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回忆往往是不靠谱的,回忆中呈现出来的基本上不是过往的事实,而是我们潜意识里希望的样子;第二,比回忆更不靠谱的是革命,革命好比冷笑话;第三,如此枯燥的形式能拍出如此有趣的电影,导演牛逼。 |
|
今日白雪,明日污泥 |
|
太碎了,属于上等的那种鸡肋。 |
|
其实都发生了,历史已经是每个人写的。最后的镜头很美。 |
|
1、一场一镜,罗马尼亚小镇革命往事探佚
2、圣诞老人依旧接着扮,酒鬼还是那个酒鬼,体制内的发了财矢口否认,丧子的母亲活在当下,路灯迅疾点亮或是依次点亮,人群顺势涌向广场或许就像享受圣诞的狂欢,小城从来就不是漩涡的中心。 |
|
后来的革命还是革命吗?当下对于历史中革命是否发生这一事实产生了根本性的质疑和动摇,我想到这种devastation都觉得难以面对。今日雪,明日泥,人的记忆无从考证,而历史的记忆之于个人都是意识形态的板上钉钉,将认知钉死在特定框架里。全片各部分对青年导演都颇具指导意义,剧本格局小而巧妙,三个人物平分秋色,故事线由简单明了的单一事件组成,却足以提出尖锐问题,并借啼笑皆非的视听元素将问题问得很到位,这作为小成本政治/社会批判电影来说就绝对足够:影片所需要的就是花90分钟提出好问题,并将解答空间全部抛给观众。 |
|
一直都当它是严肃的片子来看,虽然老爷子也叠纸船,教授撕废纸令人发笑,但直到那位女观众打电话来说,今天的白雪,明天就会成污泥,才察觉他们关于革命是否发生过的讨论多么荒谬、可笑和不必要。最后那个48分钟一镜到底的长镜头太牛逼了。 |
|
【C+】能看出导演在剧作上的用苦良心,但可惜的是本片结构实在是太碎了,近乎彻底毁掉这些文本与题材上的先天优势。 |
|
散客并不是无知的群氓而是最聪明的怯弱者。他们希望过得更好,却又畏惧于旧有的威权,想得到却又不愿意付出。大多数情况庄家是稳赢,多年的积累手段都是本金,以本伤人再容易不过。闲家只有两种机会,庄家身边有个二五仔能帮你出千。或靠自己的本事说服所有的散客都下到自己边,才有本钱和庄家赌这一把 |
|
历史永远是人类思维基于自我保护规划出来的东西,电影何尝不是? |
|
前面平平无奇铺垫半小时,后半的电视直播才有了些罗马尼亚电影的那种二逼感——那种有点哀伤的粗野好笑。电影里街景类似中国任何一座北方小城,都是社会主义建筑师作品,角色里还有个中国商贩。剧情里对事件真实性的讨论还有回忆给社会变革罩上了一层暧昧混沌不可解,唯有琐碎的生活会一直延续 |
|
http://v.qq.com/cover/c/cudlymiafnkhmr6.html?vid=l0014oqd0z4 |
|
雪花变污泥,你注意过街灯亮吗 |
|
历史的客观就是最大的主观。戈达尔的宣言是否适用于如此老牌共产主义国家?很难,很难政治地拍电影。因为离政治太近,太关心政治,每一帧都关乎于此;因为离政治太远,个人与体制几乎只发生单向的关系。《布加勒斯特东12点08》拷问的是公民的良心:革命时分身在何处?革命过后是否遗忘?是否在窒息凝固的生活中为求虚荣而好大喜功?结尾借历史的幽灵之口也肯定了公民的在场:历史的真相存在于每个人的脑海中,每个人的记忆里。人人都有自己革命的方式,无论成败,待到雪后,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被忘记……想起那个卖鞭炮的中国人不禁苦笑:看历史过往我们惺惺相惜,论历史反思我们无可置喙。 |
|
三重发问,询问-审问-叩问。“你是如何参加革命的?”,“如何证明你参加过革命?”,“革命革的是谁的命?”。被强力挤压的室内空间,被无限扩散的声音语言。从单场景固定机位到直播间的犹疑晃动,叠船、撕纸、镜头拉近,顾左右而言他是人的本能,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
