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叫这个片名的还真多……前半部很闷,后半部高潮不断。和斯通以往的作品一样,又是批评美国政府和进行斯通式的演出,总的来说本片暴发出了非常强烈的反战情绪。另外斯通强调“左翼”和“共产主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是男主角、也是斯通的写照,大概也可以说是我的写照。 |
|
蓝光重刷。斯通用近乎新闻片的方式去组织呈现萨尔瓦多的政治乱局。斯通是起步比较晚的导演,拍本片时已经40岁,对政治不抱单纯幻想,然而对政治可以下混乱的结论,但不意味着可以把电影拍得混乱。记者伍兹亮相时是个穷困潦倒的失败者,他去萨尔瓦多是为了搞钱,于是入境后与军阀勾肩搭背,见到原住民情人后,又跟左派游击队和白人人道主义者搅合在一起,对美国军政界和光鲜新闻人恶语相向,最后又拼死保护朋友拍下的游击队杀人的照片,这个立场不断转变的角色,剧本和伍兹的演技都未能给予足够的支撑,看上去像没头苍蝇一样乱窜,尤其他最后差点死在政府军手里时,还把鞋跟的暗格展示给对方看——他就没想到其他记者再被搜查时怎么办?完全是个弱智。剧情有大量冗余,比如片尾连续两次被搜查,这种重复手法一般用于喜剧片。修女被害时有露点 |
|
8/10。高度写实震撼!风格化的摄影,风格化的剪辑,开篇一连串快速有力的剪切贯穿醒目排列的字幕让我倍儿打起精神,短短数十秒就交代完主导因素。从刺杀神父到后半段心灵洗礼般的战争场面,极富冲击力的画面既多变又迅速又紧密相连,加上伍兹影帝级表演如同行云流水般明快畅达,斯通娴熟的技巧令人赞。 @2014-01-15 01:13:57 |
|
John Cassidy捕捉到完美瞬间后中弹死去的这一幕,把我骗来了圣安娜,却遍寻不到可供1984年游击队战马驰骋的宽阔大街。这位战地摄影师真名John Hoagland,1984年3月16日,他按下了最后六张照片,两名政府军士兵出现在公路上,倒数第二帧拍到了倒下时的鞋,最后一帧则是只剩萨尔瓦多热土。 |
|
理想能唤醒一代人 又能葬送一代人 可如果没有理想呢? |
|
奥利弗·斯通是一个真正热爱美国,相信美国的导演。他也因此显得可爱天真。
他以前的政治电影拍得多好啊! |
|
重看评价不变。瑕疵很重的佳作,作为把奥利佛斯通电影看完了的我来说,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是他创作生涯中很特殊的一部。作为一部政治电影,很难得的用一个飘忽但真实的视角讲述了各个派别对于一个地区的影响,十分难得。中间刺杀戏前后的剧情张弛有度,主角的视角扎地相当之稳,一步步的描绘出诸多角色的思考思想,很像是激进地帕索里尼技法运用。后面战争戏里面的跟拍长镜头也让人惊叹,迸发的语言交流和外界冲突的双重享受。可惜后面的节奏太散了,刻意的追求纪录片化毁了表达的完整性,斯通说到底也确实审美太美国主流了。
又重看。评价不变。 |
|
差点忘了Oliver Stone是多么nb的导演 剪辑 节奏 so smooth |
|
4.5《萨尔瓦多》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反好莱坞的电影,在主题上这是主流制片厂永远不会去投资的题材,从风格上奥利佛·斯通完全使用了纪录片般的节奏,电影大部分时间都集中在这个穷途末路的美国记者在萨尔瓦多内战的混乱中,周旋于美国媒体同行、好友、当地情人、左派游击队、军政府、美国政府之间,他似乎有着圆滑的处事态度,游戏人间般的无所畏惧,但在某些时候,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还是闪现着,即使现实让它们变得如此可笑,斯通电影中的美国形象永远是小丑似的无赖、过于自信的幻想自己是能掌控一切的上帝,在越南和柬埔寨的战争是失败的,但在中美洲的后花园这是最后的阵地,所以萨尔瓦多这个冲浪天堂度假胜地成为了地狱,人民被裹挟其中,失踪然后死去,剧本中有许多深刻有趣的细节,藏在了看似冗长而沉闷的叙事里,反战是斯通所有电影的核心 |
|
战地记者都是英雄,斯通爱美国爱得深沉。 |
|
美国民众不愿意相信他们付出的慈善捐款成为独裁政府屠杀暴乱群众的军费。可事实是,萨尔瓦多暴乱中被屠杀的人们,他们的身躯正静静的曝尸于垃圾堆腐烂,成为乌鸦的食物。媒体可以开启一扇了解世界的大门,也可以关上一扇大门,让里面的生命悄无声息的终结。 |
