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敌人在叙事上是被虚焦处理的,而真正敌对的似乎是同一阵营的友军。平庸之作 |
|
看到又有大抵读过奥威尔的市侩自作聪明大晃那颗里面除了极权就是民主的头嘟囔着“傻逼们你们都上当了吧?”后 决定打满分 |
|
撕毁党员证的那一瞬间是真正走向革命道路的起始,为自由战斗终身的共产主义战士最终会同自由的土壤一起扎根于属于人民自己的土地之中。 |
|
我的亲爱的战友你们在哪里?长眠在山林间在被解放的土地里 和我们一样流血的革命者们在哪里?消失在同盟者的枪口下和刑讯室里 |
|
7.5 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在现实政治前是脆弱无力的,但是正是那可贵的理想之光照亮了身处腐朽堕落的人为政治中的人类社会并给予了其一丝救赎的机会;历史从未属于过“人民”,人民的热血滋养了野心家并沦为其获取权力的棋子,人民的牺牲构建了权力的地基,同时也喂饱了苍蝇;人去做一件事并不是因为它是对的,而是为了证明它是对的;革命是头母牛,需要众人一齐挤奶,助产小牛。而大多情况是没人做事而分了母牛,接下去去抢有母牛的人;不要放下你手中的枪;为什么历史总是给理想主义者开玩笑?当那些居高临下者朝他们开枪时我知道这个世界印证了人类自身最大的局限性--理想在现实前的不堪一击,背叛革命理想的人往往是最擅长玩弄权力的人。权力能取缔理想,但无法阻止新的理想的诞生,或许这就是人类自身为数不多的能够突破局限的可能。 |
|
有些情节真的很像奥威尔的经历:意外加入马社工党、儿戏似的训练、连续几周无战事、两派在高楼上对峙喊话。打败理想主义者的不是法西斯,是丑陋的政治斗争 |
|
戛纳补片21。镜头固守在盟友一侧,敌军是模糊的虚无,化作无法对焦的枪林弹雨;当组织内部出现裂痕,激烈的正反打随之出现,友爱与分歧、亲密与诀别同在。素材组织散乱,节奏时缓时急,几乎挖坟式的历史梳理,令结尾咆哮般的预言太过强硬。 |
|
比当权的“左派”更激进者,命运大抵是相似的,他们被剥夺生命,后来者则被剥夺讲述他们的权利。历史从未为我们提供正确答案,但却给了雷同的错误示范,那些胜利的,却也是错误的。什么是正确的呢?我也不知道,我也还在想。也许该好好看看失败里埋着的真心。奥威尔被误读为一个简单的反极权主义者,是他的悲哀,也是我们时代的悲哀。肯洛奇真好,真的。又丰富又真诚。 |
|
最后谁是谁非真的说不清楚了,革命面临的难题似乎往往是个人与集体,破坏与重建,激情与冷酷,当然还有乱世之下扭曲的欲望。电影试图鼓励那种纯粹的革命热情,但是一腔热情不能将谁带到哪里,多半最后人们迷失了革命的目的。即使回归,也只能说明历史给人的选项总是太少。 |
|
黑斯大林派倒是无所谓,但是连国际纵队也黑,就让我有点怀疑影片的倾向了,况且也没几个人会真心认为托派组织能成事吧。
说起来要是有样学样,把马统工党的游击队换成土八路,把共和政府换成国府,把佛朗哥法西斯换成日本法西斯……小右看了估计就得骂娘了。 |
|
8/10。民兵占领教堂后对是否实施土地公有制议论纷纷,从这场戏开始影片真正进入到肯洛奇的核心主题:究竟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才能实现人人平等,而不是一句镇压反对派的口号。大卫成了西班牙内战情形的缩影:当反法西斯主义同仇敌忾之际,马德里内部的街垒枪声却成天上演,那些投票选择真正的自由、民意的马统党,被迫使用容易打伤自己的劣质武器,姗姗来迟的援军反倒窃取革命的果实、解除他们为自由而战的权力,人们只能成为默默无闻的牺牲者,人权被无情践踏。洛奇抨击了反法西斯阵线失败的原因是排外和歧视妇女战斗力的斯大林主义,以浪漫手法描绘了林荫下做爱的革命志士,并对比在内斗中消磨的苦闷时光,最后大卫的孙女将红色领巾包裹的土地撒向棺材,举手致意为革命者的英勇高唱挽歌。虚化了交战方,枪毙的大批农民和牧师让人充分感受战争的恐怖。 |
