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罗·格林格拉斯的手持代表作,之后他还把手持风格延续到了好莱坞以及谍影重重系列并形成风潮。影片以粗糙的手持影像还原了那个时代的场景,让你误以为这是一部残留的纪录片,增加真实性之后自然更有益渲染气氛。无论如何,朝平民开枪的军队都是令人不齿的,可惜此类事件仍时有发生。 |
|
保罗·格林格拉斯的《血腥星期天》拍得真好,这个调度,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血淋淋的反民权杀戮,心脏一阵阵紧缩,眩晕,紧张,手心冒汗,不是纪录片,胜似纪录片。决定好好学一下北爱尔兰历史。再去重温《风吹麦浪》《因父之名》《哭泣的游戏》…… |
|
在U2的歌声中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
|
“感谢英国政府,今天你们摧毁了民权运动。”
爱尔兰人誓要为他们的兄弟姐妹讨回正义,他们也确实做到了。2010年,英国政府公布调查报告,正式承认了自己的滔天罪行,即使这个道歉已经晚了38年。政治斗争里没有好人,流血事件中没有赢家,在这么一场真相与耻辱的对决里,输的永远不会是人民。他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借口去掩饰,去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但军队永远永远,都不该向手无寸铁的平民开枪。 |
|
从今天起,每一个德里市的青年、少年都将加入共和军。 |
|
其实英国也是有一批对北爱持续持同情立场的牛逼导演了,肯洛奇和保罗都如此。去年在柏林,看了那部关于血色星期天前一年的《71年》,两部片子都非常粗粝而真实,格林格拉斯这部则更彻底的集中事件当天,伪装成一次历史素材重剪。 |
|
片中的伞兵全部由退役军人扮演 |
|
民主道路上的牺牲与暴力。手持摄影再一次印证了其风格性的力量,配之以褪色的色调,临场感与灰色调,显示出一场民权运动的惨痛历史。保罗·格林格拉斯在开场就事先张扬摆出军人和民权运动代表的两场新闻发布会来进行平行剪辑,强权与民主的对立不言证明,而后则是在步步加深民主运动的艰辛,夹杂在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民主运动举步维艰。但那些满怀着理想主义的鲜血不会白流,历史不会轻易过去,我们仍需保持愤怒。 |
|
不需理由,五星力荐。 |
|
U2的《Sunday Bloody Sunday》,唱的就是这个事。当然,现实比歌曲残酷得多。
影片印象最深有两处,一处是英军朝一个挥舞白手绢的老人开枪,一处是枪击结束后,几个英军士兵在一起兴奋地交流对方开了多少枪,而面对一个同伴士兵的疑虑“那些不都是平民吗?”,置若罔闻。 |
|
对真实事件的实景重现,本片从拍摄方式到内容呈现,属于泛伪纪录电影。
走进人群期间的手持摄影,黑屏转场,是对电影手法的极力隐藏,为了就是突出真实感,但其实该片是有着明显的叙事性。
比如对英军暴力行径的控诉之外,也部分英军对执行命令的困惑,对爱尔兰共和军的暗中煽动也是有所笔墨。并通过主角议员,以及那名遭遇不幸的少年,也表达了对民族、信仰方等冲突方面的扼腕。并将矛头直指操控一切当局,有着强烈的政治观点。 |
|
混乱下的欺骗,夹带私念的正义。 |
|
因为最近香港的事专门找出来看的。嗯……只能说,社会学与经济学才是济世良方,民运无用,非民主国家尤其是。背后是不太好听的真相:万物向来刍狗,更何况里面混着大量没有脑子的、行走的荷尔蒙。 |
|
有些纪录片的风格,事实的残酷足以令人震撼!难能可贵的是,几十年后的英国能将这段历史公布于众,将丑陋揭露出来,让人们记住这个真实又耻辱的日子。然后想一想,我们呢?14年前的死去的那批人呢? |
|
人群大规模聚集、被宣布为非法、武力驱散、流血、谎言掩盖真相,这样的事情,在地球的这边更深重、更残酷、更荒谬。片尾是的U2「Sunday bloody Sunday」,他们唱道,这样的歌我不想再唱了。这样的电影我想再看一部,我们自己的那部,除此之外,我也不想再看了。 |
|
不造作,不矫情,但又有政治、历史和立场。有美学也有故事,让人重新反思纪录片和剧情片的界限在哪里。从情感上和道义上,四星都是不够的。 |
|
有点做作...虽然我知道导演是追求记录片风格但既然都是演出来的又何必要做到这样所谓的"记实"...?...新闻节目倒是也罢...但这毕竟还是电影啊...真不知道柏林人怎么想的...如此枯燥的电影也能金熊...也就话题性还过的去...过度摇晃的镜头都让我差点看吐了...好晕... |