|
5可以和大失踪 Missing对比下。。。本片故事性不好特别是前半段。。。片子还是值得一看的。。。萨尔瓦多骑兵很逗 |
|
事实真相在政治权力面前几乎不可能被有所掩饰、扩大、歪曲。。。美国的所谓援助也纯粹出于自己政治利益的考虑,对所谓的正义人民无疑成了漂亮的幌子。 |
|
典型的「英雄的旅程」劇本。雷根的反共主義。美國商業力量與流行文化。雅痞。哈草。戰地攝影師魂的召喚。Robert Capa。《投奔怒海》。雖然一直批判美國,但旅程最後一趟磨難靠美國才能得救,不過最後扯後腿的也是美國… |
|
“你这么做了,就变得和他们一样”——处决战俘和虐杀平民还是有一点点区别的。不过,人本来就一样,即使你们成功了,不过是换张脸罢了。不同的是制度,是权力架构。评论里有朋友说主角一直在抨击美国,却靠美国才逃出生天,但主角并不是靠美国的正义获救的,而是靠美国的霸权。这种霸权,可以是美国,也可以是苏联或者其他区域影响力强大的国家。 |
|
讲述西班牙独裁政权下死去的数以千记的年轻人中的一个,当人性向独裁低头,悲剧就上演了
|
|
美国是一个操蛋的国家,但它也提供了别的世界所无法提供的多样的视角。斯通从一开始就是属于美国的政治异见者,他有着足够的热情去揭开美国的遮羞布,同时也让更多地人去了解第三世界的真相(即使是有限的)。手提摄影、新闻纪实式地演绎,以小见大地展示了那个动荡的时代及其众生相。 |
|
每每从电影最后的黑底白字中看出导演的对世态的无奈和期待...让人揪心不能释怀。奥利弗仿佛化身成为哈姆雷特中的鬼魂,不断推动着他的观众去找出世界的真相。 |
|
延续了《野战排》的反战立场以及对美国政治的批判(结局被遣返的玛利亚和直白的字卡都是入木三分的控诉),但多了一层对左翼反抗势力的质疑。摄影记者理查德本来是个冷眼旁观的投机主义者,却因为和旧情人玛丽亚的重逢变成了萨尔瓦多动荡政局的当事人和受害者,一幅人间地狱的景象也在观众面前缓缓展开。对应地,画风转换的两个关键剧情节点相当有力:一是主角初入萨尔瓦多时军方在街头枪杀了没带准行证的少年,将镜头从前1/4对理查德生活状态的闲散描述一下子拉到了炮火连天的萨尔瓦多;二是大主教罗梅罗被刺案,至此之后剧情走向愈发绝望:教会妇女被无情奸杀,同行记者约翰死于炮火之下,主角也两度从政府军手里死里逃生。视听语言真实而骇人,极富冲击力地展现残酷的战争景象,后半段接连的戏剧高潮更是压迫感十足,令人近乎生理不适。 |
|
有种萨尔瓦多“出租车司机”的感觉,不过男主形象更为生动饱满,虽说看起来很残酷,但却没有给人很强的情感冲击,怪不得只提名了男主而没有导演,也许是因为最近看多了更为残酷的现实? |
|
音乐也很好,今天看起来不知道对与不对,悲壮吧。 |
|
狗日的战争,谈个恋爱都谈不清净 |
|
【B】如同影片开场的鼓点一般精准。角色关系的交代,叙事节奏的渐进,影像调度的娴熟,奥利弗·斯通的政治类型把控里绝对一流。另外,该片的剧情模式和11年后的那部《不可掉头》基本一致,附着于「外来者」的视角,对不同群体进行审视并与之周旋,其中夹杂着各种巧合与意外,并在最后以急转直下的结局设置让观众持续这种惊愕,在电影之外也能持续回味。 |
|
奥利弗最收敛的描写与最血腥的剧本。詹姆斯伍兹的戏风依旧洒脱,男三那个疯狂敬业战地记者的塑造是最成功的。 |
|
久了不看美式,再见这凶猛狂野总会即刻间再次爱上这熟悉的视听语言,而接踵而至的每一件事也有各自程度的烈,其实根本就没有一丝暖意可言,这可能就是奥利弗·斯通一贯的味道,美式暴力经典元素。但相比美国镜头下杀戮不停息的南美洲影像,再看看南美人自己拍时,确实有不同层面的明显不同,所以这也是「血淋淋的伤口」和「好不掉的伤疤」,两种不同的概念和审美了。 |
|
今年第一部让人享受、震惊、深思的真正好电影。影片流畅,跟随一个堕落却浪漫温柔,无耻却高尚的记者的情节,宏大地展现了萨国弱国无力的苦难,一场无近史诗的战斗将苦难推上高潮,以及丑陋政治的的展露。 |
|
枯骨行,怨魂荡,尸骸遍地悲断肠。长亭外,美酒香,忽现买笑孤坟上。
|
|
用公路片的框架讲了一位摄影师的战地历险。压制不住的情感虽然释放,结果终究一无所有。全片一气呵成,人物沉浸在一片暴戾与废墟中,会不禁怅惋,如果没有这么躁,反而会更好。 |
|
学卡帕?死路一条 |
|
一个混混小记者的冒险之旅,了解到了这个比特币国家的前世,导演擅长的拍法,精致的画面加上经典台词,值得耐心观赏,片中还出现了不少老相机。 |
|