|
革命的激昂、血泪、豪情和悲意,不只是历史和乡愁,更是那个承诺而尚未到来的明天。 |
|
就像波米说的,肯洛奇是戛纳最后的底裤和门面。在世界日渐退回到保守主义的今日,为什么我们还需要肯洛奇,或者说,为什么我们越来越需要肯洛奇,因为“极右派在世界抬头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你,因为我们穿着比基尼,却仍然泡在一片漂浮着逝者的海域中”,因为他是电影最深处的良心,因为他对社会底层的关注、对社会最根本的病症的指斥,因为他无与伦比的锋芒与勇敢。极端与偏激正是他投向这个懦蠢世界的一颗炸弹。 |
|
肯·洛奇的战争片始终关注“非正规军”,他的战争片也从来没有宏大的场面,只有一场场残酷的小型战斗,却总能让你看到悲情的集体和悲惨的个体。热血青年从英国来到西班牙,投身反法西斯战争,却看到分崩离析、反戈相向的统一阵线,政治和人性的复杂性让他最终选择了离开…… |
|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昔日豪情俱化作累累白骨,满腔热血被无情利用,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复杂格局下,“革命”早已失去起初的单纯意味,沦为政治势力互斗、倾轧、排挤的上位手段,所谓“内战中的内战”更让人寒心绝望,被打败的永远是理想主义者的天真。斯大林又被黑了一把。 |
|
杰作!专注理想革命者们峥嵘岁月的实体经验,高度保持忠于其凝练的自然主义,根植在二十世纪英特耐雄纳尔真实深刻的欺诈历史,生活细节与戏剧情境之间,存在矫饰背叛与牺牲杀伐的时代写照,彰显着无须赘述的幻灭,这其中有乔治·奥威尔、以赛亚·伯林,也有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约瑟夫·斯大林。 |
|
海明威、奥威尔、加缪、毕加索,众多文艺界大佬的加盟让西班牙内战世界闻名,从内讧和自相残杀的角度看西班牙内战可太真实了。在这场代理战争中,听到“这些外国人跑到我们的国家指手画脚”还不算最让人吐血的,理想和激情在政治博弈中手无寸铁不堪一击的样子,看的我真叫那个恨啊,开枪打死你,还要把你搞臭,说你在为法西斯战斗。政治是战争机器绞肉机的发动机,永动机,杀人不见血。 |
|
“那些是资本主义国家,如果你需要他们的帮助,你就得缓和你的口号,因为不这样他们就会吓跑。” |
|
辩论是灵魂,肯洛奇牢牢抓住了这一点。 |
|
布兰卡的死触动了泪腺。她自愿参与这场战争,跟无数社会主义青年一样,自愿为自由、为土地、为人民而战,结果不是死于敌人之手,而是死于曾经的战友枪下。这一群人,他们拼命战斗,什么也没有获得,却还要被背叛、遗弃,甚至被通缉、入狱、死亡。 |
|
如果事先没读过诸如《向加泰罗尼亚致敬》之类的书,恐怕要看得一头雾水吧?但如果读过的话,就真没有任何新鲜的东西了啊…… |
|
热血和激情牺牲在政治斗争的脚下 |
|
很容易让人回忆起奥威尔的向加泰罗尼亚致敬。那些为了自由而战并献身却为斯大林主义杀害的战士不朽! |
|