|
民主在《血腥星期天》里并不存在。不仅如此,所谓的“民主”在现实中亦无法成为真实。这才是格林格拉斯这部现实主义作品反映出来的真实。统治者于这场“和平”对话当中掌握着至高的权力,而议员领导多数人争取自身利益的运动最终反向指涉少数派群体。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平权之路总是举步维艰,而绝大多数成功案例总是发生在电影世界里。 |
|
多年以来一直津津乐道《千与千寻》是目前唯一一部拿过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的动画电影,后来才知道2002年第52届的柏林电影节还有一部真人电影与《千与千寻》一起拿到金熊奖,最近想起这部迟迟还未观看的电影,《血色星期天》,于是就特地在这个星期天特别观影了。—— 原来是《谍影重重》2、3、5 以及《菲利普船长》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的作品,作为一部剧情枪战电影拍得仿佛是现实纪录片一样真实,厉害了。决定观影时没想到是如此题材的电影,让我联想起《为了萨玛》《民主的边缘》还有某些禁片以及某些历史等等。 |
|
朋友推荐我看的,故事就是讲述70年代英军屠杀爱尔兰民运人士。镜头多次摇晃而且经常渐变黑屏,看起来很累人,剧情没有多少艺术色彩,不够观赏性,但很写实。 |
|
记者出身的绿草导演采用他拿手的新闻纪实风格拍摄,手持摄影,场面调度灵活拟真,模拟环境声,呈现了粗砺真实的视觉风格和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从头到尾都从双方的角度来描述整个事件,一个看似相对客观的视角,让事件还原起来更加真实可怖。历史事件的错综复杂被完美展示出来,流氓无产者、便衣军队都是事件的助帮凶。当然还是把所有的同情投给了受屠杀的北爱尔兰民众,把利剑刺向了愚蠢鲁莽又试图掩盖罪恶的英国政府。首尾呼应的两场发布会,和平革命的主张作古,从今天起,每一个德里市的青年、少年都将加入共和军。 |
|
02年柏林金熊奖。格林格拉斯的伪纪实手持之作,从技术层面来说,影片除了手持塑造的真实感以外,平行蒙太奇的加入也功不可没,尤其是片尾用此来撬动情绪外,还有所深思。其实很难断定影片的好坏,只能说在通往自由之路,我们还需要努力。。 |
|
这既是关于爱尔兰群体事件的故事,也是处于历史漩涡中的所有人被裹挟进暴力的故事。无论是站在宗教的哪一方,还是站在政治偏向的哪一方,所有的人都会被激化成为暴力分子,从事后兴奋地讨论着发射弹药数的英军士兵,到默不作声加入IRA的青年。叙事上这种伪纪实风格不仅仅是由几个POV组成的,各式各样的闲笔展现运动中群众面貌也是真实感的一部分,从丈夫酗酒而无心参加运动的老妪,到安逸于英国政府职位的姐夫,正是这些和事件本应关联却没有关联的人物构成了那一个时间点的清明上河图。结尾IRA发枪的部分太震撼了,激进组织根本不需要用言语刺激煽动,而后的记者会主角用言语重申了当下正在发生的事实,正是导演在处理叙事中事件先于观点的体现,和拍摄风格相得益彰。没太看懂为什么剪辑要用渐黑的方式去转场。 |
|
手提摄影伪纪录片的先锋和巅峰。说实话这么具有可看性的金熊奖影片还真不多见。基于充分的资料搜集,从温和的反对派、激进的爱尔兰共和军和英军三个角度交叉叙事,展现了民主运动的复杂性、危险性和偶然性。除了最后U2激昂的歌声,大部分时间镜头都比较克制。 |
|
IRA被逼出來的,希望依靠純粹的非暴力不合作也是種奢望。在嚴重的客觀暴力(結構性的,體制化的暴力)之下,還是需要考慮如何利用force來獲得power。 |
|
导演功力真是非一般的深厚!!!致敬!!! 历史总是如此惊人的相似,这是一股看不见的力量,血染的力量在推动。让一些人永远记住了血色星期天!虽然是伪纪录片,但是导演选择平行剪辑,永远是把需要的情况传达给观众的最好的方法!PS:超爱这导演,功力真的屌到飞起!!! |
|
柏林墙倒塌前,东德的士兵奉命要向逃往西方的人开枪。
柏林墙倒塌后,开枪的士兵受审判,辩称只是奉命行事。
法官道——你收到的命令是开枪,但是你可以射不中的… |
|
导演神乎其神的调度能力和视听把握让每一个观者都变成了亲临现场的参与者,后半部分,影片的紧张氛围就没有停下来过,如果你看的时候以为本片是一个纪录片,恰恰说明了影片的成功,那种不落痕迹的真实感,大部分导演一辈子都不知道如何达成。 |
