学剖析。并且在不以剧情为重点的情况下,结局还令人捏了把汗。许多演员都是《年少轻狂》里的,看着像续集似的 |
|
迷茫年轻人的一夜hang out,迷茫变得更加迷茫。七个年轻人在便利店边兜了几个来回,做法观点言论给人虚无感,仿佛一切都没有意义,就像那女孩莫名其妙突然就想死亡,还好有那个巴基斯坦人给人踏实感。林克莱特这些很少人看的电影,却异常的好看。 |
|
没想到乔万尼有腹肌呢,那种身板儿连腹肌都有,怎可能是loser? |
|
4.5他怀才不遇,嫉妒和软弱削弱了勇气和力量,他得过且过,浑浑噩噩,靠黄段子刷存在感,他愤世嫉俗,将自我的失败归结为他人,当一个人有了逃离的计划,当一个曾经的伙伴成为了成功者回来,一个夜晚似乎改变了一切,但一切似乎也没有改变,在城市和郊区的结合地带,酒精是度过漫漫长夜的最好伴侣,因为麻醉自己最简单,但在某一刻,他们被迫开始审视自己,在这个无聊的乏味的毫无意义的叫做“生活”的道路上,自由是什么?爱情是什么?勇气是什么?当这一切都变得重要起来,你还能什么都不在乎吗?林克莱特的问题少年们总是在抱怨着环境和他者,总是在身份的迷宫中独自徘徊,当终于触摸到自己的内心时,最坚硬的铠甲也会变得一击即中,谁能承受这种直面自我的代价呢?继续躲在躯壳中吧,因为在哪里你始终会觉得自己是个强者,还能拥有可以掌控人生的幻 |
|
最后小巴基斯坦斥责说 “throw it all away” 还是挺触动的,经过之前的铺垫这个道理的确被讲述得深入浅出。 |
|
用一夜的時間來荒涼一世的心情,我們無望地發現,在日出之時,已然蒼蒼變老。 |
|
感觉看到了自己那副Loser 样,郁闷。Linklater 脑残粉…… |
|
林克莱特超擅长的日常系,现在被好多日本导演拿来捯饬 |
|
简直是我们的写照。你像Sooze,对艺术心怀无上向往,谈论着空中楼阁,渴望成为脱离现实泥地的艺术家。你像Buff,疯癫狂放,是他们中啼啾地最刺耳吵闹的那只麻雀,色情,酒精,毒品,不加控制的暴食,以为自己也可以接近艺术,实际狗屁不通。你像Bee-Bee,没来由的消失在一个墙根,酒精和药,天台依旧不接纳你。你像Jeff,终日惶惶不安,思考着什么关于生命意义的狗屁,滞步不前。唯独不像Tim。Timmy-Boy,um-hm?那可是外张的火焰。Pony可爱的像个孩子。但想来,这群人不过十八九岁,倒也仍是少年。你究竟,要怎么办才好呢?可你没办法像他们一样,用蹉跎岁月的方式活在今天。你会饿死的。 |
|
一边看一边想拍案尖叫的片子!RL对剧情走向的把握和对情绪的营造真的是细致入微丝丝入扣。五个什么都没有的年轻人,一个无所事事的晚上都能拍得那么丰富饱满,他把绝望和潦倒切成丝,见缝就插;却又时刻注意对冲突分寸的把控,没有性、没有暴力,观众对于混乱的一切期待他都不去触碰,实在太高了! |
|
这种美国小嘎子闲扯闲逛的对话电影看着容易,写出水平真不容易。Richard Linklater 一辈子就擅长这类,影迷粉丝如我,也乐此不疲。评:4.5星。 |
|
7.9/10 颓废的美帝青年,一空虚就到处闹事,高声嚷嚷,动作猥琐,欺负中东人,成天抱怨瞎逛屁事不做,全他妈都是神经病,我们这些良民顶多就在家里撸片了。 |
|
原本以为是青少年胡闹喜剧,结果是更地下和现实主义的《美国风情画》。 |
|
又是一部千禧前美式青春;德州小镇上,无处纾解的苦闷和浑浑噩噩的人生,以少女的意外死亡结尾;非常不好莱坞,完全无法纳入好莱坞电影的范式,全是真诚毫无套路,看完足以影响情绪的片子;每个人物都异常丰满,没有刻板印象;五星 |
|
people fucked up, stuck here. |
|
也许这就是林克莱特眼中的美国青年,是吊儿郎当,种族歧视,忍受不了别人比自己成功而毫无能力的空想家,彻底的失败者。群像刻画得算成功,但对话太无意义且令人生气。不喜欢这类型的话痨片,就像在现实生活中我讨厌满口脏话的装逼男一样。 |
|
2个小时的无病呻吟,我现在看了这部居然觉得boyhood还行?早餐俱乐部后再无出挑的青春片,且同年龄段的青春困惑,Reality Bites好多了。两分苛刻了,就是很烦整个故事。 |
|