肯洛奇讲了一个简单又深刻的东西,天真的理想会激励人们一往无前,却终究难敌复杂的人心。理想主义者值得尊重但终究不是胜利者,历史也不会有他们的位置,就像尘封在箱子里的信件和报纸一样无人知晓。但只要一打开,引起的星星之火终有一天会形成燎原之势 |
|
8.5 是谓杰出!最优秀的政治意识形态电影有两类,一类是诸如《我是古巴》《意志的胜利》冲破宣传工具的桎梏逼近最纯粹的美与力量,另一类是从诗意纪实的形式表象中提纯出一种立场、乃至对人与历史的思辨和理性批判。后者的覆盖面往往已超越电影的范畴 |
|
给Ken Loach点赞。仍然是革命的内部视角,试听上节制,大段的讨论,严峻的政治性。照着《向加泰罗尼亚致敬》拍的吧? |
|
B+/ “追忆”的动作拍得太轻飘太累赘了,甚至不如用《花月杀手》的方法拍。其他则的确是捕捉到了嘈杂与喧哗之力量的肯洛奇。 |
|
当我们看到作者的朋友柯普,一个抛弃了一切来参加反法西斯战斗并且表现十分英勇的比利时人,没有被敌人打死,却仅仅因为自己属于托洛茨基主义政党P.O.U.M.而被政府投入监狱的时候,一定会被政治的复杂性和残酷性所震撼。在Land and Freedom最后马统工党被政府宣告为非法组织。 |
|
高呼着“打倒法西斯”的口号加入革命,最终却背负着“法西斯同谋”的罪名开始流亡,这听上去无比讽刺。然而肯洛奇对这群年轻人却没有丝毫嘲讽,整部电影用诗歌般简练的语言和油画般精致的镜头赋予他们的命运一种古典悲剧色彩。影片中段神父被处决,农民拆毁教堂,把圣像和油画扔进火堆的场景,仿佛整个悲剧的一个隐喻。 |
|
第四十八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
|
接近结尾的冲突戏,XXparty(忘了叫什么)命令就地解散POUN,Blanca也死于对方的射杀。冲突戏非常饱满,革命者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努力的成果成为空文,反法西斯者被称为法西斯者,你感觉到了现实的荒诞,历史的荒诞。是谁书写了历史?做的事情有没有意义?孙女全程工具人,感觉有更好的编剧选择。在房顶上开枪对打,而彼此之间不是敌人,像是一个巨大的人类行为隐喻。主角看了西班牙宣传片,选择不远万里支援战争,而片中有男人有女人有儿童有老人,大多数人没有枪。或许这已经预示了困境。随着战争推进,女人不允许前线,像是XXPART军人开的女人玩笑——有些人已经腐化。了不起的人们,为了理想奋斗。 |
|
英国佬眼中的西共 西社 西工内部大乱斗 |
|
电影拍摄于上世纪末尾,政治意识浓烈,讲述了后苏联时代左派阵营迅速瓦解与各地共党纷纷自我解散时期的故事,不看这部电影很难想象出西班牙竟然也有这样动荡的年月。
肯洛奇展示出人们透过自身经验如何改变思想观念而使观众参与其中。特别男主撕毁党员证的那一刻,政权在群众心中的崩塌极具冲击力。对意识形态转变过程的刻画也是《土地与自由》具有强大感染力的原因。 |
|
肯洛奇之旅3,虽然肯洛奇不以拍爱情著称,但他镜头下的那些爱情拍得很美;电影提出的政治问题,以前、现在、今后都不会有完美的解决方案;这部战斗电影是我看过三部里最浪漫的肯洛奇,为背景里那些游击队员哼唱的小调加一星 |
|
Stalin is just using the working class like pieces on a chessboard to be bartered, used and sacrificed. |
|