一向不太喜欢宗教,不过看到凯西面临强奸和枪决时的平静和坚强,却无法不动容,当然约翰的死亡也是如此,为坚信不疑的理想而死,可以想象他的快乐。当然这两人的死亡远不是斯通的主题,我只能说: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 |
|
很残酷很混乱很悲情很无奈,格瓦拉也会长叹一声 |
|
似乎是奥利弗斯通一系列反战片中力度最深的,除了自带的对美国政府的批判属性外,也带有一些对左翼阵线的怀疑。一系列快速有力的剪切刻画了大量血腥肮脏的事件,没有通行证的青年被当街枪杀,呼吁人们反对军政府的大主教遇刺,四名无辜白人女性在深夜被奸杀,主角理查德的好友约翰为了拍摄飞机死于枪弹之下。在短暂的交插之中,拉丁美洲的乱局便已被展开,萨尔瓦多的悲剧绝不仅限于此,而是属于这个世界 |
|
《萨尔瓦多》 萨尔瓦多
看这部电影时去百度了下这个国家,真的是太让人叹息了,从15世纪就被西班牙殖民,18世纪苏联带来了共产主义,后来又引发了12年的内战,即使到今天它依旧是全世界最危险的国家,黑帮丛生,强奸蘋发,一个无人踏足的小国家,唉! |
|
奥利弗斯通先生到影片的最后都没有放过美国,本片的基调在于批判性地提出美国在其本土外政策中是否在所谓的制约与平衡中,没有深入现场而成了助纣为虐的帮凶? |
|
惊心动魄。战地摄影师真不是一般人干的活。 |
|
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提名 |
|
他居然还能最佳男猪提名,太意外了,片子还不错,但他塑造的角色很一般..不过我爱看~卡卡 |
|
向斯通致敬。确是很好的控制力。乱世的景象应该是不易描摹的。 |
|
Stone所推崇的是美国人一直引以为豪的自由民主人权,你尽可以说他左翼,但当赤色分子把枪口对准战俘时他也会愤而控诉。 |
|
奥利佛·斯通的一部经典政治电影,虽然他靠同年的《野战排》拿下了奥斯卡,但这部电影却一点也不逊色。萨尔瓦多这么个弹丸小国却如此令人绝望,电影的情绪感染力一点也不比《卢旺达饭店》差。斯通的调度也很成功,片中拍摄使用大量手持摄影模拟战地环境,却流畅无比,不愧是巅峰时期的斯通。 |
|
天天叫嚷着人权的美国制造了世上大多的战火和苦难! |
|
这个电影叙事上面简直是灭顶之灾,人物关系混乱不堪,剪辑“贡献”很大。企图表现大场景下的小人物的命运,结果什么都没有表现出来。大段关于战争的苦难和残酷变成了猎奇的堆砌,对情节发展和人物内心变化完全没有任何作用。生硬的说教和叙事让人糟心。人物塑造上的失败简直是糟蹋了战地记者这个题材 |
|
主角代表了一类纯真的人,总觉得美国应该代表着某种精神或者某种姿态。其实,全都一个吊样。能展现,并启发人们去了解一段历史的电影都是好电影。在看本片之前,我甚至不知道萨尔瓦多在哪。了解这段历史之后,我还是想说,人类,其实全都一个吊样。 |
|
如此有卖点的,还有真实背景和人物的故事,结果拍得这么乱七八糟 |
|
美国反对美国!为了冷战 也为了巩固自己的后院 美国对拉美地区的控制是结构性的 对这些地区的伤害也是持续性的 这种威权统治拉美的方式才是造就了影片中种种悲剧的根源 一个潦倒恣意的记者良心发现 改变不了什么 美国让拉美持续地失血 制造对立分而治之 让人民的温饱始终有问题 一丁点的物质就能换来不平等的优质待遇 大使馆里政客的伪善 美国对其扶植的势力的直接控制等等都能在这部电影里发现 可是美国影视作品虽然在反对美国 却不能触及灵魂深处 只看到记者的觉醒 却不深究为什么 也许他们不知道 也许他们可能不敢吧 联想到2024年美国发生的各种游行 民选政府代表民意了吗?美国记者被自己国家提供的武器杀死 这不讽刺吗?可以一看的电影 但是和其他作品一样 流于动物式的情感共鸣 确实理性深刻的思考 四颗星 |
|
Dateline: 1980 El Salvador - Correspondent: Richard Boyle, Photojournalist Guatemala, Iran, Vietnam, Chile, Belfast, Lebanon, Cambodia... [Salvador] |
|
不喜欢,性格的部分剧本花了太多的笔墨以至于在真正想表现的萨尔瓦多问题上显得头重脚轻,奥利弗斯通总是缺少一点精华提炼 |
|
前半截主角是混蛋,后半截这个世界是混蛋。奥利弗斯通对现实的大恨和对美国的大爱才是他的精髓! |
|
复杂的世界。那些东西对那些人来说就那么重要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