|
8.1 革命发生过吗?可能有,可能没有,无法定论。这很讽刺,也很现实。人们往往只愿意相信他们所认为的历史,把回忆打扮成他们想要的样子。归根到底,这重要吗?还不如放眼当下,改变停滞不前的现状。去看看窗外的雪吧,不要让它变成了污泥。 |
|
手持的愿望与三脚架的要求,电视台应该具有的专业与摄影师的业余,主持人本质主义革命观导致的历史迷雾(12点8分前还是后)。不断打来的电话和节目中三人的奇妙交互,此刻的多种诉求正在不断重写历史。最后说下雪的女士已经讲出了真理(12月23日仍有人死去,革命不发生在某一分钟),老爹灯的比喻。 |
|
回归到那棵圣诞树的镜头很不错,意外地平复了刚刚结束的尴尬。很多人大概是想说倒台无济于事,希望他们一辈子吃屎 |
|
革命是什么,还是用伪革命去充实无聊的人生?由无聊滋生出的荒谬在争奇斗艳,却怎么都争不够…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去欣赏那些安静与美丽,什么时候风景才能被真正看透…结尾很舒服,同样赏心悦目的还有演播室里那些手持、虚焦、故意不专业但不目眩过头的长镜头 |
|
好好享受此刻吧!明天,雪花将会变成污泥。 |
|
那段节目看得好纠结。 |
|
通过一出电视直播讨论来重返历史现场,各种推翻、威胁和坚持已见。革命到底有没有在这片地方发生过,到底他有没有参加过,彷佛都成为了不解之谜。看似没有答案,但是影片借助一些人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中国人说罗马尼亚人自己内斗的问题,其实时非常善意的提示,他觉得人们不应该抓着别人的小辫子不放,这也不是否定别人的理由。纺织厂现在是电视台话语权的决策者,以前安全局的员工在通话中表示自己是厂长,发出一系列的威胁,这样子直接对阶层差异的讽刺真是拉满了。开头结尾路灯的灭亮的循环的互相照应又像是宿命般地将历史和现在对接在一起。 |
|
我觉得最后一场大戏三人还是过于坦诚了。若是面对摄像机高昂头颅,在不经意间话语出现裂痕是否更好? |
|
这般沉静、自然却不耍花头的处女作如今已算难得一见。 |
|
“下雪了,好大的雪花,明天就会变得满地是泥”,路灯下,世界静谧而美丽,而你只需要带钱回家就行了。 |
|
非常欣赏这种举重若轻的气质和极为写实的表现和表演形式。可疑的个人记忆,混乱琐屑的小镇生活——圣诞节、爆竹、中国人。看看那台倾斜的摄像机。与其说颠覆革命叙事,不如说为革命铺垫一种日常性,人们“争抢着挤入镜头”,“从一个洞穴走向另一个洞穴,把篝火认作了太阳,明天雪花就变成了污泥。” |
|
不是不明白意图,主要是形式上几乎就和电视台录口播无甚区别,尤其是联想到一切都是“差错”、“矛盾”、“冲突”都是预演好的,就更加产生一种无所可看的心情。 |
|
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的历史。/假装很正经其实随意地谈论着很重要的事,甚至连讨论的重点都会跑偏。讲述者不在乎,听众也不在乎,大家只忙碌于生活中操蛋的琐碎事情里,当初革命的理想主义早已抛在脑后,或者根本不存在理想主义,1989年12月22日,我们还仍是这个我们。 |
|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于历史叙述者略带善意的讥刺。平实的镜头,不急不慢的节奏。只可惜到后面节奏感差了些。不过还是五星级的佳作。 |
|
四段式,1首2尾,3日常,4访谈。 |
|
入题也太慢了吧。 |
|
2015.12.30 重看。到了明日,雪花便变成污泥了。街灯是如何点亮的,又有什么关系。 |