|
爱尔兰共和军煽风点火,英国军队磨刀霍霍,爱尔兰年轻人冲动失控,一心希望和平游行的议员无力把握,全球同此凉热。肯洛奇是史诗感,保罗格林格拉斯是现场感,一样的工整和荡气回肠,电影感太好了。风吹麦浪打出五颗星,血色星期天没有理由不打。 |
|
拍得真好。(好莱坞的制片人还是挺有眼光的,能发掘这样的导演) |
|
当地时间5月7日,北爱尔兰议会选举结果出炉,寻求脱离英国的新芬党获得了议会中最多的27席,取得历史性胜利 |
|
纪录片般的拍摄手法几乎记者出身的保罗·格林格拉斯的固定标志,即使拍动作片,他也仍然离不开这一招。该片作为他的成名作,更是如此,全片手持拍摄,内容有如新闻素材的拼接,真实再现了那个“血腥的星期天”,而其冲击力超越了故事,更超越了逐渐被淡忘的“事件”。 |
|
手持摄影、长镜头都在营造伪纪录片的效果。电影出现了很多人名,也力求刻画生活化及真实性。有些人物侧重点的比例觉得没有必要,角色的选择将电影的伪纪录造成了反效果 |
|
非常给力!很真!对当地的政治、对群体事件、对那些人的心理都有很深的思考,也刻画很好。画面风格很给力,晃得我头晕。后来greengrass再拍的那些戏也找到源头了。 |
|
2007-08-30,excellent. |
|
想当个好领导不容易…… |
|
极其纪实主义的影像纪录着和平抗议成为惨案的全过程,似乎也是所有当下人民vs.当权者通过非暴力手段唯一的导向,天朝(观众)对于这个话题太敏感也太切身体会,所以还是闭嘴。 |
|
无论当做纪录片还是电影来看,都是一部不在水准的作品,豆瓣评分偏高只能是因为触到了一代人的那点痛,滚滚历史巨轮,我们都是见证者,我们都在见证着。 |
|
和平示威军民双方失控,石头碰子弹,栽赃杀无赦,统一口供,鲜血染红民权旗帜 |
|
一场鸡蛋与石头的碰撞被绿草导演用标志性手持还原了出来,尽可能削弱了戏剧性的成分,每一个个体都作为历史的参与者被呈现,没讲他们背后的故事不代表他们没有血肉,反而更从事件本身发人深思,如果说失控的情绪是惨剧的导火索,那么事后英格兰当局的反应则说明了政治的黑暗。 |
|
8.0
手持摄影一招鲜,场面调度法无边,名犬终被武力歼,遥想某年某一天。 |
|
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紧张死了。因为一直以为是“纪录片”。早年的观影经历中最难忘的之一,影响我到现在。 |
|
电话铃声吵死人,前面困得想睡觉,自然主义的写实未必好,精华都在开枪,全副武装的军队对手无存铁的游行群众开枪,声音真脆。 |
|
格林格拉斯接手谍影重重前的金熊获奖作。透过手持摄影机多头并进游走于事件的每个角落,粗颗粒胶卷、跟拍、变焦镜头还原出状似纪录片的临场感,同时导演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剪辑的表意功能,兵不血刃,利用影像的交叉与并置来传递自身的立场。 |
|
事后处理才是故事重点。演员表演都很出色,Greengrass在调教表演的方面或许是被低估的。渐变黑屏的运用弊大于利,Greengrass后面的作品也没再这么用了。 |
|
DON将亲身经历写成书 并协助制作了此片 他说每次看都禁不住想起那天他的朋友头部被英国军队的枪击中倒在他身边的画面 导演手法一般 铺垫过长 手持过晃过多严重影响观感 渐黑transition运用过度 但只凭这血淋淋的历史事实足以震撼人心 |
|
游行群众的分类、心理演化,部队基层-高层对局势认知的差异以及指挥链的失控,这些微观细节在快节奏的剪切、伪纪录片的手持镜头中反而清晰可见。格林格拉斯似乎没怎么拍过战争片,不过由本片观之,他若能拍战争片、特别是治安战主题的电影,想必会很出彩 |
|
2014021 四星半,与《千与千寻》分享当年金熊奖,确实很对柏林的口味。手持纪录镜头以及片段式剪辑营造出紧迫感与真实感。“肾上腺素令我们太亢奋了” |
|
人类能从历史上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上学到任何教训 |
|
这导演喜欢玩手持,镜头太晃,晃得人很难受,所以,这导演的电影都是一次性的,不适合看第二遍。这导演还喜欢劫持的题材,劫飞机,劫轮船等等。开枪打死了十几个人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反而获得了嘉奖。呵呵,我只能呵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