理性精炼直击要害得令人害怕,社会学思辨肃然起敬又有一丝羞愧。镜头语言平淡得毫无风格,结构套结构,孙辈这条线虽然俗套,但完成了超越时空的互动,是拔高立意必不可少的一步。真是完全的电影实用主义者 |
|
意识形态相关的影片本身就很难拍好。星级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会减少一会增加,理解儿戏一般的游击战场面可能是受到成本限制或出于现实还原的考量,但影像魅力因此会受到影响也是必然结果。不专业的群演老是忽然上线,中段葬礼上群演喊口号的蹩脚表现几乎让人笑出声来。但随着戏剧张力的拉满,战争的真实感在布兰卡的奔跑中,在大卫和老乡嘶吼着交流籍贯的夜里得以呈现。如果可以,我愿布兰卡的归宿是辽阔的天空与大海。因为女人似乎永远都没有故乡。谁还能够相信二十世纪那些埋葬了青年肉身的崇高理想呢?不过仍然会为那一抔虚无的尘土动容。如果你是无政府主义者,那么考虑来看看这部电影吧。 |
|
回忆的叙事方式初看老套 但确实实用(比如叙事省略),结尾不错,传承 |
|
看影评好多人是因为奥威尔的《致敬加泰罗尼亚》来看本片的,我是因为读了《西班牙内战》过来看这片子。书中德军对佛朗哥的评价是营长水平,但他打仗喜欢稳扎稳打,团结战士(片中没提到)。片中主要讲的是那些欧洲的切.格瓦拉来到西班牙做志愿者加入组织一起参加反佛朗哥法西斯斗争。战争场面不宏大,但特别真实,随着时间的推进,不仅一些人打起了小算盘,那些反法西斯的各个政党包括背后的斯大林都打起了小算盘,他们开始内讧,自相残杀,被自己人清算,至此,佛朗哥胜局已定。书中没具体讲怎么不团结,这部电影作了充分的补充。英雄流血又流汗,还被组织出卖,最后都不知道为谁而战。感谢毛泽东,感谢他的三湾改编和遵义会议,让共产主义在中国重新有了生命力 |
|
The Karl Marx Division. The Third Division. The Durutti Division. "Why aren't you over here with us?" "Why aren't you over here with us?"—This is the human history. |
|
肯·洛奇用自然主义的手法制造了情感上的煽动性,和后期的《风吹麦浪》是一个路数,把西班牙内战派系的纷繁复杂尽量做了简化,从英国志愿者的视角出发也是很独特,整个故事脉络清晰情绪充沛,讨论土地如何分配的群戏拍得极富真实感。 |
|
好久没看这么老派的革命电影了,还是很燃的。九十年代了还能翻出西班牙内战的旧账,把红黑旗举去戛纳,就凭这个也值得给个赞。至于路线问题,当然是很可以讨论的:无政府工团主义的这一套在革命初期可以很有力但进入拉锯战面对正规军的时候是不是还能行这的确要打很大问号。但事情是:英法绥靖就只有斯大林给援助,就带来了他一家独大的话语权,排挤了其他人,那失败以后也就会被所有人骂。害死了一大批理想主义者,那就是会被历史记住的啊。左派能不能干成事业可能不取决于理想主义者,但左派给后人留下的想象必须是理想主义的。所以这么拍电影我觉得没问题,非常好。(缺点是感情线有点简化,女主人设太单薄:从“妓女”莫名就变成了女伴,跑去跟人家上床然后第二天就为革命路线分歧而撕破脸,然后就被假革命真反动派们杀害了…) |
|
几乎是根据奥威尔《向加泰罗尼亚致敬》改编的电影,革命运动中如何被人背后捅刀子。 |
|
本片曾获96年坎城影展金棕榈奖提名、法国凯萨奖最佳外语片、欧洲影展最佳影片。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主人公徘徊在信仰与爱情之间.