典型的美式话唠片,将躁动的小镇年轻人的生存状态集中于一个夜晚铺陈。他们共性明显,却也个性突出,苦闷单调的原地打转,被各种现实境况拖拽着,自以为是地挥霍着。普适的生存状态让人感同身受,怅然不已。结尾的黑色玩笑,将所有人打回原形,充满了嘲讽。“做个隐形人,着实引人注意”。 |
|
loser总是愤世嫉俗,爱打嘴炮 |
|
年轻导演们 快回到你的家乡去拍片吧 |
|
The sheer stupidity, racism, prejudice, idiocy, destruction, presumptuousness, and absurdity of white suburban America shown through the lens of Linklater. As someone who's seen it all in person I testify this is a documentary (and that nothing much has changed over the last 20+ years). |
|
sooze的舞戳爆了我的笑点。以一种沉重的方式说他们都一样蠢。 |
|
导演对这些小镇青年还是蛮残酷的,他们就是嫉妒别人的功成名就,却只能靠酒精和吹牛来消耗自己无用的青春。 |
|
叨逼叨依旧不少,没有字幕看的好累。片头那大片大片的小镇景观一下子就把心捉住了,片尾又是。感觉是最朴素的美国小镇,最通俗的苦逼青春。每个人物都屌丝的要命,但一直到最后都没有讨厌他们。也不能说联想到了什么,就是会在心里默默祝福他们成长为牛逼的大人。荷尔蒙泼洒的刚刚好。 |
|
不喜欢粗口,不喜欢种族主义,可这就是真实的美国青年的状态。迷茫、游离,谎言、虚伪、无处排解的愤怒、说的比做的多、自命清高内心深知自己的废材。与上进的外来移民比,无所事事,店主无奈的问what's wrong with u。相当真实,不美化青春,而是批判。形式上的喜剧,骨子里的悲哀。几首插曲非常好听 |
|
高中时候一起组乐队的同学,如今成了摇滚明星,巡演回到了故乡。给其中一个女同学面子,演出完后,到曾经大家混的街边来和大家一聚。 这个引线把哥们姐们全给点了,各自一通神经发得... |
|
鸡鸡糟糟的颓废年少,迷惘冲动而又反复无常。他们流连在便利店门口喊叫,脱了裤子秀出真性情,抑或是拔出手枪剑拔弩张。以上情境或许都是真实的,然而实在无法共情。 |
|
看完想到前几天跨年在朋友家喝到天旋地转半夜在街头走了半个小时找还开着的地铁站,半道停下来坐在路边的石墩上喘气,巴黎零下四度,街灯氤氲在呼出的白气里,世界蒸腾在体内的酒精中,念头一个接一个从脑袋里往外蹦,快三十岁在巴黎和他们快二十岁在德州郊区,也一样丧,没有太大区别。 |
|
real life ’night on earth‘, it aches |
|
学习到了除了毒品、性,还有种族主义、排外能消解无法打胜仗时的思想问题。 角色设计很巧妙,Jeff无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思想问题严重待解决;BeeBee无脑金发酗酒女,想走出小镇去大城市的Sooze,环保、女权、种族etc全副武装;Buff像24h嗑药精虫占大半个脑;Tim价值观稳固,不会暗戳戳羡慕取得世俗意义上成功的Pony,对女人兴趣也不强,然而却将各种不满情绪发泄在外乡人身上。好好工作,努力生活是一个优良品格,看完让人感恩身边还是正常人多。trying to be someone end up明白自己只是普通人,很多年轻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迷茫失落时期,有意思的是为什么美国和中国年轻人风貌完全不一样,也许这就是996、不强调work-life balance的好处?(劳动解决思想问题)四星半 |
|
无所事事的青年们在一起就是戏。他们闹的那些东西很直接,中年人都没种那么讲,只能隐蔽地搞 |
|
自然,流畅,真实,可信的冲突展开,有点像spike lee的 Do the Right Thing |
|
《近郊奇情》林克莱特的米国小镇青春片。
三五成群,混混沌沌的颓废青年在儿时玩伴衣锦还乡后情绪爆发,醉酒吵闹,在夜色中疯狂宣泄负能量的故事。 |
|