|
名字很好听,但片子太闷,看的想睡觉。第一次见到访谈节目直播的时候还能往里打电话的,这电视台是广播站改的吧?看了评论才反应过来后面48分钟只有一个镜头……希望几位主角在拍这个镜头时是一次过的,阿门。 |
|
7.3/10。①某罗马尼亚小镇:一档电视广播节目聚集了小镇居民试图让人们一起庆祝罗马尼亚格命周年庆,但在节目上却引发了关于「当年在小镇发生的算格命还是庆祝(有人认为如果是齐奥塞思库倒台小镇才发生游行那游行只能算庆祝)」以及「镇民所叙述的当年格命所做/发生的事是吹牛还是真的」等争论。②自然主义电影:许多调度简易的长镜头;大量固定的运镜(后面电视台节目开始后出现了不少不够冷静的电视直播式运镜是败笔);素淡的摄影美术;缓慢平淡的叙事节奏;少特写(后面电视台节目开始后电视广播式特写变多了是败笔);极少画外配乐。③影像表达冗余;作为情节主导型电影主题表达不够集中深入。 |
|
“享受此刻白色的雪花吧,因为明天又要一地泥泞了”罗马利亚革命纪念日最好的“献礼片”,把我笑惨了 |
|
7.5/10 罗马尼亚小片。没多大感觉。 |
|
“想看”第1761天观看,妙极了! |
|
棒 |
|
我盯着3个男人在镜头前侃侃而谈40多分钟,他们聊的是历史和政治,而我竟然一点不觉得枯燥,甚至还觉得很有趣,导演牛逼~~ |
|
5/4/2007 6:00pm City Hall |
|
4.5,2008/03/03 |
|
其实没有谁关心《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发生了什么,那早已是模糊的记忆。因此在这部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叙述革命真相的作品里真正主角并非是人而是摄影机。它举重若轻的从客观瞬间切换到主观,就在这场如滑稽表演一样荒谬的论辩即将闭嘴之时,观众却说到了点上:是时间的秩序擦写着历史课上的黑板报。 |
|
7.5 后半段是精华,前后段的镜头运用的区别以及开头结尾的路灯循环,真假与否已经不再重要。 |
|
电影探讨的主题 我们的城市是否曾发生革命
——“如果在既成事实以后 到街上去 那还能叫革命吗”
——“你知道革命是什么?你可知道路灯是如何熄灭和亮起?”
历史的全部意义 在于见证 见证基于人的记忆
可人类的记忆是模糊的
人的记忆 今夕雪 明日泥 |
|
同样的伤痕文学,东欧系总是能苦中作乐,人民的韧性和幽默感特别顽强,首尾呼应,街灯如星火,与其抓住历史不停纠结回望,不如看看外面美丽的飘雪。 |
|
记忆从来都不靠谱,革命也从来不在于一时,一切执着于挥舞团结活泼严肃紧张大旗(圣诞节只许奏罗马尼亚歌不许奏拉丁音乐、电视台用三脚架不许手持)的都是大尾巴狼。 |
|
小品式电影,是否参加过革命的终极问题,答案似乎已经不再重要,那天去没去广场谁也不知道。拍摄这种电影真的是太省钱了,而且很好看。 |
|
波兰波宇巧妙地用一台摄像机道具贯穿了历史和现实:影片采用静止拍摄手法,只保留中全景拍对话场景无任何特写镜头,到访谈节目时达到顶峰:主播禁止移动摄像头的想法实则暗示“革命”之后的现实,固执保守独断独裁等齐奥塞斯库式思维依然存在。波的风格还是能看出基耶氏的影子啊,比较特立独行的导演 |
|
一半一半,这个分裂太明显了,本可以有更好的结构。 |
|
历史的「可擦洗性」最后为成为困扰所有「当事人」的心魔,由此可见「口述历史」的某种危险倾向,不过在大多数他人眼中,一切的回忆和讨论都是荒唐的可见。在这个故事中,双重「他人」——乱入的中国人和所有之后观看的观众反而成为一种可以左右「氛围」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