|
|
“同志们,我们的斗争毫无意义了。” 比《风吹麦浪》早了十年,但主题是相似的,都是关于曾经天真热忱的理想主义者们是如何走向分崩离析与自相残杀,讲的是正义的追求是如何在实践中变得不正义。中间国际歌响起的那一段,依然十分被触动。此外,肯洛奇在主线之外,也依然注意到了女性在革ming群体中的处境,被污名化(被误认为是妓女)、被边缘化(不可以直接上前线,要去做后勤和支持性工作),看完之后想去读奥威尔那本《向加泰罗尼亚致敬》了。 |
|
英国著名左翼导演肯•洛奇关于西班牙内战的一部电影,尽管间或通过报刊报道和广播宣告等手法映照大历史背景,但这些政治斗争的宏大叙事,始终还是通过民兵组织的一群国际志愿者战士的故事加以呈现。战歌的激昂、战友的团结友爱,充分表达导演对于革命理想的歌颂。而围绕公有制展开的激烈争论,与革命者的内讧导致的昔日同志的分道扬镳,也把理想与现实、政治与人性之间的反差,呈现得一览无余。这种认清现实的灰暗与残酷之后,仍然坚守理想的情怀,让人感动。看完影片,想把新星出版社出的那本《西班牙内战》,找出来细读。 |
|
政治权力的轮番变化,西班牙内政的复杂借加缪、海明威等为了信仰或“为了见识”信仰的年轻人之目议斯大林的变味社会主义。政治游戏是“我不管你杀了多少法西斯,只要局势有利于我,你甚至可以被我变成名义上的法西斯”,慕名为信仰而来的欧洲人不知为何而战,战友转眼变成敌人。诚实的情感,盲目的爱情被冠以对信仰的侮辱,一捧黄土从那片土地到未来的土地,被杀害的妇孺,不仅是从本能上以“情感”为欺谎对西班牙女性的向往,更是对信仰从行为构成的秩序错乱,从票决到基础秩序的设立,从整个过程带有的不成熟的贫困的哲学,使得结果的失败变成一场在碗中滚动的命运,戏剧。影片短短但呈现了一段带有真实记录意味的写实战景,情感对于自身的批判意味将死亡、战争的血腥弱化且将对美国中心主义的未来引断线索,意识形态的反复流产,信仰蔓延在未来。 |
|
肯洛奇这个老爷子真的是共产国际的编外人士。影片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崇高的理想主义是如何形成和破灭的全过程,令人唏嘘叹惋。我认为老爷子在这个时期的政治上是不成熟的,还是将大量的感情和同情放在工人党的个人理想主义上,但是并没有批判他们政治上的幼稚。非常可以理解,因为这种理想主义的革命情怀是最具激情的,最打动人的。不过之后的《风吹麦浪》显然是更加成熟,更加能够从客观冷静的视角表现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浪漫主义,革命是要流血牺牲的,革命也是需要统一思想战线的,革命更是需要政治上的考量的,革命不是个人主义的,而悲伤的是,个人主义的情绪必将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甚至激不起一点点浪花。这是多么荒谬啊!有时候荒谬的来源可能正是,人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
|
细读过资本论那一套,后来发现马克思晚年自己都不信了。那之后,对某某主义之类的也就当思维体操看看,用这些来指导别人生命相关的,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天真。政治一贯就是看天办事看人下菜,笃信任何一种主义的,会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吧 |
|
戴夫寄出的那些信并没有寄达,最终是在他独居死去的居所中一个尘封的木箱中发现的。整个理想主义的革命往事都借由这些无人问津的信件和报纸讲出,听众只有一个,他的孙女。最后,种下革命记忆的砂土撒进曾经的革命青年的墓穴,孙女念出那一段革命者的诗歌,其他在场却形同不在场的人就是与革命者隔绝也不再信任革命的今人。一头一尾两截本身就形成一个墓穴,将逝去的革命因子死死锁在其中。微弱的传续仅是偶然落在孙女手上一时举起的那条红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