一个脱离泥潭的人,干干净净的出现在曾经的伙伴面前,而他们的人生还是一片狼藉。人性会让他们暴露弱点,在“傲慢”的加持下,给自己本身的不幸又加了一层码。没有怀才不遇,只有面向黑暗的软弱无力,是空想家们的青春残酷物语。 |
|
8.1 林克莱特的这部由话剧改编的小镇群像中的每个角色身上都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在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对比中,失意的年轻人困于现状的挣扎与对于未来的迷茫一点点被展现出来,而一夜过后每个角色的命运反差更给本片增添了几分沉重的气息。 |
|
美式青春片还得是林克莱特。每个角色都如此虚无、狭隘和混沌,同时也透彻而简单,畅写着小镇街溜子青年的浑噩模样。
努力拼凑起来各样的价值观试图给活着的实感打上烙印,却又深陷最烦贱真实的一面,总也把握不住那些真正的价值,只有过剩的自我无处安放却又处处安放,那么唯一的答案便是对一切的刻意漠视以换取对敏感卑微的自我防御。
林克莱特最厉害之处便在于并非笼统展现上述一切的描摹,而是以对现实模态的完整刻印,深入到不同秉性的肌理纹路中去,像一把剖开截面的手术刀,把握到每一种不同个体的差异,以及差异之间的层层复化的化学反应,在这之上再综合出统一的无为青春综合症,不同截面之间拥有着同样的属性。
原来虚无亦是如此可感,空洞到甚至不值得评判,唯一浮现在主角身上的那点鸡肋的严肃性也被狠狠戏耍,除了自我慰藉毫无价值 |
|
当你渐渐不再年少,轻狂也失去了意义。迷茫和浑噩,竟然在一个夜晚被拉得这么长,放得这么大,无处可逃。面具之下,每个人都是他们原本的模样,日出之后,星飞云散。 |
|
发生在一天的故事,逗逼青年酒醉探讨人生,这或许不是垮掉的一代,也很垮。空虚感在现在看来十分真实,对存在的追问不如努力改变。昆鸡常笑老鹰非,说明星和有钱人其实也很困惑,那难道不正是浅薄的见解么?!而你正陷于嫉妒之中。 |
|
Original Music:Sonic Youth 其实还有其他⋯⋯ |
|
没想到这本居然是最多戏剧冲突最残酷的 |
|
这他妈的完全就是我想拍但拍不出来的那种电影!你正直青春年华,没有理想,迷茫,羡慕牛逼的人,反感装逼的人,嫉妒混的牛逼的人,又觉得他们算个屁,混混沌沌过后总感觉自己悟到了点什么,也只不过是一时的安慰罢了,你陷在迷茫的漩涡里,好像没法出来,最终你渐渐变成了那些什么都不管只顾往前冲的傻逼,反而能从漩涡中逃出来,只不过,你会发现,你已经变成了当年的自己痛恨的样子,“那又怎样?生活还得继续。”《在路上》对美国人的影响真大,回来好好看看。
PS:唯一的缺点就是,好像颓废人不会说这么多话的。 |
|
和年少轻狂差不多,就是更乱更无趣一点......有的对白还是挺精彩的。 |
|
铺垫稍显冗长,人物性格圆润丰满。结尾两个转折很棒。神作! |
|
erm girl I’m literally Bee-Bee👧🏼 |
|
林克莱特,凯文史密斯,这些家伙都是屌丝样,少女心 |
|
对我而言是励志片,躺在垃圾堆里也没有一蹶不振,没有放弃思考。 |
|
。。。林克莱特你个大傻逼(非褒义也非贬义,中性的,你个大傻逼!…)这部的冲突性其实稍微好一点也能意识到那种青少年vibe but still too cynical……管你根本目的是什么但自认颓废高级傲慢无所事事喋喋不休唯我独尊相当自以为是实际上毫无才华和想象力不干任何正事就算了还搁这欺负老实人的普白男朋克青少年真是世界上最烦最脑残的东西到底有什么好拍的,竟然忍完了整部电影只是因为一来是啊可真实了所以当傻逼样本观察生物多样性了二来其实能客观意识到我喜欢的一些人(并不特指)可能会喜欢的原因但这又完全不是我的成长语境那我主观怎么可能get到呢。唉恨你们这些把自己的Privilege拿来无限把玩的油腔滑调白男导演,越来越担心你把新浪潮拍成这vibe那你真的可以死了 |
|
好喜欢看无所事事的青年人没日没夜地晃荡,那种迷茫,那种失落,不寻找支点不可以吗?就这样晃下去。 |
|
说实话每次看到美国青年游手好闲还能过得这么富足,就想给片子减一分。这次好歹他们意识到了他们的一口粮在穷人国家意味着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