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有的展现枪决前的画面。在地狱里歌唱, |
|
如何度过临死前的时间。以及希腊人拥有美的传统。 |
|
全篇都在听配乐,只是剧作和剧情的铺陈都较为一般,不过比起前作《小英格兰》强太多。 |
|
临刑开party是犹太习俗吗? |
|
印象比较深得是影片的配乐,既现代又古典,将影片的宁静与肃穆的气氛渲染的十分成功。影片中的希腊人都好有尊严和气节,看完让人心生敬意。 |
|
让死亡,成为伟大乐章的最后一个音符 |
|
战争!战争!战争!痛恨战争!痛恨战争!痛恨战争!!! |
|
过2⭐。
调性太诡异了,实在接受无能。 |
|
译名应该叫最后一张便条吧。5 |
|
平铺直叙,群戏离散,淡如水。 |
|
这希腊导演没接触过多少德国人么?德国人有这么丰富的肢体语言?有这么话痨? |
|
虽然整体平铺直叙,在舒缓的钢琴声中200人集体平淡的迎接死亡。永远不应该忘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电影的钢琴配乐非常棒 |
|
生死大義面前,即使諸多不捨與不棄,也不能犧牲同胞來為自己續命。長鏡頭慢節奏,一點都不像一部納粹題材電影,拍攝得稍溫情而沖淡殘酷本質。看過的首部希臘電影🇬🇷🎦,古希臘傳統美學被現代摧毀殆盡。 |
|
历史语境 国家叙事 。小房间里跳舞那段很棒。我很喜欢 |
|
用翻译的视角也算不错,故事最后的结局还是比较震撼的,直接展示死亡场景有些简单,其实可以更艺术一点。此外,前面的故事稍觉平淡,群像故事也不太鲜明、动人。可贵的是影片能让观众感受死亡给人带来的思考。 |
|
删除 |
|
The La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为什么最后一刻不反抗一下,即使无用。 |
|
“我们会被遗忘吗?”当然不会! |
|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进了纳粹集中营的门,基本就相当于鬼门关里来报到。今年的二战题材电影似乎比较喜欢关注非主流战线。例如本片,讲述的是希腊抵抗军和纳粹斗争的故事。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200个俘虏最终都选择了牺牲。真是生亦何欢,死亦何哀! |
|
三星半。二战电影略拍出点新角度算不容易了,加男女情感其实没有必要 |
|
1944年5月1日。最被打动的点是德国军官赦免希腊译员的原因、经过和译员的抉择。 |
|
平庸,同时,我也不太相信世上会有这样的现实,假使有,我也并不认为集体赴死比大多数人活下来更有意义更讲义气更人性化,总的来说,我不相信在苦难面前赌气式的勇敢有什么价值,我给5.5分 |
|
二战卖惨系列。 |
|
深入肌理、紧贴大地的颇具风格化摄影语言,主角缺乏深度塑造,诸多地下纸条颇具没戏找戏的嫌疑,音乐一如既往得棒,致我对希腊的“故乡”情结 |
|
希腊人一批一批倒下去,被纳粹凌辱被虐待,可我一点点赶脚都没,倒是注意到一个很帅的德国兵,不知道演员叫啥名字……果然汰弱择强是人类本性。 |
|
令人震撼,见识了什么是视死如归的勇气。另外,配乐真不错。 |
|
煽情太过。谁都没资格夺走谁的生命,夺走生命的是命运。刽子手和受害者之间的差距不是一颗子弹,而是一弹指的时间。不应该是“给予我屈辱的自由”,而是“我不能容忍把自己生命置于他人之上”,这是对自己人性的最后质疑,而不是碍于社会尊严而就死。 |
|
还以为最后有奇迹😩 |
|
SIFF 第九场# 出发前夜的歌舞以及行刑片段拍得还挺好的,但是剧本太中规中矩。 |
|
水准确实不行 |
|
歌舞很有感染力,故事有点牵强。好像德国的白左导演对希腊的左翼情有独钟,纯洁无辜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战后两个派别的游击队和平民百姓会彼此大开杀戒,虽然左翼政党对农业的第三世界国家有独特的吸引力,但是拥有权力的左翼实际上比右翼更糟糕。 |
|
致敬那些为反抗纳粹法西斯而牺牲的人! |
|
老导演叙事偏保守,感觉只是在伤口上撒了把盐 |
|
看名字以为是音乐片,其实貌似是纪实片,记录了二战时期德军屠杀一个设在希腊集中营犯人的故事。貌似第一次看希腊电影,一般。片中一句对白竟让我想起了抗日神剧中经典的对白——同志们,八年抗战就要结束了——男主在1944年对妻子说:不到一年就胜利了。 |
|
男主没有找人代替自己 |
|
一般般啦,太拖沓了,前大半段没点高潮,快看不下去了。最后的部分还蛮触动的,赴死也要体面一点,结尾的扫射又有点强行煽情,呵呵呵。 |
|
悲壮且惨烈的故事,但剧情节奏却是平缓的,叙述方式是平庸的,只是把这一段历史单纯记录,而非“讲述”,显然导演编剧欠缺艺术创作的技巧。最后200名希腊人被行刑队处死,非常悲壮,他们的精神不灭,行刑前夜他们用音乐舞蹈来迎接死亡、歌颂生命,颇有酒神精神,至死他们都保持着人的尊严和体面,控诉着fxs的罪恶。Karl和wolf挺唏嘘的,karl又一次击毙了“wolf”,Karl的矛盾,就是他自己的心魔,是他的信仰和良知的对抗,然而他一次又一次击毙了良知,那双他始终不敢直视的眼睛,其实照见的是他的堕落和罪行。 |
|
有点无聊,二战的题材不好拍。 |
|
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 |
|
200名希腊抵抗战士和共产主义者,被德国占领者于1944年5月1日执行死刑,因为游击队杀死了一名德国指挥官及3名卫兵。故事在希腊26个拘留营之一的海达里营展开…… |
|
最近类似题材好像看的有点多 |
|
题文无关 |
|
翻译 |
|
剧本可以好好改进,表演一般。那个翻译的选择是对的。 |
|
有点过于平淡了。 |
|
希腊电影,还是讲二战的,这可真的是一句也听不懂,纳粹不仅处死犹太人,至于共产党人一样也没放过,都关进了集中营,而且这些都是希腊人,看守对犯人无情地虐待,德语翻译两面都不讨好,但还是看出了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看到了纳粹的罪恶。 |
|
平淡无奇,没什么亮点。。没什么能引起情感共鸣的点。 |
|
谨以此片纪念在1944年5月1日被行刑的200人。 |
|
打动我的是真实的历史,不是电影 |